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石在胆囊内形成后,可刺激胆囊粘膜,不仅可引起胆囊的慢性炎症,而且当结石嵌顿在胆囊颈部或胆囊管后,还可以引起继发感染,导致胆囊的急性炎症。由于结石对胆囊粘膜的慢性刺激,还可能导致胆囊癌的发生,有报告此种胆囊癌的发生率可达1~2%。临床常见:胆总管结石(原发性胆总管结石、继发性胆总管结石)、胆囊结石、肝内胆管结石、肝外胆管结石。
胆色素结石----包括黑色结石和棕色结石两种。黑色结石主要在患有肝硬变或慢性溶血性疾病患者的胆囊内形成,而棕色结石则既可在胆囊,又可在胆道内形成。细菌感染是原发性胆管结石形成的主要原因。原发性胆管结石在亚洲十分常见,感染源可能归咎于寄生虫如华支睾吸虫或其它不太清楚的病因。
造成胆结石“重女轻男”的主要原因可能有:
3.不吃早餐。现代女性中不吃早餐的恐怕要比吃早餐的多,而长期不吃早餐会使胆汁浓度增加,有利于细菌繁殖,容易促进胆结石的形成。如果坚持吃早餐,可促进部分胆汁流出,降低一夜所贮存胆汁的黏稠度,降低患胆结石的危险。
4.多次妊娠。女性在妊娠期间胆道功能容易出现紊乱,造成平滑肌收缩乏力,使胆囊内胆汁潴留,加之妊娠期血中胆固醇相对增高,容易发生沉淀,形成胆结石的机会则大大增加,而多产妇女发病率则更高。
5.餐后零食。现在我国很多家庭可以见到这样的情形,一家人吃完晚饭后,悠闲地坐在沙发上,边吃零食边聊天边看电视。这种餐后坐着吃零食的习惯可能是我国胆结石发病率逐高的原因之一。当人呈一种蜷曲体位时,腹腔内压增大,胃肠道蠕动受限,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胆汁排泄,饭后久坐妨碍胆汁酸的重吸收,致胆汁中胆固醇与胆汁酸比例失调,胆固醇易沉积下来。
7.遗传因素。遗传因子在明确胆结石危险性方面显然起着重要作用。胆结石在胆固醇胆石症患者的近亲中更经常产生。美国西南部的当地美国人患胆固醇胆石症的危险性很大(&;gt;80%),这一点似乎包含一种遗传因素。
原发性胆总管结石:为原发性胆管结石的组成部分,它可在胆总管中形成,或原发于肝内胆管的结石下降落入胆总管。
肝内胆管结石:单纯肝内胆管结石、无急性炎症发作时,患者可以毫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的肝区不适、隐痛,往往在B超、CT等检查时才被发现。肝内胆管结石的病例中有2/3~3/4与肝门或肝外胆管结石并存,因此大部分病例的临床表现与肝外胆管结石相似。
胆石症的检查和诊断
1.超声检查
2.口服或静脉胆囊造影
3.计算机断层扫描(CT)
4.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RCP)
5.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
6.超声内镜(EUS)
7.核磁共振胆管成像MRCP
8.螺旋CT胆管成像
9.放射性核素扫描
1.胆结石可能会癌变。胆结石是胆囊癌发病诱因。胆囊长期受慢性炎症和胆结石内胆酸、胆碱的刺激,容易使胆囊粘膜发生癌变。由于胆囊癌患者往往都有胆结石,因此诊断时经常误诊。
2.继发性胆管结石
3.继发性感染
癌变
胆结石是胆囊癌发病诱因。胆囊长期受慢性炎症和胆结石内胆酸、胆碱的刺激,容易使胆囊粘膜发生癌变。由于胆囊癌患者往往都有胆结石,因此诊断时经常误诊。
预防:
1.饮食调控是防止胆石症、胆囊癌发生的最理想预防方法。预防胆结石应注意饮食调节,膳食要多样,此外,生冷、油腻、高蛋白、刺激性食物及烈酒等易助湿生热,使胆汁淤积,也应该少食。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鱼类及海产类食物则有助于清胆利湿、溶解结石,应该多吃。
2.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按时吃早餐、避免发胖、减少妊娠次数等也是非常重要的预防措施。
手术方法:1.传统开腹手术切除胆囊取石
2.开腹探查胆管取石
3.腹腔镜微小切口切除胆囊
4.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探查胆管取石
2.接触溶石(经PTC注入辛酸甘油单酯等药物溶石)
3.体外冲击波震波碎石(ESWL):1984年Lauerbwch首先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胆石症(extracorporealshockwave-lithotripsy,简称ESWL)。常用的震波碎石机为EDAPLT-01型,该机由镶嵌在一个抛物面圆盘上的320枚压电晶体,同步发出震波,形成宽4mm、长75mm的聚集区,声压为9×107PZ。一般采用1.25~2.5次/sec的冲击频率,100%的治疗功率,历时60~75分钟,胆囊内结石便可粉碎。此外,还采用B型超声实时成象,对结石定位,并监控碎石的过程。
用震波碎石方法治疗胆囊结石的主要适应证为胆囊内胆固醇结石,口服胆囊造影显示为阴性结石,结石直径在12~15mm者不超过3枚,直径在15~20mm者仅1枚,并要求有一个正常的胆囊收缩功能。
为提高结石粉碎后的消失率,在震波前后服用熊去氧胆酸(UDCA)8mg/kg/d,以达到碎石和溶石的协同作用。结石消失后为巩固疗效,可继续服用半年。此法安全有效,仍有约11.2%结石复发率,治疗费用昂贵,治疗适应范围严格,均属不足之处。
4.体内接触碎石(经胆道镜置入液电碎石机、激光等能源接触碎石)
5.经内镜微创手术取石碎石
6.中医药溶石碎石促排石
中医处方(一)
【方名】胆道排石汤。
【用法】水煎服,每日剂,日服2次。
【出处】邓铁涛方。
中医处方(二)
【方名】利胆排石汤。
【出处】姜春华方。
中医处方(三)
【出处】谢新建方
中医处方(四)
【方名】清胆化石汤。
【出处】翁恭方。
中医处方(五)
【方名】疏肝利胆汤。
【出处】李培生方。
胆结石是一种常见病,我国人群中发病率在15%左右。医学研究发现下列人较易患胆结石。
1、胆结石病人中女性占70%,且怀孕次数越多,发病率越高。其原因是由于女性身体中雌激素水平高,会影响肝内葡萄糖醛酸胆红素的形成,使非结合胆红素增高;雌激素又影响胆囊排空,引起胆汗郁滞,这样极易形成结石。绝经后用雌激素者,胆结石发病率增多。肥胖者体重超过正常标准15%者,胆结石的发病率比正常人高5倍,20岁至30岁的肥胖女性胆结石发生率比正常体重的同龄人高6倍,60岁以上的肥胖女性40%有胆囊疾病和胆结石。其原因是肥胖者大多脂肪和胆固醇摄入过多,加之肥胖者大多活动少,易生胆结石。
2、饮食偏荤喜甜者,其脂肪和胆固醇摄入多,易形成胆固醇结石。甜食过多又促进胰岛素分泌,会加速胆固醇沉积。
3、经常不吃早餐会使胆酸含量减少,胆汗浓缩,利于结石形成。
4、蛔虫感染者不注意饮食卫生感染蛔虫病者,蛔虫逆流至胆道产卵或死亡后,就会成为结石核心,生成结石。
5、肝硬化者肝硬化病人胆结石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这与肝硬化病人身体中对雌激素灭活功能降低,身体中雌激素灭活功能降低,身体中雌激素水平较高,以及又有慢性溶血,胆囊收缩功能低下,胆囊排空不畅,胆道静脉曲张,血中胆红素升高等多种因素有关。
作用:疏肝利胆;适用于胆道结石.
用法:将玉米须洗净,晒干,剪成小段,开水冲泡,代茶饮用.
作用:清热利胆;适用于胆道结石.
组成:鲜白茅根50克,猪精肉500克
金钱草粥
用法:金钱草洗净,水煎取汁,粳米淘洗干净,倒入药汁,加水适量,煨煮成粥,入冰糖攒拌溶化,随宜服食.
胆石通糖浆
用法:以上七味药物共入砂锅中,加清水煎,滤取药液,浓缩,白糖溶化倒入即成,时时服饮.
胆结石最好吃什么
一要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生吃瓜果要先洗干净,然后用开水或凉开水冲一冲,以防吃入蛔虫及残留农药。养成不喝生水喝开水的良好习惯。
三要用植物油炒菜,所吃的菜以炖、烩、蒸为主。
胆结石不宜吃什么
二忌吃含高脂肪食物,如肥肉、猪油、油煎油炸食品。油多的糕点也不宜多吃,因为过多的脂会引起胆囊收缩,导致疼痛。
三忌借节日或亲友聚会时大吃大喝。因为暴饮暴食会促使胆汁大量分泌,而胆囊强烈的收缩又会引起胆囊发炎、局部绞痛等。
张鸿谋教授治疗胆病,以中医四诊合参辨证,参考西医B超、CT、MRI报告,经方为主,处方精炼,分阶段辨证施治,效果显著。记录如下,以飨读者。
除头晕加潼白蒺藜各9g外,其余如上述加减,服用56剂,完全恢复,B超复查结石未见。再服舒肝和络饮以善其后。3年来未再复发。
右胁胀痛放射至右肩部,食油腻则疼痛加剧已年余。在卢湾区中心医院作胆囊造影,提示为慢性胆囊炎伴胆结石。近1周来疼痛加剧,口苦便干,尿黄,舌苔薄腻,脉弦细。治予疏肝利胆清化湿热,以柴牡五金汤加减。
患者因情志恼怒起病,肝胆疏泄不利而气机郁滞,久而化热化火,加之年高体弱,脾胃虚寒后天不足,土失木疏运化无力则痰湿内生,适逢夏月暑湿氤氲,内外合湿,湿热搏结于肝胆。治当清利肝胆、温中散寒。以茵陈蒿汤、栀子大黄汤、吴茱萸汤、小柴胡汤合方加减治之。
本案患者以黄疸为主症,而原因未明(虽有结石但无阻塞征象),肝功能亦在正常范围,西医治疗无从下手,因此求治于中医。根据中医理论,黄疸多因湿热郁蒸,肝胆疏泄失司,胆汁外泄所致。清利湿热,疏泄肝胆是治疗的常法。本案患者,黄疸与胆囊炎、胆结石并存,因此合用消炎、利胆、化瘀、排石之剂。
胆结石症是指肝内、胆管处或胆囊发生结石的一种疾病,胆石形成与代谢紊乱、胆汁淤滞和胆道系统感染有关。我国以胆管内胆色素结石最多见,常伴有胆囊炎及胆管炎,两者互为因果。发病时突然发生剧烈难忍的右上腹阵发性绞痛,称胆绞痛,有时可伴黄疸和发热。
由于现代人的寒气处理不当,胆结石的状况愈来愈多。胆结石和肾结石不同,肾结石是身体的废物尿酸晶堆积而成,胆结石却是无法正常分泌的胆汁使其浓度愈来愈高,逐渐沉积而成,因此结石实际上是浓缩的胆汁。许多人的情
肝胆结石是指发生于肝胆系统内任何部位的结石,包括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肝总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复合部位结石等,按结石的化学成分,肝胆结石分为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和混合性结石。本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
1、玉米须绿茶材料玉米须100克,绿茶2克。做法将玉米须先去杂质,清洗干净,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煮沸5分钟后滤出汤,再投入绿茶闷泡5分钟即可。用法每日2剂,分3次饮服。功效本茶具有生津止渴、利尿的辅助
薏仁玉米须粥材料薏仁、玉米须、大米。方法1,将玉米须和薏仁用清水清洗干净。2,然后将玉米须放进锅中进行煎煮。3,过滤渣滓后留水备用。4,将大米和薏仁倒进炖盅中。5,倒入玉米须水。6,盖上盖子,熬煮成粥
因人而异。玉米须是一味保健型药材,具有利尿消肿、平肝利胆的药效,对于胆结石的症状有很不错的辅助治疗效果,但是,每个人的身体素质都不一样,吸收能力也不同,所以,玉米须能不能治胆结石是一件因人而异的事情,
有一定的效果。玉米须可以促进胆汁的分泌和排泄,还能降低胆囊中胆汁的黏度,因此,玉米须对于治疗胆结石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不过周期较长,需要长期坚持才能看到效果。
一、刮痧前注意事项1.刮痧疗法须暴露皮肤,且刮痧时皮肤汗孔开泄,如遇风寒之邪,邪气可从开泄的毛孔直接入里,影响刮痧疗效,而且易引发新的疾病。故刮痧前要选择一个好的治疗场所,空气流通清新,并注意保暖,注
方法一刮痧位置脊柱两侧,肩上区,胸8~12及其两侧(急性期配胸1~5及其两侧),肩胛区,上腹部及异常反应区,膝弯区。治法用刮痧法。先在脊柱两侧(从大椎至命门)轻刮3行及肩上区,至泛红为止,再于胸8~1
李某,男,50岁。2013年12月20日初诊。主诉:右上腹部间断性胀痛2年余。患者两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胀痛,牵引肩背,饱食及过食油腻后加重,经某院B超检查提示胆囊结石(+),直径约0
敖某某,女,41岁。杭锦旗巴音乌素镇牧民。患者右上腹部疼痛,口苦厌油、恶心、头痛,有时胆囊部位阵发性疼痛,并向腰背部放射性疼痛几年,去唿市某医院做B超胆囊有2.7~1.4cm的结石,并有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