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脂肪:谷类脂肪含量较低,约为1.5%,荞麦最高,达7%。谷类的脂肪属中性脂肪。
(4)无机盐:谷类中含有相当量的钙、磷、铁、铜、镁及钾等元素,含量在1.5%~3%之间。
(5)维生素:谷类含丰富的维生素B.其中维生素B.和烟酸最多。全麦面有丰富的维生素Bi和维生素B2。小米和玉米中含胡萝卜素较高。
2.提高谷类食用价值的因素
3.日常谷类食物
(1)糙米:稻米经粗加工后保留下种皮和胚芽称为糙米。稻米中约64%的营养素和绝大多数生物活性成分聚集在皮层和胚中,富含如r氨基丁酸、肌醇、谷维素、维生素E、米糠多糖等具有生理功能的活性物质。种皮一般占整个米粒重量的5%~6%;胚就是未来水稻的胚芽,约占整个米粒重量的3%,含蛋白质、矿物质、B族维生素、膳食纤维等,被认为是最富有营养价值的部分。
由于糙米含有较多的粗纤维和糠蜡,所以吸水性和膨胀性较差。用糙米做饭不仅费火、黏性差、颜色深、出饭率低,加上糙米的气味特殊,质地较硬,因而不受消费者的欢迎。同时糙米中含有较多的植酸,会影响矿物质的吸收和利用。为改善糙米质地、提高其营养效价,利用发芽后糙米的皮层纤维得以软化,纤维素及半纤维素被酶解后,口感得到改善,而且植酸盐在植酸酶的作用下水解,有利于已转变成游离态的钙、铁、锌、镁等微量元素的吸收。发芽后的糙米,其中维生素B1、B2、B6、PP、E、H等的含量也有所增加。
中医药学认为发芽糙米对增进食欲、改善体质、消除疳积、促进健康有所裨益。《本草纲目》也有关于谷芽可治疗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等的记载。
(2)深色大米:我国关于特种稻营养品质的研究,揭示出稻米天然颜色愈深,其营养愈丰富、结构愈平衡合理的基本规律。
例如黑米外部的皮层中含有花青素类色素,具有很强的抗衰老作用。黑米所含黄酮类活性物质是白米的5倍多,具有清除自由基、延缓衰老、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黑米多半在脱壳之后以“糙米”的形式直接食用,这种口感较粗的黑米用来煮粥较为适合。
(3)糯米:糯米味甘、性温,归肝、脾、胃三经,《功效主治》上说,“糯米性甘温,补中气能生,自汗便秘解,益肺健脾君”。也就是说糯米有滋养强壮、补中益气、补肺健脾等功效。主治肺虚咳嗽、中气不足、脾虚泄泻、消渴尿多、自汗、盗汗等。作为药用30~50克煎后服用,日常食用适量即可。
(4)薏米:薏米又称薏苡仁、米仁,是禾本科薏苡属草本植物的干燥成熟种仁,为稻科植物中最高级的果实。蛋白质含量接近面粉,其氨基酸组成与大豆、小麦蛋白质近似,油脂含量为大米与小麦粉的3~4倍,主要为油酸及亚麻酸。因而营养价值高于大米、小麦、大麦。薏米性微寒,味甘。有健脾胃、补肺、利尿、清热解毒、增进食欲、强体健脑、抗癌等多种保健功效。
4.日常谷类食物的等量互换
在我国,南方居民主食以稻米为主,北方则以小麦面粉为主。就营养成分来看,小麦粉中蛋白质及脂肪含量较稻米为高;而在制作方面,经发酵面粉制作的主食如馒头、花卷、包子等,面粉中的植酸得以降解,有利于矿物质的吸收从而提高食物的生物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