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张璐)《社会蓝皮书:202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12月25日发布,蓝皮书指出,18-49岁育龄人群理想子女数具有高度稳定性,平均理想子女数一直为1.96-2.00个,始终低于2.10的生育更替水平。
东北地区育龄妇女平均子女数最少
蓝皮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其中《2021中国城乡居民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调查报告》指出,从生育水平看,18-49岁的育龄妇女平均亲生子女数为1.37个。从孩次结构看,二孩育龄妇女占40%左右,成为目前的生育主体。
从队列分析看,“80后”平均亲生子女数相对较多,为1.76个。“90后”0孩比例较高,为42.24%。“90后”育龄人群的生育行为直接影响当前生育政策效果。
育龄人群平均理想子女数为1.96-2.00个
调查在不考虑生育政策的情况下,获得理想子女数的数据。CSS(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调查结果显示,18-49岁育龄人群理想子女数具有高度稳定性,18-49岁育龄人群平均理想子女数一直为1.96-2.00个,始终低于2.10的生育更替水平。
但孩次结构显示,理想子女数从集中在二孩到开始向其他孩次分化的趋势已产生,尽管二孩生育意愿占绝对优势,但二孩生育意愿的相对比例下降,一孩和三孩等生育意愿在上升,生育意愿的分化已经初露端倪。
理想子女数为三孩的比例始终在10%以下,但一直在持续小幅上升。历次调查显示,三孩比例从2011年的3.21%提高到2015年的5.53%,到2021年上升到7.62%。而随着年龄的降低,不同队列平均理想子女数降低。“70后”、“80后”和“90后”的平均理想子女数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
从2021年数据看,“70后”的平均理想子女数为2.03个,“80后”为2.01个,年龄更低的“90后”和“00后”则为1.91个和1.85个。
女性计划再生育的比例低于男性
蓝皮书指出,育龄人群再生育意愿较低。生育意愿转化为生育行为及生育计划转化为实际生育都有一个“折扣”,已生育的育龄人群肯定不再要孩子的比例已经超过3/4,“80后”也接近该比例,加上可能不要和还没有想好的,实际无生育计划的比例要更高。
性别差异分析显示,女性生育意愿中计划再生育的比例低于男性,肯定不再要子女的女性占79.73%,比男性高8.72个百分点。
从现有孩次看,计划生育三孩的比例较低,已经生育子女的育龄女性中,有三孩生育计划的占育龄妇女总数的1.74%。尽管“80后”认为理想子女数为三孩的比例高于其他人群,但现有二孩女性计划生育三孩的比例相对较低。
要防止华北地区、华东地区生育水平滑落
报告认为,育龄人群的生育状况与生育计划不容乐观,未来提升生育水平面临很多困境,接下来急需有计划地分人群、分地区开展更加有针对性的、精准化的人口工作。从人群看,可着力提升“80后”人群和“90后”人群的生育意愿。
从区域看,也需注意东北地区生育水平的现状,一方面需要提振东北地区的生育水平;另一方面,也要防止华北地区、华东地区的生育水平滑落,步东北地区的后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