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神经丛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腹腔神经丛,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1解剖学基础

1.1腹腔神经丛

腹腔神经丛由腹腔神经节、终止于该节的内脏大神经及神经节发出的纤维和迷走神经后干的腹腔支共同组成。位于腹主动脉上段前方,围绕腹腔干和肠系膜上动脉的根部,前方有胰腺、门静脉或肠系膜上静脉及脾静脉;左侧有左膈角及左肾上腺;右外侧有右膈角及下腔静脉。其位置有94.4%±5.4%平对第12胸至第1腰椎体,5.6%±5.4%平对第11胸至第12胸椎体[2]。

1.2腹腔神经节

腹腔神经节是腹腔神经丛的重要组成部分,左右成对,位置较深。位于第12胸椎至第1腰椎之间,直径在05cm~45cm之间,内侧达腹腔干根部或肠系膜上动脉根部,腹主动脉前面或侧缘,外侧达肾上腺,且有的伸入肾上腺后方。左腹腔神经节多在左肾上腺、左膈角前方,右腹腔神经节一般在左肾上腺静脉入下腔静脉的上交角内,常被下腔静脉部分或全部覆盖[3]。腹腔神经节形态变异较大,根据其形态可划分为长条型(占77.9%)、结节型(占10.3%)、薄片型(占7.4%)、半月型(占4.4%)[4]。长条型为整个神经节呈长条状,又根据走行方向分为纵行、斜行和横行。结节型为整个神经节由大小不等的神经结节借神经纤维相连而成,有的相连呈条形,有的相连呈网状,其间有大小不等的网眼。薄片型为整个神经节呈较宽的薄片状,表面积较大,有的中间也有大小不等的网眼。半月型为整个神经节弯曲,形似弯月,有的神经节突面向内侧,有的神经节突面向外侧。

2腹腔神经丛阻滞术

自1919年Kappis首次提出NCPB后,已被广泛应用于腹部内脏疼痛,并已发展有多种操作方法。除在剖腹探查行姑息性手术时,在直视下行NCPB外,国内外大量报道的均为在影像学手段的介入下行NCPB。其穿刺径路各家有所不同,但大多数从后方进针行NCPB[5],近年来有较多报道在内镜超声引导下从食管或胃内行NCPB。

2.1影像学引导方法

2.1.1X线透视

以其影像清晰、直观、整体感强、能动态观察及价格低廉为优点。但为二维图像缺乏立体定位。X线造影并不能提示是否穿刺到器官,也无法判断针尖到达第一腰椎体前方的确切距离或注射溶液的实际扩散范围。

2.1.2超声引导

可通过示波屏观察针尖到达穿刺点及注射的过程,动态观察神经破坏剂在体内弥散的情况及较清晰显示腹主动脉、腹腔干和肠系膜上动脉等结构。引导穿刺具有多切面、立体定位及经济简捷的特点。可在病床边进行,不需要对比剂帮助,对对比剂过敏的患者较为适用。但整体观差,探头的位置及操作经验亦有一定的影响。汪涛等[6]报道在超声引导下对25例上腹部顽固性疼痛患者行NCPB,完全缓解21例,部分缓解3例。未见与穿刺有关的并发症。

2.1.3CT引导

转贴于

2.1.4EUS引导

内镜超声引导经食管或胃内行NCPB,较其它影像学方法相比具有穿刺距离近、定位更准确、损伤和并发症大大减少的特点。其操作相对简单,患者痛苦小。Gress等[7]比较了EUS和CT引导下的NCPB对慢性上腹疼痛的治疗效果,发现EUS引导下的NCPB使50%患者疼痛指数明显改善,而CT引导下的NCPB仅有25%患者疼痛指数明显改善。

2.2常用的神经破坏剂

NCPB使用的药物包括酒精、石碳酸。也可联合使用麻醉药物如芬太尼、丁卡因等以提高疗效。酒精和石碳酸均可导致神经退变,但石碳酸毒性较大,粘滞度高,不易注射,可损害血管导致神经病理改变。因此,大多数临床医生更倾向选用酒精作为神经破坏剂。Thompson等[8]用50%的酒精50ml进行了100例NCPB,血液中酒精的最高浓度为21mg/dl,认为不可能造成急性酒精中毒。酒精的浓度常选择50%~100%[9],它引起周围神经炎性病变,作用机制为使神经内的脂蛋白和粘蛋白变性并“萃取”神经膜的胆固醇、磷脂和脑苷脂[10]。另外醋酸、甘油及铵盐等用于NCPB较为少见,尚无文献报道。

2.3影响疗效因素及并发症

[参考文献]

[1]LiaoZY,ZhangJS,XiaoYY,etal.PercutaneousendolymphaticchemotherapeuticmethodtotreatintraabdominallymphnodecancerousmetastasesunderCTguidance[J].IntervImagingTher(Chinese),2004,1(2):108-110.

[2]中国解剖学会体质调查委员会.中国人解剖学数值[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32-434.

[3]赵琼惠,张小明,曾南林,等.尸体标本腹腔神经节的CT解剖[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5,39(3):317-319.

[4]蔡昌平,谢兴国,赵琼惠,等.腹腔神经丛的应用解剖[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3,18(1):5.

[5]DeCiccoM,MatocicM,BortolussiR,etal.Celiacplexusblock:injectatespreadandpainreliefinpatientswithregionalanatomicdistortions[J].Anesthesiology,2001,94(4):561-565.

[6]汪涛,田伏洲,蔡忠宏,等.超声引导腹腔神经节阻滞治疗胰腺癌疼痛[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0,9(6):343-345.

[7]GressF,SchmittC,ShermanS,etal.Aprospectiverandomizedcomparisonofendoscopicultrasoundandcomputedtomographyguidedceliacplexusblockformanagingchronicpancreatitispain[J].AmJGastroenterol,1999,94(4):900-905.

[8]ThompsonGE,MooreDC,BridenbaughLD,etal.Abdominalpainandalcoholceliacplexusnerveblock[J].AnesthAnalg,1977,56(1):1-5.

[9]BrownDL,BulleyCK,QuielEL.Neurolyticceliacplexusblockforpancreaticcancerpain[J].AnesthAnalg,1987,66(9):869-873.

[10]ChoyYC,PuvenesvanS,SamadS.ChronicpainmanagementuppervisceralmalignanciescoeliacplexusblockwithCTscanningacasereport[J].MedJMalaysna,1998,53(3):277-279.

[11]崔恒武,田建明,王培军,等.CT导引腹腔神经丛阻滞治疗上腹部顽固性癌性疼痛的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9,33(12):831-834.

[12]EisenbergE,CarrDB,ChalmersTC,etal.Neurolyticceliacplexusblockfortreatmentofcancerpain:ametaanalysis[J].AnesthAnalg,1995,80(2):290-295.

【关键词】胰腺癌;腹腔神经丛毁损术

胰腺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切除率较低,预后差.疼痛是晚期胰腺癌最常见和严重的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饮食及睡眠,降低生活质量.传统药物对慢性的疼痛治疗不是很理想,因此,需要改变治疗方法来减轻疼痛.我们对2例晚期胰腺癌合并剧烈腹痛患者采用电子线阵型内镜超声引导下腹腔神经丛毁损术评价其止痛效果及安全性,并复习文献.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王琼

1病例

患者,男,80岁,因胰腺Ca术后1+年,上腹痛2周入院.查体: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心、肺无异常,剑突下、中上腹压痛,无反跳痛,肝脾未触及,无扪及包块.辅助检查:CT提示胰头Ca术后复发;肿瘤标志物:CA199:239.8U/mL.肝功:正常.MRI及MRCP:胰头Ca术后、肠系膜上A右侧区占位,考虑复发的可能.诊断:胰腺癌术后复发

2操作方法

穿刺时患者取左侧卧位,于清醒镇静和无创监测下行操作过程.为减少低血压危险,术前予患者输注1000mL生理盐水.内镜通过胃食管交界后,操作者令线阵型EUS内镜面向患者头,在胃体小弯侧后壁可得到主动脉纵切面图像,沿主动脉向足侧,找到第一个大血管分支,腹腔动脉,凭借彩色多普勒,避免刺入血管.通常用22号穿刺抽吸针,先用生理盐水湿润后插入活检通道,固定好轴芯,然后在超声内镜指导下穿刺至主动脉附近,在其纵切面的前方、腹腔干水平,针芯内充入3mL生理盐水以去除穿刺过程中进入针芯的组织.每次注射药物之前都要回抽以排除穿入血管[1]

通过实时超声,针刺入位点,常位于腹腔动脉分支前方头侧1cm处.少量生理盐水冲洗,然后抽吸10s,在胰腺癌患者中进行的腹腔神经丛毁损术,先注射2%利多卡因10mL,随后注射10mL无水乙醇.无水乙醇可产生回声光团.尽管应用镇静剂,注射后仍可产生不适.退出穿刺针前,针芯内充入3mL生理盐水以防止针道中乙醇溢出.然后在主动脉对侧同样操作.有时因肿大淋巴结和/或肿瘤导致结构变异,则只能注射单侧.操作完毕后再监测2h生命体征.术后6、12、24、72小时、一周、一月分别进行疼痛评分,观察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及疼痛缓解情况.

疼痛评价采用视觉模拟评分[2](visualanaloguescale,VAS):由患者口述,医师记录,测定疼痛强度,无痛时的VAS值为0,最剧烈疼痛时为10.VAS值1~3为轻度疼痛,4~6为中度疼痛,7~10为重度疼痛.疼痛缓解度(painreliefrate,PAR):采用0~4度疼痛缓解分级标准.0度:未缓解(与治疗前相比,疼痛未减轻);1度:轻度缓解(疼痛减轻,VAS值降低幅度在25%~50%);2度:中度缓解(疼痛减轻,VAS值降低幅度在51%~75%);3度:明显缓解(疼痛减轻,VAS值降低幅度在76%以上);4度:完全缓解(疼痛消失,VAS值为0).

3结果

⑴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腹腔神经丛毁损术最严重的并发症为神经事件,包括极度虚弱,麻痹,全脊麻醉及穿刺入脊髓.其他少见但严重的并发症,包括截瘫,气胸,乳糜胸,肩部或胸部疼痛,嗝逆或血尿(由于穿入横膈或肾脏引起),血管损伤和后腹膜出血、胰周脓肿,胰瘘.常见并发症多轻微,经皮穿刺最常见为疼痛,短暂低血压,短暂腹泻等.本组二例患者均成功接受腹腔神经丛毁损术,1例患者出现2天自限性腹泻,无出血、气胸、截瘫、创伤性胰腺炎、胰瘘等严重并发症.

⑵疗效:术前二例患者疼痛评分均为重度,术后6、12、24、72小时、一周、一月疼痛缓解度观察,一例患者术后6小时疼痛减轻,逐渐停用口服止痛剂,4天后完全停用,疼痛缓解度在一周后为3度.第二例患者术后疼痛减轻,疼痛缓解度在为1-2度,仍用口服的止痛剂,剂量减少.

4讨论

80-85%胰腺癌患者疼痛显著,需要治疗,其中44%为重度疼痛.胰腺癌患者疼痛原因多方面,阻塞胰管扩张可引起痉挛性疼痛,炎症反应,组织间隙压力增高,缺血,肿瘤直接侵犯神经或引起牵拉均为疼痛原因.同时胰腺分泌的神经破坏酶促进了肿瘤向神经组织侵犯,肿瘤周围炎症反应可使神经末稍敏感性增高.

综上所述,腹腔神经丛毁损术侵入性小,是治疗顽固性癌性腹痛安全、有效的措施,但由于本组病例数少,尚需进一步积累更多的资料以作进一步评价.

参考文献

足部反射区按摩是指在使用油膏、液剂的情况下应用拇指、食指、按摩器与手的技巧对足部反射区施加特定压力,以缓解人体内部的紧张状态,引起人体的某种生理变化的物理疗法。呃逆俗称“打嗝”,是因膈肌不自主的、持续间歇性的痉挛所致。呃逆既可单独发生,也可是某些疾病的伴随症状。轻者不治自愈,重者夜不能寐,食不能咽,久之导致身体衰弱。我科近年来应用足反射区按摩疗法治疗呃逆,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28例患者,其中男17例,女11例,年龄最小10岁,最大73岁;病程最短为1小时,最长为3天;初次发作21例,反复发作7例。

病因方面:因腰椎间盘突出症行三维腰椎牵引后引起呃逆者7例,因使用皮质激素而发生呃逆者7例;有慢性胃病者6例;因饱食、辛辣、过热等刺激性食物者5例;脑血管意外引起者3例。

2治疗方法

2.1按摩前半小时内,先饮用温开水300-500毫升,另用温开水泡脚10-15分钟。

2.2取反射区横隔膜-胃-腹腔神经丛。

大多数患者在按压刺激反射区时,呃逆会不知不觉地减轻或停止。若无明显缓解,可在1-2小时后重复治疗1次,以增强刺激、提高疗效。

3疗效观察

本组28例患者均采用足部反射区按摩方法,经1-5次治疗后,结果28例患者全部治愈(呃逆停止,随访2周未复发),其中一次治愈者17例,2次治愈者5例,3次治愈者4例,5次治愈者2例。

4典型病例

患者,李某某,男35岁,教师。2009年5月18日因腰椎间盘突出症行腰椎三维牵引2小时后出现呃逆,给予压迫眼球、眶上缘及针刺内关、足三里效果不明显,即给予足部横隔膜、胃、腹腔神经丛多个反射区按摩,5分钟后呃逆停止,3天后随访无复发。

5讨论

足部反射区按摩治疗呃逆,特别是功能性呃逆,具有取材简便、操作简单,无痛苦、疗效快、无副作用等优点,病人容易接受。

[1]丛志强,韩仲岩,等主编.神经病治疗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524.

妇科腹腔镜术后颈肩痛的原因

膈下积血:尹善德等通过临床实践[1],观察到腹腔镜手术后膈下积存的血液对膈肌也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并引起患者术后肩部疼痛。

术中手术:有资料显示,上肢外展>90°时[2],会使臂丛神经损伤,增大颈肩痛发生率。腹腔镜手术采取头低臀高位者,术后颈肩痛发生率较高[3],这可能与CO2重力作用有关。

妇科腹腔镜术后颈肩痛的防治方法

药物的干预:①徐公元等采用腹腔内注入0.5%布比卡因15ml加吗啡2mg的方法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9]。②董荟等的研究表明[10],利用药物(2%利多卡因5ml联合地塞米松2mg或1%利多卡因10ml联合吗啡2mg)。进行星状神经节阻滞和颈浅丛神经阻滞能有效治疗腹腔镜术后颈肩痛,有效率高达97%。但此种方法要求的技术含量高且存在相近神经被阻滞的可能,不太容易被患者接受。③术前20分钟静脉缓推氯诺昔康8mg,术毕浅静脉接微量镇痛泵用于妇科腹腔镜术后镇痛可以显著减轻颈肩部酸痛且不良反应少[11]。④林冰等的研究表明[12],吸氧联合5%Sb静脉用药用于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颈肩痛有良好的效果。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予以吸氧,主要是碱化血液,减少CO2吸收后对机体的影响,促进术后恢复。而小苏打则可使血CO2结合力提高,两者结合使用可加速体内CO2代谢,较迅速的解除患者术后颈肩痛症状。

除了以上的方法外,李煜等认为韩氏仪做超前镇痛[16],能有效降低妇科腹腔镜术后肩背痛的发生率及疼痛程度,其中双侧颈神经丛阻滞点+双侧合谷穴电刺激组效果更好,因其穴位刺激达到无针针灸的止痛效果,且没有扎针之痛。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可考虑联合应用几种方法。如从术中开始,至术后的干预及配乐功能操的执行,鼓励患者早期活动配上穴位按摩和呼吸训练,相互之间协同作用可以更加迅速减轻术后颈肩疼痛,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1尹善德,陈蕾,王蔼明,等.妇科腹腔镜术后膈下积血对肩痛的影响.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7,28(23):2175-2177.

3张阳德.内镜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09.

4胡华玉.腹腔镜术后颈肩痛的护理效果观察.临床护理,2009,21(47):150-151.

6徐玉云.妇科腹腔镜手术的调整对并发症的影响.医护论坛,2010,7(2):160-163.

7郑柳榕,毛巧云,张传玲.手术中应用肩垫对妇科腹腔镜术后颈肩痛的影响.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10,20(4):49.

8姚启娥,张广侠.改变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后非切口疼痛的影响.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10,11(12):38.

9徐公元,程翔,陈勤广,等.腹腔内给药治疗妇科腹腔镜术后非切口疼痛.现代医院,2007,7(5):64-65.

10董荟,周平义,黄尧文.腹腔镜手术后颈肩痛的防治.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5,5(10):856.

11戴王月,李世杰,仲吉英.可塞风用于妇科腹腔镜术后非切口疼痛的临床观察.现代医药卫生,2004,2O(2):83-84.

12林冰,王美丽,侯兴华.吸氧联合5%Sb静脉用药对妇科腹腔镜手术CO2所致颈肩痛的治疗研究.中国临床实用医学学,2010,4(3):58-59.

13伍春兰,龙隽,郑小青,等.功能康复操对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非切口疼痛效果的影响.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2):1-3.

14黄丽红,伍春兰,彭文湃,等.穴位按摩解除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非切口疼痛效果观察.护理学杂志,2007,22(24):7-9.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1.180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55例,男38例,女17例,平均年龄35.2岁。55例均为青壮年。本组患者平日无胃病、肝病及咽炎史。15例因鼻中隔矫正手术后出现,25例因鼻窦炎行鼻内镜术后出现,9例因鼻腔出血行前后鼻孔联合填塞后出现,6例因鼻腔出血行前鼻孔填塞后出现。

填塞方法:本组填塞前均采用2%地卡因局部麻醉及3%麻黄素收缩鼻腔,42例鼻腔填塞油纱布,13例鼻腔填塞膨胀海绵。55例均未改变鼻腔填塞前后所使用的药物。

结果

55例均在鼻腔填塞后2~12小时出现不同程度胃部不适。51例出现恶心,呕吐。4例出现腹痛。且鼻腔手术创面较大、填塞物较多、填塞压力较大的患者较早及较重的表现出胃部不适。当抽出填塞物胃部不适渐消失。

讨论

鼻心肺反射弧的存在:鼻心肺反射较为成熟,传入纤维系鼻黏膜的三叉神经末梢,经过中枢的三叉神经核及迷走神经核,传出纤维至支气管平滑肌、心肌活动,致不同程度的肺及循环功能的改变。

1孙启铮,萧轼子.鼻肺心反射.鼻反射神经症及其临床问题,1982,5:261-263.

2柏树令,应大君,主编.系统解剖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9:414-417.

3JacksonRT:AnnOtalRhinolLaryngol,1976,85:65.

4AngellJJ,etal.tJPhysiol,1972,220:673.

祖国医学认为,腹部,为人的脾胃(指人的消化系统和功能)所在,是营卫气血的发源地,对人的生命有着重要的影响,即所谓:胃者水谷之海,水谷盈也,主寿。摩腹可以充实五脏,通和六腑,驱外感之诸邪,清内生之百症,使人百病能消,得以长寿。

现代医学则认为,人体消化系统的主要器官如肝、胆、胃、大肠、小肠以及泌尿生殖系统的膀胱、子宫等,都在人体的腹腔内。腹部可谓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大本营,食物在胃部被消化,到达小肠后营养被吸收,废物则通过结肠、直肠等排出体外。摩腹可以促进或抑制胃肠道的蠕动,加速腹腔各脏器的血液循环,促进消化道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环,增加消化液分泌,增进胃肠壁的吸收功能,进而使食物能被充分消化吸收,有益于人体健康。经常性的摩腹还能使胃肠及腹部的肌肉力量增强,增强腹肌功能,消除腹部多余脂肪,同时对神经反射系统有较好的调节作用。

摩腹除了以上所说的养生保健作用外,还有一些不为人所知的好处,这主要表现在:

预防胃肠道溃疡现代医学认为,胃酸分泌过多是发生消化性溃疡的重要因素之一,经常摩腹,可以对胃肠道起到外部机械刺激作用,从而促使胃肠粘膜产生前列腺素,阻止胃酸过量产生,起到预防胃肠道溃疡发生之功效。

防治便秘和胃肠功能失调摩腹还可使肠壁的迷走神经丛的纤维张力发生变化,产生电兴奋,摩腹时,其手法就相当于一种低频的振动信号,与植物神经丛和平滑肌信号响应范围相近,使得胃肠蠕动在摩腹的诱导下,产生同步反应,从而纠正胃肠的功能紊乱,使便秘、胃肠功能亢进者得以恢复正常。

降压摩腹使得腹腔血管床扩张,循环容积扩大,外周阻力随之下降,从而可起到辅助降低血压的作用。

防治失眠由于摩腹使得腹腔血管床扩张,循环容积扩大,一部分血液流向腹腔血管床,可使大脑产生生理性供血不足,使人产生睡意,进而起到促进睡眠的作用。

减肥健美摩腹不失为减肥健美的好方法。其方法是:取仰卧位,以肚脐为中心,用双手旋摩的方法,每天坚持1~2次,每次30分钟左右。长期坚持,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如能配合适当节食和运动,效果将更好。

【关键词】腹腔镜结肠直肠癌外科手术

我院于2007年3月—2009年10月行46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结果满意,现总结分析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本组共46例患者,术前均行结肠镜与病理检查。男24例,女22例;年龄31—68岁。升结肠癌10例,横结肠癌9例,直肠癌18例,乙状结肠癌8例,直肠癌伴左肝叶转移1例。DukesA期12例,B期11例,C1期15例,C2期7例,D期1例。

2结果

3讨论

笔者的经验是盆腔游离采用向后游离,然后向左,再向右,最后分离前方的方法,直视下沿直肠固有筋膜和骶前筋膜间疏松组织间隙游离,直达尾骨尖,保留盆腔神经丛,超声刀切开直肠锨骨筋膜,肛尾韧带。其附着处细游离切断直肠膜,直至直肠远断端拟吻合纵肛肌层“裸化”。侧韧带及直肠前间隙可用超声刀仔细游离。电凝止血。然后在肿瘤下端从远2—5cm用Endo—GIA离断直肠。近端直肠置入钉钻头,荷包缝合还纳腹腔,缝合切口,重建气腹。腹腔镜直视下经置入29—33mm吻合器,对合钉钻头,激发吻合器,完成结肠—直肠、结肠—肛管吻合。而对于直肠中下1/3段肿瘤由于TME的提出和运用,使得其保肛率明显提高,而术后的局部复发率明显下降或会操作同开腹。肿瘤及以下肠道经会切口提出在肿瘤上端近侧10cm断直肠,近端还纳腹腔经拟造屡口提出造屡。同开腹手术一样,腹腔镜行结直肠癌手术也应遵循无瘤原则,完整切除肿瘤,切缘充分,清扫相应淋巴结,避免术中肿瘤撕裂或穿孔等。

[关键词]腹腔镜;腰椎前路融合;应用解剖;临床进展

1腹腔镜技术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1.1血管解剖

Jaskwhich等[11]对腰椎间盘后、外侧区域进行解剖学研究发现,节段性血管距离相应下位椎间盘边缘平均为10~13mm,而L5-S1为7mm。易西南等[12]对腰椎侧面节段血管和神经的应用解剖研究表明,L1、L2、L3和L4动、静脉恒定走行于相应椎体的中央沟内。张烽[13]等也对腰动、静脉的走行及与相应椎体的位置关系研究:L1、L2和L3动、静脉走行、分布比较恒定,恒定走行于相应椎体的中央偏下水平,但L4动、静脉走行变异较大,其中36.7%(11例)走行于L4-5椎间隙表面。

1.2神经解剖

脊神经与周围毗邻结构的关系研究也有重要意义。Jaskwhich等[11]对腰椎间盘后外侧区域进行的解剖学研究发现,椎间盘邻近相应下位神经根突出时易压迫相应下位神经根。Suh等[14]应用尸体解剖和椎管内造影术对腰神经起点与椎间盘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注意到腰丛、腰骶干普遍存在变异,尤其是腰骶干。随后Katirji等[15]在临床手术中证实了腰骶干的变异存在,椎间孔外口处L3~L5脊神经距下位椎间盘的距离逐渐增加。若手术时操作不规范、解剖不清晰,容易损伤相邻上位脊神经。

目前脊神经与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的位置关系也有一些研究。张烽等[13]研究测量了椎间孔外口处L3~L5脊神经与腹主动脉后缘的距离(左侧手术窗)及与下腔静脉后缘的距离(右侧手术窗),结果显示左侧手术窗大于右侧,差异有显著性,因此左侧手术窗大于右侧。所以,临床上行椎间盘切除、极外侧椎体间融合术时采取右侧卧位、左侧切口为佳,但左侧腰交感干走行于下腰椎的左前方、手术窗内,必须仔细辨认,以免损伤。

1.3骶正中血管、腰交感干、上腹下丛、输尿管与下腰椎解剖关系

研究发现,骶正中血管靠近中线沿L5椎体下行,在L5-S1行ALIF时应注意此血管,必要时结扎。腰交感干位于腰椎体前外侧,腰大肌内侧缘,右交感干前方有下腔静脉遮挡,左交感干沿腹主动脉左缘下行,向下经髂总动、静脉后方与骶交感干连接,行ALIF时应注意保护。上腹下丛在第5腰椎与两髂总动脉围成的三角区内行ALIF时容易损伤,男性患者易导致术后逆行,因此术中需注意保护,尽量使用钝性分离和骨膜下剥离。输尿管距腰椎体相对较远,行ALIF时一般不会损伤输尿管。

以上所得的数据都是从尸体标本上得出的结果,但经过防腐处理的尸体标本血管的弹性等与生前的活体可能存在差异,所得数据有不可避免的试验误差。从尸体标本上得到的解剖数据只能大体上了解血管的分布情况,对于具体某个人的血管位置及变异情况是很难估计的,所以为了体现患者的个体化、特征性,有少数术者在术前对腰骶前血管行3D-CTAV检查,帮助我们了解具体到每个人的血管分布情况,术前指导我们进行手术方式的抉择,选择最佳手术方式,更好的指导临床手术治疗。

2腹腔镜技术在脊柱前路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2.1腹腔镜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

经临床实践证明:近期疗效确切,但要严格掌握适应证、禁忌证,规范技术操作,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2.2腹腔镜技术在前路腰椎融合术中的应用

2.3腹腔镜技术在腰椎滑脱症治疗中的应用

2.4腹腔镜技术在治疗腰椎结核治疗中的应用

在全身骨关节结核中脊柱结核的发生率最高,约为50%,而腰椎约占20%,发病率较高。与传统手术相比,腹腔镜技术选择侧前方入路不进入腹腔,避免了对腹腔脏器的干扰和污染,手术在电视屏幕下操作,放大了手术视野,可使术者更全面、更仔细地观察病灶,提高了彻底清除结核病灶的可能性;且易于观察和避开椎旁血管,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黄强民,王建龙等在1998年报道了在腹腔镜下行腰椎结核和腹后壁脓肿的手术治疗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3腹腔镜技术的适应证及禁忌证

腹腔镜下的手术指征与开放手术相似,但具体的手术适应证与禁忌证的把握应根据所选的手术方式及术者的技术水平而定;可以进行腰椎畸形(侧弯、驼背及椎体滑脱),腰椎间盘的退变、创伤、肿瘤、感染以及以前行后路腰椎融合失败者,后柱缺陷或不稳需要前路腰椎手术;禁忌证主要有椎管骨性狭窄、腰椎椎体滑脱(>Ⅱ°)、精神性腰痛、腹腔严重粘连等,随着器械的改进及术者水平的提高,禁忌证的范围可缩小。

4并发症

从并发症上分析,腹腔镜转为开放手术和血管损伤等镜下常见并发症较高,Regan等1999年总结腹腔镜下腰椎间融合术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6.9%,Escobar等[21]总结135例发现腹腔镜组并发症的发生率(20%)高于开放组(4%)。腹腔镜辅助下前路腰椎间融合操作技术复杂,可能是造成术中并发症较高的主要因素。术中为达到有效的腹膜后间隙显露和镜下操作空间维持,需要完整的腹膜来保持充气状态。如通道建立和操作过程中腹膜有破损,气体进入腹腔使腹膜后间隙缩窄,从而造成手术失败。同时镜下血管与腰大肌间隙以及节段血管和髂腰静脉辨认困难,亦容易损伤主要结构。其主要并发症有以下几个方面:

5前景及展望

[1]AndrewA,Gumbs,MD.Theopenanteriorparam-edianretroperitonealapproachforspineprocedures[J].ArchSurg,2005,140:339-343.

[2]IssadaThongtranganMD.Minimallyinvasivespinalsurgery:ahistoricalperspective[J].NeurosurgFocus,2004,16(1):1-10.

[3]ObenchainTG.Laparoscopiclumbardiscectomy:acasereport[J].JLaparoendoscSurg,1991,1(3):145-149.

[4]ThomasZdeblickTA.Aprospectiverandomizedstudyoflumbarfusion:preliminaryresults[J].Spine,1993,18(7):983-991.

[5]Andas,Aakhus,SkaanesKO,etal.Anteriorperforationinlumardiscetomies:AreportoffourcasesofvascularcomplicationsandaCTstudyoftheprevertebrallumbaranatomy[J].Spine,1991,16(1):54-60.

[6]VrantomyRT,PhillipsFM,WetzelFT,etal.Peridiscalvascularanatomyofthelowerlumbarspine:anendoscopicperspective[J].Spine,1999,24(21):2183-2187.

[7]EbrabeimNA,RongmingX,FarooqA,etal.Thequantitativeanatomyoftheiliacvesselsandtheirrelationtoanteriorlumboscralapproach[J].JSpinalDisord,1996,9(5):414-417.

[8]TribusCB,BelangerT.ThevascularanatomicanteriortotheL5/S1discspace[J].Spine,2001,26(11):1205-1208.

[9]LeeCH,SeoBK,ChoiYC,etal.UsingMRItoevaluateanatomicsignificanceofaorticbifurcation,rightrenalartery,andconusmedullariswhenlocatinglumbarvertebralsegments[J].AmJRoentgenol,2004,182(5):1295-1300.

[10]吕国华,王冰.腹腔镜下腰椎前路手术入路的解剖学实验研究[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3,13(9):558-561.

[11]JaskwhichD,ZimlichR,GlaserJ.Anatomyoftheposterolateraldiscregion[J].AmJOrthop,1996,25(9):628-630.

[12]易西南,沈民仁,罗刚,等.腰椎侧面节段血管神经的应用解剖[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5,23(5):470-473.

[13]张烽,段广超,金国华.下腰椎极外侧椎体间融合术的应用解剖[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7,17(11):859-861.

[14]SuhSW,ShingadeVU,LeeSH,etal.Originoflumbarspinalrootsandtheirrelationshiptointervertebraldiscs:acadaverandradiologicalstudy[J].JBoneJointSurgBr,2005,87(4):518-522.

[15]KatirjiB,WilbournAJ,ScarberrySL,etal.Intrapartummaternallumbosacralplexopathy[J].MuscleNerve,2008,26(6):858.

[16]CosmaF.Minimallyinvasiveoxygen-ozonetherapyforlumbardiskherniation[J].AJNRAmJNeuroradiol,2003,24:996-1000.

[17]赵志坚,陈永义.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44例原因分析[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2(17):134-135.

[18]RobertW,IkardMD.Methodsandcomplicationsofanteriorexposureofthethoracicandlumbarspine[J].ArchSurg,2006,141(13):1025-1034.

[19]JamesFZ,BaileyBH,BrownMJ.Instrumentedlaparoscopicspinalfusion[J].Spine,1995,20:20-29.

[20]MichaelPayerMD,CyrilleSottasMD.Mini-openanteriorapproachforcorpectomyinthethoracolumbarspine[J].SurgicalNeurology,2008,69:2532.

[21]EscobarE,TransfeldtE,GarveyT,etal.Video-assistedversusopenanteriorlumbarspinefusionsurgery:acomparisonoffourtechniquesandcomplicationsin135patients[J].Spine,2003,7:729-732.

[22]ZdeblickTA.Laparoscopicspinalfusion[J].OrthopClinNorthAm,1998,29:635-645.

[23]ReganJJ,YuanH,McAfeePC.Laparoscopicfusionofthelumbarspine:minimallyinvasivespinesurgery:aprospectivemulticenterstudyevaluatingopenandlaparoscopiclumbarfusion[J].Spine,1999,24:402-411.

[摘要]从神经生理学角度探讨得气与针刺效应的关系。针刺一定穴位后,产生的针感途径是以躯体传入冲动为主,而通过躯体神经与植物神经在穴位下血管丛形成的汇合区,又引起内脏传入纤维发出的冲动对脏腑的调整功能。穴位传入信号与内脏器官发出的冲动在大脑皮层区又相互汇合,这也是针刺调整脏腑功能与强调得气感一致性的基础。

[主题词]得气;针灸效应;针刺感应;神经元,传入/生理学;神经元,传出/生理学ApproachtoRelationbetweenNeedlingSensationResponseandAcupunctureEff

ectsLiuHongju(GansuCollegeofTCM,Lanzhou730000,China)

[Abstract]

Therelationbetweenneedlingsensationresponseandacupunctureeffectsis

exploredfromtheviewpointofneurophysiology.

Afteraneedleisinsertedintoanacupoint,

theneedlingsensationresponseistransmittedmainlybyso

maticafferentnerves,

passingthroughtheconvergentareaformedbyautonomicnervesandsomatic

nervesandthevascularplexusundertheacupointandinducingthenervousimp

ulseofvisceralafferentnervestoadjustthefunctionofinternalorgan

s.Thentheafferentsignalsofacupointandimpulsefrominternalorgansconvera

geatthecerebralcortex,

whichisabasisofidentityofacupunctureregulatingfunctionofinternalorga

nsandobtainingneedlingsensation.

[Keywords]Deqi(GettingQi);NeedlingSensationR

esponse;AcupunctureEffects;Neurons,Afferent/physiol

;Neurons,Efferent/physiol

1体节论

从躯干部、腹部腧穴的功效、作用来看,与神经节段性支配也具有一致性。如任脉腧穴膻中穴处分布着自T5的躯体神经,由T5发出的植物神经分布到肺脏和心脏,而膻中穴具有主治咳嗽、哮喘、心悸、胸痛等肺部和心脏多种疾患作用;下脘穴处分布来自T9,T10的躯体神经,由T9,T10发出的植物神经分布到胃、小肠、肝、胆、胰、脾,而下脘穴具有主治各种上腹疼痛、呕吐、消化不良、黄疸等与上述器官有关疾患的作用;关元穴处分布着来自T12的躯体神经,由T12发出的植物神经分布到子宫、输卵管、肾脏与输尿管,而关元穴具有主治遗尿、遗精、尿闭、崩漏、月经不调、不孕、产后恶漏不止、腹泻、肾炎等泌尿生殖系统疾患的作用(膀胱、卵巢、等器官虽然没有分布着来自T12的交感神经,但却分布着来自T11的交感神经,即关元穴与膀胱、卵巢、等器官处在相近的节段区内)。足太阳膀胱经背腰部两排纵行穴位的节段都明显地与脊髓节段相对应,也与主治的内脏器官相对应。

3问题的提出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认为穴位治疗内脏器官疾病,可能是通过躯体传入―内脏传出途径实现的。但在四肢部,仅从皮节、肌节的神经节段来解释,的确困难。如内关穴分布有正中神经本干及其骨间掌侧神经,前臂内、外侧皮神经,正中神经掌皮支等,它们的躯体性节段不会超过臂丛的C5~T1,这显然与心脏T1~T5和胃T6~T9所属节段相差甚远。足三里穴分布有腓深神经本干和隐神经、腓浅神经等,它们的躯体性节段不会超过腰丛的L1~T4和骶丛的L4~S4,这与胃T6~T9、小肠T6~T10所属节段相差较远,由此是不能解释经穴治疗内脏疾患的特异性的。

4经穴交感神经节段支配

在不排除经穴通过躯体传入―内脏传出的联系前提下,外周经穴的交感性传入冲动,通过脊髓中枢促使相应的交感传出,从而导致脏器运动的特异性反射活动,即强调内脏传入―内脏传出这一反射路径。全身经穴按交感神经支配区域可划分为14个穴段[1],见表1。

表1全身经穴交感神经支配区域

4.2头面部交感性神经节段支配按胚胎学解释,头面部的主要血管颈外动脉和颈内动脉,在胚胎时是分别由腹主动脉根部和背主动脉根部发生、发展而来的。因此在成体上,躯体性神经与交感性神经的节段性相差较大,头面部除脑神经外,脊神经节段为C1~C4,头面部血管的交感性神经节段为T1~T4,按解剖学解释,来自颈上、中、下神经节的交感性神经纤维构成颈动脉丛,又随颈内动脉、颈外动脉等分布于面、耳、眼、鼻、口和头颈等处,这些部位血管的内脏性感受器及其传入神经,可经各支动脉、颈总动脉丛、相应的神经节,将该处的感受信号传向脊髓的T1~T4节段;再者胸部脏器如心脏、支气管和肺等的脊髓中枢也在T1~T5节段。这样,头面部血管与胸腔脏器就有了相似的交感性神经节段,它们有可能在相应脊髓内会聚。

4.3上肢部交感性神经支配上肢血管的交感性神经节段T2~T9大致可分为2部分,前侧面和后侧面。由于前侧面的节段较低,所以其交感性神经支配可能主要是以T2~T9中的下几个节段为主,那么属前侧面的三阴经腧穴所在部位及其邻近部位的交感性神经节段也是这样。后侧面的神经节段位置较高,所以其交感性神经可能主要是以T2~T9中的上几个节段为主,上肢后侧面的三阳经穴位及其邻近部位的交感性神经节段也是同样。那么三阴经腧穴都能主治胸腔、腹腔的许多脏器病症(如胸腔脏器的交感性神经节段为T1~T5,横结肠以上的腹腔脏器为T6~T12;三阳经穴位基本上能与头面部(相应的交感性神经节段为T1~T4)疾病有关。例如内关穴主治心脏疾患,针刺后内关穴区血管的内脏性传入神经冲动,可增加或降低脊髓T2~T9的下几个节段的兴奋性,这种兴奋性的变化会使心脏(通过星状神经节)传来的神经冲动受到反射性影响。外关治疗耳聋、耳鸣、头痛、腮腺炎等病症。头面部的交感神经支配主要在T1~T4节段,外关所在上肢外侧面主要影响T2~T9上几个节段的兴奋性,这样上肢后侧面穴位与头面部交感神经的会聚就可能形成“内脏传入―内脏传出”的特异性反射。

4.4下肢部交感性神经节段支配下肢内侧面的三条阴经和后侧面的一条阳经即胆经共36穴及其邻近部位的交感性神经节段主要是以下肢T10~L3节段中的下几个节段为主;外侧面的2条阳经21穴及其邻近部位的交感性神经节段主要是以下肢T10~L3节段中的上几个节段为主。内侧面36穴主治下腹和盆腔器官(相应的交感性神经节段T10~L3)病症,外侧面21个穴位主要对腹腔脏器(横结肠以上相应的交感性神经节段T6~T12)病症。如足三里穴的交感性神经支配以T10~L3节段中的上几个节段为主,与横结肠以上腹腔器官的神经节段T6~T12有部分重叠,所以足三里能治疗腹痛、胃病、肠炎、消化不良等病症。同理,三阴交能治疗月经不调、经闭、小便不利、遗尿等病症。

5针感的传入路径

在各种组织刺激中可引起针感反应者,仍以刺中神经的发生机会最多。电生理实验也证明穴位针刺的感觉信息是由神经传导的,针刺内关或神门时,在受试者有得气感的同时,恰好能在肘部及腋部正中神经上同步地记录到动作电位。针感包括施术者与患者两方面含义,施术者针下得气感就是一种隐性气至病所表现。临床还观察到针刺环跳穴时,针感沿坐骨神经方向传导,病人则有酸麻胀痛感。这些表明针刺得气是以躯体传入神经为主导。而针刺调整脏腑功能则主要是以交感性神经(内脏传入纤维)为主,那么怎样解释针刺有得气感而后达到好的治疗效应这一关系呢?

6结论

躯体性神经与植物性神经在血管丛形成汇合区,这是两种不同性质神经相联系的枢纽。由此可推测出针感形成的大致路径:针刺穴位所引起的躯体性和内脏性感受器兴奋后,所产生的传入冲动在外周由混合神经主要由躯体性神经纤维向中枢传递,最终经丘脑上达大脑皮层。针刺效应的大致过程:针刺产生的冲动由混合神经主要是由内脏传入性纤维传递至脊髓,再发出内脏传出纤维到达由相同节段支配的内脏器官。内脏器官发出的神经冲动与针刺信号在中枢的传导特点也是较为一致,穴位传入信号能够到达内脏性神经的皮层投影区。得气感与针刺效应在穴位处以及大脑皮层区都有相互衔接、汇合区,可以推测针感与针刺效应是保持同步一致的。

7参考文献

关键词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并发症颅脑外伤

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是治疗外伤性脑积水应用最广泛的方法[1],但手术后并发症也较多。2003年3月~2008年9月收治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患者45例,术后出现并发症8例,发生率22.9%。现分析如下。

一般资料:本组外伤性脑积水患者35例,男25例,女10例,年龄24~68岁,平均36岁。全部经头颅CT和(或)MR1检查,诊断明确。

手术方式:全组患者均采用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手术应用博纳公司凤凰管,根据腰穿测压相应选择不同压力分流管,其中中高压管1例,等压管8例,中低压管25例,低压管1例。在全麻下施行,于外耳道后及上方4cm处作4cm长直或弧形皮肤小切口,颅骨钻孔后硬膜切小口,脑室管在导芯的引导下送入侧脑室内5~7cm,分流管泵阀均安置在耳后乳突后上方的皮下,用皮下隧道器打皮下隧道,经颈前外方及胸前壁至剑突下腹壁,切小口。将分流管埋入皮下隧道内,然后将腹腔管由腹壁小口置入腹腔内25~35cm,远端尽量置于盆腔,缝合切口。分流管除脑室端外均未固定。术后抗感染1周左右。

手术后发生并发症8例,男6例,女2例;年龄24~68岁。其中2例为术后分流管阻塞,1例为脑室端,1例为分流管泵阀阻塞;术后急性硬膜外血肿1例;术后腹痛5例,经对症处理于1周内消失。分流管阻塞2例中脑室端1例为外院术后阻塞来诊,予更换引流管;另分流管泵阻塞1例,改用中低压管后,均未再复发。急性硬膜外血肿1例经手术清除颅内血肿后治愈。5例腹痛患者经对症止痛处理后缓解。

分流管阻塞是分流手术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根据文献报道,其发生率14%~58%[2,3],本组发生率低(2例,5.7%),可能与手术例数少有关。分流管阻塞主要分为脑室端、腹腔端、分流管泵阀及分流管全程阻塞,其中以前2者多见。本组1例阻塞在脑室端,另1例则发生在分流管泵阀。脑室端阻塞多因脑组织、凝血块、细胞蛋白成份沉淀或脉络丛包裹堵塞。近端阻塞,也可出现在分流阀处。多因重度脑积水分流术后,脑皮层塌陷,短期内脑膨胀复位慢,出现双额、颞、顶硬膜下积液。在头部运动不协调,生成慢性硬膜下出血,而至分流管阻塞。分流管远端堵塞主要是因为大网膜包裹,管端周围炎症及异物所致腹腔端堵塞[4]。对分流管阻塞有效的预防方法包括:术前早期腰穿或脑室外引流,放出血性脑脊液及降低脑脊液蛋白,防止分流管内阻塞;根据脑脊液压力选用合适分流装置;脑室端置入长度适当,避免被脉络丛包裹;为避免分流管插入脑实质造成阻塞,可在超声或CT引导下置管[5]。引流管远端植入盆腔,避开大网膜;同时积极排除管腔内蛋白凝块、坏死组织、血块等,术前控制脑脊液蛋白在

术后消化道症状: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患者早期会出现腹胀、腹痛、恶心、呕吐或食欲下降等症状,主要为脑脊液对腹膜的刺激所致,一般1周左右可消失。脑积水患者脑脊液中的白细胞和蛋白增高时,腹腔端管周围可能出现炎性水肿,被大网膜包裹,出现腹膜炎、腹水等现象;另外抗生素的应用也可引起消化道症状。由于为非特异性症状,常不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但它给患者带来精神负担与痛苦,需医生及时处理并安慰患者。也有腹腔端分流管造成腹腔脏器损伤,如肠穿孔、横膈穿孔、阴道穿孔的报道[6]。临床上表现为腹膜刺激征、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等。因此应密切观察患者腹部情况,如出现症状时给予处理,经对症处理不减轻而加重时应进一步检查确定是否有其他情况存在。本组5例(14.3%)患者有消化道症状,多为腹膜刺激征,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

术后颅内血肿:术后颅内血肿以硬膜下血肿多见,归结其原因为手术时颅内压力发生变化,脑组织随压力波动而出现摆动,桥血管受到牵拉,断裂出血所致。一般而言,颅内减压后继发出血的原因有减压速度过快,脑组织发生大幅度摆动;脑皮层的小动脉或小静脉破裂出血[1];非外伤性血肿常因动脉瘤及动静脉畸形出血而形成;凝血机制障碍。因此,术中不可过度释放脑脊液,清亮即可;术后不可过早下地活动。

1江基尧,朱诚,罗其中.现代颅脑损伤学[M].第2版.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4:368-370.

2姚长义,梁传声,公茂青.成人交通性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失败原因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9,16(2):119-121.

3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076-1088.

4王秉玉.脑积水分流失败的有关因素.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J].1997,24:89-91.

5汤浩,雷霆,李龄.脑积水分流术后感染的研究新进展[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5,10(6):472-474.

THE END
1.超声“导航”下的腹部介入手术安全又高效2. 腹腔内存在大出血或感染。 3. 腹腔内存在大量粘连或纤维化。 4. 存在腹膜后肿瘤或血管疾病。 5. 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或长期服用抗凝药物。 四、操作流程 超声引导下的腹部介入手术操作流程大致分为术前准备、术中操作和术后处理三个阶段。 术前准备 ...http://shcb.x-publish.com/shtml/shcb/20241125/129876.shtml
2.国际旅游岛商报数字报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各种相关频率探头的具体使用,临床中超声检查的具体范围也更加广泛。超声检查是根据人体对相关超声波的整体反射,反映和观察各部位的具体病变情况,人体绝大部分的脏器疾病都能够通过超声检查来诊断。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超声检查可以检查哪些部位。 http://paper.hndnews.com/html/2024-11/25/content_149519_1552952.htm
3.我院麻醉科首例TAP神经阻滞运用于剖宫产手术为了保证腹壁切口范围镇痛,辅以超声引导下行腹直肌鞘神经阻滞。 十五分钟后手术开始,神经阻滞效果满意。 20分钟后进腹,行快诱气管插管全麻,1分钟内新生儿取出,Apgar评分9分、10分、10分。 术毕新生儿、患者安全送回病房。 术后访视,TAP神经阻滞持续镇痛近20小时,术后第二天及第三天患者诉轻度下腹痛,VAS评分3分。http://www.abzrmyy.com/News/View.asp?ID=168
4.超声引导下腹腔穿刺技能训练模拟人体模型■ 穿刺正确会有落空感,可抽取腹腔积液、置引流管、腹腔注药等。 上一页:超声引导下胸腔穿刺技能训练模拟人体模型 下一页:高级综合穿刺术与叩诊检查技能训练模拟人 产品图片产品名称规格型号价格(元)产品详情 网络版腹腔镜手术模拟训练系统(教师机)XM-F800A询价查看详情 ...http://www.xinmanyixue.com/1534.html
5.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加快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摘要:目的 探究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胃肠激素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60例,性别不限,年龄35~75岁,BMI 18.5~26 kg/m2,ASA分组Ⅱ~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于麻醉诱导前15 min行超...https://www.j-smu.com/CN/10.12122/j.issn.1673-4254.2022.02.19
1.术中腹腔镜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治疗小肝癌的临床探讨【摘要】:目的探讨术中腹腔镜超声引导射频消融(radie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小肝癌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7例肝癌患者共25个病灶在术中腹腔镜超声引导下穿刺射频消融治疗的效果。结果 23个病灶术后1个月经超声造影和增强CT或MRI复查显示病灶完全坏死;2个病灶术后1个月复查显示病灶部分坏死,经过进行第2次治疗,其后...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YXYX201102011.htm
2.腹腔镜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助力肝癌精准化治疗患者左肝肿瘤贴近左肝动脉、与胃相邻,单纯超声或CT引导下微波消融易导致副损伤,经过周密的术前准备,徐立友主任医师及李传智主治医师于7月9日成功为于先生实施腹腔镜联合术中超声引导下肝病损微波消融术。术中利用超声实时监测,消融范围完全覆盖病灶,皮肤仅有几个不超过1cm大小的穿刺口,患者很快顺利出院。回忆整个治疗...http://www.zxyy.cn/content/2021/ylkx/21319.html
3.超声引导法(精选八篇)肾囊肿的治疗方法有多种, 如传统的开放手术治疗和近几年兴起的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等, 虽然腹腔镜技术治疗肾囊肿也属微创技术, 但是与超声引导下介入性穿刺治疗相比, 其创伤仍然较大。B型超声为肝、肾囊肿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可靠的方法, 可以清晰显示囊肿在肝脏、肾脏内的位置、大小和深度以及与周围脏器的关系,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973ph1x.html
4.2022建立相关高龄前列腺癌患者机器人手术队列1个,完成风险及规范化评价体系1个;初步建立高龄前列腺癌机器人手术的适应证及禁忌证;完善高危前列腺癌患者HIFU联合机器人根治术30例;建立西部5G远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培训与示范中心。 3.资助强度及方式: 拟支持1项,市级财政经费资助不超过50万元,承担单位出资不低于50万元。https://www.tongruijiu.com/shenbaotongzhi/1532.html
5.腹腔镜超声在肝癌射频消融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2007-09/2008-04我院对15例肝癌患者的20个肝内肿瘤实施了腹腔镜超声引导下RFA治疗, 肿瘤直径2.5-7.3(平均4.5) cm. HBV(+)10例, HCV(+)1例, 合并有不同程度肝硬化11例, 胆囊结石9例. 其中1个癌灶12例, 2个癌灶1例, 3个癌灶2例. 术后采用超声检查及螺旋CT增强扫描评价RFA疗效. ...http://dx.doi.org/10.11569/wcjd.v17.i2.205
6.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EUS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EUS-FNB)与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的开展,标志着青海红十字医院肝胆胰外科胰腺疾病检查诊断及腹腔镜微创技术迈上了新的台阶,同时也有效提高了患者对科室医疗服务的满意度。肝胆胰外科将不断钻研提高,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https://www.qhrch.com/companynews/5547.html
7.“北斗”护航微创手术我院成功开展ICG荧光引导下的腹腔镜胆囊...科室目前可以熟练开展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腹腔镜下保脾胰体尾切除术、腹腔镜下肝门胆管癌根治术、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腹腔镜下疝修补术等手术,熟练掌握了肝癌经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超声引导下或者DSA下经皮经肝穿刺胆汁外...https://dzrmyy.cn/trend/17515.html
8.肝胆外科本中心结合术前数字化精准评估、术中超声实时引导、应用高清腹腔镜进行手术探查,对于可切除肿瘤,行腹腔镜肝门胆管癌根治术;对于不可切除肿瘤,行腹腔镜支架安放、胆道内/外引流等手术,全面实现了肝门部胆管癌治疗微创化。 4. 肝移植: 肝移植手术是终末期肝病唯一有效治疗手段,由于手术难度极大,技术要求极高而被誉为...https://www.whuh.com/ppxk/tszk/gdwk.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