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87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32例(上海8例,湖南5例,广东4例,广西3例,四川3例,云南3例,陕西2例,甘肃2例,内蒙古1例,辽宁1例),含3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均在四川);本土病例55例(陕西52例,其中西安市49例、延安市2例、咸阳市1例;浙江1例,在绍兴市;广东1例,在东莞市;广西1例,在防城港市)。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6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均在上海)。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59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3069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减少1例。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668例(其中重症病例3例),现有疑似病例8例。累计确诊病例10793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0125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12月23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1851例(其中重症病例9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94244例,累计死亡病例4636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00731例,现有疑似病例8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1401028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56557人。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26例,其中境外输入25例,本土1例(在山西运城市);当日转为确诊病例3例(均为境外输入);当日解除医学观察22例(境外输入19例);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497例(境外输入461例)。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29480例。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12550例(出院12186例,死亡213例),澳门特别行政区77例(出院77例),台湾地区16853例(出院13742例,死亡850例)。
2021-12-23宣传司
12月23日,第十四届中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大会暨专业技术培训在京举行,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李斌总结了我国健康促进与教育的历史经验,强调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坚持预防为主,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李斌指出,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当前要着力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脱贫地区及老年人群等健康促进与教育,推进重点任务落实,推动健康教育高质量发展,落实好健康中国行动要求。
各省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专业机构代表2000余人在线参加会议。
2021-12-24国家卫生健康委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也是我国今后较长一个时期的基本国情。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确定为国家战略。今年重阳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对老龄工作作了重要指示,明确了新时代老龄工作的发展目标、工作理念、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具有很强的思想性、针对性和指导性,为我们做好新时代老龄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10月14日,全国老龄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11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对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全面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龄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老龄工作的决策部署,统筹谋划、真抓实干,推动新时代老龄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上来
(一)深刻认识人口老龄化给经济社会带来的深远影响,进一步增强做好新时代老龄工作的使命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口老龄化是世界性问题,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是深刻持久的”。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总量为2.64亿,“十四五”期间预计将超过3亿。人口老龄化这一国情要素与我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进程紧紧相随。要深刻认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性、紧迫性、长期性,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谋划和推进老龄工作,有效防范和化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稳定风险和国家安全风险,确保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深刻认识老龄工作在全局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提高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主动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新征程之际作出的重大判断,是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部署。要深刻认识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划时代和里程碑意义,把思想认识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上来,主动作为、积极谋划,汲取其他国家的经验教训,及时应对、科学应对、综合应对,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道路。
(三)深刻认识老龄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一步强化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决策部署的实效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老龄事业的顶层设计更加完备,许多重大改革措施相继落地,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要看到,我国老龄工作基础仍然比较薄弱,经济供养、医疗保健、生活照料等保障和服务还有待完善。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决策部署,不断深化改革创新,破解制约老龄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广大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准确把握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总体思路
(一)加强党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老龄工作”。做好新时代老龄工作,必须加强党对老龄工作的全面领导,在党委领导下,充分发挥政府在推进老龄事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社会参与、全民行动。坚持党政主要负责人亲自抓、负总责,将老龄工作重点任务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民生实事项目,纳入工作督查和绩效考核范围。
(二)树立积极老龄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积极看待老龄社会,积极看待老年人和老年生活”。这两个“积极看待”深刻阐述了积极老龄观的内涵,是我们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科学谋划老龄事业发展的逻辑起点。这就要求我们着力深化全社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思想观念,充分发挥老年人积极作用,不断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深入挖掘老龄社会潜能,激发老龄社会活力。
(三)促进健康老龄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最重要的指标还是人民健康,这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做好新时代老龄工作,必须把健康老龄化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实现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从生命全过程的角度,从生命早期开始,对所有影响健康的因素进行综合、系统的干预,构建“预防、治疗、照护”三位一体的老年健康服务模式,延长健康预期寿命。
(四)系统综合应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人口老龄化问题是综合性问题。做好新时代老龄工作,必须协同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强统筹协调,形成集成效应,多角度谋划,全方位发力,多部门协同,整体性推进。要充分发挥各级老龄委的统筹协调作用,加强资源整合,推动落实各项老龄政策。
三、全力完成新时代老龄工作的重点任务
当前,我们正处于大力推动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龄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的决策部署,协同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实施,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养老服务、健康支撑”三大体系,着力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抓实抓细抓好各项重点任务,确保落地见效。
(二)加强老年健康服务。构建整合型老年健康服务模式,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健康服务。推进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含中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加强康复医院、护理院(中心、站)建设。推动医疗服务向居家社区延伸,完善从专业机构到社区、家庭的长期照护服务模式。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强化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政策衔接、资源共享和服务融合,提高医养结合服务的可及性和便利性。完善老年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措施,加强老年医学人才培养。
(三)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老年大学(学校),推动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通过盘活资源,为老年人提供文化体育活动场所。完善就业、志愿服务、社区治理等政策措施,充分发挥低龄老年人积极作用。支持老年人继续参与经济社会生活。为老年人参与各种志愿服务搭建平台、提供便利,深入开展“银龄行动”。
(四)加快老龄产业发展。加强老龄产业基础研究,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进入老龄产业。促进养老、健康、体育、文化、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更好满足老年人多样化、个性化需求。鼓励各地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老龄特色产业,打造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老龄产业品牌。加强市场监管,切实维护好老年人的消费权益。
(五)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加强老年宜居环境建设,推进老年友好型社区和老年友好型城市建设,推动各行业各领域加大适老化升级改造力度。实施“智慧助老”行动,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加强老年优待工作。弘扬孝亲敬老传统美德。加强老年人权益保障普法宣传,依法严厉打击各种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作者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全国老龄办主任)
2012-12-23浙江疾控中心
随着最后一批调查数据通过VPN网络安全上传到中心服务器,2021年浙江省老年人健康监测项目圆满落下帷幕。
作为一个已经“7岁”的队列,目前浙江省老年人健康监测项目已覆盖全省11个地市的12个县区,监测人数2万余人。依托该队列,有助于我们及时发现浙江省老年人群健康状况分布的变化及特征,了解老年人群的主要健康问题,为老年人健康管理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2021-12-23北京大学
药物中间体、农药和精细化学品在国计民生中占据重要地位。传统的化学合成工艺存在效率低和污染严重等瓶颈问题;基于酶催化的生物合成工艺具有过程绿色、选择性好等优势,目前特别在创新药物工业化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目前酶催化反应的工具箱还非常有限,能够催化新颖化学转化的酶亟待被发现,从而推动酶催化在工业上更为广泛的应用,有助于实现化学品的“
药物中间体、农药和精细化学品在国计民生中占据重要地位。传统的化学合成工艺存在效率低和污染严重等瓶颈问题;基于酶催化的生物合成工艺具有过程绿色、选择性好等优势,目前特别在创新药物工业化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目前酶催化反应的工具箱还非常有限,能够催化新颖化学转化的酶亟待被发现,从而推动酶催化在工业上更为广泛的应用,有助于实现化学品的“碳中和”生物绿色制造。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雷晓光教授课题组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K.N.Houk教授实验室合作,在NatureCatalysis在线发表题为“Enzymaticcontrolofendo-andexo-stereoselectiveDiels-Alderreactionswithbroadsubstratescope”的研究论文,报道了自然界中催化不同endo/exo选择性Diels-Alder反应的酶,利用这两类酶实现了一系列D-A产物的高效精准合成,并解析了这两类不同endo/exo选择性D-A反应酶的催化机制,为后续D-A反应酶的开发和在药物合成上的工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受到桑科植物中D-A类型天然产物生物合成的启发,作者从白桑中挖掘和鉴定到两类FAD依赖蛋白,其中一类FAD依赖蛋白(MaDA-1)具有与已知endo选择性D-A反应酶MaDA相同的功能,而另一类FAD依赖蛋白(MaDA-2和MaDA-3)催化了罕见的exo选择性的分子间D-A反应。作者系统性探索了这两种选择性分子间D-A反应酶的底物适用范围,并利用它们实现了一系列天然和非天然D-A产物的高效精准合成,如图1所示
作者还解析了exo选择性D-A反应酶MaDA-3的晶体结构,并结合计算模拟以及突变实验解析了这两类D-A反应酶具有不同endo/exo选择性的机制。作者发现endo选择性D-A反应酶MaDA可以稳定结合endo过渡态而不能稳定结合exo过渡态(图2c);而exo选择性D-A反应酶可以稳定结合exo过渡态而不能结合endo过渡态(图2f)。当endo过渡态与MaDA结合时,R443可以与亲二烯体形成较强氢键相互作用,从而促进反应的发生(图2a);而在MaDA-3中R294可以与亲二烯体形成较强的cation-p相互作用,从而促进了反应的发生(图2d)。
综上所述,雷晓光课题组与K.N.Houk课题组合作报道了两种不同功能的FAD依赖蛋白,它们催化了不同endo/exo选择性D-A反应的发生,并证实这类D-A反应酶具有良好的底物适用性以及立体选择性,在D-A产物的精准高效合成上具有重要价值。此外,基于结构生物学、计算化学以及突变实验,他们还解析了不同选择性D-A反应酶的催化机制,证明endo类型D-A反应酶主要是通过R443与亲二烯体形成氢键来促进D-A反应的发生;而exo类型D-A反应酶主要通过R294与亲二烯体形成cation-p相互作用来促进反应的发生。(生物谷Bioon.com)
2021-12-24科技日报
人类可以区分非常相似的东西。例如,黑猫与黑豹几乎一模一样,只是体型不同。区分这种差异至关重要。得益于所谓的模式分离,大脑能够区分非常相似的模式,并触发不同的行为。例如抚摸黑猫和逃离黑豹。然而,模式分离究竟是如何发生的,迄今尚未完全阐明。
IST教授彼得·乔纳斯领导的科研团队在早期的研究中,已经测量了突触的关键参数、神经元的连接点和连通规则。这些对于了解信息在小鼠和大鼠的海马网络中如何处理是必要的。在新研究中,他们使用这些真实世界的参数构建了一个包含50万个兴奋性神经元的全尺寸计算机模型,对模式分离如何工作的各种假设进行了测试。
过去,神经科学家认为模式分离是基于扩展:模式从较少数量的神经元投射到下一层处理中的大量神经元上。这将放大图案并使其更容易看到差异。虽然扩展是小脑中的一种可能机制,但它不太可能发生在海马体中,海马体中的颗粒细胞将它们的信号传递给下一层较少的CA3神经元。
乔纳斯解释说:“我们的真实模型表明,抑制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即活跃的神经元阻止其他神经元放电。”从数学的角度已经表明,抑制网络中的活动可更容易地看出模式之间的差异。使用海马体模型,乔纳斯检查了抑制的作用。当抑制模型的一部分时,图案就会被牢固地分开。这一结果支持模式分离的观点从扩展转变为抑制的机制。
新数据还解释了齿状回局部抑制的功能和作用。激活的神经元仅抑制300微米半径内的其他细胞。这种抑制可比全局抑制更好地分离模式。速度在模式分离中至关重要,焦点抑制减少了延迟:一种模式中的神经元开启并非常迅速地抑制周围细胞,确保其他模式不会开启。
2021-12-23生物世界
众所周知,人类的正常体温大约是37℃,而产生精子的最佳温度则低于人体正常体温,在32℃-35℃之间,研究表明,暴露在这一温度范围以上仅仅1℃,就会对男性的生育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美国俄勒冈大学的研究人员在Cell子刊CurrentBiology杂志发表了题为:ElevatedTemperaturesCauseTransposon-AssociatedDNADamageinC.elegansSpermatocytes的研究论文。
转座子(Transposons),也叫跳跃基因,它们是一段可以从原位上单独复制或断裂下来,环化后插入另一位点,并对其后的基因起调控作用的DNA序列。
人类染色体上的转座子一般处于沉睡状态,一旦被唤醒,既能够改变遗传物质,也会留下DNA损伤。
这些“转座子”的在发育中的精子和卵子中同样受到抑制,但是,这项研究发现,发育中的精子受到热激,其中的“转座子”则会被“唤醒”,开始活跃起来。
在人类和模式动物秀丽隐杆线虫中,小幅的温度升高足以降低雄性的生育能力。因此,研究团队使用了秀丽隐杆线虫作为模式动物进行研究。
研究团队将线虫短暂暴露于升高2℃的环境中进行2小时的短暂热激处理,通过显微观察在正常和热激条件下发育的精子和卵子。
研究团队还发现,这些双链DNA断裂(DSB)与细胞内的核酸内切酶无关。
进一步地,研究团队使用高通量基因组测序,确定了在正常条件下和热激条件下,“跳跃基因”在整个基因组中所处的位置。结果发现,在热激处理后,精子中一些新的位置出现了“跳跃基因”。在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精子的过程中,热激诱导的双链DNA断裂(DSB)的产生与Tc1转座子有关。
研究还发现,卵子形成过程中,热激处理不会导致双链DNA断裂(DSB)或Tc1转座子的跳跃增加。
目前,全球变暖情况加剧,世界各地屡屡出现破纪录的高温天气,这将导致许多动物面临不育甚至物种灭绝的风险,也将最终影响人类。了解温度对精子产生的影响及其背后的机制,有助于了解生物体的繁殖能力和种群变化,以及它们为何随气候变化而变化。
这是一篇标志性的论文,该研究显示出环境效应可以改变特定DNA序列以及可能控制其活性的蛋白质,这项工作清楚地在分子水平上说明了生成精子过程中受热到底会发生哪些改变。
更重要的是,这项研究为科学家在哺乳动物和人类中研究是否相同的机制导致了热激诱导男性不育指明了方向。(生物谷Bioon.com)
2021-12-23生物谷
论文通讯作者、京都大学的AkitsuHotta博士说,“现在有治疗DMD的寡核苷酸药物,但其效果是短暂的,所以患者必须每周接受治疗。另一方面,CRISPR-Cas9的效果是持久的。”
DMD导致整个身体的肌肉渐进性萎缩。患者通常在学龄前就开始出现症状,如容易摔倒和不能跑步,并且往往在成年前就需要使用呼吸机。
对于像DMD这样的疾病,有必要靶向广泛的骨骼肌,这意味着多次注射很重要。目前研究的递送系统利用非致病性病毒来递送CRISPR-Cas9,但这些病毒会诱发免疫反应和抗体产生,从而阻止了进行多次注射。
脂质纳米颗粒可以防止这些反应。顾名思义,脂质纳米颗粒是直径小于0.1微米的微小颗粒,由脂质组成,在酸度的作用下改变其特性。这一特点使它们能够在细胞外保持完整,但一旦进入细胞,它们就会破裂,释放出它们的内含物,如CRISPR-Cas9,然后这种基因编辑工具就可以自由地校正基因突变。脂质纳米颗粒正被用于COVID-19mRNA疫苗,但它们在基因组编辑治疗方面的效用仍在研究之中。Hotta一直在开发能够将基因组编辑技术递送给宿主细胞的脂质纳米颗粒。
在对几种配方进行实验后,这些作者报告了一种新型脂质纳米颗粒,它能将CRISPR-Cas9封装在它的内部并且靶向小鼠体内的肌肉细胞。
寡核苷酸药物在小鼠身上的效果在治疗后不断减弱,并在几个月后消失,与此不同的是,这项新的研究显示,用这种新的脂质纳米颗粒递送CRISPR-Cas9在肌肉中保持了持续一年以上的效果。
此外,即使通过多次肌肉注射递送这种新的脂质纳米颗粒,它的效果也很明显,而基于病毒的递送在第二次注射后未能产生效果。此外,静脉灌注脂质纳米颗粒到四肢,对多种肌肉组织有治疗益处。
参考资料:
EriyaKenjoetal.LowimmunogenicityofLNPallowsrepeatedadministrationsofCRISPR-Cas9mRNAintoskeletalmuscleinmice.NatureCommunications,2021,doi:10.1038/s41467-021-26714-w.
2021-12-23国家卫生健康委疾病预防控制局
截至2021年12月22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71945.9万剂次。
2012-12-23中国新闻网
“面对奥密克戎,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必须高度警惕。”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立20周年暨公共卫生高峰论坛23日在广州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论坛上表示,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奥密克戎的传染性很强,但致病力和危害性有多大,目前还在研究中,“现在看不出死亡率多高,但不能光看死亡率,大量传染,肯定会连累很多人”。
钟南山说,在美国新增病例中,有72%是感染了奥密克戎毒株,“所以面对奥密克戎,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必须高度警惕。”
关于如何应对奥密克戎变异毒株,钟南山说要尊重知识、尊重专家,在制定政策时,要考虑专家意见,做到精准追踪,科学防控,最大程度减少对社会生产的影响。
2021-12-24北京青年报
据飞常准APP显示,截至12月23日10:00,西安咸阳机场国内航班已全部取消。
2021-12-23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12月23日电(记者乔业琼)目前,国外疫情高发,国内多地报告本土病例,全市疫情防控面临境外境内双重风险。元旦、春节将至,人员流动更加频繁,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举办在即,疫情防控一刻也不能放松。北京市疾控中心提醒广大市民朋友,有以下情况人员,请主动报备:
与发布病例轨迹有交集人员;
12月20日(含)以来途经山西运城市稷山县;
12月19日(含)以来途经河南周口市沈丘县;
12月13日(含)以来途经陕西延安市宝塔区;
12月13日(含)以来途经陕西西安市鄠邑区、新城区、阎良区、临潼区、高陵区、蓝田县、周至县;
12月10日(含)以来途经陕西咸阳市渭城区;
12月10日(含)以来途经广西防城港市东兴市;
12月9日(含)以来途经黑龙江黑河市爱辉区;
12月5日(含)以来途经广东东莞市大朗镇;
12月4日(含)以来途经陕西西安市雁塔区、碑林区、未央区、莲湖区、长安区、灞桥区、西咸新区;
12月1日(含)以来途经浙江绍兴市上虞区;
11月22日(含)以来途经浙江宁波市镇海区;
11月4日(含)以来途经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满洲里市、扎赉诺尔区;
北京市疾控中心提醒上述人员,请立即主动向社区、单位、宾馆等报告,配合做好集中隔离、居家隔离、健康监测、核酸检测等各项防控措施。如接到通知,要做到不外出,不接待来访亲朋好友,收发快递无接触配送。
北京市疾控中心指出,需要居家隔离者请配合管理,足不出户。不需要居家隔离者,请减少外出,必须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本人和同住成员尽量不外出、不聚集、不聚餐。
2021-12-24北京日报
据了解,本轮疫情发生后,西安市纪委监委及时成立了疫情防控监督检查工作领导小组,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全面统筹协调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工作。领导小组下设8个监督检查组,对联系单位进行常态化检查和重点抽查。同时,该市要求各区县纪委监委、派出各开发区纪检监察工委抽调人员,成立相应机构,同步开展监督检查工作。目前,全市2400余名纪检监察干部,除1人集中隔离、28人居家隔离以外,全部奋战在监督一线。
“突出重点,才能有的放矢。”西安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市8个监督检查组采取明察暗访、实地查看、谈话访谈、督促核实等方式,紧盯中高风险地区、隔离社区酒店、学校商超、交通卡点、药店医院和核酸检测点位等重点场所防控措施落实情况,持续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针对检查发现的个别单位核酸检测组织不严密、样本送检不及时、检测样品调度不精准等问题,要求各区县和开发区确定1名区县级领导干部具体负责核酸检测采样和转运工作,确保每2小时送检1次;各区县和开发区纪检监察机关对各自辖区采样点分片包抓,确保监督检查全覆盖;抽调31名纪检监察干部入驻19家第三方核酸检测实验室开展监督检查,确保样本检测始终处于稳定高效状态;成立2个机动检查组,定期对省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指出的重点问题整改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021-12-24中国青年网
12月23日上午,山西运城通报发现1例核酸检测阳性人员,此前曾运送蔬菜到达西安市长安区朱雀市场。至此,西安疫情已关联广东东莞、陕西咸阳和延安、北京、河南周口、山西运城,共六座城市。疫情是如何外溢的?
广东东莞:
首例感染者与西安病例
同日在咸阳机场停留
本轮西安疫情外溢最先在东莞发现。据深圳市卫健委,13日东莞市大朗镇排查发现2例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曾于12月4日乘坐航班CZ3226,从西安咸阳机场飞往深圳宝安机场,此前梳理发现其与西安确诊病例有时空重合,同日曾在咸阳机场T3航站楼停留。
陕西咸阳、延安:
首例确诊病例与西安病例
12月16日、19日,延安、咸阳先后报告阳性病例。梳理发现,延安市首例确诊病例曾于12月11日下午在西安与西安市确诊病例2杨某一同用餐,12日驾车返回延安,12月15日自行核酸检测后居家观察,12月15日下午转运至集中隔离点;咸阳首例确诊病例12月4日后未曾前往西安,12月16日、17日先后与西安来咸人员有过接触后,在咸阳市重点人群排查时发现核酸结果异常。
截至23日0时,咸阳、延安共累计报告6例本土确诊病例。
北京:
通州确诊病例
曾在西安居住半月
12月19日,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小堡村华卿画室一名学生核酸检测结果阳性。流调内容显示,该学生11月28日回西安参加考试,12月14日从西安乘坐HU7338航班返回北京。
河南周口:
阳性人员隐瞒情况
从西安自驾返回
12月22日,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通告,该县在核酸检测中发现4例阳性人员,属西安自驾返沈人员。
22日晚,周口市沈丘县公安局发布通告,对以上四名阳性人员以涉嫌妨碍传染病防治罪立案侦查。
山西运城:
阳性人员曾前往西安运送蔬菜
运城网信12月23日发布通告称,稷山县在对西安返稷山人员进行摸排时,发现1例核酸检测阳性人员。
该阳性人员为男性,53岁,大货车司机。2021年12月19日上午核酸检测阴性,晚上12时许运送蔬菜到达西安市长安区朱雀市场。
据运城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运城河津、万荣、临猗、永济、芮城五县(市)与陕西毗邻,疫情输入风险极大,除在新绛县、稷山县继续深入细致开展流调,加强与阳性人员活动轨迹有交集的风险人员排查管控,对12月5日以来所有西安入运返运人员进行全面摸排和核酸检测,实施有效的管控措施。
西安全市小区、单位实行封闭管理
据新华社电(记者李华、蔺娟)记者从22日下午举行的西安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西安市将进一步加强疫情管控,全市小区(村)、单位实行封闭管理。
同时加强农村地区人员排查管控工作,严格进行外来人员特别是中高风险地区来返人员的排查登记,查验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从12月9日至21日24时,西安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43例,共有1个高风险、40个中风险地区。41个中高风险地区及所在区县、开发区人员严格限制出行。
咸阳机场国内航班已全部取消
12月23日中午,从西部机场集团获悉,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国内航班已全部取消。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官网信息显示,除了个别国际航班还有进出港信息,国内航班进出港状态均显示“计划中”。
另据飞常准App显示,截至12月23日10:00,西安咸阳机场国内航班已全部取消,仅剩3班国际航班,分别是LJ171(济州岛-西安咸阳)已起飞、HY501(塔什干-西安咸阳)和LJ172(西安咸阳-济州岛)处于计划状态中。
12月22日,陕西西安市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暂停全市长途客运班线,但运送市民生活和防疫物资的货运车辆可以通行。出租车、网约车不得进入中高风险地区,也不得出市区运营。
另据央视新闻12月21日报道,西安至多地火车停运或调整运行时刻。受疫情影响,连日来,西安至广州、东莞、银川、兰州、北京、成都、重庆及陕西省内多个方向铁路客流持续下降,铁路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对部分列车采取停运措施或调整运行时刻,旅客出行前请通过12306网站和12306客户端查询列车具体运行信息。
为何才百余病例就封闭全市小区?
西安宣布实施疫情防控提级管理时,本轮西安本土新冠疫情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43例。为何才百余例确诊病例就封闭管理全市小区?
梳理西安本轮新冠疫情的流调数据发现,目前已有三条较为明晰的传播链,但随着全员核酸检测的完成,更多的确诊病例来自封控区之外。
一位社区防控专家表示,西安本轮新冠疫情出现了多点社区隐匿传播。这一点从12月21日西安市新增52例本土确诊病例也可以得到印证。统计发现,52例确诊病例中,有21名病例为此前确诊病例的密接者或者是因同楼有确诊病例被管控,而另外31人都是主动到核酸检测点采样后才确诊。而这31名在封控区外确诊的病例遍布了雁塔区、莲湖区、长安区、灞桥区、未央区、国际港务区、浐灞生态区、西咸新区等地。
经过综合研判,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特别是在封控区之外发现了阳性病例,已经出现了社区传播,并已出现外溢病例。
对比今年7月南京禄口机场由境外输入引发的本土新冠疫情,南京防控最严格的举措管控范围针对禄口街道围合区域,而当时南京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53例。
相比之下,西安本轮疫情更加严峻复杂。目前西安公布的确诊病例流调信息来看,西安本轮本土疫情一处集中暴发点——长安大学本部家属院,传播链源头指向了咸阳国际机场。但西安本轮本土新冠疫情是否由机场传播引发目前官方尚未有结论。更多来自封控区外的确诊病例,增加了疫情的不确定,他们的传播源头来自哪里?传播链又延伸到了哪里?目前尚不得而知。
但从南京的防控经验来看,在发现首例确诊病例后,通过强有力的管控举措,在两周后新增确诊就降到了个位数。
2021-12-24光明日报
在城市层面的防控中,阳性病例都会送到医院。而在闭环内,考虑到赛事的特殊性,三个赛区针对无症状的感染者,都专门设置了隔离设施。“如果说人员是有症状的,我们会把他送到指定定点医院,在北京是地坛医院,在张家口是张家口市第一人民医院。”黄春介绍,“阳性肯定是不能参加比赛的,如果符合我们设立的出院标准或者解除隔离标准,就可以离开医院和隔离设施。”
韩子荣表示,下一步北京冬奥组委将继续加强宣传培训、完善工作机制、加强闭环内外工作融合。“对新冠联络官和涉奥来华人员及举办城市涉奥人员进行手册解读和培训,使所有人员熟练掌握防疫规则,自觉严格遵照执行。建立中外医疗防疫专家会商机制,完善新冠联络官沟通协调机制,强化闭环内外应急处置协调联动机制,确保各项防疫措施落到实处。依托京冀城市疫情防控体系,闭环内外工作融合形成合力,构建指挥运行一体化工作格局,确保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安全举办。”(记者刘博超)
闭环管理是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为保证涉奥人员健康、防止疫情输入风险采取的基本原则。最新版《手册》进一步明确,所有来华人员均实行“全流程、全封闭、点对点”的闭环管理措施。安排涉奥人员通过冬奥组委安排的专车,往返于场馆、驻地、工作场所,以“硬隔离”使其无法脱离闭环,更不能接触城市层面,有利于大大降低可能出现的疫情传播风险。
筑牢冬奥会全方位的防疫屏障,北京冬奥会将打造独特的赛事体验。有理由相信,这些应对措施能够有效降低疫情风险,保证运动员和所有涉奥人员安全、便利参加训练、比赛和工作,保护公众的健康安全,为世界奉献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栗玉晨)
2012-12-23央视网
据印度媒体报道,西孟加拉邦的官员22日表示,西孟加拉邦纳迪亚区一所寄宿学校内至少29名学生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
当地教育部门官员称,这些学生已经回到家中自我隔离治疗。校方说,学校的其他学生和老师也正在接受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该研究所还表示,该国受奥密克戎毒株影响最大的年龄段是15岁至34岁年龄组,该年龄组报告了1500例感染病例;其次是35岁至59岁年龄组,有约1050例感染病例。同时,该研究所也报告了德国第1例因奥密克戎毒株死亡的病例。
罗伯特·科赫研究所流行病学家布罗克曼表示,奥密克戎毒株将很快在传播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已经可以在其他国家看到这一迹象。预测模型还表明,该毒株的传播更具动态性,感染病例数将会急剧上升。
布罗克曼指出,该毒株导致的住院或重症率相对较低,但即使是较为温和的症状也会导致人们必须请假休息,这将给经济活动带来压力;同时,该毒株对于疫苗接种防护的突破率较高,只有接种疫苗加强针才可以提供额外的防护。
2012-12-24环球网
[环球时报记者江华]日本冲绳驻日美军汉森军营近日发生集体新冠病毒感染事件,截至23日已有232人确诊。据日本时事通讯社23日报道,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松野博一当天在记者会上表示,已向美国方面询问了汉森军营的防疫政策运用情况,经与美方确认得知,美军人员在前往日本时,没有进行核酸检测,这违背了日本政府要求美军人员遵守该国边境管控措施的要求。
驻日美军资料图。图源视觉中国驻日美军资料图。图源视觉中国
报道称,虽然日本政府一直认为美军和日本的出入境防疫政策是一致的,但松野承认“事实证明,这并不是协调一致的”,并强调“我们将继续敦促美方采取更加彻底的措施,防止新冠病毒扩散。”共同社23日援引外务省人士的话称,除汉森军营外,还有其他驻日美军基地的士兵从美国离境时未进行新冠病毒检测,调查结果最早将于24日公布。日方称,美军以完全接种疫苗为由,省去离境和抵日时的检测,在入境日本3至5天后才进行核酸检测,其间这些士兵可以在基地内自由行动。
冲绳县知事玉城丹尼23日在记者会上称:“很难认为美方妥善采取了防疫措施。切实推进日本采取的防疫政策,才会成为日美同盟有效运作的证明。”在日本社交网络上,有不少网友批评称,日方表态如此无力,正是因为日美地位的不对等,才导致美国士兵完全不遵守日本防疫政策。
2021-12-23中国新闻周刊
奥密克戎突变株出现以来,有关它的危害,就一直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一种认为,它只会引起类似普通感冒的症状,不足为虑;另一种则警告,它的出现是新冠疫情以来最坏的消息。
这场争论至今仍在继续。不过,最近流行病学家陆续发表的一些科研报告,似乎给出了答案。尤其是,对普通人来说,最关心被奥密克戎感染后,病情会不会更严重
首份流调报告:病情不重
12月16日,丹麦哥本哈根血清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欧洲检测》(EuroSurveill)上发表了一篇关于785例奥密克戎感染者的研究。这也是全球针对奥密克戎突变株的第一份流行病学报告。尽管样本量小,但还是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信息。
丹麦于11月28日首次在南非返回的旅行者中,发现了两名奥密克戎感染者,截至12月9日,共发现了785名感染者。
在新冠检测方面,丹麦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该国的检测范围,不仅针对临床确诊病例,还包括确诊病例的密接者,12月1日后甚至包括所有国际旅行者的检测。所以,丹麦的这项流行病学研究,展示的是奥密克戎感染者相对完整的情况,而这正是各国研究者所急需的。
在这项研究中,丹麦科学家对比了同期该国德尔塔感染者的情况。结果是:
感染者住院率:奥密克戎1.2%vs德尔塔1.5%
感染者重症监护率:奥密克戎0.13%vs德尔塔0.11%
感染者死亡率:奥密克戎0vs德尔塔0.07%
从上述真实世界的数据看,奥密克戎感染者的病情的确没有显示更严重。不过,丹麦83%的奥密克戎感染,发生在已接种或接种过加强针的人群中,再加上传播主要发生在年轻人身上,尚未传播到未接种疫苗的儿童身上,因此研究人员认为,现在对“感染奥密克戎严重性如何”下结论还为时过早。
统计显示,在这785例感染者中,76%接种过2针疫苗,7.1%接种过第三针,4.3%(34例)曾感染新冠病毒。相较之下,同期的德尔塔感染者中,50%接种过2针疫苗,3.2%接种过第三针,仅0.9%(160例)既往感染过新冠病毒。
从丹麦公布的数据看,奥密克戎感染者的年纪范围在2-95岁,中位数为32岁,感染者多为年轻人群;77%无旅行史,说明该研究更接近于社区感染情况的分析。
国内一位病毒学家表示,从这份报告看,即使是德尔塔变异株,其住院率和死亡率也都处于较低水平,“奥密克戎的这两项指标和德尔塔相比,没有更糟,这就是好消息”。
他指出,现在的问题是,丹麦的疫苗接种率比较高,大多数人接种了2针疫苗,在已接种过疫苗的群体中,奥密克戎的感染者仍然激增,这说明突破性感染在增加,应该尽快接种加强针。
如传播太快,可能压倒卫生系统
更详细、全面的分析,来自《自然》杂志。
这份报告显示,与其他变异株相比,奥密克戎感染者的住院风险降低了29%。这使得人们认为,奥密克戎引起的疾病比以前的变种更温和。但研究人员表示,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这项研究的关键方法细节尚未发表。疾病严重程度的数据可能受到医院能力、最初感染者的年龄和总体健康状况,以及以前接触冠状病毒的程度等因素的影响。
在南非奥密克戎病例高发地区,超过70%的人曾感染过新冠病毒,约40%的人至少接种过一剂新冠疫苗。南非之所得出较为乐观的结果,可能是因为该地区公众此前已经建立了部分免疫屏障。
12月13日,丹麦公布的数据显示,奥密克戎感染者的住院率,似乎与其他变异体感染者的住院率相当。但这一对比,仅基于约3400例感染病例和37例住院病例,样本量太小。
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12月16日的一份报告发现,在该国,与德尔塔变异株相比,没有证据表明奥密克戎感染所致住院人数减少。由于样本基数小,传染病专家认为,这不足以得出关于奥密克戎引起的疾病严重程度的确切结论。
挪威最新的一项研究则显示,奥密克戎感染者早期没有之前变异株所特有的嗅觉、味觉丧失、高热等症状,而是以咳嗽、疲劳、鼻塞或流涕、嗜睡等难以与流感甚至普通感冒区分,相对温和的症状出现,这些都增加了预防的难度。
世卫组织在12月17日发布的报告中指出,早期数据表明,奥密克戎感染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可能会低于德尔塔变异株,即使是这样,预计随着传播的显著增加,住院人数也会随之增高,而这将给卫生系统带来负担,导致更多死亡病例。
美国疾控中心就曾警告说,奥密克戎有可能压倒卫生系统。理由是,奥密克戎传播得太快,感染者的绝对数会极高,由此住院和死亡的绝对人数也会增加。
上述国内病毒学家指出,从感染后的严重程度来看,现有研究并未显示,感染奥密克戎后病情会更严重,但能确定的是,接种过疫苗或此前感染过新冠病毒的人群,依然会被奥密克戎感染,“而在未接种疫苗人群中,奥密克戎是否也能达到同样快速的传播,目前还需打个问号”。
他同时也表达了担忧,如果一些国家或地区疫情得不到有效地控制,造成奥密克戎病例数目的急剧上升,将会造成医疗资源和体系的巨大挤兑和崩塌。
另一名流行病学专家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不能把希望寄托在“新冠病毒变异株毒性降低”这种极小概率的偶发事件上。目前,有确切信息的病例比较少,奥密克戎的毒性如何,还没有准确可靠的评估。
12月22日,北京市医保局出台《北京市医疗机构医疗保障定点管理暂行办法》和《北京市零售药店医疗保障定点管理暂行办法》。符合条件的门诊部、诊所、卫生所(站),独立设置的急救中心,安宁疗护中心,血液透析中心,护理院也可申请纳入医保定点医疗机构。互联网医院可依托其实体医疗机构申请签订补充协议,纳入医保定点范围。(12月23日《北京青年报》)
2019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0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印发促进社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发展意见的通知》,提出“将更多符合条件的社会办医纳入定点,进一步扩大社会办医纳入医保定点的覆盖面”。去年12月30日,国家医保局印发《医疗机构医疗保障定点管理暂行办法》和《零售药店医疗保障定点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申请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的范围、条件,协议主体的权利和义务等。
在这一背景下,北京出台医保管理新办法,进一步促进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管理的规范化,推动医保定点类型扩容增加。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医疗保障基金使用效率,保障广大参保人员权益,更具有方便群众就医,推动分级诊疗,促进医养结合的多重意义。
其一,参保人员就医更加便捷。目前,北京市已有2900余家定点医疗机构可供参保人员自主选择。参保人员不仅可到本人选定的定点医疗机构就医,还可到2500余家共同定点医疗机构直接就医。新办法实施后,符合条件的门诊部、诊所、卫生所(站),独立设置的血液透析中心,以及互联网医院都可以申请纳入医保定点范围,大大方便参保人员就医。不仅仅是在家门口看病可以报销,甚至于足不出户,网上看病也能享受医保待遇,给公众带来的便利不言而喻。
其二,分级诊疗步伐加快推进。按照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过去,由于定点医疗机构体系欠缺完善,一些患者往往绕开非定点的基层医疗机构,直接到上级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根据新办法,可以申请医保定点医疗机构的范围全面覆盖综合医院、专科医院、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所)等,层次清晰,分工明确,有助于引导参保人员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到相应的医疗机构科学有序就医。
其三,医养结合模式迎来机遇。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老年人照料和护理问题日渐突出。医养结合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型养老模式,已被纳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北京市“十四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在新办法中,除了养老机构内设的医疗机构,独立设置的安宁疗护中心、护理院也可申请纳入医保定点医疗机构。这将有助于吸引社会力量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举办医养结合机构,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
当然,扩增医保定点类型也给管理带来新的考验。对此,新办法明确了对于定点医疗机构违规行为的处罚措施,包括约谈、暂停或不予拨付费用、追回医保费用、中止或解除医保协议等。有关部门应积极构建“大数据+医保监管”智慧平台,推动医保治理能力现代化,确保基金安全高效、合理使用,管好用好群众“救命钱”。(张淳艺)
2021-12-24人民网
此外,还应强化人口监测。把生育登记和出生信息统计作为出生人口监测的重要途径,推动健全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监测体系,密切监测生育形势和人口变动趋势。
《指导意见》强调,各级卫生健康部门需优化整合卫生健康服务资源,加强基层网络和队伍建设,加强宣传培训,做好政策衔接,提高工作效率,保障群众合法权益,最大程度便民利民。
2012-12-23中国青年报
在手机管理方面,目前有99.8%的学校严格执行了学生手机有限带入校园、不得带入课堂的规定,91.8%的学校设置了专门的手机保管装置。学校普遍提供了学生与家长必要时紧急联络的通道,秋季学期普遍做到了不再用手机给学生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
在体质健康管理方面,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一级巡视员郝风林介绍,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总体呈现“逐步提升”的趋势,其中,优良率由2016年的26.5%上升至目前的33%。各学段学生超重和肥胖比例、视力不良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
聚会免不了开怀畅饮,但饮酒过量引发急性酒精中毒的案例也不少。什么是酒精中毒?酒精中毒有哪些症状?出现症状如何处理?
据120北京急救中心官微消息,近日,北京急救中心西部急救中心站对一外出聚餐,饮酒过量倒地受伤的患者进行了救治。北京急救中心表示,酒精中毒是由于酒精过量的进入人体引发的中毒,发病的原因是酒精会损害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使神经系统发生紊乱和抑制,不及时的对中毒现象控制,严重的患者会导致呼吸循环中枢抑制和麻痹而死亡。
另外,酒精中毒的症状包括呕吐、头晕、昏迷和呼吸困难,在医学上细分的话会分为急性和慢性,无论哪一种都会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
北京急救中心特别提示,过量的饮酒对身体伤害很大,因此在生活当中要控制饮酒的摄入量,可以有效的避免酒精中毒症状的发生。不要因为好于面子过量饮酒,损害了身体器官得不偿失。
酒精中毒的症状:
呕吐
酒精是含有刺激性的物质,过量的饮用进入肠胃之后会刺激肠胃神经,患者就出现了呕吐的症状,出现了呕吐的患者一定不要再继续饮酒,这样是会加大患者的病症。如在醉酒躺卧的状态下出现呕吐,一定要将患者头偏向一侧以防止出现呕吐物堵塞鼻孔导致呛咳窒息。
头晕
酒精会刺激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发生紊乱也会使脑部的神经受到损伤,就会让患者感到头晕,站立不稳,饮酒当中如果感觉到头晕证明已经喝大了,就不要继续饮酒。
昏迷
这是酒精中毒病情严重的症状表现,酒精会刺激脑部神经,过量的饮酒就会刺激脑补神经发生紊乱,就会使患者出现昏迷现象,出现了昏迷症状,一定要将患者及时的送到医院进行治疗,因此在平常饮酒过程当中,一定要控制饮酒量,切勿过量饮酒对身体造成伤害。
呼吸困难
酒精过量会刺激中枢神经,让中枢神经出现了紊乱发生紊乱,中枢神经也牵连着呼吸系统,会让患者感觉到呼吸困难,患者出现了呼吸困难症状,要先让患者保持呼吸的顺畅,再将患者送到医院治疗。(记者孙红丽)
如今不少用人单位都会为员工安排年度体检,但也有些年轻人对体检抱有抵触情绪。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发布的一项针对1144名青年的调查显示,97.2%的受访青年表示体检会促使自己更注重健康,45.2%的受访青年表示害怕参加体检,其中95后受访者表示害怕体检的比例最高,为52.3%,68.1%的受访青年担心体检会查出身体有问题。(12月23日《中国青年报》)
害怕体检的人虽然不少,但体检的作用不容低估,很多“拖出来”的疾病只要能够早期发现,预防和早期治疗的效果会很好。比如,有些癌症只要发现得早,是可以治愈的;通过血液生化指标、超声检查等体检项目,可以尽早发现罹患慢性病的风险,进而有针对性地加强锻炼和改变生活方式。因此,与其事后叹息“发现得太晚”,不如事先按期参加体检。
不想参加体检的年轻人中,不少人存在“不去体检就没事”等错误心理。其实,不管是否参加体检,疾病或患病风险都始终存在,为战胜疾病这个敌人,需要我们做到知己知彼。为了追求“眼不见心不烦”的效果,让自己错失早发现早治疗的良机,是很不值得的。逃避体检的“鸵鸟心态”,对于维护身体健康很不利。
因此,对部分青年“害怕参加体检”的心理要细分原因,并予以区别对待。因懒惰、恐病等原因导致不参加体检,需通过健康理念更新、疾病知识宣传等方式来加以引导,让更多人能够理性地参与体检。
假如害怕参加体检是由于体检机构过度检查、“习惯性惊吓”等原因所致,体检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就应当对此有所反思。需要强调的是,体检单纯按项目收费,体检项目越多,体检机构的收入就越多。此外,体检机构不能像医疗机构那样,通过检查阳性率等指标来判断检查的合理性,这些都是导致过度检查的原因之一。消除或弱化这些原因,可以起到减轻体检焦虑、端正体检心态的作用。
2021-12-24人民网-人民日报
积极发展银发经济,丰富适老产品和服务供给,对于满足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培育壮大经济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满足数量庞大的老年群众多方面需求、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百姓福祉,需要我们下大气力来应对。”“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发展银发经济,开发适老化技术和产品,培育智慧养老等新业态。”面向未来,积极发展银发经济,丰富适老产品和服务供给,对于满足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培育壮大经济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
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积极开发适老化技术、设施和产品,提升市场规范化水平。大力发展适老生活用品和老年功能代偿产品市场,推动养老服务业与健康、家政、体育、文化、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在满足差异化、个性化需求的同时,充分考虑老年人使用习惯,为老年人提供更安全、更专业的产品和服务。老年群体对产品和服务真伪、优劣的甄别能力相对较弱,唯有完善制度规范,提高老年产品和服务市场的准入门槛、行业标准,督促企业提升售后服务质量,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才能更好维护老年消费者合法权益。
不久前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积极培育银发经济”,强调加强规划引导、发展适老产业。全社会携手努力,共同促进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必将持续提升广大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动新时代老龄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实现更好发展。
(作者为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
《人民日报》(2021年12月24日05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