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节育环”被指违规捆绑多种福利

“我申请安居房,为什么还要提供‘上环证’?”一直在深圳工作的张娟(化名),近日尴尬不已。她5月底申请该市的安居房,令她没想到的是,“卡”在中间的却是看似毫不相干的事——安装节育环。

张娟家住深圳市光明新区。申请安居房时,她被告知需要计生证明,到街道人口与计划生育办公室开具时,又被要求必须持有“每三个月都有检查记录”的“上环证”。“为了房子,只好请假去医院复检,差一点就耽误了申请。”而街道给出的理由是,要上环证明是“政策上的需要”。

张娟的经历不是个案。

中国青年报记者发现,尽管国家卫计委三令五申,“上环”并非强制节育要求,但一枚“节育环”被违规捆绑多种福利的现象,仍在全国多地不断上演。户口、上学、住房……都可能与之捆绑,几成基层“潜规则”。

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将“上环率”作为基层官员的业绩考核指标,或是这一“潜规则”屡禁不绝的深层驱动力。

“上环”捆绑多少福利

“因为‘上环’问题而差点儿耽误了申请安居房,真没想到。”张娟回忆起两个月前的那场申请,不禁苦笑。

张娟的困惑不止属于她一人。中国青年报记者发现,需要“上环”才能办理的手续,在基层也远不止“申请安居房”一项。

7月底,一名湖北麻城网民“荆楚潇湘人”发微博称,在给刚出生的孩子上户口时,同样遭遇了“上环关”。

《户口登记条例》第7条规定:“婴儿出生后一个月以内,由户主、亲属、抚养人或者邻居向婴儿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报出生登记。”公安机关也提示:给宝宝上户口的父母们,只需要带《出生医学证明》、双方《结婚证》、双方《户口簿》及《居民身份证》。但是“荆楚潇湘人”的微博却披露:“麻城市公安局盐田河镇派出所答复,若我爱人不上环,就不给上户口。”

上述微博一经发出,就引发诸多共鸣,几小时内被转发4000余次。

在国内较大的育儿论坛“宝宝树”上,记者还发现,早在2011年初,妈妈们就在不断询问“给孩子落户口是不是必须上环”,而来自不同地方的网民答复不一,几乎“一个地方一个说法”。甚至在去年6月,山东一省之内,还出现过青岛妈妈反映“(派出所称)90天内必须上环,否则不给宝宝落户口”,而淄博妈妈反映“我们这边都是自愿的”等怪现象。

妈妈是否“上环”,还曾被曝光与户口随迁、孩子入学等福利相捆绑。

记者查询发现,2013年5月,有海南媒体报道,海口市民周女士投诉称,在办理户口迁移的过程中,由于无法提供“上环证”,被居委会告知,不给录入人口信息。海口市部分社区居委会还透露:“申办工商执照、小孩入学等需要居委会开具夫妻婚育证明的事情,都少不了‘上环证’”。

“避孕的方式有很多种,‘上环’捆绑福利究竟是依法办事,还是一些地方的‘土政策’?”这个问题至今困扰着张娟。

强制“上环”没有法律依据

张娟心里的问号并不难解答。

中国青年报记者梳理媒体报道发现,国家卫计委(原国家计生委)及其下属计生局等机构,近年曾屡次公开澄清,“上环”只是节育的一种方式,其他方式还包括避孕套(药、针)等,国家并无强制性“上环”要求,更无“入户先上环”等捆绑性规定。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17条规定:“公民有生育的权利,也有依法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在实行计划生育中负有共同的责任。”第19条也明确规定:“国家创造条件,保障公民知情选择安全、有效、适宜的避孕节育措施。实施避孕节育手术,应当保证受术者的安全。”

“上述法律,相当于规定了公民对避孕节育措施具有知情选择权,并且没有明文规定,公民必须通过‘上环’来避孕。”北京瑞风律师事务所律师黄溢智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强制女性‘上环’避孕,没有任何法律依据。新生儿登记户口也不应有这些先置条件,‘上户’与‘上环’挂钩,涉嫌违法。”

但现实是,在一些地方——尤其是较偏远的农村地区,没有上环证明“寸步难行”的情况,却演变成了某种“潜规则”。

有感于一枚“节育环”在全国多地违规捆绑各种福利,黄溢智律师于2012年12月5日,曾联合了北京、河南、湖北、广东等9地的13名女律师,上书公安部和国家计生委(现国家卫计委),建议尊重女性避孕的自主选择权,警惕一些基层将新生儿户口登记与“上环”挂钩的违规做法。

中国青年报记者查阅其《建议信》发现,信中指出,实践中,避孕措施有很多种,除了上节育环之外,还有药物避孕、男性结扎、皮下埋植剂等经济方便的避孕措施。“‘上环’是一种不错的避孕方法,但不是有绝对优势的方法。时代在进步,每个公民有权根据自身的状况选择避孕方式,而不是‘被选择’。”《建议信》说。

根据原国家计生委科技司在2006年发布的报告,“上环”是中国已婚女性用得最多的避孕措施,约1.14亿已婚育龄妇女采用“上环”避孕,占2.3亿采用各种避孕措施的已婚育龄妇女的49.79%。中国青年报记者查阅《2011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发现,每年新增“上环”妇女人数约为467万人,按这一速度推算,目前这一数字约为1.44亿。

但硬币的另一面是,“上环”并不是适合每位育龄妇女的“万金油”,并且,“带环怀孕”的案例也不少见。

早有妇产科医师向媒体披露,我国绝大多数妇女“上环”采用的是含铜节育器,但月经量过多或本身贫血的女性,就不适合“上环”。“上环”也可能引发女性不正常出血、贫血、月经紊乱等妇科病。若节育环没被正确放置,则可能引发子宫穿孔、节育器脱落等。另据原国家计生委一项《12万例宫内节育器避孕效果调查报告》,仅在2000~2005年间,节育环5年的累计不良停用率为23.31%。

“上环率”是一项业绩考核指标?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计划生育——工作者全球手册》显示,“上环”(即含铜宫内节育器)作为避孕方式的一种,与复方避孕药、埋植避孕、单纯孕激素避孕药等,同为“对大多数妇女安全有效的”避孕方式,但不具有压倒性优势。

令张娟不解的是:“在那么多种避孕方式中,国家层面一直在强调自愿,但为何到了基层居委会、计生办等机构,都在一股脑地推广‘上环’避孕,甚至不惜捆绑上其他福利?”

“我们给乡镇计生办的主任开过几次会,‘上环’和上户口不能直接挂钩。这个要靠计生办做工作,采取自愿方式,不能强迫,今年已经发了三次文件。”该负责人称。

张娟所在的光明新区公明街道居委会,则拒绝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

黄溢智律师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根据她的调研,一些基层街道和计生干部片面追求“上环率”的最大“玄机”,可能与这些干部的考核机制有关。

今年5月,海南媒体的报道也证实了这种说法。

据海口市文庄社区居委会、南沙社区居委会等一些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说,上级部门将“上环率”与居委会年底业绩考核挂钩,是他们索要“上环证”的真正原因。“我们社区工作人员也很不容易,辛苦一年,谁也不愿意因为‘上环率’不达标而影响工作成绩。你以为我们乐意爬个七八层楼,到处追着别人要上环证吗?”一名工作人员这样诉苦。

曾参与2012年上书的河南亚太人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双还向中国青年报记者分析:“新生儿上户口并不必须要求其母亲‘上环’,一些地方这么做,其实是有利益驱动的。有些工作人员是自己规定了这样的规则,有时仅仅是个形式,可以通过交钱来免除‘上环’,这其实也是一种腐败现象。”

记者在“宝宝树”论坛上发现,妈妈们为了逃避“被上环”的要求,可谓费尽心机。有人建议“找关系开一个‘已上环’的证明”,有人建议“先上环再取掉”,还有人建议“直接办个假证”。而在一些网上商城里,代开上环证明俨然成为一项产业,开价从10元到四五百元不等。

那么,“上环”违规捆绑多种福利的“土政策”之结,该如何解开?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人口学教授李建新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破题之笔在于简政放权,取消“上环率”与业绩相挂钩的旧思维。

“一些地方将‘上环’与其他事情挂钩,并把这种挂钩‘潜规则化’,既是认识问题,也是利益问题。”李建新教授说,“将‘上环率’作为业绩考核指标,是自上而下的要求,这些都与部门利益有关。要改变,应该先取消这种问责考核制度。‘上环’捆绑其他福利,涉及每个家庭,这个关系理不顺,容易引发社会较大不满。”

THE END
1.安徽二女结扎户有什么优惠政策常见处理方式:从法律角度来看,二女结扎户家庭若想了解并享受优惠政策,常见处理方式包括:查阅相关政策...https://www.lawtime.cn/wenda/q_47743812.html
2.提案2:上环结扎,应该由女人自己说了算计生标语很可怕,但这绝不是吓吓你而已强制上环结扎政策常伴随粗暴“执法”很多地方法规规定:如果你是一个已婚育的妇女,你就必须上环,每年还要去B超两次,有些要查四次,不然你的孩子就不能上户口,自己不能迁移户口,不能找工作,居委会或单位天天找你的麻烦,苦不堪言。上个世纪80年代以集体会战形式进行的输卵管结扎...https://lady.163.com/special/sense/2013lianghui03.html
3.计划生育能强制上环吗生了第一个宝宝 计生办要求必须上环 不上的话就派来人来抓,国家计生法 也没规定 生第一个宝宝就要必须上环,到了我们这里怎么变成这样。。。 我想起诉 不知道成功率有多少 请各位律师指点谜经。我有什么对策。他们准备派人强制来抓我去上。。。民事相关 2010-04-07 13:23:12 152人浏览 * ...https://m.findlaw.cn/ask/question_1468882.html
4.结扎和上环有取消吗快速问医生在以前计划生育年代有结扎,上环强制性的规定,但是现在已经放开生育二胎,所以没有强制性结扎或上环的规定...https://m.120ask.com/askg/bd_detail/91096673
5.计划生育强制结扎带给中国妇女多大的痛苦修改 我老妈老爸都结扎了,一直身体不好,有什么政策吗? 我老妈老爸结扎的时候什么补助也得不到,现在什么活也做不了,http://www.cuncunle.com/content/1011427710081608
6.结扎上环有强制规定吗专家文章结扎上环有强制规定吗 结扎一般指结扎手术,上环一般指放置宫内节育器。一般情况下,做结扎手术、放置宫内节育器通常是没有强制规定的。具体分析如下: 结扎手术是一种以绝育为目的的手术,包括男性输精管结扎术、女性输卵管结扎术,该手术主要适用于有绝育需求或者由于疾病等原因不宜生育的人群。放置宫内节育器是育龄女性...https://www.bohe.cn/article/view/6pi1rdftk5iy46o.html
7.学术文摘艰难的历程:从“一胎化”到“女儿户”譬如,1980年4月3日,辽宁省又颁布并立即生效的“补充规定”,提出“未经批准生育第二胎者,按照省革命委员会《规定》中超计划生育的规定给予处分和经济制裁”。34紧跟着计划生育工作的实践,“一胎化”生育政策作为法规也产生了。 1979年,在国务院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卓有成效的努力下,“一胎化”生育政策已经在全国普遍...http://xww.asu.edu.cn/info/1014/9950.htm
8.“强行结扎”开历史倒车为哪般历史并未走远,今又惊现穿越剧,真让人难辨今夕何夕。自去年1月1日起,修正后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正式实施,标志着实施了36年的独生子女政策终结,同时强行结扎、上环、堕胎等彻底退出历史舞台。都什么年代了,还搞“强行结扎”?所谓“符合规定”,符合的是哪项规定? https://m.dezhoudaily.com/p/1254492.html
9.结扎上环强制吗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所以现在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强制结扎上环,即使女性已经生育过,都不会强制进行结扎或者是让女性上环,只是对于不再有生育要求的女性,通常可以考虑通过在宫腔内放置节育环来进行避孕。 但如果女性确实以后永远不会怀孕,就可以考虑进行结扎来达到永久的绝育,但无论是结扎还是上环,目前都没有任何的强制性,...https://mip.yilianmeiti.com/audio/424903.html
1.国家规定上环休假几天啊多少钱一、国家规定上环休假几天啊多少钱 在我国,关于上环休假的规定通常是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各地的具体政策来确定的。一般来说,上环属于计划生育相关的手术,对于女性员工而言,通常可享受一定天数的休假。具体休假天数可能在 1 至 2 周左右,这主要是为了让女性身体有足够的时间恢复,避免因手术后过早劳累而对身体造成不良...https://www.66law.cn/laws/3007544.aspx
2.药具培训记录(精选7篇)我国于1963年开始研制短效口服避孕药,这些避孕药的有效率接近100%。20世纪60年代末,我国开始研制长效口服避孕药,有效率在98%以上。 常见的不良反应: *恶心(胃部不适)、轻度头痛、乳房触痛、体重轻度增加或减轻; *不规则出血;典型的表现是,在最初的几个月内可能有不规则的出血,出血时间难以预料。随后月经量减少,...https://www.360wenmi.com/f/filel2mypxfk.html
3.曼月乐环多少钱一只,来看不同地区一只多少钱曼月乐环一只的价格并不昂贵,大概在1000-1500元左右,本身的价格是不贵的,但是上曼月乐环前一般要进行检查,比如白带常规、血常规、凝血时间、妇科检查等会产生相关的费用,还有术后的用药以及上环本身的费用,全部加一起可能会需要2000块钱左右。 曼月乐环多少钱一只 ...https://www.qm120.com/sy/article/1622070.html
4.计划生育强制上环是哪一年计划生育带环?计划生育强制上环始于上世纪80年代。 根据国家卫计委公布的数据,1980年到1990年期间,每年平均约有1000万女性被放置宫内节育器,也就是大家熟知的节育环。 计划生育带环 计划生育带环是一种常见的避孕方法,它通过在女性子宫内放置宫内节育器(IUD)来实现避孕效果。带环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并且可逆的避孕方法...https://www.shafaji.com/dc814faa349bb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