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定义: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ppertracturothelialcarcinoma,UTUC)包括。肾盂癌和输尿管癌,与膀胱癌同属尿路上皮癌。
流行病学:根据对欧美人群的研究报道,UTUC占全部尿路上皮癌的5%~10%,UTUC年发病率1-2例/10万,在男性中比在女性中更常见,男女比例为2:1。2018年我国一项多中心调查显示:UTUC占尿路上皮癌的比例为9.3~29.9%(平均17.9%),患者年龄20~93岁(平均66.3岁),男女占比相当。
临床表现:UTUC可能没有任何症状而单纯依靠检查发现,并且大多数患者在查体中常无明显异常发现,极少数病例可能会触诊到腰腹部肿块。局部症状中最常见的为血尿及腰痛。血尿多表现为间歇全程无痛肉眼血尿,腰痛可见于20%-40%的患者,多由于梗阻的不断加重导致肾盂积水牵张肾被膜,通常表现为钝痛。此外,少数患者可出现腰部肿块或因下尿路症状就诊。部分晚期患者可出现全身症状,如厌食、体重减轻、盗汗、乏力和骨痛,以及呕吐、食欲下降、水肿、高血压等肾功能不全表现。推荐针对有肉眼血尿、腰痛、反复泌尿系感染的患者在诊疗中考虑UTUC的可能。
辅助检查:
影像学检查
1.超声:超声可以通过发现肾积水筛查UTUC,亦可对病灶进行初步评估。声造影技术可能会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2.CT:CT是目前临床价值及诊断准确性最高的检查,可以判断肿瘤位置、浸润深度及与周围器官关系等,是目前首选的检查。推荐对于疑诊UTUC的患者均行CT检查。对于因肾功能不全等原因无法耐受增强CT检查的患者,可考虑通过逆行插管造影或磁共振检查。
3.泌尿系平片及造影检查:传统的腹部X线片(KUB)/静脉尿路造影(IVU)检查在UTUC诊断方面的价值有限,其虽可发现肾盂或输尿管内的充盈缺损,但受肠气、局部梗阻等因素影响较大,诊断准确性欠佳,也难以提供与周围器官关系、血管情况等信息,并且同样受到患者肾功能的限制。目前已不作为常规推荐。
在膀胱镜下进行逆行插管造影可以很好地了解肿瘤的位置和形态,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同样适用,对于诊断不明确的患者也可以选择。
4.MRI:MRI是UTUC常用的检查方法,核磁水成像(MRU)可以很好地辅助提示尿路内肿瘤及侵袭情况。
尿液检查
1.尿细胞学:尿细胞学是推荐的常规检查。推荐除患者自身排尿所收集的尿液外,有条件的单位可于膀胱镜下行逆行插管留取肾盂尿液。
2.荧光原位杂交(n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FISH):采用FIsH检查可以检测尿脱落细胞的染色体异常,与尿细胞学检查结合可以大大提高诊断敏感性。目前已经证明其阳性率与UTUC的恶性度和预后有关。推荐在有条件的单位开展FISH检测。
3.其他肿瘤标志物:对于NMP22、BTA等肿瘤标志物的检查,可视具体情况酌情开展。
内镜检查
1.膀胱尿道镜检查:由于超过10%的UTUC患者合并膀胱癌。因此在针对UTUC患者开展手术治疗前均需行膀胱尿道镜检查,以排除合并的膀胱肿瘤。必要时还可以通过膀胱镜下进行输尿管逆行插管造影检查。
2.输尿管镜检查:严格来讲输尿管镜下活检术是唯一可以在手术切除前进行病理确诊的手段。但其存在病理分级不准确、容易漏诊原位癌的不足,以及造成局部粘连或创伤的风险。对于诊断明确的UTUC患者可不进行输尿管镜检查。
诊断依据:
欧洲泌尿协会UTUC诊断的证据和指南总结:
1.证据摘要:
UTUC的诊断和分期最好通过CT尿路造影和URS进行;
选择性尿细胞学检查对包括原位癌在内的高级别肿瘤具有很高的敏感性;
尿道膀胱镜检查可以发现伴随的膀胱癌。
2.建议:
进行尿道膀胱镜检查以排除膀胱肿瘤;
进行计算机断层扫描(CT)尿路造影以进行诊断和分期;
如果影像学和细胞学检查不足以诊断和/或对肿瘤进行风险分层,请使用诊断性输尿管镜检查和活检;
CT有禁忌时,可以使用磁共振尿路造影或18F-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CT。
鉴别诊断:
1.以急慢性肝炎、肝衰竭或肝硬化等表现为主的患者,应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炎、肝衰竭和肝硬化进行鉴别,如常见的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等。
2.以神经精神系统为主要表现者,应与帕金森病或其他原因所致帕金森综合征、各种原因的肌张力障碍、舞蹈症、原发性震颤、其他原因引起的精神异常、癫病等相鉴别。
3.以溶血性贫血为主要表现者,应与其他原因导致的。溶血和贫血进行鉴别,如妊娠期间发生WD所致的急性肝炎和溶血,应与溶血、肝酶升高及血小板减少(HELLP)综合征进行鉴别。
4.以其他器官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者,应根据具体情况与相应疾病进行鉴别,如以关节炎为主要表现者应与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进行鉴别;以肾脏损伤为主要表现者应与其他常见原因导致的肾炎或肾病进行鉴别。
与其他遗传代谢性疾病鉴别
慢性胆汁淤积性肝病、铜(锰)代谢素乱、糖基化障碍疾病可出现肝脏和/或神经系统症状,可伴血清铜蓝蛋白降低、24h尿铜升高、肝脏铜沉积等一项或多项铜代谢指标异常,对于不能确诊WD、或临床诊断WD但抗铜治疗效果欠佳者需注意鉴别。
疾病管理
欧洲泌尿协会EUA建议为低风险UTUC肿瘤患者提供保留肾脏作为主要治疗选择,包括输尿管节段切除术、激光治疗的逆行或顺行输尿管肾镜检查以及局部消融治疗。而对于高风险的UTUC患者无论肿瘤位置如何,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是高危UTUC的标准治疗方法,并提供术后全身性铂类化疗和膀胱灌注化疗以降低膀胱内复发率。
手术治疗:
1.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仍然是UTCU治疗的金标准,手术范围应包括肾、输尿管全长及膀胱袖状切除。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广泛应用,目前多数研究结果显示开放手术与腹腔镜手术在肿瘤控制方面没有明显差异。
2.保留肾脏手术:由于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后可能导致肾功能不全,对于孤立肾、双侧UTCU及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或有保留肾脏意愿的患者,在充分评估之后可以考虑开展保留肾脏手术。肾盂肾盏肿瘤的局部切除技术要求高,复发率高,建议谨慎考虑采用保留肾脏手术。肾移植术后及依赖透析的UTUC患者不推荐保留肾脏手术;并且已有研究结果建议该类患者施行预防性对侧肾输尿管切除术。不推荐肾部分切除术和开放肾盂肿瘤切除术。
非手术治疗:
1.膀胱灌注:如患者无禁忌证,推荐在根治性手术后行单次膀胱灌注化疗。
2.全身化疗:uTuc患者中慢性肾脏病发病率较高,根治术后肾功能会进一步降低,研究结果证实20%~25%的患者难以耐受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目前,针对辅助化疗和新辅助化疗开展的临床研究较少。以铂类为基础的辅助化疗可以改善患者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非铂类的辅助化疗则无明显获益。
UTUC化疗优先推荐以铂类为基础的方案;对于晚期UTUC,目前的治疗与膀胱癌类似,以联合化疗为主。一线治疗方案为吉西他滨+顺铂(GC)或氨甲喋呤+长春花碱+阿霉素+顺铂(MVAC),前者的耐受性更佳。肾功能不全患者可以考虑采用紫杉醇或吉西他滨的方案化疗。
3.放疗:uTuC放疗多为小样本回顾性研究,主要指征为术后病理分期T3/T4期或存在残存病灶的患者,但现有证据显示放疗的获益有限。
4.其他治疗:近年来PD-1/PD-L1通路的免疫治疗在尿路上皮肿瘤领域中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口,有望改善晚期尿路上皮癌患者的总生存率。
5.外用药物的上尿路滴注:如丝裂霉素。
新药进展
替雷利珠单抗(Tislelizumab):是中国首个获批尿路上皮癌适应症的PD-1单抗。用于治疗PD-L1高表达的含铂化疗失败包括新辅助或辅助化疗12个月内进展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安全性良好,治疗效果突出。
就诊科室
泌尿外科;肿瘤科
关键词
上尿路上皮癌;UTUC;丝裂霉素;JELMYTO;肾盂肾盏液
参考文献:
1.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医师分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医师分会上尿路尿路上皮癌(CUDA-UTUC)协作组.上尿路尿路上皮癌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8,39(7):485-488.
2.方冬,黄吉炜,鲍一歌,等.中国上尿路尿路上皮癌人群特征和地区差异:基于CUDA-UTUC协作组的多中心研究[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7,38(12):885-890.DOI:10.3760/cma.j.issn.1000-6702.2017.12.002.
4.SoriaF,ShariatSF,LernerSP,etal.Epidemiology,diagnosis,preoperativeevaluationandprognosticassessmentofupper-tracturothelialcarcinoma(UTUC)[J].Worldjournalofurology,2017,35(3):379-387.
5.NirKleinmann,SurenaFMatin,PhillipMPierorazio,etal.Primarychemoablationoflow-gradeuppertracturothelialcarcinomausingUGN-101,amitomycin-containingreversethermalgel(OLYMPUS):anopen-label,single-arm,phase3trial.TheLancetOncology2020,April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