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管原理理解和记忆(汇总篇)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3.07.29浙江

带你深刻理解企业会计准则”

星标方法超级简单,点击上方【桃花源笔记】→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

第一章:财管管理基本原理

有限合伙企业出资人上限50人

原理:

有限合伙企业承担有限责任,这样容易吸纳大量的投资者成为合伙人,如果不加以控制,容易成为非法集资的平台。

财务管理目标中,考虑了风险因素

1、企业价值最大化

2、股东财富最大化

1、企业价值最大化等于企业所能创造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利用了风险与报酬关系,企业价值=Σ利润/(1+有风险贴现率)

2、股东财富最大化有时也被称为股价最大化,而股价是反映风险因素的。

每股收益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没有考虑风险怎么理解?

基本每股收益=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

从公式上来看,每股收益是由净利润公式计算出来的,所以两者具备相同的性质。而利润最大化没有考虑风险,为了赚钱,你不停的借钱或者全是应收款,风险自然大。

货币市场

短期国债/国库券

可转让存单

银行承兑汇票

商业票据

记忆:

货币市场的特点就是短期,流动性强。所以从名字上是一个记忆点,比如短期国债,比如“可转让”存单,银行承兑汇票付款期短,商业票据周转期限短,以此来记忆。权益工具必定是长期的,所以货币市场全是债券类。

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

资金融通

风险分配

通风。

市场有效性的检验方法

弱式有效:随机游走和过滤规则

半强式有效:事件研究和基金表现

强式有效:内幕交易

随过弱—水锅肉

半事基—半撕鸡

第二章:财务预测和财务预算

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

流动资产(货币+交易+应收+存货等)

速动资产(货币+交易+应收)

流动:应交存货

速动:应交货

利息保障倍数

=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利润总额+财务费用/利息费用

=(净利润+利息费用+所得税费用)/利息费用

分母中的利息费用指的是本期的全部应付利息,不仅包括利润表中财务费用的利息费用,还应包括计入资产负债中固定资产等成本的资本化利息。

分子中的利息费用是计入本期利润表的费用化利息。

所以公式变下形,更有利于记忆:

=(净利润+利息费用+所得税费用)/(利息费用+资本化利息)

分母中无论资本化还是费用化,利息都是要支付的,所以这里是全包括,跟什么形态无关,是本期的全部应付利息。

分子中的利息费用之所以不包括资本化利息是因为资本化利息不在利润表中,并不影响息税前利润。

产权比率和权益乘数

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

权益乘数=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

公式其实比较简单,刷题的过程中大概率能记住。但以防万一,尤其是两个公式容易混淆一起,所以得有个辨识度。

速动资产和流动资产里面的应收账款和存货

长期资本=长期负债+所有者权益

=资产总额-流动负债

=长期资产+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长期资产+营运资本

应收账款周转率为何用应收账款余额

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收入/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如果分母用应收账款净值,则周转率增加,周转速度加快,给人一种提高了应收款管理水平的感觉,但实际上却是由坏账准备引起的,自相矛盾。所以用应收账款原值来计算。

应收票据本质上也是应收账款的一种,只是应收形式不同。所以这里的应收账款是广义的应收款,并不仅仅指“应收账款”科目。

另外,这里的收入金额应该使用的是赊销金额,因为现销金额已经周转回来了。但实际中财务报表不会提供赊销和现销比例,所以采用的是营业收入。

投资性房地产是金融活动

投资性房地产在会计里面是属于经营活动,但在财管里属于金融活动。盖二者的分类差异导致。之所以是金融活动,是因为投资性房地产的目的是赚取租金或增值,非企业经营性活动。

管理用报表会计恒等式的推导

净经营资产=净负债+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经营资产+金融资产=经营负债+金融负债+所有者权益

-》经营资产-经营负债=金融负债-金融资产+所有者权益

-》净经营资产=净负债+所有者权益

净经营资产=经营营运资本+净经营长期资产

经营流动资产-经营流动负债=经营营运资本

经营长期资产-经营长期负债=净经营长期资产

相加得:

经营资产-经营负债=净经营资产

-》净经营资产=经营营运资本+净经营长期资产

记忆的角度来讲,就是短期经营资产加长期经营资产

税前经营利润-利息费用=利润总额

这个公式该怎么理解。

税前经营利润是实体利润,利息费用是债权利润,利润总额就是股权利润。

所以是实体-债权=股权

税后经营利润-税后利息费用=净利润

利润总额*(1-T)=净利润

利润总额=税前经营利润-利息费用

》税后经营利润-税后利息费用=净利润

税后经营利润=经营损益

税后利息费用=-金融损益

》经营损益+金融损益=净利润

债务现金流=税后利息费用+净负债减少(-净负债增加)

这个是站在债务人的角度来看现金流收入,利息就是债务人的收入,净负债的减少说明企业在还本,对于债务人来讲,也是现金注收入。相反,净负债增加说明债务人给企业现金,所以减少了现金流。

股权现金流=净利润—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股权现金流=现金股利—股份发行

=净利润—留存收益—股份发行

=净利润—(留存收益+股份发行)

=净利润—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或者这么来理解,净利润是属于股东的,但净经营资产有增加的资金需求需要权益提供一部分,所以扣除之后,流量减存量之后的现金才是属于股东的现金。

增加的金融负债=净负债增加-动用的金融资产

净负债增加=增加的金融负债-增加的金融资产;

》增加的金融负债=净负债的增加+增加的金融资产;

》增加的金融资产=预计的金融资产-基期的金融资产=-(基期的金融资产-预计的金融资产)=-可动用的金融资产;

》增加的金融负债=净负债的增加-可动用的金融资产

如果没有可动用的金融资产

则增加的金融负债=净负债的增加

资金需要量

外部融资需求量=增加销售额需要增加的资金量-留存收益增加额(预测期销售额×销售净利率×利润留存率)

这种只能结构化的按逻辑去记忆。

1、需要多少资金

2、内部能解决多少

3、还需要多少

外部融资需求=增加的营业收入×经营资产销售百分比-增加的营业收入×经营负债销售百分比-可动用的金融资产-预计销售额×预计营业净利率×(1-预计股利支付率)

分子分母同乘以销售收入

=销售增长率*(基期经营性收入-基期经营性负债)-留存收益增加额

融资总需求=净经营资产的增加

=销售增长额*净经营资产销售百分比

=销售增长额/净经营资产周转率

融资渠道要么债权(外部的)、要么股权(内部的)

外部融资就是借款等引起净负债的增加。

内部融资就是留存收益的增加、引起的是股东权益的增加。

融资总需求来自内外两渠道不就是净负债的增加和股东权益的增加、这两个相加就是净经营资产的增加。

外部销售增长比为负数

比例为负数,说明外部融资需求为负数,则企业有余额,可以用来做短期投资。

内含增长率的计算(简易法)

净经营资产增加=利润留存

期初净经营资产=期末净经营资产-利润留存

》净经营资产增加率=利润留存/期初净经营资产

》净经营资产增加率=利润留存/(期末净经营资产-利润留存)

=销售增长率=内含增长率

可持续增长率的计算(根据期初股东权益计算)

》可持续增长率=股东权益增长率

》留存收益本期增加/期初股东权益

》本期净利润×本期利润留存率/期初股东权益

》期初权益本期净利率×本期利润留存率

》(销售净利率×期末总资产周转次数×期末总资产期初权益乘数×利润留存率)

可持续增长率的计算(根据期末股东权益计算)

》可持续增长率=股东权益增长率=留存收益本期增加/期初股东权益

》本期净利润×本期利润留存率/(期末股东权益—本期净利润×本期利润留存率)

将分子分母同时除以期末股东权益:

》本期净利润/期末股东权益×本期利润留存率/1—(本期净利润/期末股东权益×本期利润留存率)

=三连乘积/(1-三连乘积)

》期末权益净利率×本期利润留存率/1—(期末权益净利率×本期利润留存率)=(销售净利率×期末总资产周转次数×期末权益乘数×本期利润留存率)/(1-销售净利率×期末总资产周转次数×期末权益乘数×本期利润留存率)

=四连乘积/(1-四连乘积)

》(权益净利率×本期利润留存率)/(1-权益净利率×本期利润留存率)

可持续增长率的计算(简易法)

》利润留存/(期末所有者权益-利润留存)

》利润留存/期初所有者权益

财务政策和经营效率不变

财务政策不变说明资产负债率和留存收益比率不变,根据资产负债率不变可知权益乘数不变。

经营效率不变指的是营业净利率和资产周转率不变

通货膨胀对企业财务活动的影响

(1)引起资金占用的大量增加,从而增加企业的资金需求;

因为通货膨胀,会导致物价上涨,企业购买原材料设备等需要的资金跟多,所以增加企业的资金需求

(2)引起企业利润虚增,造成企业资金由于利润分配而流失;

通货膨胀会导致企业利润虚增,比如今年的通货膨胀率为20%,和去年相比今年利润增长率为10%,表面上看利润增加了,实际上扣除通货膨胀的影响后,企业利润并没有增加,所以虚增了企业利润,有可能会增加股利分配额,所以造成企业资金由于利润分配而流失

(3)引起利润上升,加大企业的资金成本;

通货膨胀会引起利润上升,有可能会增加股利分配额,所以会加大企业的资金成本。另一方面,利率上升,也是会加大企业的资本成本。

(4)引起有价证券价格下降,增加企业的筹资难度;

证券价值等于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通货膨胀市场利率上升,则折现率上升,现值下降,因此证券价格下降

(5)引起资金供应紧张,增加企业的筹资困难。

通胀时期,央行会收紧银根(提高准备金率和利率),使得银行信贷规模下降,增加筹资难度;

第三章:价值评估基础

预付年金终值和普通年金终值

期数加一,系数减一

预付年金在期数的末尾再加一个年金值,最后再减去一个年金值,这样算终值的期数就会加一,系数减一。F=A*(F/A,I,n+1)-A=A*【(F/A,I,n+1)-1】

预付年金现值和普通年金现值

期数减一,系数加一

预付年金在0,1,2,上分别有一个年金,而普通年金则是是1,2,3上。预付年金的现值P=A+A*(P/A,I,2),而普通年金的现值P=A*(P/A,I,3),所以是期数减一,系数加一。

变异系数=标准差/预期收益率

从名字上去记,鱼变异了,膘特别大。膘在上,鱼在下。所以是标准差/预期收益率。

协方差

含义:

两个资产收益率偏差的乘积,(XI-X)(YI-Y),X和Y是预期值,N个,那就是西格玛(XI-X)(YI-Y)/n。差异的变动方向如果是同向的,则为正,如果不同向,则为负值。

系统风险系数β

β系数是投资组合的收益与市场收益的协方差÷市场收益的方差。个别股票的风险相对于市场风险的变动程度。

简单理解成个股的收益率受大盘的影响程度。

记一个协方差除以方差。

组合的投资组合的β系数是所有单项资产β系数的加权平均数

组β=∑单β×单权=所有单项资产β系数的加权平均数,权数为各种资产在证券资产组合中所占的价值比例。

充分投资组合的风险,只受证券之间协方差的影响,而与各证券本身的方差无关。

因此,充分投资组合的风险,只受证券之间协方差的影响,而与各证券本身的方差无关。

资本市场线

总标准差=Q×风险组合的标准差

因为无风险资产的标准差为0,所以组合资产的标准差涉及到无风险资产的都为0,最后公式=Q×风险组合的标准差

资本市场线的斜率

总期望报酬率=Q×风险组合的期望报酬率+(1—Q)×无风险利率;

总标准差=Q×风险组合的标准差;

资本市场线的斜率=(风险组合的期望报酬率—无风险利率)/风险组合的标准差。

可知:当Q=1时,总期望报酬率=风险组合的期望报酬率,总标准差=风险组合的标准差

当Q=0时,总期望报酬率=无风险利率,总标准差=0

所以,资本市场线的斜率=(风险组合的期望报酬率-无风险利率)/风险组合的标准差,可以看到与无风险利率是反向关系。

由于截距为无风险利率,所以,资本市场线的表达式为:

总期望报酬率=无风险利率+[(风险组合的期望报酬率-无风险利率)/风险组合的标准差]×总标准差

rP=rf+(rm-rf)*σP/σm

方差、标准差、变异系数度量投资的总风险(包括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

方差度量的是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的偏离程度,反映的是总风险,而总风险包括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标准差,变异系数的概念或公式皆由方差而来,所以三者是一致的。

平息债券-付息期无限小

付息期无限小是个什么概念?可以理解为每秒都在计息付息,所以是连续支付利息,支付期之间无大的波动,不像流通债券那样,割息后会产生断点。

到期收益率大小

投资报酬率=年报酬/投资额=【年利息+(本金-买价)】/买价

溢价发行的债券,因为投资成本高了,本金-买价为利得收益,为负数,所以到期的收益率会小于票面利率。

折价发行,则相反,利得收益为正数,再+年利息收益,其收益率会大于票面利率。

股利增长率、股价增长率或资本利得收益率

R=D1/P0+g,g为何也称为股利增长率,股价增长率或资本利得收益率

预期股利除以买价,D1/p0,是股利收益率。股利增长率是某年股利相比于上年增长的比例,也叫预期股利增长率。

假设RS不变,P0=D1/rs-g,P1=D2/rs-g,而D2=D1*(1+g)。所以P1=P0*(1+g),(P2-P1)/P1=g,所以g股利增长率,股价增长率或资本利得收益率。

股利增长率=股价增长率

在市场有效的前提下,股价能反映价值,所以股票的股价=股票的价值,因此历史股价的增长率=股票价值的增长率。

根据固定增长股利模型可知:P0=D1/(R-g),当前股价P0=D1/(R-g)=D0×(1+g)/(R-g),一年后股价P1=D2/(R-g)=D1×(1+g)/(R-g),所以:

股价增长率=(P1-P0)/P0=[D1×(1+g)/(R-g)-D0×(1+g)/(R-g)]/[D0×(1+g)/(R-g)]=(D1-D0)/D0=[D0×(1+g)-D0]/D0=g

由此可知:股利增长率=股价增长率

这里重点是前提必须得在市场有效的情况下,否则股价增长率与股利增长率不同。

第四章:资本成本

普通股资本成本

根据折现原因,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股价

p*(1-f)=d1/(1+k)+d1*(1+g)/(1+k)^2…d1*(1+g)^(n-1)/(1+k)^n

右边等比数列,化简之后,可得

k=d1/[p*(1-f)]+g

成本率就是代价,用资费用除以本金,对于普通股来讲的代价就是股利,下年的股利是上年的代价,再加上增长率,就是资本成本了。应用前提就是股利保持一定的增长率。

债务成本是未来成本

期望收益率和承诺收益率

理论上来讲,债权人期望收益才是其债务的真实成本。期望收益率为收益和风险的加权平均。但在实务中,绝大多数公司违约的风险比较低,而且也很难估计违约风险,所以期望收益率和承诺收益率约等于。但如果考虑违约风险,期望收益率小于承诺收益率。

风险调整法对政府债券到期日相同的要求

根据利率期限结构理论,期限不同,利率不同。风险调整法是政府债券的市场回报率+企业的信用风险补偿率,信用风险补偿率同期限无关,所以要找到期日相同政府债券,这样风险调整相对准确。

第五章:投资项目资本预算

静态回收期测试方案的流动性而非盈利性

静态回收期和动态回收期

相同情况下,静态回收期从数值上肯定是小于动态回收期的。投资成本一致,而现金流量静态回收期不用折现,数值更大,所以自然早回收成本。

当静现值大于0,或PVI大于1,或IRR大于折现率,此时说明肯定能回本,不管是静态回收期还是动态回收期,肯定都是小于项目寿命期

当静现值等于0,或PVI等于1,或IRR等于折现率,此时说明刚好回本,所以动态回收期=项目寿命期,而静态回收期是小于动态回收期的,所以小于项目寿命期

会计报酬率使用的是账面利润,而非现金流量,而账面利润与现金流量的关系大小为不确定,所以以上三种情况下,会计报酬率与折现率的大小关系都是不一定。

现值指数=1+净现值/原始投资额现值

现值指数的分子是未来现金净流量现值。未来现金净流量现值=净现值+原始投资额现值

所以现值指数=(净现值+原始投资额现值)/原始投资额现值=1+净现值/原始投资额现值

当产生的年现金流量不平均的时候,前少后多或者前多后少,就会出现这种情况。比如两个项目,有个项目现金流量后面才多,需要的回收期比另外一个项目长,但投资回报却远远的超过另外一个项目,这样就得出了不一致的结论。

两个领导头头(投投)不是一心的。

确定现金流出量考不考虑利息和偿还本金

实体现金流量法不受资本结构影响

资本结构影响的是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而实体现金流量是企业全部现金流入扣除成本费用和必要的投资后的剩余部分,它是企业一定期间可以提供给所有投资人(包括股权投资人和债权投资人)的税后现金流量。而且不用利息和偿还本金,资本结构影响股权和债权现金流,但总额不变。所以说实体现金流量法比股权现金流量法简单。

经营期现金流量

直接法:=销售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

间接法:=净利润+折旧等非付现成本

推导公式=(销售收入-付现成本)×(1-所得税税率)+折旧等非付现成本×所得税税率

净现金流量=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

营业现金流量=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

=营业收入-(总成本-非付现成本)-所得税

=收入-总成本+非付现成本-所得税

=税后经营利润+非付现成本

=(收入-付现成本-非付现成本)×(1-所得税税率)+非付现成本

=收入×(1-所得税税率)-付现成本×(1-所得税税率)+非付现成本×所得税税率

=(收入-付现成本)×(1-所得税税率)+折旧等非付现成本×所得税税率

所得税是T,T的编码是伞,伞是需要折起来的。这样记住折旧×所得税税率。只要记住这个,就不容易错。

为什么不能将旧设备的变现价值抵减购买新设备的购买成本

旧设备的变现价值在继续使用旧设备中是现金流出,因为是一种机会成本。而购买新设备方案中,更新旧设备和购买新设备是一种互斥方案,两者毫无关联,就算将变现价值抵减购买成本,假如变现10W,新设备价格是100W,那你的购买成本仍然是100W,而不是90W。否则旧设备的变现现金流量会被考虑两次。

为什么平均年年成本中现金流出总现值为什么要减去流入部分

更新决策中,把少量的现金流入作为现金流出的抵减项。

β资产和β权益的理解

β资产是站在总体资金的角度考虑,它既有所有者投入资金,也有债权人投入资金,对于债权人来说利息是流入,对于所有者来说是流出,所以它未来的回报是不扣除利息的,它是不受资本结构的影响,不含财务杠杆。而权益是剩余价值,必然受资本结构,也就是负债的影响。所以说β资产不含负债,β权益是含负债的。

根据加权平均,β资产=β权益XE/(E+D)+β负债XD/(E+D)。β负债我们认为合同约定为固定,波动为0,所以β负债=0,最后β资产=β权益XE/(E+D)=β权益X1/(1+D/E)

如果考虑所得税,则

β资产=β权益XE/[E+D*(1-T)]=β权益X1/[1+D/E*(1-T)]

变动成本率+边际贡献率=1

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总额/销售收入×100%

=单位边际贡献/销售单价×100%

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总额/销售收入×100%

=单位变动成本/销售单价×100%

边际贡献率=1-变动成本率

理解公式的基础上,这么来记:边和变都是同音

销售利润=(销售收入-盈亏临界点销售额)×边际贡献率

保本之上销售额产生的边际贡献,就是销售利润。

第七章:期权价值评估

期权分类

欧式期权:到期日执行

欧州人严谨,到期日才能执行。

保护性看跌期权

锁定了最低净收入和最低净损益,但是,同时净损益的预期也因此降低了

保护性看跌期权为股权和看跌期权的组合,股权的收入模型为S,看跌期权为X-S,当股票下跌,合计为X,所以锁定了最低净收入X,所以叫保护性看跌。当股票上涨,期权不行权,所以是S。锁定了最低净收入,则最低净损益为X-S0-C。S0为股票买入成本,C为期权买入成本,为初始投资成本。

因为买了期权,付出了成本,所以要比单一买股票的预期收益要低那么一点,所以说,同时净损益的预期也因此降低了。

股票价格:对于看涨期权来说,价值=ST-X,股票价格越高,期权价值自然越大,看跌期权同是相反

执行价格:对于看涨期权来说,价值=ST-X,执行价格越高,期权价值自然越小,看跌期权同是相反

无风险利率:无风险利率越高,执行价格X的现值就越低,期权价值=ST-X的价格就自然就越高,所以它的变化同执行价格是反方向的

股价波动率:这个最好理解,波动越高,不确定性越高,跌的时候可以不行权,波动小的和波动大的价值是一样的,都是0,但涨起来的时候,波动大的价格高,期权的价值也就越大

红利:这个可以简单的这么理解,分红会降低股票的估值,所以红利越大,股票价格就越低,所以方向同股票价格反过来

快速记忆:

股票价格和执行价格是相反关系

股票价格和红利是相反关系,因为红利是价格的减项

股票价格和无风险利率是正向关系,另一种理解就是无风险利率越高,期望报酬率也就越大,资产价格自然也就越高。记的时候,把无风险利率替换成股票价格。

期权是一种权利,依付于资产,有不利影响的时候,就会选择不行权。此时还有购买成本,你的购买成本越高,损失越大,还不如直接进行资产价格的交易。例股票价格是10元,现在跌到9元了,如果只购买资产,损失是1元。如果购买的是期权,下跌不行权,则净损益为0-C。如果购买成本是股价,那就损失全部。

看跌期权,X-S,股票价格最差跌至0,则最高价值为X,执行价格。看跌期权的价值上限是执行价格。

套期保值原理

H*S=B(1+r),含义是股票的下行收入可以弥补借款本利和。

套利原理

当看涨期权的市场价格高于其价值时,应该选择卖出看涨期权,再借款买股票。购入付出成本X1,卖出看涨期权获得其市场价值X2,因为套期保值组合收入相同,现在卖出,一正一负,所以风险对冲,但买入卖出获得了无风险套利X2-X1。

反过来就是卖空股票,贷出资金。贷出资金可以买无风险债券。

上行概率的公式推导

期望报酬率(无风险利率)=上行概率*上行时报酬率+下行概率*下行时报酬率。

上行报酬率=U-1

下行报酬率=d-1

所以R=P*(U-1)+(1-P)*(d-1)

得出上行概率P=(1+r-d)/u-d

下行概率=1-P=(u-1-r)/u-d

快速记忆方法:

P=u-d/u-d,上行时,将U=1+R,下行时,将d=1+r

BS公式的形式理解

还是用的复制原理,C=H*S-B

当无穷期时,H呈现正态分布,值为N(d1),B也同理,为正态分布的现值,为N(d2)*PV(X)

看涨期权-看跌期权平价定理

看涨期权价格-看跌期权价格=标的资产的价格-执行价格的现值

利用的还是复制原因。

保护性看跌期权,通过购买股票和购买看跌期权,能够锁定最小收益X。

但如果通过购买看涨期权+数量为PV(X)的国债,国债的到期收入为X,所以当X小于ST的时候,看涨期权不行权,组合收入为X。当X大于ST的时候,看涨期权的收入为ST-X,加国债收入,则组合收入为ST。这个跟保护性看跌期权的组合收入图形相同。

到期收入一样,则初始投资成本一样。

即看涨期权价格+PV(X)=看跌期权价格+标的资产的价格

移项即可得平价定理。

第八章:企业价值评估

实体现金流量=税后经营利润+折旧、摊销-经营营运资本增加-资本支出

折旧、摊销影响利润,但不影响现金流,所以得在利润的基础上加回来。

而经营营运资本增加会引起现金流的减少,但不会影响利润,所以在利润的基础上减少。资本支出同理,固定资产的增加会引起现金流的减少,但不会影响利润。因为固定资产还要计提折旧,净经营长期资产是一个账面净值,加回折旧、摊销,才是原先的购买流出值。

所以,公式转化为:

实体现金流量=税后经营利润+折旧、摊销-经营营运资本增加-净经营性长期资产的增加-折旧、摊销

=税后经营利润-(经营营运资本增加+净经营性长期资产的增加)

=税后经营利润-净经营资产的增加

股权现金流量的确定

股权现金流量=税后利润-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股权现金流量=实体现金流量-债务现金流量

实体现金流量=税后经营净利润-净经营资产的增加

债务现金流量=税后利息-净负债的增加

》股权现金流量=税后利润-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现金流量的简便算法

主体现金流量=归属主体的收益-应由主体承担的净投资

归属企业实体收益=EBIT*(1-T)=I*(1-T)+净利润

I*(1-T)是归属于债权的人收益

净利润是归属于股东的收益

利润表是时期,资产负债表是时点,所以调整为增加值

所以

企业实体现金流量=税后经营净利润-净经营资产增加

股权现金流量=税后净利润-所有者权益增加

债权现金流量=税后利息-净负债增加

市盈率模型驱动因素

本期市盈率=市价0/每股收益0=D1/RS-g/每股收益=D0*(1+G)/rs-g/每股收益0=股利支付率*(1+g)/RS-g

内在市盈率(预期市盈率),认为当前的市价0取决于预计的每股收益=市价0/每股收益1=D1/RS-g/每股收益1=股利支付率1/RS-g=股利支付率/rs-g

股利支付率保持不变,股利支付率1=股利支付率

市净率模型驱动因素

本期市净率=市价0/每股收益0*每股收益0/每股净资产0=D1/RS-g/每股收益*股东权益净利率=D0*(1+G)/每股收益0*股东权益净利率=股利支付率*(1+g)/RS-g*股东权益净利率

内在市盈率(预期市盈率),认为当前的市价0取决于预计的每股净资产=市价0/每股收益1*每股收益1/每股净资产1=D1/RS-g/每股收益1*股东权益净利率1=股利支付率1/RS-g*股东权益净利率1=股利支付率/rs-g*股东权益净利率1

权益净利率是恒定的,所以股东权益净利率1=股东权益净利率

市销率模型驱动因素

本期市净率=市价0/每股收益0*每股收益0/每股营业收入0=D1/RS-g/每股收益*营业净利率=D0*(1+G)/每股收益0*营业净利率=股利支付率*(1+g)/RS-g*营业净利率

内在市盈率(预期市盈率),认为当前的市价0取决于预计的每股营业收入=市价0/每股收益1*每股收益1/每股营业收入1=D1/RS-g/每股收益1*营业净利率1=股利支付率1/RS-g*营业净利率1=股利支付率/rs-g*营业净利率1

权益净利率是恒定的,所以营业净利率1=营业净利率

第九章:资本结构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理解

公式:WACC=(E/V)×Re+(D/V)×Rd×(1-Tc)

其中,Re=股本成本,是投资者的必要收益率;Rd=债务成本;

E=公司股本的市场价值;D=公司债务的市场价值;V=E+D是企业的市场价值;E/V=股本占融资总额的百分比,资本化比率;D/V=债务占融资总额的百分比,资产负债率。Tc=企业税率

无企业所得税条件下的MM理论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负债所占比重×债务资本成本+权益所占比重×权益资本成本

负债比重增加,因为负债的资本成本低,会减少整体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但此时权益资本成本会增加,因为负债越多,财务风险越大,投资人对必要报酬率要求也就越高。减少的量为增加的量,所以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保持不变,所以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与资本结构无关。

因为加权平均资本保持不变,所以利润的折现不变,所以企业的价值与资本结构无关。

另负债成本不变,是假设可以按照无风险利率成本获得资金,不管借多少,都是无风险利率,跟资本结构无关。

所以在该理论下不存在最优资本结构。

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简易计算方法

有企业所得税条件下的MM理论

负债越多,利息抵税现值越高,所以企业价值越大。加权平均资本也会越大,但因为有抵税效果,风险报酬要低一些,所以要比无税MM理论要低一些。

权益资本的市场价值

权益资本的市场价值S=(EBIT-I)×(1-T)/K

权益资本的市场价值就是未来股利的现值,假设净利润全部分配,所以股利就等于净利润,再假设EBIT是不变的,那么净利润也是永续的,所以符合永续年金的形式,所以除以K就是市场价值。所以,权益市场价值=净利润/权益资本成本,权益资本成本就是折现率。

经营杠杆系数公式的推导

基期:EBIT=(P-V)*Q-F

预计:EBIT=(P-V)*Q1-F

△EBIT=(P-V)*△Q

DOL=(△EBIT/EBIT)/(△Q/Q)

=【(P-V)*△Q/EBIT)】/(△Q/Q)

=(P-V)*Q/EBIT

=M/EBIT

=M/M-F

=EBIT+F/EBIT

=(P-V)*Q/【(P-V)*Q-F】

=Q/【(Q-F/P-V】

=Q/Q-Q0=1/安全边际率

财务杠杆系数的定义记忆

DOL=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产销业务量变动率

DFL=每股收益增长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

DTL=每股收益增长率/产销业务量变动率

DOL中的O近似为Q,Q就是业务量

DFL中的F是financial,理解成收益,L是利润

DTL是两者相乘,分母是Q,记一个踢球。

经营杠杆系数

报告期=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产销业务量变动率

基期=基期边际贡献/基期息税前利润

经营杠杆系数表达式DOL=M/(M-F)的推导过程:

根据定义可知,经营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产销业务量变动率=(△EBIT/EBIT1)/(AQ/Q1)

EBIT1=Q1(P-Vc)-F

EBIT2=Q2(P-Vc)-F

△EBIT/EBIT1={[Q2(P-Vc)-F]-[Q1(P-Vc)-F]}/[Q1(P-Vc)-F]=[(Q2-Q1)(P-Vc)]/[Q1(P-Vc)-F]

而△Q/Q=(Q2-Q1)/Q1.

所以(△EBIT/EBIT1)/(OQ/Q1)

=Q1(P-Vc)/[Q1(P-Vc)-F]

=原来的边际贡献/(原来的边际贡献-F)

=M/(M-F)

即:经营杠杆系数DOL=M/(M-F)

DOL的谐音是刀,M是美女,一个美女拿着刀在切番茄(-F)

另外,报告期就是当期的意思,基期就是作为对照组的日期。

F中不包括利息费用和优先股股利,因为M-F是息税前利润,在利息之前的利润。

财务杠杆系数

报告期DFL=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

=(△EPS/EPS)/(△EBIT/EBIT)

基期=基期息税前利润/基期利润总额

=EBIT/EBIT-I-PD/1-T

FL就是发了的意思,这里记一个PS,因为你会PS很多钱(财务),所以你发了。这样就记住了分母是每股收益变动率,分子机械记忆带一带。

或者分了,EBIT和I分离。

计算公式用基期,基期是用来预测本期的,预测期是用来预测下期的。

另外:

DTL=经营杠杆系数DOL×财务杠杆系数DFL

=基期边际贡献M0/基期利润总额(M0-F-I)

=(EBIT+F)/[EBIT-I-PD/(1-T)]

=基期边际贡献/基期税前利润

第十章:长期筹资

银行借款筹资弹性大

筹资弹性大,主要是说企业跟银行讨价还价的地方比较多,到期还不上钱,银行往往会主动帮你申请展期。

限制租赁固定资产的规模,其目的在于防止企业负担巨额租金以致削弱其偿债能力,还在于防止企业以租赁固定资产的办法摆脱对其净经营性长期资产总投资和负债的约束:债权人会限制企业的净经营性长期资产投资,怕的就是投资过多,不产生效益,损害债权人利益,但企业可以通过租赁来摆脱这个现象,因为经营租赁的话,资产不属于企业不在报表上反映,但基于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来理解,其实这部分应该和上述债权人的担心是一样的原因,所以债权人会再加以限制,确保不被企业钻空子。

在发行时点,股价比较低,直接发股票不合适,所以发可转换债券。约定一个行权价格,该价格一般是比发行价格高20%-30%,所以说是取得了以高于当前股价出售普通股的可能性。发行可转换债券的目的是为了高价发行股票。认股权证的发行目的是为了发行低利率债券。

看到两种解释:

1、承租人的税率比出租人的税率要低。用户如果直接购买,他从低税率只能获得少量的税收优惠,出租人对出租资产进行折旧可以抵税。竞争激烈的市场下,出租人必须收取较低的租赁款以反映这个税收抵扣。

2、承租人的税率比出租人的税率要高。比如承租人的税率是30%,出租人是15%。如果直接购买是100万,获得的折旧抵税是30万,出租人的收入缴税是15万。如果租赁,假如租赁总额是120万,获得的总体抵税则是36万,出租人则需要缴纳18万。前者总体是节税15万,后者是18万。所以总体税负上是起到节税的效果。

未担保余值怎么理解

使出租人租赁收款额的现值与未担保余值的现值之和等于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出租人的初始直接费用之和的利率

为保护出租人的利益,避免资产在租赁期内过度使用或以致损坏,租约往往约定承租人对资产余值进行担保。余值是指资产的剩余价值。比如一个资产的余值是10W,承租人担保了3W,如果租赁结束后资产的余值最终只有1W,承租人需要承担2W的差价,所以说它不是最大的风险敞口,而是资产的公允价值小于资产担保余值的部分。

未担保余值是出租人自己承担的风险,可以在租赁结束后通过收回资产来实现。

有担保的余值在租赁收款额的现值里,有担保的余值+没有担保的余值,理解为资产的残值,对于所有者来说,是现金的流入。或者直接把未担保余值理解为残值,也是一个道理。

第十一章:股利分配、股票分割与股票回购

为什么降低股利支付率可以防止控制权稀释

降低股利支付率,可以增加内部资金留存,从而减少外部资金依赖,不会在缺资金的时候发行股权,所以说可以防止控制权稀释。

发放现金股利有利于改善企业长短期资金结构

借:利润分配

贷:应付股利

借:应付股利

贷:现金

发现现金股利,减少了短期现金,则改变了企业长短期资金结构

股票回购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

回购使所有者权益减少,负债率提高,所以一定程度上削减了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另外,回购可以使股价上升,容易诱导企业操纵股价,利用内幕信息炒作,所以说容易加剧公司行为的非规范化,使投资者蒙受损失。

第十二章:营运资本管理

应收账款周转率怎么理解

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赊销净收入与平均应收账款余额之比,由于赊销收入不好获取,所以用=销售收入/[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近似计算

这个公式的业务含义是指一定期间内应收账款转为现金的平均次数。周转率越高,表示公司收账速度越快。

假设本年收入为1000万,一直未收款,则本年期末应收账款为1000万,按公式来计算,则周转率=2,周转天数=180天。但实际上却是一直未收款,没有周转。

再修改下条件

假设本年收入为1000万,上年应收为1000万在本年收回,本年新增应收1000万,按公式来计算,则周转率=1,周转天数=360天。符合实际情况。

也就是说这个周转率其实隐含着一个条件,计算的前提是在公司持续经营期间,且是先赊销后收款。从应收账款=日营业收入*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这个公式可以看的出来。

通过周转天数来理解会好一些,单看收入和应收账款的比值,过于抽象。

易变现率怎么理解

经营性流动资产+长期资产=净金融性流动负债+经营性流动负债+股东权益+长期负债

激进性筹资策略

所以不管经营淡季还是经营旺季,易变现率都是<1的。

经济订货批量

公式推导,不用理解原理

2次订货,一次储存。

一买一卖,肯定是两次了。买进来,肯定要存着。

应收账款成本

管理成本、收账成本、坏账成本、机会成本

管收坏机。

比较突兀,但也比较好记。

机会成本

=应收账款占用资金×资本成本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变动成本率×资本成本

=日销售额×平均收现期×变动成本率×资本成本

日期变成。

你的日期最终都要变成你的机会成本。

放弃折扣的信用成本率

公式=折扣率/(1-折扣率)*360/(折扣期-信用期)

折扣率就是利息,1-折扣率就是本金,360/(折扣期-信用期)是年化期数,如果是复利,则是

第十三章:产品成本计算

扣除分配法

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费用-月末在产品成本

方法1:不计算在产品成本

即月末在产品成本为0,月初也为0,所以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费用。适用条件是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

方法2:在产品成本按年初数固定计算

即月末在产品成本=年初数,但年终的时候需要盘点,重新调整计算,以免按年初数来算跟实际出入过大。因为月初在产品成本也是年初数,上年年末就是次年年初,所以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费用。适用条件也是月末在产品数量小,或者各月之间数量变动不大,这样才能约等于年初数,每月的成本数值跟实际差异不大,差异的积累再根据年底来一次清算。

方法3: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算

月末在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数量X在产品定额单位成本

因为按定额成本来算,首先要有比较准确的定额资料,其次是在产品月末数量变动较小,因为变动小就意味着月末在产品成本和月初在产品成本的差额小,从而会减少预计定额数和实际的偏差数,实际脱离定额的差异就小,因为这个差异是由完工产品承担的,所以对完工产品的成本影响就小,核算就准确。

方法4:在产品成本按其所耗用的原材料费用计算

月末在产品只分配原材料费用,其他费用全部由完工产品承担。这种方法适用于在产品数量比较多的情况,因为产品成本原材料是大头,因为数量多所以其他费用所占比例会小,为了简化核算,直接入了完工产品。

先进先出法

假设上个月的在产品优先在本月加工且能加工完成,上个月在产品的成本直接计入本月的完工产品成本,不必再进行分配。所以分配的对象是本月发生的费用。那本月发生的费用,一部分使月初在产品追加完工的约当产量,一部分使本月投产本月完工,还有一部分是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月初在产品追加完工的约当产量=月初在产品*(1-完工率)

本月投产本月完工产量=完工总产量-月初在产数量

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月末在产品*完工率

完工产品成本=月初在产品的成本+月初在产品继续投入加工完成的+本月投入本月投工的=旧的成本+新的成本=月初在产品的成本+月初在产品本月完工约当产量*分配率+本月投入本月完工产品数量*分配率

成本计算期与核算报告期的问题

长期来看,所有的成本都是变动成本,都应当分配给产品

固定成本是相对变动成本而言的。变动成本法下,固定制造成本是列入期间费用,不入产品成本的,这是这句话的描述背景。

作业成本法不符合对外财务报告的需要

作业成本法中,将很多非制造成本纳入了成本中,比如人事管理费,售后服务费,这两个作业在会计上是入期间费用的,在作业成本法中纳入了产品成本,对外财务报告需要重新剔除出去。

第十六章:本量利分析

工业工程法

建立标准成本和制定预算时,因为工业工程法是用来研究成本高低的因素,找到高效率的方案,所以在对立标准和预算时,是比较适合的。而历史成本分析针对的是历史数据,历史数据可能是不可靠的,是过去的平均,所以这种情况下工业工程法更加科学。

第十八章:全面预算

直接人工预算

不需另外预计现金支出

默认工资当月清掉,无拖欠,不需要在本月再支付之前的薪酬,所以不需另外预计现金支出

第十九章:责任中心

为什么说标准成本中心不对生产能力的利用程度负责

标准成本中心的考核指标是既定产品质量和数量条件下的标准成本。它不对生产能力的利用程度负责,而只对既定产量的投入量承担责任,即不对固定制造费用的闲置能量差异承担责任

按责任基础分配

按责任基础进行分配,可以理解为,谁控制,谁负责,谁承担相应的成本。责任成本的计算是为了评价成本控制业绩。因为你能控制,权力越大,利益越多,责任也就越大。

记忆:动力费,维修费是按责任基础分配。

责任,谐音蜇人,所以用蜜蜂指代。翅膀煽的快,所以动力很足。停在花上,比拟是在维修花或者蜇了人,买个创口贴,需要维修一下。

另外,不可控的费用,是不分摊的,例如车间折旧费用,无法通过人为的控制调整,不能归到某一成本中心。成本中心只考核责任成本,可控成本。

补充现金流量:现金回收率和剩余现金流量

现金回收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平均净资产

剩余现金流量=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平均净经营资产*投资人要求必要回收率

第二十章:业绩评价

尽管两种评价方式各有优点,但是财务业绩评价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综合性强的优势:

客观性:财务数据可以较为客观地反映企业的经济状况。相比之下,非财务指标往往更加主观和难以量化。

全面性:财务数据可以全面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运营效率等方面。虽然非财务指标也很重要,但可能无法完全覆盖企业所有方面的表现。

比较性:财务数据可以用于企业间的比较和竞争分析。财务数据可以作为一个标准,用于比较不同企业的财务表现和经营状况,有助于评估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和优劣势。

调整后资本=平均所有者权益+平均带息负债-平均在建工程

经济增加值=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税后净营业利润-调整后资本*平均资本成本率

在建工程是公司未完成的项目,不能反映公司资本的真正价值,也未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收入跟成本不配比,所以在资本成本中减去。

为什么要加带息负债。只有带息负债才能带来资本成本,无息负债并不能产生资本成本,为了准确反映企业价值,真实财务状况,需要将无息负债剔除。

税后净营业利润=净利润+(利息支出+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1-25%)

这里为什么要加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研发费用在一定程度上能表明企业创新能力和发展前景,调整是为了鼓励企业研发,这不是一项正常的财务上的调整,是一种激励政策。

股权资本成本率的记忆

充分竞争:6.5%。65谐音锣鼓,没气了,往里面充进(充分竞争)空气。

关系国家安全,经济命脉:5.5%。55谐音木屋,为了安全,把东西藏在屋子里。

公益类:4.5%。45谐音师傅,康师傅指代,假如做公益做了很多康师傅饮料。

为什么说经济增加值无法衡量企业长远发展战略的价值创造情况

财务指标都有缺点,就是只能反映短期成果,因为是数值的加减乘除后的结果,而数值又是过去的数据。比如员工培训费,在财务指标里面是抵减项,但员工培训费是有利于企业员工长远发展的,再比如员工激励费用,也是有昨于企业长远发展的,但在数值上是减少了利润。

THE END
1.头条文章审计、财管和战略:这三科没什么大变化 更具体的变化你们可以看下这篇文章。 20年CPA考试大纲发布,黄金过关年!会计大变,经济法、税法次之,其他三科保持稳定! 图标 (二)综合阶段 近几年的考纲变化,都会在综合考试中体现出持续的热度,主要有变化的内容我们总结如下: ...https://card.weibo.com/article/m/show/id/2309404487051750801425?_wb_client_=1
2.考前必读8839字CPA《财管》考前注意事项!考点终极点拨!考前...面对财管你们要注意,刚开始做大题的时候是非常痛苦,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 1、各种算式,比如“*”“/”“+”“-”等,你们平时觉得没什么,但是考试的时候你想提速,那就会阻碍你的速度,这时候记住,不要太追求速度,特别是前面几道题目,先适应,再提速!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1/0923/13/29770038_996758582.shtml
3.厚度堪比词典2018年注会会计教材变化究竟有多大厚度堪比词典 2018年注会会计教材变化究竟有多大 会计 审计 财管 经济法 战略 税法 2018年注会教材已出,其中《会计》教材章节增加到30章!厚度相较于2017年增加100多页……而且是按照新准则编写的。 面对注会这厚厚的教材,很多学员都慌了…… 教材变动是不是也非常大呢?会不会增加一大批新的考点和知识点呢?别...https://m.chinaacc.com/zhucekuaijishi/fxzd/li1804036869.shtml
1.2024年cpa财管教材变化(对比2023年)摘要2024年cpa财管教材对比2023年可知,整体变动不大,变动比例差不多15%,主要体现为对章节内容的调整和增减。 2024年cpa财管教材对比2023年可知,整体变动不大,变动比例差不多15%,主要体现为对章节内容的调整和增减。 2024年cpa财管教材变化汇总 以上仅为部分内容,点击此处免费获取完整版>>2024年注册会计师《财管》...https://www.hqwx.com/web_news/html/2024-3/17096043818777.html
2.个体经济调查问卷8篇(全文)2、您觉得近几来年家庭消费能力如何变化 A涨幅很大B有所增长C基本持平D有所下降E大幅下降 3、以下各项在您或您家庭的支出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 A日常生活开支B教育开支C购房D投资理财E人际交往F买车G娱乐活动 4、您及你家庭最关注的是以下哪个方面 A物价上涨B股市行情C医疗保障D就业形式E收入状况F房价走势G其他...https://www.99xueshu.com/w/filea3pjp9bt.html
3.东奥注会2024年注会CPA陈庆杰老师《财管》大纲教材变化及...影音视频访问链接 以下链接为影音视频“【东奥注会】2024年注会CPA陈庆杰老师《财管》大纲、教材变化及学习方法指导直播回放”在线访问地址,点击链接就可以访问查看啦 www.bilibili.com***151724 www.bilibili.com 搜 财管 合集 东奥注会2024轻一 合集 2024东奥注会网课百度云 合集 ...https://www.xiaoso.net/t/383407518
4.会计学习计划(精选15篇)财务管理是三科中相对简单的一科,但是很多初学者都会被财管中的各类公式搞懵,觉得是最难学的。财务管理一共十个章节,考试都是结合教材及大纲出题,所以,学习一定要重视教材,把教材中的例题搞明白,做好归纳总结,通过多做题进一步将知识点和公式掌握明白。只要掌握了公式和例题,大家就会发现,财管真的是中级中相对简单...https://www.yjbys.com/xuexi/jihua/3827540.html
5.学校实验教学自查报告精选11篇我校按照要求装备了标准的仪器室,装备了能满足全校学生要求的科学实验室,实验室水、电等设施布局合理,财管、通风、照明等环节设施完好,小学数学、科学仪器配备达到(JY/T0388—20xx)标准。 (四)、实验教学管理力求规范。 1、仪器室、实验室管理。仪器室、实验室由专人负责日常管理,各种制度齐全,按规定上墙,建立了...https://www.ruiwen.com/shiyanbaogao/6509774.html
6.备考学习计划(精选19篇)年后学习的时间规划分为两大阶段,过渡阶段和备考阶段。过渡阶段是指假期刚刚结束,重新进入备考状态的前几天。这几天对大家来说都是一个比较难熬的时期,很多小伙伴们还未走出春节的氛围,还没有完全把心收回到学习中去,那么在这一时期的学习怎样来安排呢?对过渡时期给大家几点建议: ...https://www.cnfla.com/xuexijihua/2842178.html
7.财务转型(精选十篇)专业方面要有深度, 即提高自身专业的“硬实力”:主要包括财管、会计、审计、税务、投融资活动等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不仅是每一个财务人员的义务, 也是做好财务工作的基本责任所在。同时, 业务方面要有广度, 包括财经法规、企业管理、公司治理、企业并购、内部控制以及本企业生产技术、工艺等方面的基本知识都要广为...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e9r835j.html
8.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励志大讲堂“10年后的你将得到怎样...每个人有不同的自我追求和人生价值,未来的十年变化很大,从学业到职业,寻找自己的梦想与方向,去实现自己的价值,可能结果现在还不好评判,但你的生活与未来,也都应该由你自己掌控,也许十年后,你会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拥有自己想要的生活。 财管1802钟宇洋: ...https://www.mbachina.com/html/sxyxw/202012/272279.html
9.中学党总支换届工作报告(精选11篇)20XX年3 月,党支部又选举高居信任书记、段允生任副书记,使支部班子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我们坚持每月至少召开一次支委会、有重要事项及时召开支委会、平时互相通报情况这三项制度,有效地增强了凝聚力和战斗力,做到有事集体讨论决定、齐抓共管,步调一致。 各位支部成员尽管有的年大体弱、有的家中有事,都能尽职尽责...https://www.gerenjianli.net/zhichangfanwen/gongzuohuibao/1730932210558744.html
10.资讯2022年,交行迭代优化90多项金融支持政策,推动结构性政策工具扎实落地,为实体经济输入近万亿增量资金,先进...在新发展格局下,供应链金融面临的内外部形势也发生重大变化。从国际形势看,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产业链...交行开办跨境理财通业务具有以下几大优势: 01综合化国际化服务能力 交行国际化布局在国内银行业中居于前...http://www.bankcomm.com/BankCommSite/shtml/jykj/cn/2601303/2601336/2601513/list.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