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凌晨0:46,浙江省肿瘤医院胃外科副主任徐志远主任医师发了一条朋友圈:“凌晨,完成组里今天第8台胃癌手术,尽量保持状态,感觉和早上刚进手术室时不相上下。”
一天8台胃癌手术,都是什么情况?
徐志远医生介绍到,这8台手术从6月14日早上9点开始第一台,一直到15日凌晨1点左右结束最后一台,平均一台手术2到3个小时,其中有5台是腔镜手术,患者大多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8台手术,6例是病情危重的晚期胃癌
前天手术的8位胃癌患者中,5位男性,3位女性,都是首次手术。
徐志远医生依次介绍了8台手术的情况:
第一台手术
患者是位大学老师,52岁,今年体检时查出胃癌,是从外省赶来杭州手术的。这位患者不仅是胃癌晚期,而且已经发生了淋巴结转移,由于肿瘤的位置在胃的“出口”处,还有合并梗阻的情况,稍微吃一点东西,胃的出口处就会被堵住,非常棘手,手术难度也是比较大的。
第二台手术
患者是位84岁的老人,肿瘤已经发展到很晚期了,侵犯了肠道。由于长期吃不下东西,老人身体很弱,心肺功能也很差。
“这样的患者手术风险是很大的,我们也是做了充分的术前准备,才为他切除肿瘤。”
第三台手术,是腔镜手术
患者是位54岁的女性,也是胃癌晚期。在此之前,她已经在外地医院进行过多次化疗,经过评估有手术机会后,才来到浙江省肿瘤医院进行手术。
第四台手术,是微创手术
这是这几台手术中相对比较容易的。这位53岁的男患者在体检中发现胃部有肿瘤,好在还是早期,肿瘤也不大,没有发生转移,通过手术就能进行根治。
“像这位患者的情况,预后也比较好,长期生存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第五台手术
患者是位56岁的杭州本地阿姨,情况蛮严重---胃癌晚期,且发生了卵巢转移,手术中胃和卵巢都被切除。
第六台手术
患者也是位50岁出头的女性,她胃部不适已经有几个月了,吃不下饭、干呕、反酸等,到浙江省肿瘤医院检查时,确诊为胃癌中期。通过腹腔镜手术,为她切除了肿瘤。
第七台手术
患者是位55岁的男性,因为吃完东西经常呕吐到当地医院就诊,确诊为胃癌晚期。他的肿瘤位置也在胃的出口处,周围淋巴结很多,且合并梗阻,手术有一定的难度。
“胃癌早期的症状不是很明显,像他这样经常腹胀、呕吐的,往往病情已经发展到比较晚了。”
第八台手术,最后一台手术
患者76岁,虽然也是胃癌晚期,但相比其他患者,他的肿瘤位置相对较好,且没有发生转移,通过腹腔镜手术即可切除肿瘤。
“这位患者身材较胖,很多人以为胃癌患者都很瘦,这是不靠谱的,不管身材如何,一旦出现明显的胃部不适症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检查。”
8个胃癌,7个已到中晚期,为什么很多胃癌一经发现就是中晚期?
一是大部分患者没有预防和筛查的意识,基本上都是因症就诊,实在忍不了,再去医院,其实这时候已经晚了。
二是由于早期胃癌无特异的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出现类似胃炎、溃疡病的症状,主要有:
上腹饱胀不适或隐痛,以饭后为重;
食欲减退、嗳气、反酸、恶心、呕吐、黑便等。
根据2020年中国最新数据,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各种恶性肿瘤中均位居第三。
全球每年新发胃癌病例约120万,中国约占其中的40%。
我国早期胃癌占比很低,仅约20%,大多数发现时已是进展期,总体5年生存率不足50%。
胃癌发病逐渐年轻化趋势
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得胃癌的大部分是上了年纪的中老年人,但实际上,近些年来,胃癌的发病逐渐呈年轻化趋势,患胃癌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去年一年,徐志远医生接诊的30岁以下年轻胃癌患者有21例,平均年龄27岁,其中年龄最小的只有21岁。
胃癌和遗传因素有关吗?
理论上,年轻人患胃癌可能跟遗传有一定关联。比如父母、兄弟姐妹以及近亲属等一级亲属中有确诊胃癌的,那么这个人也属于胃癌风险人群。具有胃癌家族史者,胃癌发病率相较于普通人群要高出2-3倍。
推荐阅读:家族遗传性肿瘤---胃癌篇(点击图片查看)
幽门螺杆菌感染(Hp感染)是胃癌最重要的致病因素
早在1994年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就将Hp定义为Ⅰ类致癌原;约90%非贲门部胃癌发生与Hp感染有关;
Hp感染会引起慢性活动性胃炎,在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生的发生和发展中也起重要作用,因此Hp感染在肠型胃癌发生中起关键作用。
同时,肠型胃癌(占胃癌极大多数)发生模式为正常胃黏膜→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胃癌。
所以,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可降低胃癌及其癌前病变发生的风险,已成为胃癌的一级预防措施。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常见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7个四联根除方案(PPI+铋剂+2种抗生素),疗程为10或14d
近年来,随着胃镜检查的普及,早期胃癌比例逐年增高。
所以,医生建议以40岁以上或有胃癌家族史者需进行胃癌筛查。
符合下列第1条和第2~6条中任一条者均应列为胃癌高危人群,建议作为筛查对象:
1.年龄40岁以上,男女不限;
2.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3.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4.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
5.胃癌患者一级亲属;
6.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胃癌筛查方法
“建议高危人群和中老年人群都能养成将胃镜纳入健康体检的习惯。”徐志远医生建议,高危人群每1-2年做一次胃镜检查,即便不属于以上高危的普通人群,也建议3-5年做一次胃镜。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改善饮食习惯,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来预防胃癌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胃癌诊疗指南(2022版)
2.中国抗癌协会家族遗传性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国家族遗传性肿瘤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21年版)(3)—家族遗传性胃癌[J].中国肿瘤临床,2021,48(24):1248-1252.
3.国家消化系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国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联盟,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和消化性溃疡学组,等.中国居民家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防控和管理专家共识(2021年)[J].中华消化杂志,2021,41(4):221-233.DOI:10.3760/cma.j.cn311367-20210219-00108.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我有话说
0/500
同步到新浪微博
进群即领
扫码加入
扫码进群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意见反馈
下载APP
健康界APP
了解更多
返回顶部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