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大全:腹腔镜下缝合与打结

开放手术中打一个方结所需的技巧与腹腔镜下缝合打结完全不同。打结的难度受几个因素影响。与同样的开放手术相比,腹腔镜器械较长、移动范围受限、触觉反馈减弱。

戳孔位置

理想情况下,持针器纵轴应平行于拟缝合关闭的切口。持针器末端应很容易抵达术野,腹腔内的器械长度应只有其总长一半(15cm)。辅助抓钳能很舒适的从对侧移至切口。两器械与镜头的夹角应在60~90度(图1)。最少也应有三个戳孔。镜头位于抓钳与持针器之间的后方时得到的视野是最「自然」的。

这种理想位置有时是不切实际的,那么另一种可接受的位置就是镜头从两器械的一侧观察术野。任何时候都不要把镜头摆在两器械的对面来观察术野,因为这时得到的画面是反的(镜像),而且不利于精确操作器械。此外,戳孔距离太近的话(<7cm)将导致器械之间互相打架,并且使阻挡镜头视野。

用于腹腔镜下缝合的理想戳卡应该既允许粗器械(直径10或12mm)也允许细器械(直径5cm)通过同一个接口,而且它应该足够坚韧,可以耐受缝针多次进出而不损害密封圈导致漏气。市场上有许多一次性戳卡具有以上特性。而当使用非一次性戳卡时,缝针应该反折着通过接口进入腹腔。

缝合时双手都需要派上用场。螺纹、气囊或者缝合的方法都可以固定戳卡,以防止缝合过程中术者拔出腹腔内器械时不小心带出了戳卡。训练有素的第一助手应该在任何时候都能以正确的角度将组织递给针尖,使缝合操作变得更为简单。

使用无损伤器械有助于防止组织意外损伤。如果术者为达到某个特定角度而苦苦奋斗,那么最好是再增加一个戳孔。预计术中需用到大量缝合操作时,开始阶段仔细的设计戳孔位置尤为重要。

材料

1.缝线

缝线的选择(肠线、丝线或合成线,单股线或编织线,可吸收线或非可吸收线)与开放手术没什么区别。打结过程中肠线容易卡在戳孔里。这个问题可以通过使用合成线来解决(2-0或3-0聚二恶烷酮线),它在打结时很容易滑动。尽管新的合成纤维有较高的抗张强度,但单股线很难操作,因为尾部的「记忆效应」不利于有效打结。

因此,合成线需要打更多的结以防止结头散开。体内打结只需要留8~15cm长的缝线,以减少穿过组织拖拉缝线的次数。在体外打结时则需要较长的缝线(60~90cm),以便能抵达术野后再从同一戳孔拉到体外。

2.缝针

共有三种不同曲率的缝针:直针、雪橇针、弯针(图2)。直针很容易放好位置并被持针器抓持,但很难沿弧线缝合组织。

使用直针时,辅助抓钳必须将邻近组织抓起去包裹针尖。

雪橇针(针体为直,针尖弯曲)像直针一样抓持,但其优势在于弯曲的针尖可以沿弧线穿过组织以减少损伤。

弯针是最难摆好位置并被持针器正确抓持的。弯针的优点在于缝合组织时与开放手术时的习惯相同。通过旋转手腕,弯针可以很明确穿过组织而不造成撕裂。

图2缝针类型(A:直针;B:雪橇针;C:弯针)

缝针和缝线需要反折着通过戳卡,以防止损伤气阀。为了反折缝线进入戳卡鞘,需距针尾至少5mm抓线。

显然,腹腔镜手术中不宜用普通不带线缝针,因为它们需要反复过早的取出。大弯针可能无法通过10mm戳卡,如果一定要用大弯针,可以换大直径戳卡,也可以临时拔除戳卡,将缝针直接经切口送入体内。

3.持针器

一般说来持针器应该能稳固的抓持缝针,能将针固定在90度位置,释放缝针时动作平滑,并且抓线时不会损伤缝线。枪式持针器使手腕处于生理休息位,但同时操作笨拙,可能导致皮神经损伤,因此很多时候都被同轴的持针器所代替,后者旋转更为方便。同轴持针器使术者能毫无阻碍的进行更为精细的操作。

许多外科医生喜欢持针器上带两个均可活动的菱形带齿钳嘴,它们可提供更好的抓持强度。而弹簧式持针器能提供预设的钳嘴角度(右侧弯曲45度,左侧弯曲45度,或90度),但固定的角度会限制缝合的灵活性并且不适于体内打结。

良好设计的辅助抓钳有助于体内缝合与打结。辅助器械的弯曲尖端有利于体内打结时绕线圈,且不会阻碍术区视野。逐渐平滑变细的钳尖可以防止线圈卡在钳杆上。当然,锐利的钳尖需要引起警惕,因为它可能刺伤肝脏和脾脏,锋利的钳嘴也可能损伤缝线。将器械尖端一直放在视野范围内有助于预防医源性损伤。

术者在操作中需要放松。在腹腔镜缝合过程中,肘部和肩部外展以及颈部肌肉紧张将导致手臂迅速疲劳。许多外科医生都在腰际水平抓持器械。进行精细缝合操作时,器械需在肩水平抓持并以指尖操作。手术台的高度和位置应该调整到术者最舒适的程度。例如,进行上腹部器官手术时,术者最方便的位置是站或坐在截石位患者外展的两腿之间。

持针

将缝针夹在持针器钳嘴最适当的位置是单眼视野下最困难的操作之一。如果操作正确,术者的辅助抓钳能迅速引导缝针并以完美的90度角传递给持针器。然而,很多时候术者在初步持针后仍需要调整角度。如果术者没有注意正确持针,缝针很容易在钳嘴中滑动或割裂组织。

有几种不同方法可以调整持针器钳嘴里已经夹好的针。松松抓持的呈斜角的直针可以很容易调整到90度角,方法是缓慢外退持针器直到缝针靠近戳卡鞘边缘。

对于弯针而言,当持针器松松抓持且允许其旋转时,可轻轻牵拉线尾来调整其方向(图4)。抓线过紧会损伤或磨损它。除了传递缝针的方法,很多医师喜欢将针摆放在肝脏或胃的表面,然后以特定的角度拾针,这就不需要持针器与辅助抓钳两者的运动协调配合。

在空中迅速持针的一种方法是,将持针器钳嘴张开包住持线的辅助抓钳杆,然后顺杆及线滑动直至夹针,辅助抓钳轻叩缝针调至最终位置。

体外打结

体外打结可用于结扎血管、拉拢组织、重建器官、手工吻合等,指在腹腔外做结然后用推结器推至术区,最常应用方结或滑结。

体外打结有几个缺点限制了其应用。

首先,打结过程中往往在缝线一头经戳卡拉出体外之前,另一头就已经穿过了组织。而使用长线则可能在做结与压结的过程中割裂组织。

其次,引入缝线和拉出缝线的过程都可能导致戳卡漏气。体外打结过程中助手用手指按压封住戳卡口可以减少漏气。而使用新型高流量注气机可以迅速补充逸出的气体,弥补气腹的突然丢失。

第三个常见问题是,使用推结器体外推结时可能导致组织的撕裂。为了避免撕裂,应该把推结器想象成医生手指的延伸来使用。在标准的打结过程中,把结推向组织时不应该带张力牵拉缝线。而推结过程中助手用钳子在组织附近夹住缝线有助于减少缝线的张力。

1.预制结(PreformedKnots)

EndoLoop(爱惜康公司)和Surgitie(美国外科公司)都是预制滑结,可以用来结扎蒂状物,如血管、胆囊管、阑尾根部等。套圈也可以用来关闭囊状结构的开口阻止内容物漏出(例如破裂的胆囊)。

预制套圈折叠后可由3mm戳卡置入体内。以抓钳穿过套圈抓稳蒂状物组织(图5)。套圈顺抓持器械下滑套住蒂状物,推动推杆塑料末端并拉紧缝线,将套圈紧紧的结扎在蒂状物上。最后用剪刀剪断缝线,至少留5mm长的线尾。正确放置套圈的关键是,将推杆末端正好放在结头最后收紧的地方。

Pre-TiedEndoKnot(爱惜康公司)是一种附带缝针的预制结。缝线穿过组织后,针和线都从同一个戳卡中退出腹腔内。预制结顺一次性推结器滑下,并被推结器推入腹腔内。这种预制结是一种改良的路德结,它安全可靠,尤其是使用能遇水膨胀的铬制肠线时。

2.路德结(TheRoederKnot)

常使用的是附带长线(60-90cm)的缝针。缝过组织后,缝线的两端都从同一戳卡中退出腹腔内。

助手将手指按压在戳卡孔上减少漏气并分开两线尾。先做一个半结,用拇指和无名指夹住结头(图6A)。用游离线尾绕两线三圈(图6B)。再将线尾穿过最后做出的线圈(图6C)。

路德结的一种变种是最后还要将线尾穿过最先做出半结的线圈(图6D)。增加这一步骤有一定优点,因为新型的合成线很容易松开。而肠线或丝线遇水会膨胀,打出的结头不需要增加这一步也很牢固。将线尾轻轻拉紧便可完成这个结。线尾留5mm剪断,用推结器推紧结头。

很多医生都认为路德结牢固可靠,但也可以加上金属夹或聚二恶烷酮夹(apra-Ty,爱惜康公司)进一步确保安全。

3.方结(TheSquareKnots)

体外方结是腹腔镜下最简单也是最可靠的结。缝过组织后,两线尾都从同一戳卡退出体外。使用推结器分次打两个半结便成了方结(图7)。

需要注意的是,第二个结方向要与第一个结方向相反才成为方结。如果两个结都是同方向的,打出来的是滑结而不是方结。

而为了打好方结,可以先同方向拉线(左或右)将两个半结变为滑结方式推结(图8)。滑结更容易用推结器推至需要的紧度。然后再反方向牵拉两线尾将其转变为方结。(注:此即所谓滑正结,滑着推进,正着拉紧)

和开放手术一样,可以再多打几个半结来完成此次打结。体外打结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是气腹的迅速丢失。简化打结及提高打结速度的方法有助于减少气体丢失。因此,有的外科医生先将所有半结做好,各留1cm距离隔开,最后再依次用推结器推紧。

体外方结的最大缺点是,长线需要从组织穿过,而对组织一定的牵拉张力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这种技术更适用于弹性组织的简单缝合,例如胃底折叠术中的胃表面。很多医生发现不正确的缝线选择可能会妨碍打结。如前所述,合成线更适合于体外打结,因为更容易滑动以及对组织损伤更小。

体内打结

体内打结最常用于精细结构及连续缝合结束之后。有很多情况下需要使用体内打结,例如胆总管切开术、器械肠道吻合后的加固、胃浆肌层切开术后的关闭。

体内操作可以避免杠杆效应,并能避免体外打结过程中拖曳长线及退出同一戳卡时对组织的牵拉作用。体内打结的缺点主要在于其操作难度,尤其是在狭小的空间内。

1.方结(TheSquareKnot)

体内打方结类似于开放手术中的「器械打结」(图9)。线的长度大约8-15cm,过长或过短的线都会使得器械绕线变得复杂困难。缝针和线经过多口径一次性戳卡、或反折后经可重复使用戳卡放入体内。缝过组织后,线尾最好留短并置于线结附近容易抓持到的地方。

有几种用线绕器械的方法。首先将线绕器械两圈,类似传统的外科结。打第一个半结时绕线两次有利于锁紧结头。无论绕一圈还是两圈,接下来用绕线的器械抓住短线尾并牵拉穿过线圈。

尽可能靠近末端抓持线尾有利于拖线过圈。然后用长线尾绕器械打第二个半结,但这时要反方向绕线才能打成方结。和前面一样,绕线的器械抓住短线尾并牵拉穿过线圈。后继的结也要交替方向绕线以保证打出方结。

腹腔镜下绕线的难度往往缘于器械进入腹腔的角度。以垂直于持针器轴方向抓持弯针末端可以改进角度,有利于绕线。增加一个戳卡或将镜头换个戳卡置入也可能会有所帮助。带角度的镜头以及三维视频腹腔镜技术可以改善视野和方向感。记住,改变线的长度、使用弯曲辅助抓钳器械、合适的戳卡位置规划都有利于体内器械打结。

另一种绕线办法是三捻结(triple-twistknot)。持针器抓持缝针末端,再将持针器360度旋转四次让线绕在自身轴杆上。松开缝针让其垂下。接着持针器再抓住线尾将其穿过线圈。然后和平常一样拉开两线尾打成外科结。再多打几个结确保结头牢固。

但有时在特定角度的戳卡下这种方法很难操作。对于这种情况,可以将线摆放在临近组织表面做成一个线圈(图10)。然后用抓钳拾起缝线交叉处,否则线圈仍将留在组织表面。第二把抓钳穿过线圈抓住短线尾完成打结。第二个半结也用同样的方法,但方向相反。这种技术在带深度感的三维腹腔镜下更容易完成。

现在已经发明了专门用于体内缝合与打结的器械。EndoStitch(美国外科公司)是种半自动缝合设备,在缝合的过程中缝过组织后不需要第二把器械来接针。因为无需人工调整针在器械里夹持的位置,所以即使是没有大量腹腔镜手术经验的医生也很容易学会使用(图11)。

它广泛应用于泌尿外科、妇科及普外腹腔镜手术,尤其适用于困难入路的区域。EndoStitch的不足之处在于其使用的是一种短直针,难以确认缝合的深度。

2.邓迪挤塞结

可以在体外将线尾预制成一种特殊滑结用作连续缝合的起始,这样就无须用到体内打结。将线自身交叉并置于线环下方,便形成一个类似8字形的双环(图12)。再将线先后穿过两个环。留下1.5cm长的线尾,将该结经戳卡置入操作区域。

在完成第一针缝合后,将针线穿过该滑结的线圈。拉动缝线直至线圈紧贴组织。以与缝线相反方向拖拉线尾收拢邓迪结,从而挤紧该结。然后便可按照常规方式完成缝合。

图12邓迪挤塞结可用于连续缝合的起始(A:体外做结;B:拉动线尾调整线圈大小;C:将针穿过线圈)

3.阿伯丁结(TheAberdeenKnot)

阿伯丁结用于连续缝合的结束(图13)。穿过之前的缝线下方形成第一个线环。再穿过第一个线环形成第二个线环并拉紧第一个线环。将线尾穿过第二个线环收紧结。助手需要保持缝线的张力但又不能夹断缝线。这也许需要用到带橡皮套的无损伤器械来避免对缝线的损害。

要点总结10条如下

1.了解你操作的组织,选择合适的缝针、缝线以及技术。

2.决定戳卡位置前需先考虑如何缝合。

3.持针器与辅助抓钳之间夹角大约60-90度。

4.体内打结时缝线长度约8-12cm。

5.体外打结时缝线长度大于30cm。

6.不要抓线过紧,这会磨损缝线使其损失抗拉强度。

7.打方结而不是「空结」。

8.斜角镜头更好。

9.在进入手术室实际操作之前,先在盆腔训练模型上进行练习。

THE END
1.腹腔镜直弯分离钳无损伤阑尾胆囊胃抓钳线剪组织剪刀非模拟训练...腹腔镜直弯分离钳无损伤阑尾胆囊胃抓钳线剪组织剪刀非模拟训练义乌批发找货,源头货源。价格:¥200,重量:1kg/件https://www.yiwugo.com/product/detail/963773009.html
2.话题详情页您好,为了给您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微医将于3月20日进行健康号产品升级,届时健康号产品的视频发布功能将暂停使用,历史发布视频暂时无法查看,由此给您带来的诸多不便,深表歉意。感谢您对微医平台的理解和支持。https://www.guahao.com/article/detail/sCLER266524721271537666
3.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根治性切除手术配合常用器械:两把分离钳,两把鸭嘴钳,大中小号homulook,大直角钳,剪刀,钛夹,针持 、手术方式 1.常规消毒铺巾,布袋子两个都固定主刀同侧(病人右侧),链接各管道线路,上方布袋放分离钳方便切换 2.酒精再次消毒皮肤,用弯盘递尖刀脐下切口,进气腹针充气,递艾丽斯钳夹切口处提起,递12mm穿刺器,热水泡镜子置镜,探查腹腔情...https://www.meipian.cn/340oasuc
4.指南与共识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操作指南(2023版)基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操作指南(2018版)》,结合近年研究热点及高等级循证医学成果,以临床证据为基础,临床问题为导向,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腹腔镜与内镜外科学组、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外科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结直肠外科专家工作组、中国抗癌协会腔镜与机器人外科分会、中国医学装备协会腔镜与微创...https://www.360doc.cn/article/50910763_1112161564.html
1.适用于腹腔镜手术器械剪刀单开双开弯剪刀直剪刀组织剪刀线剪单开...适用于腹腔镜手术器械剪刀单开双开弯剪刀直剪刀组织剪刀线剪 单开弯剪刀图片、价格、品牌样样齐全!【京东正品行货,全国配送,心动不如行动,立即购买享受更多优惠哦!】https://item.jd.com/10086039935828.html
2.纵隔子宫对身体有什么影响纵隔子宫的发病原因冷剪刀分离法 宫腹腔镜下冷剪刀分离法子宫纵隔冷剪刀分离术,从根本上避免了传统治疗方法出血多的缺点,优点在于术后出血少、创伤小、女性身体恢复时间短,同时还不会形成粘连,通过此方法治疗后宫腔形态恢复正常达90%以上,完全做到了不影响术后自然受孕。 电针治疗 ...https://www.ishanin.com/utertIsstum
3.纵隔子宫纵隔子宫介绍,什么原因引起的纵隔子宫1、宫腹腔镜下冷剪刀分离法 子宫纵隔冷剪刀分离术,从根本上避免了传统治疗方法出血多的缺点,优点在于术后出血少、创伤小、女性身体恢复时间短,同时还不会形成粘连。 从最大程度的保证了子宫,通过此方法治疗后宫腔形态恢复正常达90%以上,完全做到了不影响术后自然受孕。 https://www.ohaoyun.com/post/33336.html
4.一次性使用腹腔镜高频手术电极迈瑞一次性使用腹腔镜高频手术电极产品满足多种手术需求。https://www.mindray.com/cn/products/laparoscopic-products/disposable-laparoscopic-instrument/disposable-laparoscopic-surgical-electrodes
5.YY0672.2YY 0672的本部分规定了腹腔镜用剪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贮存等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腹腔镜用剪(以下简称剪刀),供施行腹腔镜手术时,剪切腔内组织用。内镜器械.第2部分:腹腔镜用剪, Endoscopy instruments.Part 2:Laparoscopyhttps://www.antpedia.com/standard/6327406.html
6.乳腺疾病腔镜手术专家共识及操作指南(2021版)手术方 法:腋下切口作为观察孔置入 30° 腹腔镜,在良好照明和放大作用下用电钩或电剪刀操作, 遵循乳腔镜操作流程"九步法":①离断乳房腺体的 外侧;②离断前方即 Cooper 韧带,也就是皮下;③离 断腺体外上边界;④离断腺体后方与胸肌筋膜的联系;⑤离断内上边界,该区域有时会遇到胸廓内动脉 的肋间穿支,需要 ...http://zgwcwk.paperopen.com/oa/pdfdow.aspx?Sid=202112001
7.腹腔镜手术是如何进行的?–易康网性分化和发育异常造成的一类疾病在妇科门诊中非常少见,其中一部分患者因有Y染色体而需要切除性腺。传统的手术方式是开腹探查,再行性腺切除。我们自2003年7月至2004年8月间开展了腹腔镜下行性腺切除手术共13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一、手术方法 1、术前准备同一般妇科腹腔镜手术。 http://health.eekang.net/knowledge/9841
8.记得,直肠TEM手术与ESD均可以作为中低位直乙结肠微创手术的方案...直肠肿瘤是胃肠外科常见的疾病。较小的良性肿瘤可在行纤维肠镜检查时切除。直径较大、广基的良性肿瘤和早期的恶性肿瘤均需外科手术干预。通常采用经腹、经骶和经肛门入路手术。无论哪种手术,包括近年发展的腹腔镜手术都对全身有影响,治疗费用和并发症均较多。局部切除术因https://m.chunyuyisheng.com/m/topic/277372/
9.全部招商产品医疗器械 腹腔镜手术器械 弯分离钳5*330 招商区域:[全国] 医疗器械 腹腔镜手术器械 钩剪刀5*330 招商区域:[全国] 医疗器械 腹腔镜手术器械 上翘直剪刀5*330 招商区域:[全国] 推荐专题 企业推荐 产品推荐 微型牙挺手摇式抢救车样本处理及孵育系统棉纱块牙科根管水泥输送器牙科用锉牙科直手机电泳仪硅橡胶导尿管神经...https://c66428.qxw18.com/produ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