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月8日消息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家属不签字,医生可以做手术吗?在医患关系复杂的今天,医生面对这个问题通常会犯难——不手术,不违法,却会违背自己的良心;手术,有可能不违法,但是可能会惹上官司。然而1月4日下午,一位江苏南京鼓楼医院的医生,在面临这个难题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立即手术”。
经过十几分钟的急救,老人恢复自主心跳,但排查心电图提示老人心肌梗死,心脏科医生建议立即进行导管手术治疗,该手术需要病患本人或家属签字才可以进行。医护人员通过老人的手机联系上了老先生的家属,但是他们表示还要一个多小时才能赶到。
如果等家属来了再做手术,随着脑损伤的发生,老人以后可能会成为植物人。正当急诊室医护人员束手无策时,急诊科主任王军说:“所有责任我来担,你们去救吧。”到下午4点多,由于下着大雪,病人的老伴及女儿赶到医院时,老人的手术已经接近尾声,很成功。
刘老先生无疑是幸运的,因为他遇见了把对病人的责任放在首位的医生。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大夫碰到这样的情况,未必有王军主任的勇气。那么其他国家手术前是否必须要求家属签字?不签字手术,医生是否会受到处罚?遇到紧急情况又会如何处理呢?
美国:病人无自主意识时手术决定权掌握在医生手中
美国十分重视患者本人“知情同意权的主体地位”,在病人清醒的情况下,采用何种治疗方案由病人自己作出选择;假如病人出现危急状况,无自主意识,手术的决定权在医生而不在家属或其他亲友。
俄罗斯:紧急情况下可直接由主治医生决定是否进行手术
《全球华语广播网》俄罗斯观察员张舜衡介绍,俄罗斯的医生在做手术前,最理想的条件是获得患者的亲笔签名,其次是家属或者第三方责任人签名,在危急情况下甚至可以不用签名,主治医生即可决定是否立即手术。
根据《俄罗斯基本医疗准则联邦法》,任何医疗干预都不能在病人不同意的情况下进行。按照规定,手术前医生应向患者解释可能产生的所有后果,包括有利的和不利的。反之,病人应该告诉医生自身的身体特征,比如存在的慢性和其他疾病、对药物和麻醉剂的过敏反应。病人在同意做手术后,需要签一份“自愿知情同意书”。医生必须在患者在场的情况下签署文件。一旦手术不成功或者随后的法律程序中发现患者隐藏信息,医生和医疗机构将不用对其行为负责。
对于法院判定无行为能力的人以及15岁以下的患者,在疾病影响下无法认识到自我行为的患者,需由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同意。在无法确定患者是否有亲属的紧急情况下,病人无法对自己的病情作出决定时,是否进行手术完全可以由医生会诊的结果决定,或者直接由主治医生决定。
澳大利亚:医生对手术签字十分看重会遵照病人意愿决定手术与否
《全球华语广播网》澳大利亚观察员胡方说,澳大利亚在手术前,也是需要签字的。如果在亲属和好友都没有办法及时联系上且病人无意识的情况下,在两名主治医生的联合确认下,医生签字即可进行手术,这是合法、合规的。
家属不签字,医生可以做手术吗?在医患关系复杂的今天,医生面对这个问题通常会犯难——不手术,不违法,却会违背自己的良心;手术,有可能不违法,但是可能会惹上官司。然而1月4日下午,一位江苏南京鼓楼医院的医生,在面临这个难题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立即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