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药学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物药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受到动物药学专业的各项基本技能训练,接受科学研究思维和技能训练,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具备对化学药物、中药、生物制品、生化制品的生产管理、质量控制、设计与开发、监督管理、合理用药、教学、科学研究等工作的基本能力。
1临床药师的基本工作方法
1.1学习医学知识,培养临床思维
1.2强化药学技能,深入临床运用药动学知识干预临床不合理用药
1.3对重.汽患者和重点药品的使用进行药动学监护
肝脏和肾脏是药物重要的代谢和排泄器官,患有肝、肾疾病的患者给药后会出现药动学参数显著改变,直接影响到药物对机体的作用,所以有肝肾功能损害的患者用药被我院临床药师列为了重点监护对象。孕妇用药会影响到胎儿的安全和健康,因此也被例为重点监护对象。一些药动学特点比较特殊的药物如:治疗指数低、安全范围窄、不良作用强的药物,非线性药动学特性的药物,药动学个体差异大的药物,须长期服用但又易发生蓄积中毒的药物都被列为了监护重点。
2我院临床药师利用药动学知识干预临床治疗用药典型病例分析
2.1给药间隔不合理
某患者因患肺炎人住我院呼吸内科,临床表现为:发热3d,为驰张热。咳嗽伴有喘息,咯较多黄脓痰,呼吸急促。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巧x109·L一’,肝肾功能正常,胸片提示片状不透明阴影,呈大叶病变。予以头抱西丁29,hid抗感染并同时止咳、化痰治疗,治疗3d效果不明显,但痰培养+药敏提示致病菌对头抱西丁敏感。临床医生准备更换抗菌药。临床药师分析头抱西丁半衰期比较短,中、重度感染患者头抱西丁可每4h用19或每6一sh用29,一日总量6一89。该患者感染较重,且肝肾功能正常,药师和临床医师沟通,建议将头抱西丁一日剂量改为29,中d。临床医师采纳了药师的意见。3d后,患者病情明显改善,2周后治愈出院。
2.2合并用药不当引起相互作用
某患者因患结核性胸膜炎人住我院呼吸内科病区,患者因合并真菌感染,抗结核治疗前应用氟康哇,后加用利福平等抗结核药。利福平为肝酶诱导剂可使氟康哇的血药浓度降低,并可导致治疗失败或感染复发[’〕,同时该患者存在肝肾功能损害。临床药师建议将氟康哇改为醋酸卡泊芬净,醋酸卡泊芬净不仅受肝酶诱导剂利福平影响相对较小,而且该药作用于哺乳动物中不存在的真菌细胞壁的基本成分p(1,3)一D一葡聚糖,不良反应较小,医师接受了临床药师的意见。
2.3进行治疗药物监测,为临床医生设计个体化给药方案提供依据
某老年患者因继发性癫痛入院,服用苯妥英钠片常规剂量治疗一周后,癫痛症状未得到根本控制,脑地形图检查结果见癫痛样放电。临床药师建议监测苯妥英钠血药浓度,临床医师采纳了药师的意见。监测结果显示:该患者苯妥英钠血药浓度为4.86此·耐一’,低于参考值10一20此·d一’,医师考虑将苯妥英钠片加量。但该患者同时患有冠心病、心房纤颤服用华法林片和地高辛片治疗,两者受肝药酶影响较大,且治疗窗又窄,苯妥英钠为肝药酶诱导剂,能加速前两者的代谢。故为了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药师建议监测地高辛血药浓度和患者的INR值,酌情加量。医师采纳了临床药师的意见,2周后患者病情基本控制。
【关键词】生物碱;分析方法;药动学
Abstract:Toretrieve,analyzeandsummarizetheliteraturesonthepharmacokineticstudyofalkaloidcompoundsathomeandabroadinrecentyearsandtointroducetheanalyticalmethodinvivo,theprocessesofthepharmacokineticsofactivealkaloids,extractandprescription.Atthesametimetheproblemwhichneedstopayattentiontoforthefuturepharmacokineticstudiesoralkaloidcompoundswaspointedout.
Keywords:Alkaloid;Analyticalmethod;Pharmacokinetic
1生物样品分析方法
在生物碱类化合物的药动学研究中,要对生物样品中生物碱及其代谢产物进行定量分析。首先应该重视生物分析方法的确证,符合生物分析方法确证的指导原则[1]。目前最普遍的方法是高效液相色谱法,由于生物样品(包括血浆、尿、唾液等)含有大量的内源性物质,必须对样品进行适当预处理。
1.1生物样品前处理方法生物样品测定前须进行样品预处理,预处理是进行分析测定过程的重要环节。通过预处理可以达到以下目的:①多数生物样品必须经过均匀化处理后才能测定;②排除内源性杂质和代谢物的干扰;③浓缩被测组份以满足仪器检测灵敏度的要求;④对呈结合状态的药物进行水解处理。
2药动学研究
2.1生物碱单体药动学研究生物活性成分是中药发挥疗效的物质基础,其药动学研究方法与化学合成药物相似。从中药中发现具有药理活性的单体,研究其药动学规律,是新药创制的重要途径。
2.2生物碱提取物(有效部位)及其制剂药动学生物碱提取物药动学研究报道有乌苏里藜芦碱、马钱子总碱、贝母总生物碱等,有关制剂的药动学研究有片剂、胶囊、固体自微乳、速释微球、滴丸、注射液、乳剂及脂质体等方面。
朱锦秀等[16]比较磷酸川芎嗪滴丸剂与片剂在健康人体内的生物等效性,采用HPLC法测定血清中的药物浓度,并用DAS2.0药动学程序计算其药动学参数和相对生物利用度,两者的体内过程均符合一室房室模型,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15.1±35.4)%,磷酸川芎嗪滴丸剂和片剂具有生物等效性。此外,羟基喜树碱固体自微乳和速释微球的结肠定位胶囊,汉防己甲素微球、苦参总碱注射液、氧化苦参碱生物黏附缓释片及三尖杉酯碱高、低包裹率脂质体在动物体内的药动学行为及体内分布亦有相继报道。
此外,黄连解毒汤、黄连与生地黄不同比例配伍中盐酸小檗碱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规律;采用GC-FID测定健康志愿者含服速效救心丸后吸收入血浆成分川芎嗪,机体生理和病理状态分别给予复方川芎水提液在动脉血药时曲线上川芎嗪的双峰现象,对中药复方体内命运的特殊处置规律,为临床治疗药物监测及证治药动学假说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3分析与展望
3.1生物碱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较单一生物碱类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数量相对较少,研究方法较为单一,大部分以HPLC测定血药浓度为主;由于生物碱进入体内含量低,血药浓度很难检测,这就需要更好的检测技术的出现。生物测定法方面,由于中药作用往往是多方面的,不同药理效应指标测出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往往不同,某一药理作用并不能代表全部药理作用的体内动态过程。因此,要采用多种方法、多指标的研究相结合以得出更为准确的结果。开展更深层次的生物碱药动学-药效学(PK-PD)模型,深入研究生物碱的体内动力学和代谢情况,对指导生物碱类物质的药物筛选和结构改造,从而寻找疗效更好的药物。
3.3生物碱毒性限制了其药代动力学的研究生物碱结构多样,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和明显的药理作用,部分生物碱既是生理活性物质,也是毒性物质。由于生物碱毒性给药剂量、化学检测方法灵敏度等问题,限制了其药代动力学的研究。随着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质谱-质谱联用技术(MS-MS)、微透析-质谱联用技术等具有在线鉴别能力的定量技术,在体内药物分析中迅速推广,为开展具有微量性、多样性特点的中药动力学的研究提供了技术保障,能够丰富毒性生物碱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综上所述,生物碱是一类重要的天然化合物,目前国内外对生物碱类化合物药动学研究有一定的基础,但对于含生物碱类成分的中药复方制剂中动力学及代谢方面研究相对还很薄弱。因此,有必要探索适宜中药方剂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和模式,加强对生物碱代谢方面的研究,对代谢物的结构、代谢途径及药理作用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以阐明中药生物碱发挥疗效的真正物质基础,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和中药新药的研发。
参考文献
[1]ShahVP,MidhaKK,FindlayJW,etal.Bionanalyticalmethodvalidation-arevisitwithadecadeofprogress[J].PharmRes,2000,17(12):1551.
[2]丁志平,林力,郑晓鹤,等.不同粒径黄连粉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研究[J].中医药学刊,2004,22(5):835.
[3]张蕾,王志伟,廉建伟,等.HPLC-MS法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和氧化槐果碱的浓度及其药代动力学[J].药学学报,2008,43(8):843.
[4]YuSen,PangXiaoyan,DengYuanxiong,etal.Asensitiveandspecificliquidchromatographymassspectrometrymethodforsimultaneousdeterminationofberberine,palmatine,coptisine,epiberberineandjatrorrhizinefromCoptidisRhizomainratplasma[J].MassSpectrom,2007,268:30.
[5]徐晓月,蔡宝昌,潘扬,等.马钱子生物碱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J].药学学报,2003,38(6):4586.
[6]BinZhao,ShabbirM.Moochhala,ChengShuChaw,etal.Simpleliquidchromatographicmethodforthedeterminationofphysostigmineanditsmetaboliteeserolineinratplasma:applicationtoapharmacokineticstudy[J].ChromatogrB,2003,784:323.
[7]梁新丽,廖正根,王光发,等.白芷提取物与延胡索总碱配伍对延胡索乙素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影响[J].药学学报,2009,44(6):645.
[8]WuXiaoluan,HangTaijun,,ShenJianping,etal.Determinationandpharmacokineticstudyofoxymatrineanditsmetabolitematrineinhumanplasmabyliquidchromatographytandemmassspectrometry[J].PharmaceutBiomedAnal,2006,41:918.
[9]LiZejun,WeiYu,ChuTaiwei,etal.Radioiodination,biodistributionandpharmacokineticsofberberineinmice[J].RadioanalyticalandNuclearChemistry,2005,265(3):355.
[10]张鹤鸣,徐今宁.苦参生物碱的分析方法和药动学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07,18(21):1665.
[11]吴永江,陈建军,程翼宇.液-质联用研究槐定碱、槐果碱和苦参碱在免体内的药代动力学[J].分析化学,2005,33(11):1627.
[12]吴民淑,王广基,蔡晓辉,等.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犬血浆中盐酸关附甲素的血药浓度及其药代动力学[J].药学学报,2002,37(7):551.
[13]TazawaT,ZhaoHQ,LiY,etal.Anewenzymeimmunoassayforaconitineanditsapplicationtoquantitativedeterminationofaconitinelevelsinplasma[J].Biol.Pharm.Bull,2003,26(9):1289.
[14]HanGZ,LiXY,LuL,etal.PharmacokineticprofileofVeratrumnigrumL.VarussurienceNakaialkaloidsinrats[J].AsianJDrugMetabolism&Pharmacokinetic,2001,1(3):169.
[15]曾令杰,林鸽,李萍.伊贝母生物碱的HPLC分析及药动学研究[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3,14(1):37.
[16]朱锦秀,李见春,祝晓光,等.磷酸川芎嗪滴丸和片剂在健康人体内的生物等效性研究[J].药学服务与研究,2007,7(4):268.
[17]贺丰,罗佳波,陈飞龙,等.GC-MS法研究麻黄汤中麻黄碱、伪麻黄碱的人体内过程[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4,15(5):336.
1.1教学方式多样化传统的生物药剂学与药物
1.2教学过程中的预习与复习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因其课程较难,尤其是对新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理解起来存在一定困难,所以强调学习过程的连续性,以及加强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总结复习非常重要。本教研室教师在一开始讲授这门课时,就强调课堂纪律和考勤,规定三次不来听课平时成绩为零,以督促学生上课。同时借助教学网站,在开课前将要学习的重点内容及一些问题放到网站的论坛中,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同时在课堂上及时就所学问题进行总结回顾,将总结的知识点也上传网站论坛上供学生复习使用。这样通过反复加强知识点的内容,使学生最终掌握。
2实验教学方法
2.1减少验证型实验,增加综合型、设计型实验
2.3采用药物动力学软件计算药物动力学参数
一、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要学
从上课一开始,教师就应该创设情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或学生提出探究的问题(探究目标)。提出的问题要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感到有探究的必要,并且觉得可以探究,有探究的价值。问题的提出可以从生活中的现象开始,也可以从实验开始,和实际生活联系越密切越容易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例如在《液体性质》中,有的学生研究小组做液体表面张力实验,把硬币放在水面获得了成功;有的小组用一个小铁珠从圆形的细铁丝圈中的肥皂沫穿过而肥皂沫并没裂开;有的小组通过两片玻璃中水面的上升来计算水的表面张力系数等。学生设计的实验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对科学素养的培养大有裨益。
二、引发学生探究,让学生主动学
三、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乐学
科学意识是科学素养的重要表现形式,教会学生将科学知识同日常生活、生产及社会联系起来是物理课程的又一功能。因此,要把物理知识融入生活的根基。物理规律和理论是人们长期生活实践和经验的提炼与总结,重视各学科间的联系与渗透。它浓缩了社会生产、生活,试验、实践的各方面要素和精华。另一方面,物理教学的本体价值还在与回归实践不断地进行反思,正所谓“教育即生活”。例如学习了几何光学的一部分知识后,重要的是应用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折射来解释日食、月食、海市蜃楼、光的色散、光谱、蒙气差、平面镜成像等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学生在解释现象的过程中进一步内化知识,转化能力,提高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