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资质种类齐全,且等级较高,具有资质优势
公司所处智慧城市行业实行资质认证作为准入门槛,高级别资质和资质类别齐全能够增强企业竞争力,使企业在项目投标竞争中具备明显的优势。经过近20年的发展,公司拥有甲级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专项资质、一级电子与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资质、一级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专业承包资质和五级CMMI认证证书等资质证书,已经成为行业内资质较齐全且资质级别较高的企业之一。
二、大型项目案例优势
经过在智慧城市行业多年的发展,公司已在多个应用场景积累了较多的大型标杆性项目案例,这些不同应用场景标杆案例在业界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为公司承揽业务尤其是承揽大型项目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与同行业其他公司相比,公司的大型项目案例优势明显。
自2016年至2023年4月末,公司取得的合同金额超3,000万元以上的项目累计24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的大型项目13个,合同金额超过1亿元的超大项目数量为4个。公司实施的上述大型项目分布在智慧楼宇、智慧场馆、智慧管廊、智慧市政和智慧金融安防等多个细分应用领域和应用场景。公司的上述大型项目、尤其是超大型的项目案例经验,使得公司有更多承接类似应用场景大型项目的业务机会。同时与其他同梯队的竞争对手相比,公司的标杆性案例、业绩优势属于无形的护城河,可在招投标中取得更多评标分数,使得公司更容易取得更多优质大型项目订单,而不用采取低价中标方式,从而可获取更多的利润空间。
截止2022年末,公司在手订单中,单个项目合同金额超过1000万元的项目合同金额占在手订单余额的比例超过80%,其中,单个合同金额超过3,000.00万以上的大型订单合同金额占比为63.34%,超过在手订单余额的一半。
三、智慧管廊领域具有先发优势
根据对我国地下综合管廊行业政策发展趋势的研判,从2015年初开始,公司便对智慧管廊领域开展前瞻性的研发和投入。在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后,公司在地下综合管廊领域已取得了技术突破,取得了一系列专利、核心技术,率先研发出了综合管廊智慧管理和运维平台等系统软件,获得了多项荣誉。公司凭借在智慧管廊的前瞻性投入,已在地下综合管廊领域取得了先发优势和丰硕成果。
公司承接并实施的“成都市地下综合管廊市级总控中心项目”入选住建部科技示范工程项目(现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类,该计划入选工程项目的认定标准为“应用技术为国内领先或优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在机制创新、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形成亮点突出、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或有代表性的样板工程”),以及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四川省第二批新型智慧城市典型应用案例目录。公司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智能安防解决方案”被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列入“2022年智慧城市建设优秀解决方案及创新技术评价推荐名单”。
公司通过各种智慧管廊行业标准的编制工作,积极跟踪行业技术发展的趋势和客户的核心需求,促进行业技术发展和公司研发方向的深度融合,树立了公司的技术领先品牌。
四、在手订单较为充足,未来业绩保障程度高
截至2022年末,除中国农业银行智慧金融安防和智能视频分析产品业务外,公司尚未执行完毕的在手订单余额为7.93亿元,为公司未来2-3年经营业绩和持续盈利能力提供了较为有力的保障。
五、客户优势
公司的主要客户为国有企业、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金融机构等非民营企业客户。报告期内,公司非民营企业客户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3.22%、97.30%和93.37%。公司上述国有企业、政府部门等非民营客户的资信条件较好,信誉度、融资能力及还款能力均较高,属于优质客户。
同时,公司和中国五冶集团、中铁建工集团、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建工等总承包单位以及中国农业银行等大型国有企业、金融机构建立了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这些优质客户资源及长期合作关系不仅能提高企业品牌影响力,还也有助于公司与这些优质客户进行深度合作,在其全国范围内的业务招标过程中取得竞争优势。
六、技术优势
2019年4月公司通过了软件成熟度CMMI5级认证,即最高级别的认证(持续优化级)。公司研发的IBMS智能楼宇综合管理系统V2.1、地下综合管廊三维智慧化管控系统,分别被四川省、成都市评为2017年、2018年“首版次软件产品”;公司研发的“人脸抓拍对比服务器”专利和“一种银行柜员操作信息处理装置”专利分别获得四川省专利二等奖和三等奖;公司研发的“一种城市地下管廊综合管理平台专利组合产业化运用项目”获评2021年省级知识产权专项资金项目。
七、稳定的核心技术人员和富有经验的管理团队
公司通过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拥有一支专业化水平较高的管理和研发团队。公司管理团队具备较强的学历背景和行业经验,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曾立军、副总经理严波毕业于清华大学,副总经理张志锐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截至2023年2月末,公司有一级建造师25人、二级建造师43人,9人具有高级职称,38人具有中级职称。
公司核心管理团队在智慧城市行业均拥有20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在国内外知名企业或研究所担任过经营管理或技术管理职位。高素质的管理团队熟悉智慧城市行业的技术、产品和发展趋势,始终重视研发和技术创新,具备较强的技术成果的转化能力,有能力把控好企业的技术和经营方向。公司管理和技术、研发人员所涉及的专业包括:计算机应用、信息安全、机电一体化、自动化、电子信息等专业,组成了技术实力雄厚、专业互补、经验丰富的管理技术团队。
(一)核心技术人员流失风险
人才是公司核心资源,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注重人才队伍的建设。由于公司所处的行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行业高端专业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如果公司不能对核心技术人员实行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核心技术人员可能发生较大规模的流失将对公司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二)技术泄密或被侵权的风险
(三)一次性业务带来的业绩波动风险
近年来,虽然发行人积极开拓了大量的新客户,在手订单也较为充足,上述一次性业务对发行人的经营业绩影响也较为有限,但若发行人不能继续保持在核心技术和综合实力方面的竞争优势,将在新项目承接、新客户拓展中处于不利地位,可能导致发行人无法持续获得新的业务订单,使得项目储备减少,在手订单金额下降,未来经营业绩存在下降的风险。
(四)物料及设备价格上涨的风险
(五)业绩波动风险
(六)业务区域相对集中的风险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西部地区,积极推动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智慧城市建设,为发行人的发展创造了有利外部条件。在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后,基于行业发展规律、自身优劣势等因素,发行人形成了“立足四川、辐射全国”的经营战略,因此在报告期内,发行人在西南地区的主营业务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总额的比例分别为70.81%、81.18%和77.68%,其中在四川省内的主营业务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总额的比例分别为56.78%、79.61%和76.92%。四川省内和西南区域的收入占比较高,存在业务区域相对集中的风险。
目前发行人已在河南、长沙、武汉、合肥等非西南地区设立了多家分公司,并将业务逐步拓展至河南、江西等非西南地区,但发行人非西南部地区的业务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仍较低,若西部地区市场竞争加剧或政府投资大幅下降,将对发行人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七)生产经营存在季节性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要客户是国有企业、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事业单位等。该类客户通常受预算管理和招投标采购流程的影响,项目的验收工作主要在下半年,特别是在第四季度。受主要客户上述特点影响,在报告期内公司下半年的营业收入一般大于上半年的营业收入;同时受春节等传统节假日的影响,公司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一般低于第二季度。因此,公司的生产经营存在季节性风险。
(八)资质续期风险
(九)项目实施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十)经营规模扩大而管理能力不足的风险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资产总额分别为77,905.84万元、96,983.03万元和91,688.80万元,总体增长较快;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2,771.07万元、35,404.70万元和40,988.94万元,呈现稳中有升的增长趋势。近年来,公司资产规模和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地位持续提高。
尽管公司已建立了较完善的组织架构与内部控制体系,但随着公司的业务发展和募投项目的实施,公司的资产规模、经营规模会进一步扩大。若公司在人才、技术、组织模式和管理制度等诸多方面无法迅速适应相应的管理需求,则可能因管理能力不足而导致无法实现预期经营目标的风险。
(十一)业务拓展的不确定性风险
报告期内,发行人营业收入持续增长,业务地域不断增加,不断在新疆、河南、重庆、山东、江西、湖北、河北等全国各地开拓业务,但发行人业务规模相较于行业领先企业总体仍较小,业务区域上仍以西南地区为主。未来,发行人将继续开拓全国性市场并加大业务开拓的投入,促进公司业务的持续发展及业务区域不断扩大。但发行人未来业务拓展受到技术发展状况、行业政策、市场需求变化、公司自身实力、市场竞争情况、项目质量等多重因素影响,业务拓展可能不及预期,业务拓展结果存在不确定性风险。
(十二)劳务分包风险
在业务实施过程中,发行人将沟槽挖填、布线、桥架立柱安装等技术简单、劳动密集型的非核心工作委托外部劳务分包供应商完成,即劳务分包。报告期内,发行人存在少数项目合同限制分包而实际已进行劳务分包且未取得客户确认同意的情况,前述情况违反发行人与客户签订的项目合同之约定,存在被追究违约责任而受到损失的风险;同时在未来经营过程中,如出现员工意识淡薄、管理能力不足等情况,可能导致发行人与客户或劳务供应商因劳务分包产生争议或纠纷等情况,进而导致发行人被处罚或被追究违约责任而受到损失的风险。
(十三)专业分包合同风险
(十四)毛利率波动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34.39%、34.31%和36.54%,较为稳定,但发行人的智慧楼宇、智慧金融安防等应用领域的毛利率呈下降趋势,其他细分应用领域毛利率也呈现一定的波动性。公司各细分应用领域的毛利率主要受不同项目客户需求、定制开发程度、招投标评分办法、市场竞争议价、项目战略意义、结算政策、公司资金状况、项目实施周期和公司项目成本管控能力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公司不同细分应用领域业务订单系根据不同情况在报价时采取较为灵活的定价策略,导致报告期内公司各细分领域的毛利率有所波动。如果未来受市场环境变化、市场竞争加剧或原材料等成本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公司的综合毛利率、各细分应用领域的毛利率可能出现较大波动的风险。
(十五)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余额较大的风险
随着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的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的余额较高且持续增加。在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的账面价值分别为27,282.71万元、35,064.38万元和38,840.13万元。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余额较大主要原因系受(1)公司实施的大型项目较多,项目竣工结算周期较长,部分款项需在竣工结算后支付;(2)公司系统集成服务项目采用完工验收法确认收入,对于未完工项目公司按项目进度结算金额确认应收账款的会计核算方式;(3)部分项目受国有企业等客户的资金调度、资金支付审批流程等因素影响部分款项未能及时收回等原因的影响所致。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余额较大一方面占用了公司的营运资金,给公司日常营运带来一定的压力;另一方面,虽然公司的主要客户是国有企业、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事业单位等,该类客户的信誉度较高,但如未来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行业状况等因素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公司应收账款可能出现不能按时收回,产生坏账的风险,将对公司的资产质量和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
(十六)存货余额较大的风险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17,060.69万元、24,794.32万元和18,083.18万元,占各期末资产总额的比例分别为21.90%、25.57%和19.72%,期末存货余额较大。因公司实施的系统集成服务项目在验收前形成的工程施工余额为存货的主要组成部分,若公司在实施的项目因管理不善、质量问题等因素导致项目未能顺利验收或因项目设计方案变更导致项目实施周期延长、实施成本增加,则可能出现存货减值的风险。
(十七)税收优惠政策变动的风险
(十八)净资产收益率下降、即期回报被摊薄的风险
本次发行前,发行人2022年度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4.78%,保持在较高水平。如本次发行成功,发行人净资产将在目前基础上大幅增加。由于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需要一定的建设周期,短期内难以充分产生经济效益,预计本次发行后,短期内发行人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与以往年度相比将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因此,发行人存在因净资产大幅增长而引发净资产收益率下降、即期回报被摊薄的风险。
(十九)募投项目风险
1、募投项目实施风险
发行人本次募集资金拟投向“地下综合管廊智慧管理运营平台升级建设项目”、“新型智慧城市综合解决方案提升项目”和“研发测试及数据中心建设项目”三个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发行人充分考虑了将来智慧城市行业应用中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并结合发行人自身技术、市场、管理等方面的实际能力,经过充分市场调研后最终确定上述募投项目。但是,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不排除因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者市场开拓不力等因素所带来的风险,对项目顺利实施和发行人预期收益造成不利影响。
2、募投项目新增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导致净利润下降的风险
报告期内,发行人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规模较小。截至2022年12月末,发行人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分别为66.23万元和117.28万元,合计183.51万元,占发行人当年末资产总额的0.20%。在公司本次募投项目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后,将新增固定资产15,843.67万元、无形资产6,337.89万元。根据公司现行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政策,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全部建成后,公司每年计提的折旧摊销费用会大幅增加。上述新增折旧摊销费用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发行人的经营利润。如果发行人的盈利增长不能覆盖上述新增的折旧和摊销费用,将导致发行人存在净利润下降的风险。
(一)智慧城市行业政策变化风险
(二)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随着国家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行业的需求不断扩大,新进入市场的竞争者也不断增多,使得行业内的竞争态势进一步加剧,对公司业务承接、项目报价等可能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公司所处行业的竞争主要集中在资质、技术创新、项目经验、市场口碑、资金实力以及投标报价等方面。截至2022年末,除中国农业银行智慧金融安防和智能视频分析产品销售业务外,公司尚未执行完毕的在手订单金额约为79,320.33万元(含税,含已中标未签署合同部分);虽然上述在手订单对于公司未来两至三年的经营业绩在一定程度有所保障,但如因未来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公司不能准确把握行业的发展趋势,公司可能面临不能获取新的业务订单、市场份额下降、经营业绩下滑的风险。
(三)技术更新与开发风险
公司作为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提供商,技术研发至关重要。随着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发展,公司后续将投入更多人力、物力和财力用于研发。但如果公司对于技术、产品和市场的发展趋势判断失误,公司存在不能跟进技术迭代更新的风险,以及研发失败风险,或者研发成果得不到市场和客户的足够认可、不能较好地实现产业化或形成最终销售,导致研发成果的经济效益与预期收益存在较大差距,可能会对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产生负面的影响,降低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三、其他风险
(一)实际控制人不当控制的风险
本次发行前,曾立军先生持有公司43.48%的股份,为公司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本次发行完成后,曾立军先生仍为公司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曾立军先生可能利用其对公司的控制地位、通过行使表决权或运用其他直接或间接方式对公司经营决策、投资方向、重要人事安排等进行不当控制,将存在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及损害公司和其他股东利益的风险。
(二)发行失败风险
本次发行的发行结果将受到证券市场整体情况、投资者对公司价值的判断、投资者对本次发行方案的认可程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次发行存在认购不足而发行失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