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对抗细菌,可以依靠抗生,面对病毒,却往往只能依靠自身免疫力。细菌和病毒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
为什么抗生素能杀死细菌,而抗病毒药物不能细菌有细胞结构,可以进行一定的独立自主的活动并进行增殖。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须借助活的、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才能够进行自身的增殖。细菌主要在细胞外增殖,不依赖于宿主细胞,因此可以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改变胞浆膜的通透性、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影响核酸和叶酸代谢,从而杀死细菌。病毒必须借助活的、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才能够进行自身的增殖。
因此,一方面在给与抗病毒药物治疗时,会对宿主细胞产生杀伤作用,另一方面,抗病毒药物可能并不能进入到细胞内有效杀伤病毒。但这并不是说病毒感染无药可治。目前有多种抗病毒药物,可以通过不同作用机制抑制病毒复制,可有效治疗病毒所致疾病。例如可用于治疗单纯疱疹病毒和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的阿昔洛韦,用于呼吸道合胞病毒和流感病毒感染的利巴韦林,用于治疗肝炎的拉米夫定等。大家熟知的用于治疗流感的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帕拉米韦、扎那米韦等。
为什么抗病毒药物研发这么困难
[1]病毒必须借助活的、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才能够进行自身的增殖。在给与抗病毒药物治疗时,会对宿主细胞产生杀伤作用,因此抗病毒药物的研发相对于抗菌药物明显高了一个难度等级。
[2]某些病毒如艾滋病病毒(HIV)、甲型流感病毒的复制突变率特别高,易出现耐药性毒株。病毒永远在进化之中,近20年的临床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个病毒到来,都是一种全新的病毒,初期是没有办法的。但是针对2003年的SARS以及2012的MESR病毒研发出了瑞德西韦,用于新冠肺炎或许有效,但是需要临床试验来明确。
[3]药物都是以病毒复制过程中的某个环节作为靶位,因此对不进行复制的潜伏病毒无效;例如疱疹病毒潜伏于神经节可躲避药物作用。
[4]抗病毒药物的作用靶点非常多,研发难度增加,真正落实到某个抗病毒药物时,可供选择的又非常少。
[5]药物研发本身就是一个耗时、耗力、耗金钱的过程,需要很高的经济和人力的投入,并不是所有的公司都具备研发的能力,特别是对抗病毒药物而言。
抗疫的较量还在继续,前线的勇士还在艰苦混战。更需要大众科学地认识病毒,了解病毒,才能更好的保护自己,阻抗新冠肺炎,争取抗疫人民战的最后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