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手册临床常用抗生素基本使用规范

临床常用的抗生素包括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多肽类、喹诺酮类、磺胺类、抗结核药、抗真菌药及其他抗生素。1.β-内酰胺类:

此类属于繁殖期杀菌剂。其特点是:血药浓度高、抗菌谱广和毒性低。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新型β-内酰胺类及β-内酰胺类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组成的复合制剂。

青霉素类

青霉素G:临床上主要用于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及厌氧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流感杆菌多数对其耐药。普鲁卡因青霉素G半衰期较青霉素长。青霉素V钾片耐酸,可口服,使用方便。双氯青霉素:对产酸耐青霉素G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活性最强,对其它G+球菌较青霉素G差,对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无效。阿莫西林:抗菌谱与氨苄青霉素相似,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肠球菌和流感杆菌对本药敏感,抗菌作用优于氨苄青霉素,但对假单胞菌无效。

广谱抗假单胞菌类:对G+球菌的抗菌作用与青霉素G相似,对G-杆菌(如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流感杆菌等)及假单胞菌有很强的抗菌作用,尤其哌拉西林、阿洛西林、美洛西林抗菌活性更强。抗G-杆菌类:只用于抗G-杆菌,对G+球菌及假单胞菌无效。

头孢菌素类

此类属广谱抗菌药物,分四代。第一、二代对绿脓杆菌无效,第三代中部分品种及第四代对绿脓杆菌有效,该类药物对支原体和军团菌无效。

第一代头孢菌素:包括头孢噻吩氨苄唑林拉定。对产酸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G+球菌抗菌活性较第二、三代为强,对G-杆菌的作用远不如第二、三代,仅对少数肠道杆菌有作用。

对β-内酰胺酶稳定性差,对肾有一定毒性。对绿脓杆菌、变形杆菌、不动杆菌等无效。其中头孢唑林拉定较常用。第二代头孢菌素:包括头孢呋辛克罗孟多替安美唑西丁等。对G+球菌包括产酸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活性与第一代相似或略弱,对G-杆菌较第一代强,但不如第三代。

对流感杆菌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尤其是头孢呋辛孟多,对绿脓杆菌、沙雷菌、阴沟杆菌、不动杆菌无效。除头孢孟多外,对β-内酰胺酶稳定。

第三代头孢菌素:包括头孢他定三嗪噻肟哌酮地嗪甲肟克肟等。

对产酸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活性,但较第一、二代为弱,对G-杆菌包括沙雷菌、绿脓杆菌有强大的抗菌活性,其中头孢他定抗菌谱更广,抗绿脓杆菌作用最强,其次为头孢哌酮。

头孢地嗪对绿脓杆菌、不动杆菌、类肠球菌无效。除头孢哌酮外,对β-内酰胺酶稳定,肾毒性少见。第四代头孢菌素:包括头孢匹罗吡肟唑喃等。抗菌作用快,抗菌活力较第三代强,对G+球菌包括产酸金黄色葡萄球菌有相当活性。对G-杆菌包括绿脓杆菌与第三代相似。

对耐药菌株的活性超过第三代。头孢匹罗对包括绿脓杆菌、沙雷菌、阴沟杆菌在内的Gˉ杆菌的作用优于头孢他定。

头孢吡肟对G+球菌的作用明显增强,除黄杆菌及厌氧菌外,对本品均敏感。对β-内酰胺酶更稳定。

新型β-内酰胺类

包括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帕尼培南、美洛培南)和单环β-内酰胺类(氨曲南、卡芦莫南)。

泰能(亚胺培南/西司他定):抗菌谱极广,对G-杆菌、G+球菌及厌氧菌,包括对其他抗生素耐药的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链球菌、脆弱拟杆菌均有极强的抗菌活力,对多数耐药菌的活性超过第三代头孢菌素。对各种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

氨曲南:对多数G-杆菌包括肠杆菌科和绿脓杆菌均有良好的抗菌作用,但对G+球菌及厌氧菌无效,对β-内酰胺酶稳定。

β-内酰胺酶抑制剂

β-内酰胺酶抑制剂能够与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行自杀性结合,从而保护β-内酰胺不被β-内酰胺酶所水解,继续发挥抗菌作用。

临床上常用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有克拉维酸、舒巴坦和他唑巴坦,它们与β-内酰胺类组成复合制剂,对耐药菌株可增强杀菌效果,并可使抗菌谱扩大。

常用的品种有安灭菌(阿莫西林加克拉维酸)、特美汀(替卡西林加克拉维酸)、优立新(氨苄青霉素加舒巴坦)、舒普深(头孢哌酮加舒巴坦)和他唑西林(哌拉西林加他唑巴坦)。

2.氨基糖苷类:

此类属静止期杀菌剂。常用的有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庆大霉素、奈替米星、西索米星及链霉素。主要抗G-杆菌,包括绿脓杆菌、肠杆菌科细菌、沙雷菌、不动杆菌等。

阿米卡星作用最强。抗G+球菌也有一定活性,但不如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对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以奈替米星作用最强,对结核杆菌以链霉素最好。对厌氧菌无效。此类药物对听神经和肾有毒性作用,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3.大环内酯类:

属窄谱速效抑菌剂,抗菌谱与青霉素G相似,主要为需氧的G+球菌、G-杆菌及厌氧球菌。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及部分流感杆菌对此类药物敏感。对绿脓杆菌、大多数肠杆菌科细菌无效。

新大环内酯类包括罗红霉素、克拉霉素和阿奇霉素,与红霉素相比,抗菌谱没有明显扩大,但药物代谢动力学改善和副作用减少是其明显进步。

阿奇霉素对G+球菌作用比红霉素差,对G-杆菌比红霉素强,尤其对社会获得性肺炎(CAP)的常见致病菌、流感杆菌、支原体、衣原体和军团菌均有很好的抗菌活性,可作为CAP治疗的第一选择。

4.四环素类:

属广谱抗生素。因常见致病菌多已耐药,现在仅用于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及军团菌感染,多西环素和米诺环素抗菌谱同四环素,但抗菌作用比四环素强5倍,米诺环素作用更强,对多数MRSA有效。

5.林可霉素类:

包括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素,抗菌谱较窄,抗菌作用与红霉素相似,氯林可霉素抗菌活性较林可霉素强4-8倍,主要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厌氧菌感染。

6.多肽类:

包括多粘菌素B、多粘菌素E、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及壁霉素。多粘菌素B和E,肾毒性大,疗效差,只用于严重耐药的G-杆菌感染。

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属于繁殖期杀菌剂,对包括多重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粪链球菌等G+球菌有高度抗菌活性,对G-杆菌多数耐药。

壁霉素抗菌谱与抗菌作用与万古霉素相似,但对表皮葡萄球菌稍差,对肠球菌和难辩梭菌强于万古霉素。

7.喹诺酮类:

包括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氟罗沙星、依洛沙星、洛美沙星、司帕沙星、格雷沙星、芦氟沙星、克林沙星、巴罗沙星、曲伐沙星等。

抗菌谱与第三代头孢菌素相似而较广,对G-杆菌抗菌活性较G+球菌强,与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相比,新喹诺酮类在保持原有对G-杆菌良好抗菌活性的同时,对G+球菌抗菌活性增强,以克林沙星、曲伐沙星最强。

对G+厌氧菌抗菌活性也有所增强,其中曲伐沙星较甲硝唑高10倍以上,被认为是目前喹诺酮类对G+厌氧菌抗菌活性最强者。

对其他呼吸科常见病原体的抗菌活性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如司帕沙星对结核杆菌抗菌活性较环丙沙星强4-8倍,对其他分支杆菌、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及MRSA均具有相当活性。

临床上多用于院内感染,尤其对其他抗生素耐药的G-杆菌及MRSA感染等。

近年来,细菌耐药率日益增加,尤其以肠杆菌、MRSA和绿脓杆菌最为显著。本类药物可使细菌在各品种间产生交叉耐药,并对其它抗生素,如β-内酰胺类药物产生耐药。故选用时应注意选择适应证。

喹诺酮类药物新的分类法是将原来的第一、二代合称第一代,代表药物有萘啶酸、吡哌酸,抗菌谱为G-杆菌,用于尿路和肠道感染;将比较早期开发的氟喹诺酮类药物总称为第二代,代表药物有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抗菌谱为G-杆菌为主,用于各系统感染。

第三代是在第二代的基础上增加了抗G+球菌的活性,代表药物有司帕沙星、帕苏沙星,抗菌谱包括Gˉ杆菌和G+球菌,用于各系统感染;第四代是在第三代的基础上增加了抗厌氧菌的活性,代表药物有曲伐沙星、莫西沙星,抗菌谱包括G-杆菌、G+球菌和厌氧菌,用于各系统感染。

第三、四代与第二代相比,主要是增加了对G+球菌、厌氧菌、支原体、结核杆菌、军团菌的抗菌活性,可作为CAP的第一线治疗用药。

8.磺胺类:

常用的有复方新诺明,多用于轻、中度细菌感染和衣原体感染,是卡氏肺孢子虫病的首选药物。

9.抗结核药:

常用的有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和链霉素等。

异烟肼是抗结核首选药物,是一个细胞内外结核菌的全效杀菌剂,对繁殖期细菌效果较好,对静止期细菌效果差。利福平对结核菌有很强的抗菌活性,作用在繁殖期和静止期细胞内和细胞外,为全效杀菌剂。

吡嗪酰胺为细胞内及酸性环境中的强效杀菌剂,乙胺丁醇对繁殖期细菌有抑菌作用。异烟肼、利福平和吡嗪酰胺是组成初始短程化疗方案的最主要药物,乙胺丁醇(或链霉素)可参与短程化疗方案的组成。以上药物联合应用,可增加疗效,延缓耐药性产生。

10.抗真菌药:

包括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及5-氟胞嘧啶等。两性霉素B是最强的广谱抗真菌药,尽管其毒副作用大,但仍是深部真菌感染的首选药物之一,对新型隐球菌、组织胞浆菌、球孢子菌、念珠菌及曲霉菌等有较强的抗菌活性。

氟康唑是广谱抗真菌药,对大部分念珠菌属、隐球菌屈和孢子菌属等有高效,但对曲霉菌无效。伊曲康唑口服吸收好,抗菌谱广,对曲霉菌也有明显活性,毒副作用小。

5-氟胞嘧啶抗菌谱窄,对新型隐球菌、白色念珠菌有较强抗菌活性,对某些曲霉菌也有一定作用,与两性霉素B或氟康唑合用,可以提高疗效,防止耐药性产生。

11.其他抗菌药物:

如磷霉素,抗菌谱广,但抗菌作用不强,毒性低。甲硝唑、替硝唑,对各种专性厌氧菌有强大的杀菌作用,疗效明显优于林可霉素,对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无效,可与其它抗生素联合应用治疗混合感染。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1.应用原则与方法

经验性选药应先作痰涂片检查,可大致确定感染的病原体是G+球菌或G-杆菌,这样可以使抗生素的选择相对具有针对性。

在社会获得性感染中,病原体以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军团菌、厌氧菌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为主,常选用红霉素类、四环素类、青霉素G、氨苄青霉素、复方新诺明、林可霉素类及第一代头孢菌素类。医院内感染、老年人、有慢性阻塞性肺疾患、免疫抑制患者感染中,以Gˉ杆菌为主(如肠杆菌科细菌、绿脓杆菌、不动杆菌)和G+球菌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厌氧菌为主,尚有真菌、结核和非结核类分支杆菌及少见的巨细胞病毒、卡氏肺孢子虫等。

常用耐酸青霉素类、广谱青霉素类、第一至三代头孢菌素类、亚胺培南、氨曲南、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万古霉素及抗厌氧菌药和抗真菌药。在经验性治疗的同时,应积极开展病原学检查。

抗菌治疗三天后,若肺炎的临床表现好转,提示选择方案正确,继续按原方案用药。如若临床表现无改善或病情恶化,应调换抗感染药物。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度高,抗菌谱窄、价廉、低毒副反应的药物。如果无药敏结果作指导,应选用能控制常见G-杆菌、绿脓杆菌和G+球菌的药物。

对有误吸病史或腹腔、盆腔感染者,还应加用抗厌氧菌药物。尽量选用毒副作用少的β-内酰胺类,剂量要足,给药方法要正确。

2.联合用药与合理配伍

一般细菌感染用一种抗生素能够控制,无需联合用药,但对病原菌不明的严重感染或患者有基础疾病并发心肺功能不全,免疫功能低下,或混合感染,应采取联合用药,可起到协同作用,增强疗效,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联合用药的合理配伍应是繁殖期杀菌剂加静止期杀菌剂,如β-内酰胺类加氨基糖苷类,可起协同作用;静止期杀菌剂加速效抑菌剂,如氨基糖甙类加大环内酯类,有累加协同作用;青霉素类加头孢菌素类,可连续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产生协同作用。

速效抑菌剂与繁殖期杀菌剂不宜联合应用,如大环内酯类与β-内酰胺类,因为速效抑菌剂可迅速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而使其不能进入繁殖期,从而导致繁殖期杀菌剂活性减弱,产生拮抗作用。

泰能与哌拉西林合用治疗绿脓杆菌感染可出现拮抗作用,因泰能诱导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使耐酶力低的青霉素灭活。

抗生素的后效应(PAE)指高浓度药物与细菌接触后,随着体内代谢,药物浓度逐渐降低,当浓度低于MIC时抗菌药物仍可持续抑制细菌生长,这种现象称为PAE。

对肾功能正常者,将每日剂量1次应用与分成2-3次应用相比,其疗效不变或更好,而对肾、耳毒性反而降低;对肾功能减退者,氨基糖苷类应首次给予1天的半量,以保持体液中的血药浓度,继则肌酐清除率计算每日用量,分2次给药。

用药助手专业版会员免费体验机会来了!

用药助手专业版由专业医生、药师辅助研发,提供6万+药品信息、13000+临床指南查询服务,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此外,还有十余个专业功能辅助医生临床决策流程。

「疾病诊断」、「临床路径」为患者入院后提供标准诊疗流程和治疗方案;

「医学计算」、「医学检验」帮助医生全面解读患者检验结果;

「相互作用」、「配伍禁忌」、「感染用药」、「药物总论」为药物、手术治疗保驾护航;

「患者教育」依托丁香园长期建立的庞大的专业知识库,构建坚实医患信任关系。

THE END
1.抗生素的分类有哪些抗生素在临床应用很多,种类不少,主要有(1)β-内酰胺类,包括青霉素类和头孢类,前者又包括天然的和半合成的,如广谱的阿莫西林、氨苄西林,而头孢又分为1代,2代,3代,4代,如头孢唑林,头孢呋辛酯,头孢曲松,头孢唑南,其他β-内酰胺类还有克拉维酸;(2)大环内酯类,如阿奇霉素,对多数需氧革兰阳性菌和阴性球菌、厌...https://m.pule.com/ask/mip/1018941
2.抗生素分类及名称表.doc抗生素分类及名称表.doc 6页VIP内容提供方:精品文档 大小:248.5 KB 字数:约5.9千字 发布时间:2021-12-01发布于中国 浏览人气:110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抗生素分类及名称表.doc关闭预览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1201/7153000010004055.shtm
3.抗生素的分类及常见种类2.根据化学结构分类:抗生素可以分为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林可霉素类、抗真菌药等。 3.根据作用机制分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增强细菌细胞膜通透性、干扰细菌蛋白质合成以及抑制细菌核酸合成等。 https://www.hntv.tv/news/0/1727255125075030018
1....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年版)》将我国职业划分为以下八大类...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 年版)》将我国职业划分为以下八大类,下列关于职业类型划分,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四大类,包含专业技术人员 B. 五大类,包含农、林、牧、渔业生产及辅助人员 C. 六大类,包含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 D. 七大类,包含军人 ...https://www.shuashuati.com/ti/26beab38bff648d29c10f5f421bd850a.html?fm=bd455e9c280d84c5eec16d3a8a8f455762
2.收藏临床常用抗生素的分类及特点近年来,细菌耐药率日益增加,尤其以肠杆菌、MRSA和绿脓杆菌最为显着。本类药物可使细菌在各品种间产生交叉耐药,并对其它抗生素,如β-内酰胺类药物产生耐药。故选用时应注意选择适应证。 喹诺酮类药物新的分类法是将原来的第一、二代合称第一代,代表药物有萘啶酸、吡哌酸,抗菌谱为G-杆菌,用于尿路和肠道感染;将...https://www.chunyuyisheng.com/pc/article/24968/
3.抗生素的种类有哪些39降网抗生素指由细菌、霉菌或其它微生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物质。自1940年以来,青霉素应用于临床,现抗生素的种类已达几千种。在临床上常用的亦有几百种。其主要是从微生物的培养液中提取的或者用合成、半合成方法制造。其分类有以下几种: ...http://drug.39.net/a_kssly/120830/4044267.html
4.抗生素分类及适用范围问题详情:抗生素分类及适用范围? 精选回答 我要回答 王炼 副主任医师 全科医学科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三甲 抗生素一般分为头孢类和青霉素类。 1、头孢类:头孢类的抗生素通常包括头孢克肟,头孢氨苄和阿莫西林和菌必治等,头孢克肟分散片也属于头孢类抗生素,也包括氨苄西林等,通常主要针对于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https://www.comdeep.com/qa/nVvjAQkn.html
5.头孢抗生素有哪些分类(头孢类抗生素有哪些药什么区别)头孢抗生素有哪些分类(头孢类抗生素有哪些药什么区别) 我们在药学专业枯燥的学习时,很多同学想着各种办法记忆这些枯燥的专业知识。在执业药师考试版块中的锦囊妙记,收集了这些年大家分享的“口诀”,其实**的口诀是自己整理的口诀。不过他人的口诀可以给我们点子。让我们也去总结编出自己的记忆方法。https://m.meijianpin.com/news/show-3705.html
6.讲座回顾抗生素分类及作用机制知识培训讲座3.按杀菌活性分类 可分为浓度依赖型和时间依赖型,与抗菌药物的药代动力学PK/PD相关。 浓度依赖型抗菌药物有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两性霉素B、甲硝唑、达托霉素等,此类药物浓度愈高,杀菌作用愈强,且有明显抗生素后效应(PAE)。 了解抗菌药物的杀菌模式有助于指导临床选择更优的给药时间及方式,对于浓度依赖型药...https://www.qiushihospital.com/article/5375333539522555
7.青霉素类抗生素分哪些(青霉素类抗生素的分类及临床应用)延伸谱青霉素和静脉注射青霉素对一些患者的使用也需要十分慎重,因此在使用时请务必遵循药品说明书的指导,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以上就是关于“青霉素类抗生素分哪些(青霉素类抗生素的分类及临床应用)”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帮到您!https://www.uslshop.com/jiankangzhishi/82398.html
8.头孢类药物的分类及临床应用——右江日报多媒体数字报头孢类抗生素是临床治疗疾病经常使用的一种重要抗菌药,其作用是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在繁殖期杀菌,特点是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耐青霉素酶、过敏反应较青霉素类少。在临床上已被广泛应用。 一、头孢类抗生素的分类 (一)第一代头孢:主要用于革兰氏阳性菌,尤其是球菌所致的感染,也可用于青霉素耐药的球菌。常用的第一代...http://epaper.bsyjrb.cn/pad/content/202406/12/content_341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