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动物》教学设计(精选12篇)

学情分析:本节结合“快乐的动物”的具体情境,学习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事实上,“倍”是一个生活中常用的概念,教材没有给它下定义,而是通过摆一摆、圈一圈、画一画这些具体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体会“倍”的意义。在自主操作、交流后,学生真正体会了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这时用除法表示和计算“谁是谁的几倍”就水到渠成了。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倍”的意义。

2、会用除法求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3、会利用学具摆出或画图形表示两个数量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4、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倍”有关的简单的生活问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倍”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喜欢)好,今天老师就带大家走进大自然里看一看小动物。

出示情景图,观察:你都认识这些快乐的动物吗?(学生自由说一说)

二、探究新知

(一)统计。

1、数一数图上各种动物分别有多少只,并填在表格里。

2、汇报。采取提问个别同学、集体回答、拍手、搭肩等形式说出动物的只数。(要求学生说完整的话。)

(二)摆一摆、圈一圈(猴子和鸭子),认识“倍”。

1、用绿色小棒代替猴子摆出猴子的只数,用红色小棒代替小鸭摆出它的只数。(学生摆,师巡视指导)

2、交流:你是怎么摆的?为什么这样摆?

生:我是这样摆的:摆3个绿棒,再摆6个红棒(3个3个摆)

师:为什么3个3个摆呢?

生:是为了和上面的1个3对照的。

3、师板书,画线代替猴子和小鸭

师问:6里面有()个3

生:6里面有(2)个3

师:1个3就是3的一倍,2个3就是3的两倍,3个3就是3的3倍……

4、总结:6就是3的(2)倍(多提问几位学生,同桌互说)

(三)摆一摆、圈一圈(小松鼠和小鸟),加深理解“倍”

1、用同样的方法分别摆出小松鼠和小鸟的只数(学生用学具摆,教师巡视指导)

2、集体交流

3、总结

12里面有(6)个2

12是2的(6)倍

(四)学生自己练习摆小松鼠和小鸡并总结

(五)学生静息,教师根据板书总结

(六)练习

1、10是2的倍

(1)、先用学具摆

(2)、说出答案并列出算式

(3)、为什么这样列算式?(10里面有5个2)

(4)、强调“倍”的意义

2、9是3的倍,并列算式

3、14是2的倍

(七)、总结

求倍数关系,涉及两个量之间的比较。我们可以用图形和除法算式两种方式来表示“谁是谁的几倍”。

三、巩固提高

1、做课本:做一做、说一说(先自己做,再集体交流。教师个别辅导)

2、做:练一连第2题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在学习中有收获吗?

五、课堂作业

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的第1、3题。

六、板书设计

快乐的动物(“倍”的意义)

鸭子6只松鼠2只孔雀1只

猴子3只小鸟12只小鸡8只

猴子○○○3

鸭子○○○○○○6

6里面有(2)个3

6是3的(2)倍

作业:数册

教学素材: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标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6-47页。

知识与技能: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倍”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画一画”、“圈一圈”等活动中进行思考,发展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在有效的数学学习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提高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点:体会“倍”的意义,会用除法求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教学难点:体会“倍”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小动物图片。

一、口算练习,巩固旧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老朋友(课件出示机灵狗图片),看,它是谁?机灵狗听说我们班的小朋友个个都是计算小能手,就想和大家比一比口算,你们愿意吗?(开火车口算)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刚才,同学们都表现的非常棒,机灵狗非常喜欢你们,它还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好看的画,想看吗?(出示课件)看,多美啊,天蓝蓝的,水清清的,草儿绿绿的,小动物们玩得多快乐,多开心啊,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快乐的动物》一课,请大家和我一起大声的说一遍。(板书课题)

三、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师:仔细观察,图中有那些小动物?它们各有几只?

2、(师同时用课件演示数一数)我们现在来填填每种动物分别有多少只!谁来试一试!试试看!

教师重点指导学生把每种动物的只数填在方格里。

鸭□只小松鼠□只孔雀□只

猴子□只小鸟□只小鸡□只

(一)帮助学生理解“倍”含义

1、摆一摆

师:有几只可爱的动物来到我们的教室,给我们带来了新的知识,我们看看它们是谁?(在黑板上粘贴小猴子和小鸭的图片)

学生观察,分别数出有多少只?

每组发一张表。小组活动,用画图和列式两种方法解决鸭子数是猴子数的几倍。

师:请同学们注意,现在要求小组合作,用手中○代表鸭子和猴子,摆出它们的数量;

生:我是这样摆的:先摆3个红色的圆片,再摆6个红色的圆片(3个3个摆)

3、圈一圈

师板书:(师在猴子图片后面贴3个圆圈,在鸭子图片后面贴6个圆圈)

师:请同学们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如果把小猴子的只数看作一组(圈),那么小鸭子的只数可以看作这样的几组呢?你能试着圈一圈吗?(一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画)

师:现在你又有什么新发现了?

师:(课件演示想一想)我们把小猴子的只数看作一组,小鸭子的只数就可以分成这样的两组,通过在小鸭的数量上圈一圈,我们发现6只小鸭里面有(2)份3只小猴那么多。因此,我们可以说小鸭的只数是小猴只数的2倍(板书)用算式表示就是:6÷3=2

注意:“倍”不是单位名称,得数2后面不要写“倍”字。

你们知道这些数都表示什么吗?指名说说,再自己说说。

(二)辅助学生加深对“倍”的认识

师:小鸭子的游泳比赛精彩极了,小猴子的助威吸引了两只可爱的小松鼠的观战,只有那8只小鸡似乎对这些不感兴趣,他们正在大树下悠闲的吃虫子呢,你们能不能也用你喜欢的符号画一画小松鼠和小鸡的只数,并试着分一分,圈一圈呢?(生画圈,师巡视)

师:请同学们注意,用○画出松鼠、小鸡的数量;然后圈一圈,观察8只小鸡里面有()份2只小松鼠那么多;小鸡的只数是小松鼠的()倍。

生:4倍。

师:你怎么知道是4倍的?用算式怎么表示呢?在书上写一写,写好之后和你同桌说一说每个数都表示什么?

8÷2=4

师:你能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小结:(课件演示做一做)有2只小松鼠,8只小鸡里面有4份2只小松鼠那么多,所以小鸡的只数是小松鼠的4倍。

(三)放手让学生寻找倍数关系的问题

师:在这幅主题图里,还有一些数学信息,还有一些动物的数量之间存在着倍数关系,聪明的小朋友你能发现吗?先在小组内说给其他伙伴听听。(小组汇报)

(课件演示做一做)

学生汇报。

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倍”,知道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要用什么方法来计算?你学会了吗?真学会了?机灵狗可不太相信,它要出两道题考考你,你们有信心做对吗?(课件演示说一说)做p46页“说一说”里面的前两小题。(生独立完成,师巡视,集体订正)

板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来计算!

四、巩固练习深化新知

1、拍手游戏

师:你们学得可真棒,老师要奖励大家,带你们一起做个拍手游戏,听清楚要求:

(1)我拍3,你拍6,小朋友,问问你,你拍的数是我的几倍?

(2)我拍8,你拍2,小朋友,考考你,我拍的数是你的几倍?

2、47页练一练第1题(出示课件练一练)

⑴先自己仔细看第一图和第二图,通过看图你知道了这道题告诉了我们什么条件,要求的是什么?

⑵独立完成。有困难的同学就用学具画一画,圈一圈。

⑶学生汇报,集体评价。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咱们通过动手、动脑、动口解决了这么多问题,认识了一个新朋友“倍”,你们这节课学得高兴吗?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谁想说一说

板书设计:

快乐的动物

(猴子图片)

(鸭子图片)6

小鸭只数是小猴的2倍。

6÷3=2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46——47页内容。

1.通过观察,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等分活动与除法之间的关

2.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倍”的含义,知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3.进一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用除法来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每人10个圆片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师创设故事情境,引入新课。

2.板书课题。

二、初步感知

(一)理解倍的含义

1.师引导学生观主题图,说说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有几只。

2.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的数学问题。

3.过渡:其实,根据这些信息,我们还可以提出用除法来解决的数学问题呢?

4.课件出示:小猴(3只)和小鸭(6只)正排着队在比只数呢,你们能用圆片代替小猴和小鸭,摆一摆它们的只数。

5.认真观察它们的只数,你发现了什么?

6.再观察,我们把3只小猴看作1份,那6只小鸭就有这样的几份?(2份)你能用什么记号表示出来,让大家一眼就能看出这是两份?再看,3只为一份,6只小鸭就有2份,也就是说6里面有个3,我们就可以说6是3的2倍,或小鸭的只数是小猴的2倍。谁能学着老师这样把这几句话再完整地说一遍。

7.那么,求小鸭只数是小猴的几倍?该如何列算式呢?(课件演示过程)

8.小结:刚才,我们认识了“倍”,学习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什么方法?

(二)做一做,生生互动

1.过渡:请你们用刚才的方法算算小鸡的只数是松鼠的几倍,你喜欢用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看哪些同学算得又对又快?

2.请3位同学板演,再汇报自己的想法。(再请3个人轮流汇报)课件演示。

3.小结:看来,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可以用很多方法来解决,你认为哪种方法最简便?所以,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什么法计算?(这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学生齐读两遍。

4.还有许多动物想请你们帮忙,提出今天这们的数学问题并解决吗?

三、巩固练习

1.师:动物王国里还有一些动物请你们帮忙解决问题出,示练一练第1题,学生独立做后,指名汇报。

2.看同学们学得这么好,淘气和机灵狗也来凑热闹了,看,它们在干什么?他们想了什么办法?谁来猜一猜,淘气的身高是机灵狗的几倍?你为什么这样猜?如何列式?

3.小动物们还调查了最近的天气情况,认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今天学习的数学问题吗?

4.做拍手游戏。

5.谁来当小老师,跟大家做这样的游戏,或者自己编出谁是谁的几倍的问题?

四、课堂总结:

师:今天这节课和小动物们一起学习开心吗?你觉得有什么收获?

《快乐的动物》教学反思

群英小学李佐兰

《快乐的动物》是北师大版教材第三册第四单元的内容,这是一节抽象的概念“倍”的认识。它是在学生认识平均分与除法的意义的基础上,学习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体会倍的含义。倍虽然说是生活中常用的一个概念,可是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还是有困难的,因此我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在教学时做了以下一些设计:结合“快乐的动物”的具体情境,让学生在摆一摆,圈一圈,画一画等操作活动中体会倍的含义,既学会了画图表征,又学会了用算式解决问题,有意识的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活用教材,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我们要依靠教材,但不能迷信教材。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我以故事引入,创设了动物王国的小动物们来到河边聚会的情境:在美丽的大自然中,一些可爱的小动物在快乐的玩耍着,让我们跟着可爱的小动物们一起学习、一起游戏吧。这时学生都被吸引,孩子们的脸上都露出了轻松的笑容,带着兴趣进入了本节课的学习。通过这样的情景创设,遵循二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的特点,使学生对于和快乐的动物中进行学中玩、玩中学的学习充满了期待,学习兴趣也油然而生。

2.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本课时中,“倍”这个概念,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显得比较抽象。那么如何突破这个教学上的重难点呢?

在教学时,让学生用圆片摆一摆小鸭和小猴的只数,认真观察,看有什么发现?(比一比)接着引导学生把3只小猴看作1份,小鸭就有这样的几份,表示出两份(圈一圈),圈完后说6里面有()个3,也就是说6是3的2倍,小鸭的只数是小猴的2倍,最后列出算式计算。再通过几个层次的摆、画和说,让学生感知和理解“倍”的含义。整个操作过程层次分明,通过摆一摆、比一比、说一说,圈一圈、画一画、算一算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从而参与学习过程,不是为操作而操作,而是把操作、理解概念、表述数理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看自己摆的图来说数理,降低了数理表述的难度,落实减负的要求。通过操作,让学生既学得高兴又充分理解知识,形象直观地建立了“倍数”概念,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3.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标还提倡:让学生在情境中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从而在丰富的数学学习活动中感受到数学的有趣和有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观察主题图时,我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画,从中发现数学信息、提出用学过的方法会解决的数学问题并解决,接着,在教学完倍的知识后,让学生再看图画,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有关倍数的数学问题,既巩固了新知,给学生提供了充分思考的空间,又促使了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发展,还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能力。

4.巧妙的设计练习。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3册《快乐的动物》.在整节课中运用做,说,练三个主要环节,探究有关等分与除法之间的知识.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感受"倍"的含义,使学生逐步体会倍与等分之间的联系.

2,在理解"倍"含义的基础上,会用除法算式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倍与等分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创设情境:

1,师(出示课件):一阵雷雨过后,天更蓝了,水更清了,树更绿了,小动物们都出来玩耍了,这些快乐的小动物们邀请咱们一起去玩.想去吗

师:好,咱们一起出发.

板书课题:快乐的动物.

2,瞧,它们多快乐多高兴呀!仔细看图,谁来说一说都有哪些小动物它们有多少只各在做什么事情

(强调说完整话)

3,(师同时用课件演示)我们现在来填填每种动物分别有多少只!谁来试一试!试试看!

教师重点指导学生把每种动物的只数填在方格里.

二,研究性学习

1,体会除法与等分活动的联系

师:这些小动物有的多,有的少,你能用○分别表示出小猴子,小鸭子,的只数吗

猴子:○○○

小鸭:○○○○○○

师:现在我们按3只一组,在小鸭右边的圆片图上圈一圈.注意观察:6只小鸭里面有(多少)份3只小猴那么多.

师:请你好好想想!想一想上面分的过程和结果用算式怎么表示,请你来说一说:

小结:猴子有3只,小鸭有6只,按每3只为一组,通过在小鸭的数量上圈一圈,我们发现6只小鸭里面有(2)份3只小猴那么多.因此,我们可以说小鸭的只数是小猴只数的2倍,用算式表示就是6÷3=2.

板书:6÷3=2.

师强调:现在要注意的是"倍"不是单位名称,得数2后面不要写"倍"字.

2,做一做,生生互动

师:请同学们注意,用○画出松鼠,小鸡的数量;然后圈一圈,观察8只小鸡里面有()份2只小松鼠那么多;最后,填空列式.

生动手画一画,圈一圈,说一说.

生:小鸡的只数是小松鼠的()倍.8÷2=4

师:你能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小结:有2只小松鼠,8只小鸡里面有4份2只小松鼠那么多,所以小鸡的只数是小松鼠的4倍.

3,说一说,师生,生生互动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倍",知道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要用什么方法来计算

板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来计算!

(出示课件)鸭子数是松鼠的()倍.□○□=□

猴子数是孔雀的()倍.□○□=□

质疑:你还能提出什么除法问题

学生汇报

三,课时练习

1,47页练一练第1题(出示课件)

⑴先自己仔细看第一图和第二图,通过看图你知道了这道题告诉了我们什么条件,要求的是什么

⑵独立完成.有困难的同学就用学具画一画,圈一圈.

⑶学生汇报,集体评价.

2,练一练的第2题.

淘气的身高是机灵狗的□倍

□○□=□

⑴先自己仔细观察图,通过看图你知道了这道题说了什么条件,要求的是什么

⑵独立填空列式.

⑶师生共同总结:淘气的身高有9个南瓜那么高,机灵狗的身高有3个南瓜那么高,相当于3个机灵狗的身高,所以,我说,淘气的身高是机灵狗的3倍.

3,练一练"第3题

独立完成.组内口头提出问题,并口头解答.

4,思维拓展

聪明的孩子,你在生活中遇到过和"倍"有关的数学问题吗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咱们通过动手,动脑,动口解决了这么多问题,认识了一个新朋友"倍",你们这节课学得高兴吗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谁想说一说

(附)板书设计:

小鸭只数是小猴的2倍.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倍”的意义,进一步理解等分活动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2、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感知、发展、分析和解决除法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倍”的含义,知道求1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教学难点:知道“倍”的含义。

一、复习旧知

1、听算

2、看算式编题

3×8=2428÷4=7

二、学习新知

1、摆小棒认识倍

第一行摆:2根

第二行摆:3个2根。

我们就说第二行小棒的数目是第一行的3倍。

第一行摆:4个圆

第二行摆:8个圆

8里面有(2)个4,

第二行的圆片数目是第一行的圆片数目的(2)倍。

8÷4=2

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什么法?(除法)为什么?

一倍数就是每份有几个,倍数就是就是有几个这样的一倍数。也就是平均分,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

三、练习(46页情景图)

1、鹅()只松鼠()只孔雀()小猴()小鸟()小鸡()

2、摆一摆,圈一圈,再填一填。

1)鹅是松鼠的几倍?

就是问6是3的几倍。谁是一倍数?松鼠的数量是一倍数。即把6平均分,每3个1份,可以分成几份。还可以说成6里面有几个3?

2)小鸡的数是松鼠的几倍?

谁是一倍数?求12里面有几个2?

3、说一说。每一题找出总数、一倍数。列式。说明算式的含义。

小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找准一倍数,就是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

四、巩固练习

1、老鼠是猫的几倍?(猫是一倍数,就是求8里面有几个4,用除法计算。)

蜻蜓是蝴蝶的几倍?(蝴蝶是一倍数,就是求30里面有几个6,用除法计算)

2、淘气的身高是机灵够的身高的几倍?

机灵狗的身高是一倍数,就是求9里面有几个3.用除法计算。

3、天气调查。

晴天的天数是雨天的几倍?(雨天的天数是一倍数。求12里面有几个3)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3册《快乐的动物》。在整节课中运用做、说、练三个主要环节,探究有关等分与除法之间的知识。

课时目的:

1、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感受“倍”的含义,使学生逐步体会倍与等分之间的联系。

2、在理解“倍”含义的基础上,会用除法算式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倍与等分之间的联系。

教具准备:学生每人10个彩色小圆片,白纸一组8张;挂图1幅;动物数只;幻灯片若干;奖品若干。

一、故事引入,创设情境:

(过渡语言):(放音乐)春天,气候温暖,动物王国欢聚!森林中的许多小动物都来到

河边玩耍!它们是谁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提示:展示挂图。

(过渡语言):谁来介绍一下?在什么地方?都有谁?它们有多少只各在做什么事情?A同

学你来。(能说完整话吗?)

(评析语言:)(你成功了!回答得棒极了!)我们现在来填填已知条件的数量是多少!

谁来试一试!H同学你胆子大一些!试试看!教师重点指导学生把每种动物的只数填在方格里。

(用惊喜的语气肯定,我们大家向他学习!)

(反思):这一个环节,遵循二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的特点,通过动物

王国欢聚、许多小动物都来到河边玩耍为题,这时学生都乐于玩耍。在探究性学习里强调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让学生感觉非常有趣,在一种兴奋、积极的心态下学习数学,激发他们探索、创新的欲望。

二、探究性学习

1、体会除法与等分活动的联系

(过渡语言:)玩耍既轻松又愉快是很好玩,现在我们边看他们玩耍边学习数学好吗?你能

用学过的知识来提数学问题吗?(请其他同学口答)回答妙极了!

(教学语言:)现在我们来学习新的知识---用除法解决的问题!请同学们分别用圆片代表猴子、小鸭,摆出它们的数量。

猴子:○○○

小鸭:○○○○○○

(讲解语言:)现在我们按3只一组,在小鸭右边的圆片图上圈一圈。注意观察:6只小鸭里面有(多少)份3只小猴那么多。(订正:2个)

(教学语言:)请再好好想想!想一想上面分的过程和结果用算式怎么表示,A同学你来一说:

板书:6÷3=2

(评析语言:)猴子有3只,小鸭有6只,按每3只为一组,通过在小鸭的数量上圈一圈,

我们发现6只小鸭里面有(2)份3只小猴那么多。因此,我们可以说小鸭的只数是小猴只数的2倍,

用算式表示就是6÷3=2。

板书:小鸭只数是小猴只数的(2)倍。

(讲解语言:)现在要注意的是“倍”不是单位名称,得数2后面不要写“倍”字。

(反思):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探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在这种学习方式下,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好的知识体系传授给

学生,而是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学生不再作为知识

的接收者,被动学习,而是能与教师一样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信息,带着自己的兴趣、需要与客观世界

对话,从而使学习与探究统一。

2、做一做,生生互动

每个小组发一张表。(小组活动)(评出这节课听得最认真、发言最积极的同学以及合作最好的小组。分别奖励小红花、小红旗。)

教学语言:请同学们注意,现在要求前后桌合作,用手中○代表,摆出松鼠、小鸡的数量;

过渡语言:然后圈一圈,观察8只小鸡里面有()份2只小松鼠那么多;最后,填空列

式。

小鸡的只数是小松鼠的()倍。

□○□=□

教学语言:B同学你来回答。

(小结性语言:每2只一组,8只小鸡里面有4份2只小松鼠那么多,所以小鸡的只数是小松

鼠的4倍。)

3、说一说,师生、生生互动

实物投影出示问题。

小结性语言:我们通过前面的应用题的练习知道了这样的应用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份另一个数那么多?用除法来计算!下面我们再来看下面的几道应用

题;教师读题一遍。

(1)鸭子数是松鼠的()倍。□○□=□

(2)猴子数是孔雀的()倍。□○□=□

(3)你还能提出什么除法问题?

教学语言:以小组为单位自己活动,争取每位同学都来说说是怎么想的?有困难的同学别泄

气,先用学具摆一摆,再说一说;

(讲解语言)然后推荐一名同学说一说!(你回答得棒极了,哪组还有更好的?)

(反思):这个活动是为了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以小组为单位自己活动,争取每位同学都来

说说是怎么想的?;如果采用以小组为单位活动、汇报的形式,让学生考教师、考学生;教师考学生等多样活动,学生的积极性会很高,活动面会更广,这样效果可能会更好。

4、过渡语言:质疑:你还能提出什么用除法解决的问题?

学生口头提问,教师板书:

小鸭的只数是小松鼠的()倍。

小鸟的只数是小鸭的()倍。

小鸟的只数是小猴的()倍。

……

教学语言:现在我们来看问题口答,D同学你说一说用算式怎么表示。

三、课时练习。

1、教学语言:翻开教科书p47找到“练一练”第1题。

老鼠数是小猫的□倍。蜻蜓数是蝴蝶的□倍。

□○□=□□○□=□

教学语言:⑴先自己仔细看第一图和第二图,通过看图你知道了这道题告诉了我们什么条件,要

求的是什么?

⑵独立完成。有困难的同学呢就用学具画一画,圈一圈。

⑶评析语言:

2、教学语言:现在找到“练一练”的第2题。

淘气的身高是机灵狗的□倍。

教学语言:⑴先自己仔细观察图,通过看图你知道了这道题说了什么条件,要求的是什么?

⑵独立填空列式。

⑶评析语言:用8个小圆片代表淘气有8个南瓜那么高,用3个小圆片代表机灵狗有3个南瓜那么

高。~~~

3、教学语言:找出“练一练”第3题。

讲解语言:气象组调查了近日来的天气情况,见下表。

⑴下雨□天,晴天□天,多云□天。

⑵晴天的天数是下鱼的□倍。

⑶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①独立完成。

②组内口头提出问题,并口头解答。

四、课堂评价。

评出这节课听得最认真、发言最积极的同学以及合作最好的小组。分别奖励小红花。

反思):在评价中采用,教师评、学生评,评个人、评集体等多种评价方式,也是想达到对学

生的一个促进,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由于课前就强调了最后要奖励小红花,所以,整节课学生的秩序井然有序,即使在活动中也没有出现混乱状态。

五、课堂小结。

小结性语言:今天,我们学习了新的一种除法应用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想求一

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那么多?所以用除法来计算!好了以后我们又多了一个本领,就是提出用除

法解决的问题并学会了解决。

五、(附)板书设计:

1、小鸭只数是小猴只数的()倍?

(想:6只小鸭里面有(多少)个3只小猴那么多?)

2、小鸡的只数是小松鼠的()倍?

(想:8只小鸡里面有(多少)个2只小松鼠那么多?)

教学目的

1.以旧带新,让学生体会“倍”的意义.

2.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感知,发展分析和解决除法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会“倍”的意义.

教具

图表,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今天我们课堂上飞来了一只可爱的小鸟.(出示小鸟图片)它听说我们班的同学个个都是计算的小能手,决定在我们班举行一次抢答赛,愿意参加的举手.(多媒体出示十道除法口算题,并说出其中两道除法题的含义.)

2、你们真是一群聪明的孩子,怪不得小鸟喜欢你们,你们喜欢小鸟吗?想把它留下来吗?可是今天不行,小鸟要去参加一个动物聚会呢!我们跟着去看一看,好吗?

二、升华兴趣,导入新授.

出示主题图

1、这么多动物来参加聚会,真热闹,你最喜欢哪种小动物?能用一句话说一说它们在做什么吗?

2、你所喜欢的小动物有几只呢?你自己来数一数.老师这里给你准备了小圆片,一个小圆片代表一只小动物.请你下来把动物有多少只贴出来,好吗?(贴出图表,让学生下来贴动物的只数.)

3、指出鸭子和猴子.

师:猴子有几只?鸭子呢?

6里面有几个3?(学生回答的同时,用彩笔圈出.)

怎样列算式呢?生一起说:6÷3=2

师:6里面有两个3,我们就说是3的两倍,也就是说鸭子的只数是猴子的两倍.

集体说一遍,找一生重复一遍,同位互相说一遍.

4、师:我还想知道小鸡的只数是松鼠的几倍?你该怎么想?怎样列算式?生列出算式,说明理由.

5、师:看着版图,你还能说出谁是谁的几倍?下面小组来合作学习,列出算式,组长记录好,然后小组交流,其它小组可补充.

6、课中休息.

看来还是小组集体的力量大,看,你们又想出了这么多的算式.刚才同学们的表现很出色,下面我们来轻松一下,唱一首英语歌.

三、巩固拓展.

刚才小鸟看了你们的出色表现,很高兴,所以给你们带来了几件小礼物,想拆开看看吗?

(出示练习题)采用集体和个体,集体纠正等方式完成练习.

四、谈收获.

这节课,小朋友的学习热情真高,老师真为你高兴,那么你能告诉老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

五、课后延伸.

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少,那么老师再为你布置一个课后作业:回家观察家中的物品,利用今天学习的知识,看一下你能提出哪些除法问题.

在一年级时,学生学会了两个数量之间的“和”、“差”关系,并能提出用加法或减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对于本节课的主题图,如果让学生找数学信息、提问题,他们肯定会发现两种动物的数量间的“和”、“差”关系,提出用加法或减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开课前复习了“比多”“比少”的减法比较的数学问题,有利于让学生区分知识。

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体会“倍”的意义,课堂上我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在活动中去探究、去发现、去体验,体会除法与等分活动的联系,帮助学生初步体会“倍”含义。

首先:初步体会“倍”含义。为了让孩子感知除法与等分活动的联系,用圆片代替猴子数和鸭子数,分2行,第一行摆猴子,第二行摆鸭子。如果把3只猴子看作一份圈一圈,鸭子的只数有这样的几份呢?接着要求全体学生用圆片代替小猴子和小鸭子摆一摆、分一分、想一想,说一说。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去体会,如果把3只猴子看作一份,小鸭的只数有这样的2份,算式是:6÷3=2,6里面有2个3,因此鸭子数是猴子数的2倍。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倍”的含义,我给学生设疑:鸭子数是小猴子数的2倍,是把什么看作一份?鸭子有这样的几份?目的让学生明确如果用“倍”来描述两个数量间的关系,首先要知道以谁为标准,也就是说把谁看作“一份”,再看与它比较的量有多少个这样的一份。

其次:加深对“倍”的认识。通过小鸭子与小松鼠比,进一步认识“倍”。鸭子数是松鼠数的几倍呢?”先要求学生画小圆圈表示鸭子数和松鼠数,圈一圈、填一填,数形结合体会“鸭子数是小松鼠数的几倍”,通过让学生独立“圈一圈、填一填”再交流,数形结合进一步体会“倍”的含义。通过小鸭子与小孔雀比,进一步明确“倍”。

最后:引导学生观察,同样都是小鸭子跟它们比,为什么3倍、2倍、6倍都不一样呀?通过分析使学生发现标准不一样,倍的关系就不一样。

《快乐的动物》这节课是北师大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第46页的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学生接触倍的概念的第一课。本课的教学目标是: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倍”的含义,知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培养学生分析、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索、创新、合作学习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由于倍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建立表象,所以本节课以趣引路,让学生在情境中逐步体会、感知,让学生寓学于情,贯穿于整节课的教学,在设计各个教学环节时都不同程度地采用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创设出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为此,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特地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环节,情境引入。教师通过创设有效的情境与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推到学习的主体地位上,培养学生从小学会自己探索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始终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的全过程中。

第二环节,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课程标准提出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而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本节课以小组活动的形式让学生自由选择一种小动物进行操作,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在充分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活动中揭示知识形成的过程,抓住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初步感知了倍的含义。

第三环节,趣味练习。根据低年级学生喜欢竞赛活动的心理,把练习设计成闯关的形式,再次将乏味的练习变成学生学习的乐园,练习设计突出层次性、趣味性、开放性,有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用活所学的知识。

总之,全课的设计始终围绕学生的活动展开,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自主探索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与竞争意识,使学生能够充分参与,体验思考与交流带来的快乐,使他们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帮助他们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设想:

教学方式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本课时中,“倍”这个概念,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显得比较抽象。那么如何突破这个教学上的重点呢?在教学时,在具体的情况中摆一摆、圈一圈的操作活动中探索新知。在操作活动中突破难点时,我设计了3个层次:

(一)帮助学生理解“倍”含义。在这个环节上,首先由学生在情境图中收集数学信息,并根据收集的信息用小圆片代表小鸭、小猴来摆一摆。这些环节学生们都是可顺利完成的,但在揭示“倍”的含义时,就需要老师来帮一帮。这时我就通过和学生一同摆一摆、圈一圈来到确定如果把代表小猴的3个小圆片看成1份,那么代表小鸭的6个小圆片就可以看成这样2份,从而推导出小鸭数是小猴的2倍。

(二)辅助学生加深对“倍”的认识。在上一个环节,学生对“倍”的含义有了一些了解,那么要求小鸡数是小松鼠的几倍时,我就引导学生先独立用画小圆圈代表小鸡数和小松鼠数,然后圈一圈,与同桌说一说,集体反馈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式,算式中各个数字的含义。

(三)放手让学生寻找倍数关系的问题。有了前面两个环节的动手操作,此时就可以让学生尝试从动手操作活动中走出来,让他们在情境图中直接寻找用除法解决问题。设计了这样3个层次的教学,对于“倍”这个比较抽象的概念,采用层层递进的方法后,相信学生一定会突破这个学习的难点。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你们真是一群聪明的孩子,怪不得机灵狗喜欢你们,他今天邀请大家参加一个动物王国聚会,如果大家在那里表现得不错而且还能够帮他们解决问题,它就会把自己的酷狗照片送给你们,你们想不不想跟着一起去看一看呢?

(二)、升华兴趣,导入新授

——做一做,说一说

1、主题图

(1)、这么多动物来参加聚会,真热闹,你最喜欢哪种小动物?能用一句话说一说它们在做什么吗?

(2)、你所喜欢的小动物有几只呢?你自己来数一数.老师这里给你准备了小圆片,一个小圆片代表一只小动物.请你下来把动物有多少只贴出来,比一比看谁贴的又对又快。(贴出图表,让学生下来贴动物的只数.大屏幕显示所有信息)

【设计意图:】通过“比一比、赛一赛”的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培养学生收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

2、书上做一做表格

(1)、看你们帖得这么认真,鸭子和猴子们都排着整齐的队来和你们打招呼了.

师:他们排了这么长的队猴子和鸭子分别是几只呢?他们的数量不是一样多,你能根据他们的数量提出数学问题吗?生互相提出问题。

(如果没有提出有关倍数的问题,就问:机灵狗看来了猴子和排队来了,所以也来凑热闹并且给大家带一个有关他们的问题,你们想知道吗?:猴子6只,鸭子有3只,6里面有几个3?(用彩笔圈一圈.)

师:6里面有两个3,当遇到这种情况时,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知识,“倍”数问题,请同学们猜一猜,谁是谁的几倍?)先在你的同桌说一说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指出:学会质疑、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此环节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部分,我先让学生在质疑中提出问题,如果学生没有准确的提出“倍”数问题时,则由学生的好友朋机灵狗来提问,这时的我由主导者变成了合作者,使学生与我一样通过各种算途径获取信息,带着自己的兴趣探究新知

(2)、每组选一名代表汇报:鸭子的只数是猴子的两倍集体订正:把(3只)鸭子看作一份,猴子的数量有这样的两份,我们就说猴子的数量是鸭子数量的两倍。谁愿意来说说这种新的方法。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第一次接确名词“倍”比较抽象,需要给予正确的指导,这时由机灵狗提出来,让学生带着兴趣,在玩中学的心里,轻松的记忆。

(3)、做一做、生生互动——小鸡和小松鼠师:小鸡和小松鼠也来到了你们身边,你知道他们数量之间的关系吗?用笔画一画,想一想怎样列算式?可以自已列式,如果不懂可以同桌或小组合作。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的能力和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能过想—画—算—动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的能力

(4)、说一说、师生、生生互动——书中的说一说:师:你还能说出谁是谁的几倍?下面小组来合作学习,列出算式,组长记录好,然后小组交流,其它小组可补充.教学语言:以小组为单位自己活动,争取每位同学都来说说是怎么想的?有困难的同学别泄气,先用学具摆一摆,再说一说;(讲解语言)然后推荐一名同学说一说!并且这名同学将会获得由机灵狗送出的照片。

【设计意图】以小组活动的形式让学生自由选择一种小动物进行操作,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在充分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活动中揭示知识形成的过程,抓住了重点,突破了难点,让学生考教师、考学生;教师考学生等多样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以机灵狗送照片再一次激励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

(5)、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对“倍”有了初步的认识,当两上数在比较时,如果把一个数看做一份,而另一个数是有这样的几份,就是它的几倍。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使学生对“倍”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6)、摆一摆(1)第一行摆3根,第二行是第一行的3倍。思考:请移动其中的一根使第二行是第一行的5倍。(2)第一行摆4根,第二行也是第一行的2倍,移动一根,使第二行是第一行的3倍。小结:当一份数发生变化了,倍数也会随之变化。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备》指出,动手实践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通过操作、观察、质疑,让学生感数的意义,体会份数发生变化了,倍数也随之发生变化。

(三)、巩固练习——练一练1、第一题的两幅图片:采用集体和个体,集体纠正等方式完成练习.

【设计意图:】由学生自已完成习题,考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第二题:机灵狗从动物王国来了,并且带回了好多南瓜,它把南瓜放成了一堆,正和淘气比高矮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设计意图:】让情境回归到生活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使学生明确要解决的问题。理解9个南瓜的高度是3个南瓜高度的几倍,再列算式。

3、第三题:同学们每天都看天气预报吗?还记得最近的天气吗?看图理解,寻求要解决的问题

(四)全课总结说一说你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交流后,学生自己试着归纳来完成的,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总结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回忆了这节课的学习历程和研究的成果;1、用除法求倍数关系,2、直接图示求倍数关系。这样做更体现了“学习的过程”。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快乐的动物》。

知识与技能: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倍”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在“画一画”、“圈一圈”等活动中进行思考,发展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在有效的数学学习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提高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

一、激发兴趣

同学们今天我们的好朋友淘气要去郊外游玩,他呀想邀请咱班的同学和他一起去,你们想去吗?(出示主题图)瞧,郊外真美啊!天蓝,水清,草绿,还有一群小动物也在这里开心的玩耍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快乐的动物》。

二、探索新知

1、观察情境图,寻找数学信息。

仔细观察,图中有那些小动物?它们各有几只?你能帮老师数一数它们的只数吗?

2、理解“倍”含义

(师出示猴子图片在后面粘3个磁扣,出示鸭子图片在后面粘6个磁扣)

请同学们观察,如果把小猴子的只数看作一组(圈),那么小鸭子的只数可以看作这样的几组呢?

把小鸭3只一组,3只一组的圈在一起,这样6只小鸭被等分成2组,每组小鸭的只数与小猴一样多。实际上小鸭数是2个3,小猴数是1个3,小鸭数有2个小猴数那么多,也就是6里面有2个3,这时我们可以说:小鸭数是小猴数的2倍。(板书)“倍”是我们这节课要认识的新朋友。(板书:——倍的认识)

谁能像老师这样说一说为什么小鸭子是小猴的2倍?

上面分的过程和结果我们还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6÷3=2。(板书)

现在要注意的是“倍”不是单位名称,得数2后面不要写“倍”字。

请你当个小老师,给大家讲一讲这个算式的含义,好吗?

3、加深对“倍”的认识

你又发现了什么?你怎么知道是4倍的?用算式怎么表示呢?在本子上写一写,写好之后和你同桌说一说每个数都表示什么

(生汇报)

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新朋友“倍”,象这样的,求谁是谁的几倍的问题我们都是用是什么方法计算的?你学会了吗?淘气可不太相信,他要出两道题考考你,你们有信心做对吗?

做p46页“说一说”里面的前两小题。(生独立完成,师巡视,集体订正)

4、寻找倍数关系的问题

真不简单,这么快就学会了,不过淘气还要提醒大家的是在这幅主题图里,还有一些数学信息,还有一些动物的数量之间也存在着倍数关系,聪明的小朋友你能发现吗?先在小组内说给其他伙伴听听。

四、拓展延伸

五、总结收获

板书:快乐的动物

小鸭只数是小猴的2倍

本节课是在认识平均分与除法意义的基础上,结合“快乐的动物”的具体情境学习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教材没有给“倍”下定义,而是通过“做一做”中的摆一摆、圈一圈、画一画这些具体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体会“倍”的意义。

结合我校灵动课堂的模式,本节课我们开展了独学、对学、群学的教学环节,让学生自己动脑,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讨论结果,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充分参与到学习中去,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观察公园一角,找出数学信息,根据数学信息独立完成活动单第一部分,学生通过画一画、填一填得到了倍数关系,通过圈一圈理解了6里面有2个3,6是3的2倍。学生展示汇报,通过学生自己说一说加深对倍数关系的理解。对学交流部分让学生参考第一部分内容与对学同学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增强自信心,使学生在探索研究的过程中,理解“倍”的含义,解决一个数是另一个的几倍的除法问题。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学生能自主参与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激发他们探索、创新的*。不足之处是小组评价不明显,给小组加分时没有大声宣布,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对于这一点,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及时改正,根据二年级孩子年龄小的特点,在课堂中表扬学生应更及时、更明显,让学生通过教师评价树立榜样性。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我国的动物资源概况,知道我国常见的珍稀动物。2.过程与方法: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学会换位思考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提高资料收集的能力。...

活动目标:1、让幼儿在动物之家中,通过自主探索各种器材的不同玩法,体验身体运动的乐趣,发展攀爬、跳、平衡等基本动作。2、培养幼儿自主活动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游戏的主动性、创造性。...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教学,使学生感受到探索成功的喜悦并以此培养其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养成勤于动脑、认真计算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提出问题,列出乘法算会乘法的简单应用。...

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本节课着重体现从生物圈的高度认识动物行为对环境的影响,本着动物和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引导组织学生收集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养成主动探究,勤于思考的习惯,进一步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

教学目标:1、能读懂例文,知道作者是抓住鸽子的外形和动作两个方面的特点,把鸽子写得很有情趣的。2、模仿例文的写法,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把动物的外形和动作写下来。教学重点:读懂例文,掌握写作方法,能按要求完成习作。...

〖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2.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倍”的意义,体会“倍”与等分之间的关系。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过程:1、激趣导入出示图片引出课题,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2、了解动物的家师:,动物有家吗?它们的家在哪里呢?幼儿自由讨论,回答。3、给动物找家4、引导幼儿根据已往的知识、经验进行交流讨论,进一步丰富幼儿的知识,并激发幼儿...

教材分析:在大自然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植物和动物,动物、植物欣赏它们为地球增添了许多的生机与活力,让学生欣赏大自然中及画家表现的动物与植物,动物、植物欣赏可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以及自我表达能力。...

教材分析本节是学习有关动物知识的入门课,是在前两章“学会观察”、“在实验室里观察植物”等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在实验室里观察常见动物的形态特点和局部结构特征,所涉及的知识内容比较少。...

一、组织教学,创设情境大屏幕投影展示各种动物图片并打出本章题目“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学生一目了然本章所学内容,立刻融入课堂中)。师:动物、人都由许多细胞构成,但亿万个细胞简单地堆积在一起是不能成为生物体的,它有严整结...

生肖是我国是一种很浓厚的民族文化,人们用生肖来,本月的主题是《有趣的生肖》,小朋友对此都有很大的热情,通过前面的教学,小朋友对生肖的来历及有关的知道已基本掌握,本次活动主要是让幼儿在认识生肖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和巩固十二生...

活动目标:1.让幼儿正确感知此6少的数量,理解数的意义。2.引导幼儿积极地与材料互动,培养良好的操作习惯。3.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活动准备:学具:空塑料瓶若干,黄豆若干,1-7不同数量的实物纸条,1-6的数字一组一份。...

第三节空中飞行的动物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在单元中属于一个重点,它介绍了一个重要的动物类群——空中飞行的动物。教材的编排方式改变了以往教材过分强调学科体系完整性的倾向,没有像原教材那样按进化顺序逐门逐纲地讲...

要求:1、选取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学会用第一或第三人称向大家介绍这一动物;2、着重介绍动物外形、生活习性和有关趣闻,表达得清楚明白;3、把收集的图片和所写的文字结合起来,创新求异,设计出与众不同的动物名片。...

教案目标:1、培养幼儿对点数的兴趣和爱好2、引导幼儿正确点数7以内的物品的数量。教案准备:多种玩具充当饼干重点难点:对掉下的饼干不多数。...

THE END
1.动物儿歌PPT课件及教案:适用于儿教育与启的完整资源包《动物儿歌PPT课件及教案》是一款专为儿教育与启设计的多媒体课件。该资源包包含了丰富的动物儿歌,如蜻蜓、蝴蝶、蚯蚓、蚂蚁等,通过儿歌的形式,让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动物知识。同时课件还配以精美的图片、生动的动画使教育内容更加直观、形象。 二、资源包特点 ...http://www.slrbs.com/jrzg/aizhishi/739119.html
2.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学做“快乐鸟”第一课时胖大叔工作室,用,手机淘宝,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胖大叔工作室,您在本店购买的所有资源仅有使用权,并无版权,不允许任何公开形式的传播,如,QQ,群,文库,教育资源网站等,本学期维权已经消耗了我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以致影响课件更新速度,希望各http://m.zhuangpeitu.com/article/252030538.html
3.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快乐的动物》优质课课件.ppt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快乐的动物》优质课课件.ppt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文档介绍: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物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小学教育网只只6213128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只只6213128摆一摆,圈一圈,填一填。做一做1个32个3数是的□倍。=6÷32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只只6213128摆一摆,圈一圈,填一填...https://m.taodocs.com/p-406540560.html
4.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快乐的动物》教学设计.pdf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快乐的动物》教学设计.pdf 3页内容提供方:hao187 大小:9.8 KB 字数:约3.8千字 发布时间:2021-11-18发布于上海 浏览人气:82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快乐的动物》教学设计.pdf 关闭预览...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1118/7162101136004044.shtm
1.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快乐的小动物》含反思重点:能够运用柔美亲切的声音准确的演唱“动物唱歌”歌曲,欣赏“快乐的小熊猫”。 难点:通过运用动作、唱歌的形式来表现歌曲,培养学生即兴创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动物头饰、录音机。 教学思路: 本教案的设计,充分渗透新课程的理念,整个教学环节是在一个大情景中的小游戏串中进行...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jiaoan/20240109153843_7879215.html
2.《快乐的动物》教案(精选20篇)在初步理解了除法运算的意义,会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基础上,本节课通过“快乐的动物”的主题情境,体会动物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教材把“倍”作为学生的生活概念来处理,没有下“倍”的一般定义,而是结合具体的情境和实例,体会“倍”的含义,把“求倍数”作为除法运算的一种应用。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处于...https://www.ruiwen.com/jiaoan/5724477.html
3.《快乐的动物》教案(通用17篇)重点:能够运用柔美亲切的声音准确的演唱“动物唱歌”歌曲,欣赏“快乐的小熊猫”。 难点:通过运用动作、唱歌的形式来表现歌曲,培养学生即兴创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动物头饰、录音机。 教学思路:本教案的设计,充分渗透新课程的理念,整个教学环节是在一个大情景中的小游戏串中进行。https://www.jy135.com/jiaoan/812458.html
4.快乐的动物教学设计(精选10篇)课件、主题图 教学板块教与学预设 一、情景创设 谈话引入,老师想带大家去参加一个快乐的动物聚会,好不好?(板书课题,播放课件) 二、问题探究 师:同学们,参加聚会的都有哪些小动物呀?数数看,它们各有多少只?(学生说完,教师点击课件,出示猴子,鸭子,松鼠,小鸡的图像,然后出示只数:3、6、2、8) ...https://www.cnfla.com/jiaoxuesheji/1634760.html
5.北师大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上册《快乐的动物》说课稿(精选10篇)北师大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上册《快乐的动物》说课稿(精选10篇)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北师大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上册《快乐的动物》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https://www.yjbys.com/shuokegao/xiaoxue/1798959.html
6.《快乐的动物》教案素材(共14篇)课件、绿色小棒和红色小棒(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喜欢)好,今天老师就带大家走 进大自然里看一看小动物。 出示情景图,观察:你都认识这些快乐的动物吗?(学生自由说一说) 二、探究新知 (一)统计。 1、数一数图上各种动物分别有多少只,并填在表格里。 https://www.hrrsj.com/jiaoxuesheji/jiaoan/811283.html
7.可爱的动物说课课件(精选6篇)篇1:可爱的动物说课课件 课题名称:可爱的动物 教材分析: 一、基本内容 《可爱的动物》是人民音乐出版社一年级上册第六课的学习内容,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分别是欣赏和演唱。本课计划用三个课时完成。? 欣赏的内容是法国作曲家圣桑的《动物狂欢节》中的《大象》和《袋鼠》。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n08888yj.html
8.幼儿园说课稿(通用12篇)1、故事《唱歌比赛》课件;小动物声音课件。 2、故事角色中小动物头饰。 3、幼儿分组呈半圆形分布坐。 (三)说学法 1、多种感官参与法。在活动中通过眼看(观察)、耳听(倾听),脑想(想象)、学一学、说一说(尝试),做一做(练习)等多种方法来获得知识体验。重点是引导幼儿注意倾听,大胆表述、表现。幼儿学习语言...https://www.yuwenmi.com/fanwen/shuokegao/2208926.html
9.六年级心理降教育教学教案(精选10篇)2、出示课件(人类、动物繁衍生息的动画),师小结: 性是世界万事万物繁衍生息的纽带,如果没有性,就没有我们人类的生存,也不会有这世间这么多美丽、可爱的生命。 五、如何把握好尺度: 1、同学们这样的想法虽然是正常的,但是不是就可以整天都想呢?如果这样做了会导致怎样的后果呢? https://m.wenshubang.com/jiaoan/2550775.html
10.《快乐的小鸟》教案15篇3.通过创作小鸟的家的,充分认识和了解生活中的美,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发学生对动物的爱心和对自然环境的关注。 通过绘制“小鸟的家”,学习如何将画面处理得丰富、具有美感。结合自然现状,充满想象和创造力地安排画面。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具准备(学生)彩笔、油画棒、水粉(教师)CAI课件、头饰。 https://www.9136.com/jiaoyufanwen/jiaoan/227272.html
11.《小动物唱歌》教案设计5篇(全文)1.感受声音的强弱,并能够正确运用到歌曲演唱中。2.学唱歌曲《小动物唱歌》,并创编歌词进行歌表演。【教学难点】 歌曲中的弱起小节。【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教学课件、小动物图片、铃鼓、响板等打击乐器。【教学过程】 一、音乐活动: 1、游戏体验声音的强 弱。学生听铃鼓声进行跺脚与拍手的游戏。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6mir8qy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