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吴某某,女6岁8个月,患儿系G2P2,出生时无高危因素,产程延长。患儿家人发现运动功能发育滞后于正常同龄儿,1岁4月会走路稳定性差,因右下肢僵硬,行走不稳,右侧尖足,于2019年10月23日入院,诊断为痉挛型脑瘫偏瘫,后在我院行“右侧跟腱延长术+石膏外固定术,接着行康复治疗。
第一次接诊家长期望孩子可以:1.右手端碗吃饭、2.独自正常上学基于ICF-CY患儿功能分析以及所存在问题如下图:
制定的短期目标为:1.右手端碗进食,分两次进行。
一、治疗思路:
步骤1、分析运动的组成
观察→比较→分析
步骤2、练习丧失的成分
解释和认清目的→指示→练习+视觉和语言反馈+手法指导
步骤3、练习
解释和认清目的→指示→练习+视觉和语言反馈+手法指导→再评定→鼓励灵活性
步骤4、训练的转移
衔接性练习的机会→坚持练习→安排自我监测的练习→创造学习的环境→亲属和工作人员的参与
二、进食活动分析:
三、治疗方法:
一疗程康复治疗后,出院时情况:能够右手端碗吃完一整顿饭,中途不休息;可桡侧三指抓笔。
出院时家庭方案指导:
1.右上肢负重双上肢上举棍子训练
2.右手辅助桡侧三指抓物训练
3.右手抛球训练
4.双手串珠等操作物品训练
5.右手水平举矿泉水保持训练
病例有效原因分析:1.孩子以及家属依从性高,回到病房会主动练习交给的任务,教会的方法,回家练习以后遇到问题及时反馈;2.合理、综合性的治疗方案设定;3.孩子认知良好,配合度高,且及时评估与家长交流,发现患儿平时所存在的问题,及时修正治疗方案。
ICF-CY理论是目前较为推崇的一种新兴的评估与治疗理念,对于儿童康复工作有巨大意义,具有相当大的开发前景。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