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30日获悉,上海的医学专家团队率先成功开展了支气管镜机器人系统引导的经支气管射频消融治疗。这一“机器人+呼吸介入”模式,成为肺癌微创治疗新方案。
上海市胸科医院副院长、呼吸病介入诊疗中心主任孙加源告诉记者,支气管镜机器人是世界呼吸介入领域最新前沿技术,目前仅在全球少数发达国家实现了成熟应用,主要运用于肺结节的诊断。
此次接受治疗的患者是71岁的王先生(化名),被确诊罹患肺腺癌。孙加源为不愿接受外科手术的王先生定制了“支气管镜机器人系统引导的经支气管射频消融治疗”方案。据介绍,得益于机器人系统的灵活性、精确性和稳定性,在形状感知技术和内镜视野的引导下,医生操作器械,顺利到达目标支气管,成功将消融针送入病灶内。
在经锥形束CT精准确认后,医生给予王先生射频消融治疗。手术全程快速且丝滑,患者术后即可下床活动;术后第二天CT复查显示:病灶完全覆盖。孙加源表示,这项新技术不仅实现了国内呼吸介入领域微创治疗的新突破,还为不适合手术或不愿意手术的肺癌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
“接下来,医院将发挥支气管镜机器人系统的优势,大力开展肺癌经支气管微创消融技术,不断提高呼吸系统疾病的经气道诊疗水平。”孙加源主任说。(记者陈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