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精益运营-“大绩效”管理逻辑》已经论述了医院“大绩效”改革的基本框架。一个组织如果战略正确,执行有力,则快速发展;如果战略正确,执行不力,则慢速发展;但如果战略不正确,执行有力,则快速衰败;如果战略不正确,执行无力,则慢速衰败。战略暂且不说,先说执行力,执行力依赖于“年度计划制定管理+全面预算管理+绩效管理”系统,以前医院依赖“收支结余”提取绩效工资,外加考核,可以说是事后行为,只有经济结果出现了才会进行分配,但是随着政府的医改,即“药品零加成”、“耗材零加成”等政策的落地,医院的无效收入则变得越来越多,随之逐步陷入亏损境地,故而业务计划及其目标管理逐步浮出水面。实际来看,国内大多数医院在目标管理上尚处于起步阶段,仍然不知合理的目标如何得到。我们不妨来研究下医院年度预算目标的设定问题,时值金秋,也是众多医院设定明年预算目标的关键时刻,我们提出一些做法以供参考。
一、定规模、定编、定岗、定员工作
1、根据以往的工作量,制定合适的床位总编制
根据前一年的工作量计算编设床位,考虑实际进行调整:
公式:实际占用总床日数/365天/床位利用率(0.86-0.93)。
2、核定总员工数
根据核定床位数,核定总员工数:
公式:总床位数X(1.4-1.6)。
3、分类核定员工人数(略)。
4、定岗定员工作
根据医院个类别人员工作内容,进行工作分析和岗位评定,得出岗位系数。
二、科室目标工作量设定
根据政府有关文件结合科室实际开放床位、现有设备等因素,结合一定的方法进行定岗定编以后,在定编的基础上核定职均工作量目标。
1、科室年度出院患者目标
公式:科室编制床位数X核定的科室床位使用率X365/核定的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
2、科室年度门诊工作量目标
公式:科室每名门诊医师每天工作量定额X年度标准工作日数X该科室门诊医生编制数。
三、目标平衡
1、目标设定的原则
实际工作中,医院的总工作量目标和科室的工作量目标和核定依赖于多种方法,且遵循一定的原则,如SMART原则。所以,实际的工作目标和核定的工作目标之间会有一定的差别,这样就需要平衡。也就是用科学的预测方法,预测出较为实际的目标值与核定的目标值进行权衡与匹配。
2、目标实际测定方法
(2)回归预测法:回归预测法是在掌握大量观察数据的基础上,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建立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回归关系的函数表达式(简称回归方程)。用以前年度的数据,回归得到未来年度的数据。
(3)其他统计预测方法(略)。
3、平衡
核定值与实际预测值,考虑人员、场地、设备的配备情况,进行平衡,即可得出医院的总目标和科室的具体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