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3.09.09
一、男性尿道
(一)形态和分部
男性尿道(maleurethra)(成人)管径平均5~7mm,长16~22cm,自然状态下,呈S形弯曲,有排尿和排精功能,在排尿和排精时扩张,平时处于关闭状态,呈裂隙状。起自膀胱的尿道内口,止于阴茎头的尿道外口;分前列腺部、膜部和海绵体部3部分,临床上通常将海绵体部称为前尿道,将前列腺部、膜部称为后尿道(图1-1-21,图1-1-29,图1-1-30)。
前列腺部(prostaticpart)为尿道穿过前列腺的部分,自膀胱颈的尿道内口至尿生殖膈上筋膜,管腔最宽,长约3cm,完全在盆腔内,后壁的纵形隆起称为尿道嵴(urethralcrest),嵴中部隆起为精阜(seminalcolliculus),是前列腺增生腔内手术的解剖标志。精阜中央的小凹为前列腺小囊(prostaticutricle),两侧各有一细小的射精管口。精阜两侧的尿道黏膜上有许多细小的前列腺输出管的开口。前列腺部尿道血液循环丰富,外伤后,出血较多。膜部(membranouspart)为尿道穿过尿生殖膈的部分,长约1.5cm,位于会阴深隙内,周围有尿道外括约肌环绕,有控制排尿和射精的作用,是尿道最固定最薄弱的部分。当骨盆骨折移位时,尿生殖膈撕裂,易损伤此部。
海绵体部(cavernouspart)为尿道穿过尿道海绵体的部分,长约12~17cm,位于阴茎海绵体的腹侧,全长由尿道海绵体包绕,分球部、阴茎体部、阴茎头部3部分。①球部起于耻骨弓下方阴茎悬韧带水平,止于尿生殖膈与膜部相连,为海绵体部管腔最宽的一段,有尿道球腺开口于此。此处包绕尿道的尿道海绵体肌增厚成球海绵体肌。有尿液流过时,尿道海绵体完全松弛;精液通过时,尿道海绵体保持张力,使尿道管腔缩小,防止少量精液郁积,球海绵体肌收缩可将滞留的精液排出;因其位于耻骨下方,位置较固定,常因会阴部骑跨伤致伤;尿道有炎症反应时,海绵体肌组织反应性收缩,致该部分出现严重的尿道狭窄。②阴茎体部附着于两个阴茎海绵体腹侧的浅沟中,是尿道最活动的部分,损伤的机会较少。③阴茎头部由阴茎外口至阴茎冠状沟平面,尿道外口是尿道最细的部分,其后尿道扩大成舟状窝,此部尿道是把近端流来的尿流转变成压力高的尿流,当其通过尿道外口时,产生射流,避免自身污染。
(二)狭窄、扩大和弯曲
男性尿道有3个狭窄、3个膨大和2个弯曲。3个狭窄处分别位于尿道内口、尿道膜部和尿道外口,外口最窄,呈矢状裂隙,尿道结石易嵌顿在这些狭窄部位;3个膨大是尿道前列腺部、尿道球部和尿道舟状窝,为结石易于停留之处;两个弯曲是位于耻骨联合下方2cm处凸向下后方的恒定的耻骨下弯,包括尿道前列腺部、膜部以及海绵体部的起始段,及凸向上前方、位于耻骨联合前下方阴茎根与阴茎体之间的耻骨前弯,阴茎勃起或将阴茎向上提起时,此弯曲变直而消失。
(三)血液供应、淋巴引流和神经支配
二、女性尿道
(一)形态和特点
女性尿道(femaleurethra)较男性尿道短、宽而直,长约5cm、直径6mm,扩张时可达1cm,仅有排尿作用(图1-1-31)。
尿道起于膀胱的尿道内口,周围由平滑肌组成的膀胱括约肌环绕,与阴道前壁紧密相邻行向前下,与膀胱形成的角为90°~100°,于耻骨联合下方近水平方向以尿道外口开口于阴道前庭(位于阴道口前方、阴蒂后方2~2.5cm处)。尿道腔于内口处狭窄,于会阴膜上方变宽,经尿道阴道括约肌时稍狭窄后又变宽,至尿道外口处又变窄而呈垂直裂隙状。穿经尿生殖膈时有横纹肌形成的尿道阴道括约肌环绕,起随意的括约作用;尿道下端周围有尿道腺,腺管开口于离尿道外口约1cm处的白线上方,腺管较长,引流不畅易于感染;另一对尿道旁腺位于尿道远段的黏膜下,腺管开口于尿道外口旁或内面两侧缘附近处,发生感染时可形成囊肿,引起尿路阻塞。
(二)血液供应、淋巴引流和神经支配
女性尿道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阴道动脉,此外也接受膀胱下动脉和子宫动脉的血液供应。其周围的静脉丛回流至膀胱静脉丛和阴部内静脉。尿道周围的淋巴回流至髂内、髂外淋巴结。
尿道的神经来自会阴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等。尿道平滑肌由S2~4副交感神经发出的节后纤维支配。
泌尿系统感染主要包括尿道炎、膀胱炎及肾盂肾炎等病症。女孩发病多于男孩,特别是婴幼儿,因为穿开裆裤,喜欢玩耍,不注意卫生的话很容易引起感染,细菌容易从尿道口侵入尿路而致感染;同时,婴幼儿的输尿管长而弯曲,其管壁发育尚不完善,容易造成尿潴留,从而有利于细菌在输尿管内生长、存留及繁衍。
婴儿发病时以全身中毒症状为突出表现:骤然高热,食欲不振,面黄肌瘦,呕吐,腹泻,有的患儿出现精神萎靡,嗜睡,烦躁不安,重者发生惊厥。而尿急、尿频、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不明显。
婴儿发病时出现尿急、尿频、尿痛、下腹坠痛,腰部及肾区叩击痛,并有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
预防泌尿系统感染应注意如下几点:
1.不要让宝宝爬坐在地面上玩耍。
2.勤换尿布,勤换内裤,尽量不穿开裆裤。
3.积极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
4.注意饮食营养,加强身体锻炼,提高抗病能力。
5.注意卫生,尤其女孩每晚要用温开水冲洗外阴,防止感染;新生儿便后要及时洗净臀部及外阴。
6.患泌尿系统感染后,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多饮水,以增加尿量,以便排出细菌及毒素。如果这种症状还是没有改善,就要去医院进行治疗。
女性的尿道有短、直、宽的特点,并且临近阴道、肛门这些容易被污染的部位,因此很容易受到感染的。
在泌尿道感染中,尿道炎和膀胱炎这样的泌尿道感染最为常见,一般来说,它不是什么严重的疾病,只是有一些尿频、尿急、尿痛之类轻微的不适,而且一经治疗,很快就能有好转。于是许多人并不对它加以重视,吃几天药,觉得没事了就停药。这样容易让少数致病菌躲过抗生素的攻击,幸存下来,到了适当的时机,它们就会卷土从来,引起复发。而且这时细菌还会产生耐药性,使以后的治疗更加困难。
如果尿道炎和膀胱炎没有及时,彻底的治疗,细菌沿输尿管向上蔓延,侵袭到肾脏,就会发生“肾盂肾炎”病情严重的多,会有背痛、发热、寒战、全身不适等症状,有时还可能有恶心、呕吐。治疗起来也更复杂。如果转成“慢性肾盂肾炎”,长期反复发作,会使肾脏外形凹凸不平,两个肾脏大小不一样,肾功能受到损害,甚至导致肾功能衰竭,进而发展成“尿毒症”。
进入夏季,女性泌尿系统受到细菌侵袭的几率明显增加,不少女性忍受着尿频、尿急、尿痛等烦恼。尿道炎可由细菌、真菌或病毒引起,对于女性来说,细菌一般是从阴道侵入尿道,主要有两大因素:
一、外在因素
夏季气温高,细菌异常活跃,侵袭力增强,威胁女性泌尿系统。
二、内因因素
在夏季,如果睡眠不足、过度疲劳或食量减少等使机体抵抗力降低,尿道和膀胱容易充血、肿胀,如果饮水又少,致尿液减少变浓,就不能及时将细菌冲走,就会增加患上尿道炎的隐患。同时,女性尿道口离肛门又近,肛门外的细菌很容易侵入致病。
鉴于以上的因素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1、多喝水
发挥水的消暑利尿作用,冲洗掉尿道中的寄生细菌,消除感染隐患。
2、勤洗澡、勤换内裤
宜穿透气好、吸湿性强的棉织品内裤。
3、经常用水清洗外阴和肛门,注意卫生
清洗时,先洗外阴再洗肛门,而后排尿,这样就把在清洗过程中带入的细菌可被尿液冲出体外。还可以做日常检查:首先观察阴道分泌物再嗅分泌物、经血或外阴部散发出的气味并且感觉应是光滑、柔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