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岁的敏阿姨被腰痛症状困扰了5年,近日就诊于我院肾病内科门诊,彩超提示“双肾囊性占位性病变,多考虑囊肿(右肾中极较大的54mm*45mm)”,泌尿系CT提示“双肾多发低密度病灶,考虑囊肿(右肾较大者48mm*36mm*46mm)”。经与患方沟通病情,决定行超声引导下肾囊肿穿刺硬化治疗术。
敏阿姨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多个慢性基础疾病,经完成充分的术前准备后,在超声科邢瑞林副主任超声引导下,由肾病内科陶小红副主任医师成功为敏阿姨实施肾囊肿穿刺硬化治疗术,术中抽出50ml囊内液体,并注入聚桂醇硬化剂,手术全程约半小时。手术后,敏阿姨觉得困扰她5年多的腰痛症状明显缓解,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术后次日出院回家。
肾囊肿是最常见的肾囊性疾病,病因不清,主要发生于老年人,发病率随年龄增长。据文献报道,60岁以上人群中有三分之一通过腹部影像学检查发现肾脏囊性病变。目前,肾囊肿的分类多采用的Bosniak分类法最初在1986年被描述,将肾囊肿分为4类:BosniakcategoryⅠ、Ⅱ、Ⅲ、Ⅳ。其中归类为Bosniakcategory的肾囊肿也被称为单纯性肾囊肿(simplerenalcysts),这也是肾囊肿中最常见的一种。单纯性肾囊肿是良性病变,只有8%会出现临床症状,也很少会发展转变为复杂性肾囊肿。单纯性肾囊肿多无明显症状,一般无需特殊治疗,但对于存在明显临床症状、合并症或直径>4cm的肾囊肿主张给予干预。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外科开放手术或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和经皮抽吸/引流联合硬化治疗。肾囊肿穿刺硬化术可作为单纯性肾囊肿的首选治疗方案。特别对于老年体弱,接受麻醉、手术风险相对较大者,尤为适宜。
在外科处理方式中,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目前已逐渐取代开放手术成为肾囊肿治疗的标准术式。其最大的特点是微创、可在直视下直接对囊肿进行减压、切除部分囊壁并对囊肿进行充分引流,成功率高,国内外文献显示其成功率超过90%。腹腔镜下去顶减压术具有微创、成功率高、复发率低的特点,可以作为单纯性肾囊肿治疗的标准疗法之一。但超声引导下穿刺硬化治疗单纯性肾囊肿,操作简便,安全性高,痛苦小、恢复快,且治疗费用低。
肾囊肿穿刺硬化术适应症:当囊肿增大至直径>4cm时,此时可引起肾脏外形改变并压迫肾脏周围组织,严重者可造成输尿管梗阻、积液、感染等,需及时治疗。
肾囊肿穿刺硬化术禁忌症:1.患者有严重的出血倾向。2.患者出现了肾盂源性囊肿。3.患者除了患有肾囊肿外还合并了其他严重疾病,并且出现了精神高度紧张,不能配合进行穿刺术。4.患者肾囊肿穿刺部位皮肤感染。5.患者穿刺路径不能避开一些周围的重要脏器,也是不建议行穿刺术的。
疗效如何判定:随访复查超声时发现囊肿消失或直径小于1cm为治愈;囊肿直径缩小50%以上为有效;囊肿直径无变化或缩小不足1/4为无效。
肾病内科近几年开展多项新技术,促进科室业务能力快速发展,先后在省内率先开展了腹腔镜腹膜透析置管术、腹膜透析自动化腹透机治疗、结肠透析治疗、超声引导下肾穿刺活检术、超声引导下动静脉内瘘球囊扩张术等,并通过举办省级继续教育培训班将以上技术向基层推广,在业界取得良好口碑,也得到患者一致好评,随着上述新技术的不断优化和深入推进,希望惠及省域内更多的肾病患者,延缓肾病进展,提升生活质量。
肾病患者多合并多种基础疾病,身体状况较差,大型手术操作及麻醉风险较高,近几年我科开展的新技术,多针对患者自身特点,围绕微创、安全性高、术后快速恢复、多学科诊疗等优点,致力于打造更精进的肾病专科技术,为患者提供更优质高效的专业医疗服务,为肾脏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