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全力用好中医药这把文化“金钥匙”

一株小草改变世界、一枚银针联通中西、一缕药香跨越古今……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

如何充分发挥中医药作为中华文明宝库“钥匙”的独特作用,为中医药振兴发展厚植文化土壤?淮安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政策引领为中医药文化发展“把好脉”

作为山阳医派的发源地和主阵地,向中医药文化强市进发,淮安有何底气?又如何发力?

政策先行,是淮安迈出的第一步。2021年6月25日,淮安市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将弘扬中医药文化作为重要任务,并全面落实《江苏省中医药文化建设发展行动计划》,明确内涵提升、平台建设、文化教育、人才培养、文化惠民、品牌打造六大任务,推进中医药文化传播。同时,实施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中医药文化建设的资源和力量进一步汇聚整合,多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组织保障得到切实加强。

近年来,淮安市厚植中医药流派传承发扬的文化土壤,着力推进山阳医派传承与创新,全市中医药工作取得长足发展。记者了解到,全市57个建制镇、3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建成41个三级、34个四级、12个五级及8个五级中医馆建设单位,拥有国家级、省级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8名、省市级名中医39名,建有11个市山阳名医工作室。

守正创新山阳医派为中医药文化“续新篇”

江苏中医流派史上,有“南孟河、北山阳”之说。其中的山阳,指的便是山阳医派。

“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山阳县城作为水陆交通咽喉,是漕运总督署、淮北盐运分司署、淮安关监督署所在地以及盐商巨贾聚居地,同时也是医家悬壶济世营生的首选之地,呈现名医云集、世代延续的局面。”山阳医派传承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朱晋龙介绍,山阳医派历代名医辈出,以吴鞠通为代表,有史可考的医家有500余名、著作百余部,在治疗温病、伤寒及内、外、妇、儿、喉等科疾病方面各有专长。

山阳中医源远流长,遗产丰富,但过往研究报道较少,急需挖掘、整理山阳医派的系统性研究学术成就及特色。为传承与发展山阳医派,淮安市在市中医院成立山阳医派传承发展研究中心,结合人物、地理、传承、文化等因素,积极挖掘整理中医药历史文脉、原创思维和学术特色,推出《神农本草经研究与运用》《杏林耕耘录》《中医老年病证治》《汪再舫经验集萃》等数十部著作。

在中医人才培养及文化传播中注重山阳医派“精研温病”的传承教育,梳理出山阳医派传承医家9支共计50余人,“吴鞠通与山阳医派”被列为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在淮安,山阳医派正焕发新的时代光彩。

平台聚力为中医药文化发展“开好方”

走进位于淮安区河下古镇的吴鞠通中医馆,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扑面而来。整个中医馆分为中医药文化展览区、中医诊疗区、养生景观区三个区域,通过中医资料文物展示、名老中医坐堂问诊、中医保健茶艺等方式,营造“养眼、养心、养性、养生”的中医药文化氛围。

“吴鞠通中医馆不仅是研究、传播中医药文化的基地,更是专家坐堂、为群众提供中医保健服务的窗口。”淮安区卫健委副主任杨卫方介绍,馆内定期安排楚州中医院专家坐诊,为市民及游客提供中医常规诊疗及咨询服务,让他们亲身感受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记者采访吴鞠通中医馆的当日,楚州中医院副院长邵扣凤正在馆内中医诊疗区坐诊,为游客开展诊疗服务。

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传承发展的重要根基。近年来,淮安市在平台建设上下功夫,进一步拓宽中医药文化传播途径,一方面,建设中医药文化基地,发挥吴鞠通中医馆、程莘农故居等阵地作用,加强地域中医药文化展览展示、宣传教育;另一方面,在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层中医馆、社区、乡村群众活动场所等地建设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角,为群众带来丰富的中医药文化体验,努力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健康服务。

服务赋能为中医药文化发展“找准路”

3月27日下午,市中医院“山阳快车”学校专线首发抵达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肾病科、耳鼻咽喉科、针灸科等十余个临床科室的医务人员为师生开展义诊、中药茶包制作、中医特色疗法体验以及健康项目检查等服务,为他们送上中医“大礼包”。

此次活动是市卫健委联合市中医院开展“山阳名医淮上行健康服务进校园”行动的首站。活动中,中医特色疗法体验、中医体质辨识、中药香囊、茶包制作吸引了不少师生前来体验,针灸、刮痧、拔罐、艾灸、耳穴埋豆等中医传统疗法让师生们直呼“中医真是太神奇了”。

岐黄之术护百姓,中医匠心护安康。为切实发挥中医药优势、守护人民群众健康,淮安市持续开展“中医药就在你身边”健康巡讲、“岐黄校园行”活动,各级中医院举办大型义诊、膏方节等活动,深入推进“方便看中医”“放心用中药”行动,开展千名医师讲中医、中医药服务“三个一”、中医药宣传月等系列活动,以丰富多彩、形式多样、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的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不断拓宽中医药服务领域。据悉,近三年,淮安市累计开展义诊600多场、巡讲500多场,发放宣传资料20万余份,制作中医药健康展板600余块,受惠群众数十万人。(蔡雨萌崔百军傅根生)

THE END
1.中医学里的思维定势与以偏概全因此,在面对复杂问题时,我们应保持开放的心态,避免被固有的思维定式所束缚,从而更好地揭示事物的本质...想那仲景大师,若身处春夏之交,定不会拘泥于辛热之药,而是会依据四时之气,调和药性,以达治病之目的https://www.hntv.tv/news/0/1858838586675290114
2.成功揭牌王惠枫亲述中药饮片炮制背后的匠心与智慧王惠枫在揭牌仪式中发言:“他坚信通过医院和企业的合作,能够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 质的服务,更好地推动中药传承工作 。”是的, 医药企业,作为中药炮制技术产业化的重要 推手,将与工作室紧密合作,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的产品,推动中药炮制技术的产业化进 程。这种产学研用的结合,将极大地推动中医药产业的发展,为社会...http://xf.cenn.com/info/nid_197619.html
3.把好脉开好方施好治反腐倡廉把好脉 开好方 施好治 吴晓军 “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是全党即将自上而下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既形象生动,又简明扼要,将教育实践活动的要义予以高度概括。特别是“治治病”的要求,充分体现了我们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自觉与自信,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http://fanfu.people.com.cn/n/2013/0604/c141423-21728193.html
4.福建公务员考试申论——把好脉开好方小编在本篇文章将以“把好脉,开好方”这一主题入手,手把手教大家如何写好文章开头。 【示范题目】 请结合全部给定资料,以“把准脉,开准方”为主题,自拟题目,撰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观点明确,见解深刻; (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http://www.fjsgwy.org/2024/0712/66174.html
1.“三味药”让干部提神振气新闻中心“三味药”让干部提神振气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新征程上有人“旌旗猎猎千帆竞”,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有人萎靡不振“躺平”,安于现状,久而久之,会生理想松懈、胡思乱想的“心理病”,会积停滞不前、畏首畏尾的“涣散病”,会染挑三拣四、满腹牢骚的“慵懒病”,都是对自身的不负责,对社会治理...https://www.qhnews.com/newscenter/system/2024/11/18/030305724.shtml
2.从“望闻问切”四步法把好党员干部“降脉”“望闻问切”不仅是中医的诊疗手段,也是党员干部自我修养的良方。望,即观其行,自省自警,掸去思想尘埃;闻,即听其言,广纳民意,洞察民心;问,即询其意,深入交流,了解真实情况;切,即诊其脉,精准把脉,对症下药。党员干部应以此四步,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以实际行动践行“从严治党...https://www.cnxds.com/thread-395829-1-1.html
3.关于如何促进中医药发展五问把好脉开好方降资讯关于如何促进中医药发展五问 把好脉开好方 健康一线4月21日讯 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中医诊疗如何更便民、更规范、更有效,是安徽省人大代表关注的焦点之一。近年来,安徽省中医药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全省初步形成以112所中医医院为骨干、乡镇卫生院中医科为枢纽、村卫生室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为基础的中医药服务网络。 https://m.vodjk.com/mip/a/261667.shtml
4.“宁得一料膏方,不用金玉满车”躬耕中华古法技艺熬好膏铸就传承...特邀名师开好方 药材好和制作好是膏方成功的一部分,而处方好则是膏方成功的关键所在。运河国医馆特邀省市级名中医为前来就诊的患者讲解膏方养生及面诊,一对一为老百姓把脉开方,辨证施药,根据每个人不同体质,开具适合自身的个性化膏方,为患者量身定制“冬令进补”大餐。 https://www.thehour.cn/news/417879.html
5.责任督学:担起“督”底线和“导”发展的双重使命—江苏教育新闻网金坛区:既要“把好脉”,更要“开好方” 全区108家中小学和幼儿园实行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全覆盖”,责任督学下沉学校管理一线,全面了解学校管理,全盘审视学校发展。同时,区督导委对责任督学督学队伍采取“双向管理”模式,吸纳更多会“开好方”的优秀人才充实队伍,开展“线上线下一体”等培训模式,提升责任督学指导服务学校...https://www.jsenews.com/rmzt/2020Y/jydd/jy/202004/t20200423_6616294.shtml
6.检视整改既要“把准脉”更要“开好方”先锋文汇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是评价检验主题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准,主题教育开展得好不好,主要看检视问题、整改问题彻不彻底、到不到位。第二批主题教育中,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将检视整改摆在突出位置,既要“把准脉”更要“开好方”,把一个个“问题清单”转化为“成效清单”,化为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https://tougao.12371.cn/gaojian.php?tid=5525763
7.推进“病有良医”为百姓降撑起“保护伞”——中国青年网深入调研察实情,为卫生健康事业“把好脉” 为了确保执法检查取得实效,黄岛区人大常委会制定了工作方案,成立了执法检查组,组织执法检查组成员集中学习了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 人大的执法检查是对法律实施情况进行监督,熟悉法律条文是关键。深入开展前期调研、真正掌握基本情况是基础。执法组成员对照法律条文,梳理了检查...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df.youth.cn/dfzl/202409/t20240927_155491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