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阶段中的应用价值
1.1提高装配式建筑设计效率
1.2实现装配式预制构件的标准化设计
1.3降低装配式建筑的设计误差
二、BIM技术在预制构件生产阶段的应用价值
2.1优化整合预制构件生产流程
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生产阶段是装配式建筑生产周期中的重要环节,也是连接装配式建筑设计与施工的关键环节。为了保证预制构件生产中所需加工信息的准确性,预制构件生产厂家可以从装配式建筑BIM模型中直接调取预制构件的几何尺寸信息,制定相应的构件生产计划,并在预制构件生产的同时,向施工单位传递构件生产的进度信息。
为了保证预制构件的质量和建立装配式建筑质量可追溯机制,生产厂家可以在预制构件生产阶段为各类预制构件植入含有构件几何尺寸、材料种类、安装位置等信息的RFID芯片,通过RFID技术对预制构件进行物流管理,提高预制构件仓储和运输的效率(如图所示基于BIM和RFID技术的预制构件生产与物流流程优化)。
2.2加快装配式建筑模型试制过程
为了保证施工的进度和质量,在装配式建筑设计方案完成后,设计人员将BIM模型中所包含的各种构配件信息与预制构件生产厂商共享,生产厂商可以直接获取产品的尺寸、材料、预制构件内钢筋的等级等参数信息,所有的设计数据及参数可以通过条形码的形式直接转换为加工参数,实现装配式建筑BIM模型中的预制构件设计信息与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系统直接对接,提高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还可以通过3D打印的方式,直接将装配式建筑BIM模型打印出来,从而极大地加快装配式建筑的试制过程,并可根据打印出的装配式建筑模型校验原有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如图所示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试制流程)。
三、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的应用价值
3.1改善预制构件库存和现场管理
3.2提高施工现场管理效率
装配式建筑吊装工艺复杂、施工机械化程度高、施工安全保证措施要求高,在施工开始之前,施工单位可以利用BIM技术进行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模拟和仿真,模拟现场预制构件吊装及施工过程,对施工流程进行优化;也可以模拟施工现场安全突发事件,完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预案,排除安全隐患,从而避免和减少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利用BIM技术还可以对施工现场的场地布置和车辆开行路线进行优化,减少预制构件、材料场地内二次搬运,提高垂直运输机械的吊装效率,加快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进度。
3.35D施工模拟优化施工、成本计划
四、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运维阶段的应用价值
4.1提高运维阶段的设备维护管理水平
借助BIM和RFID技术搭建的信息管理平台可以建立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及设备的运营维护系统。以BIM技术的资料管理与应急管理功能为例,在发生突发性火灾时,消防人员利用BIM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建筑和设备信息可以直接对火灾发生位置进行准确定位,并掌握火灾发生部位所使用的材料,有针对性地实施灭火工作。此外,运维管理人员在进行装配式建筑和附属设备的维修时,可以直接从BIM模型中调取预制构件、附属设备的型号、参数和生产厂家等信息,提高维修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