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长期的并发症有尿道狭窄复发、尿瘘形成、尿道口脱垂或回缩。一旦出现狭窄复发可以尝试进行尿道扩张,如效果不佳需要再次修复或尿道剖开。尿痿需要在术后6个月再次行痿修补手术。
1.病因
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医源性操作,包括留置导尿、膀胱镜检查、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损伤及尿道下裂等;另一类是炎症,包括感染、阴茎硬化性苔藓样变(lichensclerosus,LS)等。
2.临床表现
3.既往史
患者多有经尿道操作、感染或包皮环切病史。
4.体格检查
可见尿道外口有瘢痕样改变,开口可呈针尖状。舟状窝狭窄可以通过掰开尿道外口观察,也可以采用较细的尿道探子轻柔操作以感受有无舟状窝狭窄。应仔细观察阴茎头及包皮外观,有无阴茎硬化性苔藓样变(lichensclerosus,LS)改变(如皮肤苍白、质地变硬及冠状沟消失等)。
5.影像学检查
该病影像学评估较为困难,逆行尿道造影由于局部阻挡多难以显示狭窄的部位。首选成像方式为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可以适当提高造影剂的浓度,在患者排尿时摄片,以显示排尿期整个尿道的形态,从而观察舟状窝及尿道外口有无狭窄。
尿道超声检查在确定尿道癜痕方面具有优势,但同样会受到远端尿道固定困难的影响,经验丰富的检查者可以比较精确地观察到狭窄的范围和程度。
6.尿道镜检查
可以直接观察舟状窝段尿道管腔有无狭窄及尿道黏膜的改变,以明确狭窄的部位。
7.治疗
远端尿道狭窄的处理不仅要考虑维持尿道通畅,还要考虑尿道口的形状及阴茎头的外观。治疗方法包括尿道扩张术、远端尿道切开术及远端尿道重建术等。手术方式的选择应充分考虑狭窄的病因、部位和程度,以患者为中心的个性化治疗才能长期获益。
尿道扩张术通常是姑息性治疗,仅局限于隔膜样狭窄。对于高龄高危患者及多次修复失败的患者,狭窄段尿道切开术是简单有效的方法,但存在外观改变、排尿分散等现象。阴茎远端尿道狭窄的修复重建手术的目标是恢复尿道通畅性,形成裂隙状尿道外口及保持阴茎头的外观。常用的手术方式有皮瓣尿道外口成形术和游离移植物尿道成形术。
(a)对于舟状窝以外的阴茎远端尿道口狭窄,可行Malone尿道外口成形术,文献报道背侧结合腹侧尿道外口切开术后的排尿通畅率可达100%,患者对外观满意率达83%。
(b)对于累及舟状窝的阴茎远端尿道口狭窄,可行阴茎皮瓣或口腔黏膜尿道成形术。皮瓣可以选择横行皮瓣或纵行皮瓣。文献报道,皮瓣尿道成形术的通畅率为85%~100%。排尿效果和外形满意度高,少数患者有尿流分散的不良情况。
(c)口腔黏膜是最常用的游离移植物,其修复远端尿道狭窄的通畅率为69%~91%。术后外观良好,轻度的排尿分散往往可以自行缓解。近年来,经尿道腔内口腔黏膜修复远端尿道狭窄作为一种新的微创术式被提出和应用,在多中心研究中显示出95%的排尿通畅率。
8.并发症及处理
参考文献:
黄健,张旭主编.中国泌尿外科和男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202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22.11.
编辑:邓晓君
审核:王欣
终审:郭涛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我有话说
0/500
同步到新浪微博
进群即领
扫码加入
扫码进群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意见反馈
下载APP
健康界APP
了解更多
返回顶部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