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项目简介03项目开展的可行性、有效性目录项目开展背景0204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和处置措施
一、项目简介普通胃肠镜下发现消化道隆起性病变,只能观察到病变黏膜表面情况,具体黏膜下病变起源及性质诊断困难,对于黏膜下病变的大小、深度以及比邻血管器官等亦无法观察和评估。内镜超声可弥补普通内镜的上述不足,有研究指出内镜超声目前在黏膜下病变(SMT)诊断中作为首选内镜检查方法,根据超声下对病变形态特征和回声特点准确的定位和定性,有助于治疗方式的选择,甚至是良恶性隆起性病变的初步诊断。
一、项目简介什么是超声内镜检查?超声内镜检查(EUS),是一项将内镜与超声结合在一起的检查技术,它将微型高频超声探头安置在内镜前端,当内镜进入到胃肠腔后,直接观察腔内形态的同时,还可以进行实时超声扫描,以获得消化管道层次的组织学特征及周围邻近脏器的超声图像。目前我院开展的为小探头超声内镜。超声内镜检查有什么作用?超声内镜不仅可确定消化道粘膜下肿瘤的起源与性质,还对判断消化系肿瘤的侵犯深度及内镜治疗、外科手术切除的可能性,可用于胰胆系统肿瘤、慢性胰腺炎、十二指肠壶腹部肿瘤的鉴别诊断、纵隔病变、判断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与栓塞治疗的效果等方面,有明确诊断、指导治疗的作用。
一、项目简介
一、项目简介通过普通内镜的钳道,即可插入超声探头,具有操作简便、对消化道管壁切面的层次结构显示清楚、位置定位准确等特点。相较于传统内镜超声,小探头尖端更灵活,可对狭窄病变以及细小或表浅病灶准确探测。小探头内镜超声在临床上对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判断有重要价值,可以明确黏膜下病变在消化道分布特点以及起源层次情况,特别是对黏膜下病变,其探测的病变形态特征、位置深度、起始层次以及回声特点,有助于临床医师对内镜下隆起病变性质有较精确判断,为患者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并对黏膜下病变治疗方案(如内镜圈套切除术、内镜黏膜下挖除术、经黏膜下隧道内镜肿瘤切除术、内镜全层切除术)的选择,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一、项目简介小探头超声内镜适应症:1、黏膜下肿瘤的诊断:如平滑肌瘤、间质瘤、脂肪瘤等;2、消化道肿瘤浸润深度的判断;3、消化道恶性肿瘤的TN分期等。
三、项目开展的可行性、有效性目前我科有两名医师已经经过小探头超声内镜的培训,能独立完成操作,小探头超声内镜已经配置到位,内镜室环境及设备符合要求。
四、患者的权益(知情权、隐私保护、受益与风险)行该项检查前告知患者检查的目的、方法、费用,征得患者同意并签字后行该项检查。本检查不暴露患者身体隐私部位。
四、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和处置措施并发症:1、窒息:发生率极低,主要由于胃内注水过多时变动患者体位所致;2、吸入性肺炎:较少发生,常因术中误吸胃内液体所致;3、器械损伤:有咽喉部损伤、消化道穿孔等;4、出血:极少发生;5、麻醉意外。防范措施:1、术前禁食6-8小时,术后2小时内禁食、禁饮;改变体位;2、规范操作;3、术前做好麻醉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