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药价史上最大力度改革将启动以药养医弊端能否革除

昨天,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卫计委、人社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推进药品价格改革意见》,明确从6月1日起取消绝大部分药品的政府定价,发挥医保控费作用,药品实际交易价格主要由市场竞争形成。

药价会不会上涨?

“取消药品定价,最大的意义在于政府监管方式转变了,变事前监管为事中过程管理和事后监管。”上海一家药企负责人雷石介绍说,实际上,取消药品最高零售限价后,政府仍然可以通过三种方式实现监管:一是通过药品招标采购机制;二是医保部门制定的医保药品支付标准;三是对企业价格行为的监管。“虽然发改委把价格的‘天花板’打通了,但各种管理渠道并没有消失,药价不会出现失控、无序的情况。对消费者来说,我判断不仅不会出现价格上涨的情况,反而有可能下跌。”

他举例说,根据药品采购机制,某一厂家的某一种药一般不能超过上一年度的中标记录,也不能超过邻近几个省份的采购价。“简单说,某一种药最高零售价是30元,在上海的中标价是16元,社区医院实现零差率,医院进价多少售价就是多少;大部分二三级医院在招标价格上加价15%销售,也就是18.4元,那么18.4元实际上就是该药在上海的最高零售价。发改委定的价格和实际上企业执行的价格差异很大。”雷石认为,这也从另一侧面说明,药价改革牵涉多部门、多群体的利益,光取消最高零售限价还不够,还需要配套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机制、医保制度等多方面,这只是个开始。

“取消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对破除一些‘价格保护’有效果。”雷石介绍,目前不少省份在药品招标采购中,都对原研、优质优价、单独定价药品等高质量层次者给予较优的价格待遇。部分原研药明明专利已到期,却仍能享受单独定价,明明价格比同类药品高出20倍,也能轻松中标,有失公平、公正。“单独定价在具体操作中可能不公开透明,缺乏后续的治理机制,有可能形成医疗腐败。取消政府定价,也就取消了单独定价的政策红利。”

改革对谁是利好?

“政策的目的还是希望药价能在一个合理区间浮动,挤干药价虚高的水分,也扶持一些低价药,增大廉价好药的生存空间。”雷石分析说。

实际上,这方面的探索已经开始。记者了解到,上海已经出台政策,对常用低价药品开辟新通道,不再纳入招投标范围,而是采用挂网采购的方式,即过去是集中招标采购药品,凡没有中标的药品不能在公立医院销售;今后是企业自主直接挂网,医疗机构自行网上交易,阳光采购。“由医院直接与药企接触,各家医院就可按需求分别采购低价药。进入低价药目录的品种不再是政府统一招标而是直接挂网采购,是尊重市场的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药价并不是越便宜越好。”上海一家生产廉价药的企业负责人老方深有感触。

随着原材料、人工、物流等成本的上升,一些廉价药生产成本逼近售价。而与此相对的是,廉价药绝大多数是使用多年、技术成熟的普通药、基本药,属于政府定价范畴,药价一旦核准很难调整,甚至多有下降。因此,药企利润越来越薄,有的甚至超过售价出现倒挂现象,企业不得不减产甚至停产。“比如,我们生产的去痱水,深受消费者喜爱,但原料暴涨,一下子翻了20多倍,企业实在没法承受,已经停产好多年了。”

老方认为,先是低价药可以直接挂网销售,接着是政府取消大部分药品最高零售限价,这对低价药生产企业来说,利好明显。“接下来,我们会梳理筛选一些过去很受欢迎但已经停产的品种,可能会逐渐恢复生产。”目前,青霉素、阿莫西林、庆大霉素、乙酰螺旋霉素、红霉素等常用、廉价药都已被纳入低价药范畴。

药价虚火能灭吗?

“这在意料之中”,本市某三甲医院药剂科负责人昨天对记者表示,“去年底发改委已下发了一份关于放开药品价格的征求意见稿,今年国家卫计委办公厅印发了《建立药品价格谈判机制试点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

“这次改革,最大的亮点是医保作为购买方有望在未来参与药品的议价,而这方面的细则还没有出台”。药价松绑“看起来很美”,但远远没有料想的那么容易那么快,“发改委放开最高零售价管理后,如何与医保报销制度衔接,如何与卫生部门的招标制度衔接是大问题。”目前,对于药价更具决定性影响的集中招标采购制度改革尚无实质进展。

取消政府限价,能否改变“以药养医”现象?上述药剂科负责人认为,医院从卖药转变为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这是大势所趋,“不过能否立竿见影还需要观察”。

“其实,医院、医务人员对药品回扣现象,与广大老百姓一样也深恶痛绝,但是又无能为力。”医院能购进什么药、以什么样的价格购进卖给患者,并不由医院说了算。医院购进药品都是由政府部门主导实行集中招标采购,一些药品价格明知虚高严重,医院也不能“二次议价”,由于药品价格虚高,流通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回扣空间,在医疗服务价格难以养医的情况下,腐败现象大量存在。在灰色收入存在的同时,医务人员、医疗行业形象被严重玷污。而这一切,都源于药品价格的长期不当管制。因此,政府决定取消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未来药价如何定?

《通知》明确,未来将建立公开透明、多方参与的谈判机制形成价格,防止独家药、专利药价格虚高。未来医保在药价形成过程中,所担负的角色至关重要,用于引导药价合理形成机制的医保支付标准,目前也正在制定当中。

中国医保研究会副会长熊先军表示,药价改革的核心,就是要发挥医保作为医药市场大“买方”的重要作用:“这一次是把价格的形成交给市场,而不是交给哪个部门。在这个市场构成上,买方是医保和病人,当然医保是主要付费者,那么就要发挥它买方希望物美价廉的立场,和供方进行博弈。”

国务院国家医改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刘国恩认为,医保部门应作为药价“守门员”,“我个人认为,最有效的手段,就应该是医保部门直接与药企进行沟通定价,而避免政府加入到环节当中。同时,医保部门应在医保支付手段上进行大力改革,尽可能在疾病种类允许的情况下,将当前按诊疗项目支付转变为按疾病或按人头来支付。比如,按病种支付的形式可以按照完成一例患者阑尾炎手术,给予一个总体定价,至于这笔费用具体是打针、吃药还是手术,就不去一一记录了,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简化收费步骤,有效开展管理。”

政府未来怎么管?

6月1日起,药品价格将分为四种情况:

医保基金支付的药品:通过制定医保支付标准探索引导药品价格合理形成的机制;

专利药品、独家生产药品:通过建立公开透明、多方参与的谈判机制形成价格;

医保目录外的血液制品、国家统一采购的预防免疫药品、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品和避孕药具:通过招标采购或谈判形成价格;

其他原来实行市场调节价的药品:继续由生产经营者依据生产经营成本和市场供求情况,自主制定价格。

“对于价格异常上涨,或者国内国外价格差异过高,政府会作出相应措施。比如说约谈,进行成本调查,看是不是存在价格歧视等一系列的东西。这一部分监控的手段已经准备的相当充分。即使短期内一些个别药品出现价格异动,也会有价格行为监管的措施在控制。”中国药科大学医药价格研究所所长常峰表示。

事实上,原来拥有药品定价权的发改委价格司药价处因权力太大,为个别药厂抬升药价提供了寻租空间,已经成为反腐重灾区。2014年,就有5名发改委价格司官员被先后带走调查,5人都曾直接或间接管理过医药价格。

发达国家经验:

普遍药价管制

加拿大和美国“毗邻而居”,但两国的部分药价却相差较大,同样的新药,尤其是专利药,加拿大要比美国便宜1/3甚至更多,这使得很多美国人频繁光顾加拿大的网上药店,甚至过境采购。加拿大药价低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府对药价采取的有效控制措施,据了解,加拿大10年间由政府管理的药品价格基本没有上涨。

加拿大联邦政府对药品价格实行严格的管理办法,成立了药品价格审查委员会,直接制定和指导地方政府管理药品价格。而美国政府不直接制定药品价格,药品价格主要通过市场竞争,特别是各种医疗保险机构的竞争形成。因为没有全国性的价格控制、没有全国性的药品目录、没有消费者费用共付的统一政策,基本属于“全面放开”状态。

在法国,政府直接制定能够被社会保险报销的药品价格,法国药品价格委员会采用专家报告制度,由十余位专家对制药公司申报的药价进行评议、讨论,价格审批的过程,也是与制药公司谈判的过程,尽量使制定过程公开化、民主化。

德国是规定批发和零售环节的加价率,实行药店全国统一零售价格,避免药品价格的无序竞争。

在日本,医保可以使用的药品,由厚生劳动大臣认定品种和价格。

THE END
1.“以药养医”医改难在哪儿?“以药养医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刘新明建议,要么提高政府财政补贴,要么提高医生技术劳务所得,改变“以药养医”的局面,才能堵住“大处方”,解决“看病贵”的现象。 刘新明表示,医疗卫生改革是世界性难题,包括发达国家在内也没有很好的解决模式,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医改大方向就是要坚持政府主导和引入市场机制相...https://www.360doc.cn/mip/200181.html
2.朱恒鹏:破除“以药养医”如何可能?公立医院当前的一个显著体制弊病是“以药养医”,即卖药收益成为医院和医生的主要收入来源,通俗讲就是医院和医生主要靠卖药赚钱来养活自己。“以药养医”在公立医院药品购销和处方行为上主要有以下体现:(1)医疗费用中,药品费用比重很高,全国平均在45%左右,从能够找到的资料看是世界上药占比最高的国家;尽管医疗总...http://www.icnao.cn/yljj/zjsj/201608/t20160813_207019.html
1.圣原心享购:"原卫生部部长张文康直击医疗现状:深度剖析'以药养医...圣原大健康通过这两款产品,践行了全面取消“以药养医”背景下,鼓励非药物治疗、注重预防与健康管理的理念。它们分别针对眼部健康与膳食营养两个关键领域,提供非药物的健康解决方案,满足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健、提升生活质量的需求。此外,圣原大健康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商业模式,强化产品推广与用户教育,推动健康...https://www.y7zl.cn/archives/414
2.聚焦药价改革:取消政府限价,药价是涨是落?聚焦药价改革:取消政府限价,药价是涨是落? 图片来源:华西都市报 发展改革委5日宣布,我国将于6月1日起取消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药品实际交易价格主要由市场竞争形成。 药品价格关系百姓切身利益。取消政府限价后,药价会大幅上涨吗?政府怎么管药价?药价改革能否革除“以药养医”弊端?https://www.sc.gov.cn/10462/10464/10797/2015/5/6/10334764.shtml
3.两会代表委员顾晋的提案建议其中,卫生计生部门加强对医务工作的行业教育,安全意识,依法执业,沟通能力方面的训练也是杜绝恶性伤医事件的发生重要方面。将?医疗纠纷的防范沟通的艺术?以及各种法律法规的培训等纳入继续教育考核内容。 (二)取消以药养医的弊端,建立医患互信 频繁发生患者杀害医生事件,医患关系陷入危机,医生与药企之间的不...https://bynews.bjmu.edu.cn/ztxw/jjlk2014zt/117122.htm
4.商务部回应葛兰素史克商业贿赂案:要受到法律制裁30亿贿金催肥药价 以药养医弊端集中爆发 据南方都市报的报道,葛兰素史克中国有限公司涉嫌经济犯罪一事昨日继续发酵。依照公安部门的说法,包括葛兰素史克中国4名高管在内,超过20名药企和旅行社工作人员被警方立案侦查。长沙警方还否认,GSK中国区此次案发与举报有关,而是源自上海临江国际旅行社异常的经营活动。公安部经济...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130717307305063.html
5.药价虚高的成因及解决办法并且由于国家对公立医院投入的不足使得医院不得不自筹经费进行发展,因此出现了以药养医的弊端,另外药品营销的结果会与医疗机构人员的利益相挂钩,也造成了药价的升高。由于政府在药价管制方面采取的是回报率管制模式,即按照平均成本加上一定的回报而定药价,并且药品销售弹性较小,患者追求疗效而轻视价格的原因,而政府...https://m.renrendoc.com/paper/100933456.html
6.互联网医院与线上问诊的科普这一政策旨在破除以药养医的弊端,减轻患者负担,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医药分开改革的核心是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加成,实行药品零差价。这意味着,医院不再通过销售药品赚取利润,而是依靠医疗服务本身来获得收入。这样一来,医生不再因为药品销售而受到利益驱动,可以更加客观地为患者提供诊疗方案。 医药分开改革对药企也提出了新...https://www.jd.com/pccontent/1005006221800462
7.冷餐会策划书范文9篇(全文)其次必须认清, 公立医院改革滞后并非医院自身不愿改革, 如同以药养医等弊端一样, 根源还是体制病, 是公立医院改革的主管者不愿改。比如“四分开”中的管办分开, 管者不愿分, 办者就无奈, 管办分不分、何时分, 其决定因素不在医院。公立医院改革滞后的板子打在医院身上不公平。最后必须认清, 在“三医联动”...https://www.99xueshu.com/w/filen4f5fmix.html
8.防止药品滥用定有“妙方”医院管理医管攻略今年医政工作的一个重点就是通过基本药物制度的实现,和对基层医院的补偿来纠正“以药养医”带来的弊病。“以药养医”弊端丛生,大家深受其害,切肤之痛谁不憎恨?最近,中国“年人均输液8瓶”的报道再度引发了对包括过度用药等在内的药品滥用问题的关注。对此,世界卫生组织新闻官索耶称,目前全球有超过五成的药品处方...http://zl.hxyjw.com/arc_10529
9.儿科不合理处方分享合理用药回复@meinvxiong55:本例如确需静脉用药,为规范执行给药频次,需要住院治疗,而不是在门诊输液。 飞在天空的风 回复@meinvxiong55:埋针,一遍遍的换袋,中间还加个盐水或糖冲管。这就是以药养医的弊端。 5 条回复> 酥梨不加糖 丁香评论员 9 难干预,尝试过很多方法,观念不转变几乎无解的事。 2023-12-06· 来...https://3g.dxy.cn/bbs/topic/49393485
10.“以药养医”何以被妖魔化?以药补医 ” ,迅速成为了一个热门的名词,这一被妖魔化的制度一度成为我国公立医疗机构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制度。 其实,最初以药养医制度在建国初,只是为了弥补我国卫生投入不足的窘境。从 1950 年开始,我国财政状况依然十分紧张,在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为了维持公立医院的运作、生存和发展,当时的国务院明确公立医院可...https://www.bohe.cn/news/view/50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