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9月16日电(记者李楠桦)“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农田作为粮食生产的基础,其质量高低不仅影响粮食产量的高低,还关系到农产品质量的好坏,是粮食安全的根基。”在今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表示,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强政策支持,强化工作指导,推动各地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生态环境,提升粮食生产能力。
据介绍,截至2020年底,全国已完成8亿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在节水、节电、节肥、节药、节人工等方面均有明显的效果,亩均粮食产能一般增加10%~20%,亩均节本增效约500元,为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全国粮食产量连续多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张桃林指出,《规划》明确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方向和目标任务,是指导今后一个时期系统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依据和行动指南,对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据张桃林介绍,综合考虑自然资源禀赋、工作基础、财力状况等因素,《规划》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目标任务,明确到2025年累计建成10.75亿亩并改造提升1.05亿亩、2030年累计建成12亿亩并改造提升2.8亿亩高标准农田;到2035年,全国高标准农田保有量和质量进一步提高。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