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变化,还有个人资料,个人兴趣的不断发展,很多用到电脑的朋友可能就需要有一些外部存储的设备,能够在需要用到的时候及时的拿到文件。
(图片来自网络)
说实在的,NAS(网络附属存储器)看起来很厉害但其实大部分就是计算机或者说存储服务器,或者是ARM或者是X86的架构,这一台机器看起来方便我们的生活,让我们随时备份,方便的下载,但事实上真的是如此吗?
NAS这一种设备在近几年迅猛发展,并且从商用进入民用领域,其实,很多时候部署NAS是为了满足个人方便使用的理念,云服务发展带来的附属问题是资料安全性还有服务提供商审查对单个用户所带来的不便,毕竟目前情况下,只要是普通人就有自己的机密,就算是用户协议上面大笔写着“为用户保密”但这种多数时候也不过是安慰剂效应。
我觉得不合适。
首先看一下,一般用户有哪些功能要求:
1.读写文件
2.支持大容量
3.挂下载任务
新买的品牌NAS将提供的东西:
1.RAID
2.硬盘散热
3.文件服务器
4.媒体服务器
5.各种某某服务器功能
6.视频输出,音频输出
7.方便替换的硬盘架
8.铝合金机箱
买NAS代价是:
1.几千块钱
2.一个位置
可以看到很多功能实际上用的并不多甚至在你挂到闲鱼之前使用率是0,但他们作为冗余功能被加到了设备上面,可能有的用户会说:这个功能可以没有用到,但是一定要有
其实我觉得这个说法很哲学,但我还是想简单的来说一声为什么冗余多并不好:你获得的东西不是厂家抢着发的福利,这些都是你支付的代价的一部分,他们都是算到消费者的头上的,并且为了支持这些没必要的功能,成本也在不断的增加,比如存储器为什么需要用X86,为什么要用到一个铝箱子,这些都是成本,都是为了满足“所有用户的需求”做出的多功能
为什么要为这些多余用不到的功能去付出代价?家里就一台电脑一台手机,你需要的只是FTP服务器和媒体服务器的功能,一个硬盘盒一个路由器,如果你是做媒体的用户,你需要的是一个支持RAID的双盘位硬盘盒,我想说启动这些东西完全比重新启动LINUX系统的NAS更快许多。
太多的部分让用户进行控制,所得来的结果就是使用上的不便,我在折腾和使用群晖时候就发现这样的问题,从快速抽取面板上新安装的硬盘我可以控制RAID模式,还可以新建文件夹,他还会让我选要不要检查硬盘。
最后在包括检查磁盘错误在内折腾三十几分钟后,我把那块西部数据3.5寸1TB蓝盘格式化为ext4格式,这样再把硬盘映射到我的电脑上面,我终于就可以用它来存储我的视频照片了。但如果某次我把硬盘抽出来接入到我的电脑上面时候,就会发现,天哪....我的Windows读不了这个硬盘
还有一点,按照大部分人使用习惯来说,硬盘如果能快速抽取,那应该是可以在任何平台读取才对,这样子才方便,然而因为系统原因这个目前使用群晖时候还做不到。甚至你如果组了RAID,做了硬盘抽取动作,还有RAID解除的风险,到时候在这种并不方便的界面进行调整,又是一个苦差事。
如果不能快速抽取,那NAS又连移动硬盘盒都不如了,当然这样换来的是专一性,其实很多厂家就推出过网络硬盘盒我觉得挺好的,也很实用啊,这种很早很早就有了。插上,设置就能用,而NAS你还要安装,还要配置,还要建立文件夹,对普通用户来说真的麻烦。
NAS看起来方便使用,但并非是所有有存储文件需求的人都需要,很多时候可能一个硬盘盒甚至一个云服务就能更为方便快速的满足,我们有时候在厂家的暗示下扩大我们使用中“可能用到的功能”,但实际上其实是不断为这些没用的需求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