供应链金融,一般认为是一种针对中小企业的新型融资模式,将资金流有效整合到供应链管理的过程中,既为供应链各环节企业提供贸易资金服务,又为供应链弱势企业提供新型贷款融资服务,以核心客户为依托,以真实贸易背景为前提,运用自偿性贸易融资方式。供应链金融模式以应收账款融资、库存融资以及预付款项融资三种模式为主,供应链企业通过直接提供金融类服务(作为保理商、贷款平台的类金融机构)或者以经营贸易业务的间接方式(垫付+赊销)为供应链上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二、供应链金融行业发展背景
1、政策
2、经济
2022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为50.2万亿元;其中,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规模分别达到9.2万亿元和41万亿元,占数字经济比重分别为18.3%和81.7%。数字经济时代的来临,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分布式账本技术,正深刻影响着各个行业,特别是在企业数字化和供应链金融方面,展现出巨大的创新潜力。
三、供应链金融行业现状
1、余额规模
贸易活动的日益频繁、赊购模式的盛行、友好的政策环境等因素为中国供应链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养分。2022年,中国供应链金融行业余额规模达36.9万亿元,过去五年CAGR为16.8%,高于中国企业贷款规模增速和小微企业贷款规模增速。
2、细分结构
分模式而言,2022年供应链金融余额规模中,应收账款模式的贡献率达60%;主要是因为应收账款模式的融资申请发生在交易完成后,具有真实具体的贸易场景依托,风险系数最低,所以更获各方参与者的青睐,
四、供应链金融行业重点企业
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总部设在深圳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其前身深圳发展银行是中国内地首家公开上市的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平安银行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持续优化升级供应链金融平台“平安好链”,为核心企业及其上游中小微客群提供线上供应链金融平台业务,涵盖应收账款确认及转让、融资、结算、风险管理等服务,实现供应链业务的智能化、数字化经营。2022年末,平安银行通过“平安好链”平台累计为29712家企业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全年平台交易量1959.64亿元,同比增长30.8%;全年通过“平安好链”平台促成的融资发生额735.08亿元,同比增长41.4%。
2024-2030年中国供应链金融行业发展潜力预测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主要包括市场竞争状况及发展格局解读、产业链分析、重点企业布局案例研究、行业市场及投资战略规划策略建议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