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卫动物临床检验实验室罗永村博士/兽医师
概论
犬钩端螺旋体症(Canineleptospirosis)是由一种细杆状螺旋形,两端呈钩状具内鞭毛的钩端螺旋体(Leptospires)细菌感染的重要人畜共患传染病。犬只感染的临床症状包括肝脏疾病、肾脏疾病、葡萄膜炎、和肺出血。本病可能发生在大雨之后能接近水源、农场动物、或野生动物的犬只。钩端螺旋体症之确诊必须基于临床症状、临床病理学检查、细菌学检查以及血清学检查等方面之证据。清除肾小管内钩端螺旋体的治疗可使用多西环素。每年的疫苗注射可以保护犬只免于钩端螺旋体疫苗中的血清型的感染。
病原
钩端螺旋体症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pathogenicLeptospires)感染产生的疾病。钩端螺旋体的分类可分为两群(species),一是致病性的Leptospirainterroganssensuleto;另一为非致病性的Leptospirabiflexasensuleto。现今大约有超过250种可致病的血清型(serovars),这些不同血清型钩端螺旋体再依其抗原性又被分成24种血清群(serogroups)(Adleretal.,2010;Cerqueira.,2009)。本病能感染的宿主范围相当广泛,包括许多家畜如牛、马、羊、猪、犬等等以及野生动物,甚至一些水生动物。本病是犬的重要传染病之一;猫科动物对本菌较不具有感受性,因此很少有猫的钩端螺旋体病之病历报告(André-Fontaine2006,Hartmannetal.,2013)。
图一、电子显微镜下钩端螺旋体之外观
(PublicHealthImageLibrary.Imagecredit:CDC/NCID/HIP/JaniceCarr)
流行病学及致病机转
钩端螺旋体症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温带及热带地区常见的人畜共通传染病。洪水或大雨之后,常有较多钩端螺旋体症的病例出现(Ward,2002)。许多野生囓齿类动物如老鼠、田鼠等是本菌的宿主,且往往会造成慢性持续性感染。潜伏在肾脏中的钩端螺旋体菌会随着尿液排出,污染水源、土壤、食物等周围环境而感染其他动物或人(Goldstein,2010)。动物或人经由皮肤、黏膜或伤口接触到受污染的土壤或水而得病,少部份因直接接触动物及其组织而感染。
不同血清型的钩端螺旋体菌感染之主要对象亦不同,狗是钩端螺旋体血清型L.canicola、L.icterohaemorrhagiae、L.grippotyphosa之自然宿主。犬只感染这几种血清型之钩端螺旋体后,常会演变成慢性带原状态,菌体会随着尿液排出而感染其他的犬只、老鼠等囓齿类以及人类。大多数的动物(包括人)受到本菌之感染后,会出现发烧、贫血、血红素尿、黄疸及流产等症状。急性感染者常造成死亡;慢性感染者则大多会恢复,病原菌潜伏在肾小管上皮细胞内繁殖而形成污染源。
自从血清型L.canicola、L.icterohaemorrhagiae之钩端螺旋体疫苗问世以及现代化逐渐减少宠物和其他犬只、野生动物接触之机会后,犬钩端螺旋体病发生之机率已大幅度降低,多只是一些散发性之病例或小规模之流行。
临床症状
钩端螺旋体由粘膜或破损之皮肤进入犬只体内,在血液内繁殖而形成菌血症。在此时犬只会出现发烧、精神不佳、食欲不振和肌肉疼痛等症状。随着血液中之钩端螺旋体侵袭肝、肾等实质器官后,较明显之临床症状如呕吐、下痢、脱水、喘息、黄疸及血红素尿等才会出现。
本菌侵入肾脏后在肾小管上皮细胞内大量繁殖、聚积而造成肾功能失常,导致尿毒症状出现。犬只常因肾脏受损引起肾衰竭而死亡。在菌血症时期,由于细菌毒素造成肝细胞之伤害而导致大规模肝功能区之坏死,在肝功能失常的状况下而有严重黄疸、胆色素尿等症状出现。
钩端螺旋体病依病情之缓急可分为急性型(acute)、亚急性型(subacute)和慢性型(chronic)三种。急性型感染是由于严重的菌血症所致,病犬往往在病原菌尚未侵入实质脏器之前,便因急性脱水、血管炎及散播性血管内凝血症候群等原因而迅速毙死。亚急性感染可由急性肝肾功能衰竭之临床症状如黄疸、尿毒等鉴别。慢性感染则通常没有特殊的临床症状,病原菌在实质脏器内潜伏、繁殖,引起炎症反应如慢性间质性肾炎(chronicinterstitialnephritis)、慢性活动性肝炎(chronicactivehepatitis)。
诊断
犬只出现急性肾衰竭时,即可怀疑是钩端螺旋体病;当病犬同时有发烧、白血球数增加、肝功能衰竭等症状出现,即可初步诊断为钩端螺旋体病。本病的确诊方式为细菌学检查、血清学检查以及侦测到病原存在等方面之证据。
细菌学检查的方法是以暗视野显微镜观察直接血液或尿液中之钩端螺旋体或由检体中分离细菌、增殖后再观察。除非血液、尿液中的细菌数很多,通常不容易直接观察;钩端螺旋体培养非常耗时且颇为困难,因此也不适合用来做实时的鉴别诊断方法。
血清学检查的方法主要有二种:显微凝集试验(microscopicagglutinationtest,MAT)以及酵素连结免疫吸附法(ELISA)。其中MAT法是目前来说比较快速且准确的方法,在病犬体内抗体力价上升后,即可进行此一试验;但其缺点是不能在感染初期即测得犬只是否遭感染,以及无法测出病犬是否仍呈带原状态。
PCR检测由于敏感性高可以侦测血液或尿液中钩端螺旋体基因核酸,可以提供快速及准确的诊断。
治疗
针对肝、肾功能衰竭须给予输液及其他支持疗法,以维持病犬体内的体液、电解质、及体内的酸硷平衡。在怀疑病犬感染本菌时就可以投于抗生素进行治疗。目前建议使用的抗生素是多西环素(5mg/kg/day,IVorPO)2周。若犬因呕吐或其他不良反应无法给于多西环素时,可以先投予氨苄西林(20mg/kg,IV,q6h)或青霉素G(25,000–40,000U/kg,IV,q12h)治疗。不过在病犬肝肾功能恢复后,仍须再投予多西环素2周,才能清除肾小管中的钩端螺旋体。
在较严重之病例,及早给予肾脏替代疗法(Renalreplacementtherapy)如血液或腹膜透析,可以减少因急性肾损伤所产生的并发症造成犬只的死亡。当犬只感染钩端螺旋体出现少尿或无尿造成之高血钾症、BUN>80mg/dL,或对药物治疗无效之血尿等症状时,及早进行血液透析可提高80%病犬之活率,肾脏功能可在透析进行2-4周内恢复。
预防和控制
犬只定期施打钩端螺旋体疫苗,保持犬只体内之高抗体力价,可以预防本菌对犬只的生命威胁。钩端螺旋体的血清群很多,目前市面上的疫苗并无法涵盖所有的血清群。加上钩端螺旋体各血清型疫苗之间缺乏交互保护性,因此预防上仍要尽量避免犬只接触其他之传染源。除了施打疫苗外仍要控制犬舍周围环境,避免囓齿类动物及其他家畜靠近,以降低犬只接触到病源的机会。
参考文献
AdlerB,delaPeaMoctezumaA.2010.Leptospiraandleptospirosis.Veterinarymicrobiology140:287–296.
André-FontaineG.2006.Canineleptospirosis--dowehaveaproblemVetMicrobiol.117(1):19-24.
CerqueiraGM,PicardeauM.2009.AcenturyofLeptospirastraintyping.Infection.GeneticsandEvolution9:760–768.
GoldsteinRE.2010.Canineleptospirosis.VetClinNorthAmSmallAnimPract.Nov;40(6):1091-101.
HartmannK,EgberinkH,PennisiMG,LloretA,AddieD,BelákS,Boucraut-BaralonC,FrymusT,Gruffydd-JonesT,HosieMJ,LutzH,MarsilioF,MstlK,RadfordAD,ThiryE,TruyenU,HorzinekMC.2013.Leptospiraspeciesinfectionincats:ABCDguidelinesonpreventionandmanagement.JFelineMedSurg.Jul;15(7):576-81.
WardMP.2002.SeasonalityofcanineleptospirosisintheUnitedStatesandCanadaanditsassociationwithrainfall.PrevVetMed.56(3):2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