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职教信息网

1+X证书制度试点背景下的BIM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教育部《关于做好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通知》中将建筑信息模型(BIM)作为首批启动试点的证书之一,对土建类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以及“双高”创建具有重要意义。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积极主动对接行业前沿,大力推动BIM技术应用发展,基于1+X证书制度试点,进行了高等职业院校BIM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目前,学院BIM技术应用已覆盖建筑全专业教学,已建成了国内首家基于云平台下的全专业正向一体化BIM技术应用体系,覆盖建筑设计、施工管理、成本控制、运营维护等建筑全过程。

一、1+X证书制度试点背景下BIM技术人才培养创新思路

1+X证书制度试点背景下,职业院校与社会评价组织需要深度校企融合,协力探索对接和融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和职业技术专业教学标准。在社会评价组织的指导下,依据技能等级标准,结合自身实际,进行“三教改革”、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依托社会评价组织深入开展产教融合,把企业和用人需求引入院校。校企共同重新梳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内容融入专业课程体系,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构建“1”和“X”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根据1+X证书制度试点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要求,改革现有人才培养方案,将职业技能等级考试内容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学历证书课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融合互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以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基于工作过程对课程进行模块化分解,以整个实际工程BIM模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即以一个BIM实际工程为载体,贯穿所有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借助BIM技术实现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改革,在既有课程中植入BIM模块,并基于职业标准开发独立的BIM课程体系。针对不同层次的生源入口,进行专业课程和BIM课程的模块化组装,搭建分层次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不同生源,探索不同生源背景下通过学习与培训考取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加大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力度,校企共同开发活页式、模块化教学资源,满足教学、培训以及认证考试需求。通过校企深度融合实现1+X证书制度试点背景下的BIM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构建更为合理的、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复合型职业人才的培养能力,探索一条1+X证书制度试点背景下校企深度融合BIM技术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二、1+X证书制度试点背景下BIM技术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一)BIM技术应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

1.搭建“院—系—专业—课程”联动体系

学院层面统筹资源,成立院级BIM技术应用平台,开展BIM技术全过程应用研究与实践;专业系部根据自身特点,联合企业成立系级BIM中心,开展教学与实践应用研究;2016年开设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专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BIM技术应用方向)等专业方向;2018年土建类专业BIM课程开设全覆盖。通过联动体系的建立,极大促进了学校BIM技术应用工作,贯穿了人才培养全过程。

2.探索“1+1+N”的新型校企双元育人教学模式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积极引进校企合作企业专家、产业导师兼职授课,与校内教师共同开展BIM课程教学与实训,形成“1+1+N”的校企双元育人体系,即“一个企业导师+一个校内教师+若干学生”的新型校企双元育人教学模式,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体系。企业导师有丰富的项目实践经验,学校教师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功底,学生可以得到理论和实践项目的双重学习,有助于BIM技术能力的快速提高。

3.构建“以训为主、战训结合、真题实战”对标1+X证书制度试点的人才培养模式

作为建筑类院校,2018年学校BIM课程开设已覆盖土建类全专业。学校要求土建类专业学生掌握基础建模的能力。通过多年实践,基本形成了“以训为主、战训结合、真题实战”教学模式,基本契合1+X证书制度BIM等级考试要求。“以训为主”是指覆盖全体土建类专业学生,以BIM课程实训为主要内容,通过训练,学生基本能够达到BIM基础建模的水平,可以实现考取BIM职业技能等级初级证书;“战训结合”是指利用学校实际在建项目分专业科目为实训内容,培养学生参与项目实践能力,可以实现考取BIM职业技能等级中级证书;真题实战是指利用校企合作单位真实工程项目,甄选优秀学生参与其中,提升学生实际工作能力,通过工作锻炼考取BIM职业技能等级高级证书。

(二)校企深度融合BIM应用技术实训课程体系建设

1.结合生源及技能等级要求进行课程体系模块化重构

以建筑工程技术为例,专业课程进行“1+BIM课程重构魔方”的模块化重构,根据不同生源需求,智能定制出符合不同生源入口的课程体系,以完成人才分层次培养。形成了包含“德育模块”“基础素质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能力课程模块”和“BIM证书课程模块”的1+X专业课程体系。BIM职业技能等级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针对技能等级要求,“BIM证书课程模块”由初级、中级和高级课程组成,编写出版《BIM技术应用——Revit土建教程》《BIM技术应用——Revit机电教程等专业教材》,开发BIM课程资源库。针对BIM应用技术专业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养需求建立模块化课程体系,在既有课程中植入BIM模块,并基于职业标准开发独立的BIM课程。

2.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更新课程标准及课程内容

将BIM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规范融入教学内容,构建教学资源库,一方面提高学生解决BIM实际工程的能力,另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创造力。BIM课程内容由BIM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划分成BIM软件操作能力模块、BIM模型生产能力模块、BIM模型应用能力模块、BIM项目管理能力模块、BIM应用环境建立能力模块、BIM业务集成能力模块共六大模块。学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目前开设成熟的BIM独立课程,共444个课时,建有校企共编立体化教材和课程标准,在原有的基础上结合1+X制度,进行课程内容和课程标准的相应调整,使原BIM课程基本可继续再应用。

3.开发基于工作过程主线的线上线下BIM课程资源

以学校二期教学楼和学生宿舍BIM+装配式工程等实际工程案例BIM模型为应用基础,在利用BIM技术进行数字化与智能化改造既有专业能力课程的同时,将BIM技术能力植入专业能力课程内容中,通过一模多用、相互融通形成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主线,打造专业能力课程资源。师生深度参与该项目建设全过程,运用慕课、微课、VR、AR、移动教学等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BIM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开发完成了以实际装配式建筑为背景基于真实项目的线上线下BIM课程教学资源。搭建了院级BIM教学资源库平台,师生可以通过平台进行教学互动和交流。实现BIM技术与专业教学的高度融合、虚拟项目与真实项目的高度融合、学校与企业的高度融合。

(三)对接1+X证书师资需求,强化BIM教师能力建设

组建“双师型”BIM教师队伍,制订国际化水平的团队建设方案和管理制度。通过专项培训、讲座、短期培训、技术研发创新、出国进修访学、工作坊、沙龙访谈等多种形式培养骨干教师及创业导师的教育教学能力,选聘企业高级技术人员担任产业导师,充实团队力量,与建筑行业建筑信息模型制作与应用领域知名企业进行实质性的联系合作,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BIM师资团队。开展团队教师实训指导能力和技术技能专项培训,教师团队培训突显“跨界属性”,拓宽职教教师专业发展通道,培训内容突显“需求诊断”,立足学校与教师需求,实施个性化培训。通过BIM项目推进、BIM活动沙龙、企业轮岗实践、与产业导师一对一等方式,多维度多方式地进行校企师资培养,把专项培训融入到校企“双元”育人的多个环节中。

(四)加强校企深度融合下的实训基地建设

1.整合资源、校企融合建设实训基地,适应1+X证书制度试点需要

以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为契机,根据试点工作要求,开展校企深度融合下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和实训教学改革,同时整合现有资源并加大投入,适应1+X证书制度试点需要,完成培训考试认证工作。建成了国内首家基于云平台下的全过程正向一体化BIM技术应用体系,现有云桌面近400个点,覆盖建筑设计、施工管理、成本控制、运营维护等建筑全过程。通过超融合技术将计算资源集中整合,利用云管理平台进行服务器、云桌面、云应用的管理、调度、分配,提高设备资源的利用率,提升设备的使用效率、降低管理难度和成本。先后与广西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广西建工集团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深度合作,在学校成立了“BIM技术应用研究中心”和“BIM技术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两个校级校企合作实体平台,开展教学研究、师资培训、科研合作等研究与实践,共同编写教材5部,申报立项厅级课题4项。与中国电信广西公司共建5G智慧校园,打造5G背景下BIM技术应用体系。

2.依托实训基地,加大社会服务的力度

依托自身实训基地优势,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学校与广西BIM发展联盟共同举办全国BIM应用技能等级考评及培训工作,与廊坊市中科建筑产业化创新研究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能等级证书培训全国示范基地,在建筑信息模型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制定方面以及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性实践。此外,专业教师参与培训企业职工BIM技术应用,年培训超过2000人次,教师参编10余部BIM行业和地方标准。成功承办了1+X建筑信息模型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第二次工作说明会。积极组织参加各级各类BIM竞赛,共获得区级以上奖项100多项。

三、1+X证书制度试点背景下BIM技术人才培养工作展望

(一)开展“教—训—培—考”一体化基地建设

加强与社会培训评价组织交流沟通,在现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与校企合作单位共同持续加大软硬件投入,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建设集“教学、实训、培训、考试”于一体的现代化人才培养基地,解决高职院校校内外人员对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需求。

(二)加大师资培养力度

(三)开展5G环境下的“BIM+”研究

在5G时代,作为能够改变时代的颠覆性技术,人工智能(AI)与5G网络的融合为BIM技术应用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利用5G高速带宽优势,积极开展“BIM+VR/AR”“BIM+装配式”“BIM+3D打印”等领域研究与实践,打通高职院校以BIM为核心的建筑领域新技术应用体系。

1+X证书制度试点背景下的BIM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自身教学模式和学生培养模式的需求和信息化背景下建筑业企业转型的用工需要融合后的创新与实践。以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为契机,根据试点工作要求,开展校企深度融合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同时整合现有资源并加大投入,适应1+X证书制度试点需要,完成培训考试认证工作,将是一条高等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的可行之路。

本文摘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年27期,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教育部|北京教委|上海教委

重庆教委|山东教育厅|浙江教育厅

河南教育厅|湖北教育厅|河北教育厅

福建教育厅|江西教育厅|广西教育厅

云南教育厅|辽宁教育厅|黑龙江教育厅

主管单位:甘肃省教育厅主办单位:甘肃省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THE END
1.BIM应用的三个维度包括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BIM应用的三个维度包括A.项目参与方B.项目全生命期C.项目阶段D.项目应用层次E.项目综合管理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cel文档/PDF文档转化为在线https://www.shuashuati.com/ti/a2e6a376d8d9471e8ea55063e246d89f.html?fm=bd80474e1eb89d6dbd00a3d6262d84751e
2.BIM技能大赛理论题(500道)322. ()在满足BIM应用需求的前提下,宜采用较低的模型细度。 A.施工图设计模型 B.深化设计模型 C.施工过程模型 D.竣工验收模型 23. 在建筑信息模型中,()包括工程建设项目阶段、行为、专业领域三个分类表。 A.建设成果 B.建设进程 C.建设资源 D.建设属性 24. ()用于将单个表格中的编码联合在一起,定义一个...https://www.wjx.cn/vj/whNEiUx.aspx
3.BIM是个什么东西?BIM应用之三:专业协调 价值:高效的项目团队合作与沟通 BIM应用之四:节能及绿色建筑 价值:撑绿色建筑设计和评价 包括节能设计、能效测评、日照分析、采光分析、暖通负荷、通风模拟及噪声分析等软件,采用模型共享技术,转成绿色建筑BIM模型,实现一模多算,并且通过GBXML接 口输出给其他绿色建筑分析软件,实现广泛的信息模型复...http://m.venture-info.com/nd.jsp?id=118
1.BIM技术BIM技术应用解析,提高建筑效率和质量BIM免费教程通过BIM技术,建筑运营管理人员可以对建筑设备和设施进行全面监控和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了建筑运营和维护效率。 三、BIM技术应用的挑战 尽管BIM技术有很多应用优势,但它也面临一些挑战。 1.技术标准和规范缺失 目前,BIM技术标准和规范仍然不统一,不同设计院和施工单位采用的BIM技术标准和规范不同,导致BIM模型的...https://xrh.bimoem.com/bim/172807.html
2.BIM技术BIM全面解析:应用优势流程,让你快速掌握建筑信息化...BIM 使您能够准确计算和预测建筑项目的各个方面,包括材料和人员的投资,从而使您能够有效地管理成本。 5、提高市场竞争力 BIM的推广将提高设计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提高技术管理水平,进一步增加企业的竞争力。 2、BIM应用 1. 建筑设计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BIM主要用于建筑模型的三维设计,通过BIM软件进行建筑方案的...https://www.nanhuajiaoyu.com/chanye/news/19455.html
3.BIM问答BIM应用的三个维度代表什么?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一种基于数字化技术的建筑信息模型。它通过整合建筑项目的各个方面,如设计、施工、运营等,实现对建筑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和控制。BIM应用的三个维度是指几何维度、时间维度和信息维度。几何维度是BIM模型中最基本的维度,它代表了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几何形状和体积。通过BIM模型,...https://www.uibim.com/339919.html
4.BIM应用案例分析问答题(机电深化设计在施工阶段可以完成的具体工作),BIM机电深化设计在施工阶段的应用点有哪些? 50、机电BIM深化设计时使用真实设备构件库的意义所在? 51、机电专业使用BIM深化设计的必要性?进行BIM深化设计首先选择机电专业BIM软件,常用软件有哪些以及企业选择机电BIM软件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52、机电BIM应用目标(三个阶段)?https://m.360docs.net/doc/info-d1fcf883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f0.html
5.解读《美国国家BIM标准》中的BIM能力成熟度模型上次和大家一起了解了下《美国国家BIM标准V3》中提到的能力成熟度模型CMM及11个评价维度。从本周开始,我将与您一同揭开这11个维度的神秘面纱,共同探究BIM CMM精彩的内涵和外延。今天和大家一同分享的是“数据内容(Data Richness)”。 在BIM实施和应用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困惑“高质量的BIM模型中到底需要...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news/320274
6.BIMCC:BIM技术服务的国外拓展项目的承包方是塔吉克斯坦的OJSCTaiikgidroelectromontai(TGEM)公司,项目管理方面则由德国的咨询公司提供全面的项目管理咨询服务。德国咨询公司对本项目的BIM应用提出了高标准要求,采用了一系列的国际标准来进行指导和管理,同时对BIM具体实施团队进行了多维度的能力评估。https://www.bimcc.cn/www.bimcc.cn/bimcctajikesitanshuidianzhan/
7.优势人尽皆知!大力推广发展至今的BIM为何依旧“可有可无”?8、BIM是nD(n维) 有人认为将BIM归为nD是一种不够严谨的观点。更准确地说,可以将BIM看作是一个包含6个维度的结构化数据库。正是因为BIM是一个6个维度的结构化数据库,才带来了对行业的革命性价值。这6个维度分别是:3D空间、1D时间、2DWBS(合同WBS、施工WBS)。因此,使用6D的说法更为合理。 https://www.xianjichina.com/special/detail_540115.html
8.(优选)BIM技术应用2.2.1规划设计单位任何一项技术的应用与推广都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一个良好的设计方案是成功的开始,而这也体现了设计单位的重要性。规划设计单位只要求设计师掌握本专业的BIM技术是不够的,需为建设单位提供更好的设计方案,为后续施工提供更好的帮助。2.2.2建设监理单位众所周知,监理单位贯穿整个建筑工程,且负责...https://www.unjs.com/w/414283.html
9.这4点,说透AI时代建筑智慧运维趋势当我们有了BIM数据、实时数据之后,这些数据目前分布在不同的系统中,甚至是本地化、碎片化的,为了更好的利用这些数据,必须把它们融合在一起,形成完善的、一致的、关联的数据,才能服务于我们各种各样的智能角色。建筑领域的智能融合至少包括三个维度:时间、空间、语义。 https://blog.csdn.net/Dolphin4027/article/details/119204807
10.“BIM”技术的应用12篇(全文)“BIM”技术的应用(精选12篇) “BIM”技术的应用 第1篇 BIM是三个英文单词的简写, B是Building的简写, I是information的简写, M是modeling的简写, BIM简称为建筑信息模型。英国“经济学家”文章指出, 建筑行业存在着30%的浪费。美国 (NIST) 研究机构指出, 建筑行业因软件数据交换问题每年损失158亿美元, 我国201...https://www.99xueshu.com/w/ikeyzue8e7p8.html
11.BIM技术及应用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容步骤与方法三、课程思政教学资源的建设 (一)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建设的思路 在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思政教学资源的建设是核心。只有掌握适应课程思政教学要求,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资源,才能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目前,BIM技术及应用课程的教学内容共分为四个部分:BIM概论、BIM建模、BIM模型应用、BIM实施过程管理。在课程...http://qks.cqu.edu.cn/html/gdjzjycn/2019/6/201906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