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检出5例肝吸虫感染病例,只因患者都做了这件事……虫卵囊蚴寄生虫

寄生虫感染的实际发生率远超我们的普遍认知

撰文|陈巧玲

前言

▌病例1

患者韦某,中年男性,因发现神志不清3小时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否认心脏病、糖尿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

【门诊资料】胸部CT平扫:右肺下叶局限性肺气肿,两肺下叶坠积性改变。头颈CTA+三维重建:双侧基底节区出血,颅内动脉、颈动脉粥样硬化;左侧大脑后动脉P2段中度狭窄。就诊于神经外科,由于患者腹泻,医生开粪便常规加隐血,我科室利用沃文特FA180在患者粪便常规发现肝吸虫卵,见下图1和图2,后经我科形态学老师显微镜镜下确认发出报告。

图1仪器筛查到的肝吸虫卵(仪器法)

图2仪器发现的肝吸虫卵

▌病例2

2024年3月,患者涂某因在外院粪便检查中疑似发现肝吸虫,遂转至我院进行进一步确认。我们采用沃文特FA180大便分析仪对患者的粪便标本进行检测,显微镜下清晰地显示出了肝吸虫虫卵的存在,并且也可见灵芝孢子,见下图3、4、5。

图3仪器筛查到的肝吸虫卵(仪器法)

图4仪器筛查到的肝吸虫卵(仪器法)

图5显微镜下看到的肝吸虫卵(人工)

▌病例3

患者,佟某,2024年3月因“头晕3年余”入院。患者3年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呈发作性昏沉感,每次持续数小时至数天,无恶心呕吐、无头痛发热、无视力模糊、无耳鸣及听力下降,无新发肢体无力及麻木,为求诊治来我院门诊就诊。门诊以“头晕”收入神经内科。

2024年3月28日发现患者大便发现肝吸虫卵,请消化内科会诊,意见如下:病史敬悉,患者因头晕3年余入院,现无腹痛、腹胀不适,无发热,既往有使用鱼生史,入院后辅助检查示:大便常规发现肝吸虫卵。肝功能、血常规均未见异常。胸部CT平扫+三维重建:双肺上叶实性结节,较前相仿,建议随诊复查;前片所右肺中叶结节未见显示;双肺多发肺大疱:考虑前上纵隔病变,较前相仿,建议MRI平扫+增强检查;胆囊结石:左侧肾上腺腺瘤可能,较前相仿。彩超肝胆胰脾+双肾输尿管膀胱前列腺:胆囊结石、双肾结石;前列腺增大(经腹)、前列腺囊肿。

建议:可给予吡喹酮/阿苯达唑驱虫治疗,建议感染科门诊就诊。

图6医生会诊意见

▌病例4

2024年5月,患者易某,于2024-04-25日行“开颅左侧脑室钻孔伴脑室外引流术”,术后患者意识逐渐正常,转我院继续治疗,急诊以“梗阻性脑积水”收入神经外科。开常规检查粪便加隐血时,检验科2024年5月4日利用仪器FA180筛出肝吸虫虫卵。见下图7:

图7仪器发现的肝吸虫卵

▌病例5

2024年7月16日敖某,乳腺恶性肿瘤入住我院肿瘤科,送检粪便常规和隐血试验,镜下筛查出肝吸虫,见图8:

图8仪器筛查到的肝吸虫卵(仪器法)

感染途径

立即与临床联系告知,医生询问知患者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地区大化瑶族自治县。患者粪便常规发现肝吸虫卵,询问知患者既往有多次食用生鱼片等病史,符合粪口传播规律。

患者粪便常规发现肝吸虫卵和灵芝孢子粉,询问患者知其近期有去广州生吃鱼片和服用灵芝孢子,符合粪口传播规律和用药历史。

▌病例3、4、5

患者粪便常规发现肝吸虫卵,询问知患者既往有生吃鱼片习惯等病史,符合粪口传播规律。

病历讨论

华支睾吸虫,即肝吸虫。肝吸虫病是有肝吸虫寄生于人体肝胆管中引起的肝胆病变为主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人们常因食用未经充分煮熟的含有肝吸虫囊蚴的淡水鱼或虾而被感染,引起急慢性胆囊炎、梗阻性黄疸和胆结石等;严重地可导致肝硬化、肝内胆管细胞癌和儿童发育不良等。

肝吸虫病几乎遍布世界各地。传染源则是寄生于淡水鱼虾中的寄生肝吸虫囊蚴。主要通过生食淡水鱼虾或未煮熟的鱼肉感染人体,其次可通过使用受污染的砧板、菜刀、盆碟、碗筷等厨具污染食物进而感染人体。

中国主要有两个肝吸虫病流行地区:东北地区,如黑龙江省和吉林省;东南地区,包括广东省和广西省等。广西就是肝吸虫高发区。成虫寄生于人或其它动物(如猫、狗、鼠等)的肝胆管内,产出的虫卵随胆汁进入消化道混于粪便中排出。

虫卵入水,当水中有可作为其第一中间宿主的淡水螺,如纹沼螺、赤豆螺、长角涵螺等,虫卵被螺吞入,毛蚴在螺体内孵化,经胞蚴、雷蚴阶段的发育,最后发育成尾蚴时离开螺体进入水中。尾蚴在水中如遇到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虾类,即侵入鱼皮下、肌肉等处,经30-40天发育形成囊蚴。当人和动物等终宿主生食或半生食含有活囊蚴的鱼虾时,囊蚴在终宿主消化道内经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作用,在十二指肠内破囊而出,脱囊后的后尾蚴(童虫)经胆总管进入肝胆管发育为成虫,从食入囊蚴到粪便出现虫卵,约需1个月。

以上4个病例都首先来自粪便自动化分析仪器的初筛阳性报警,并经人工集卵法复核并确认。沃文特自动粪便处理分析系统FA180是一款先进的医疗设备,CMOSLED显微镜带焦距记忆功能并自动调焦,自动进行低倍镜(x10)和高倍镜(x40)切换,低倍镜(x10)可预设104个视野,每个视野拍摄3个断层,主要用于寄生虫卵检测。高倍镜(x40)可检测14个视野,每个视野拍摄5个断层,主要用于检测红细胞、白细胞、吞噬细胞、脓细胞、真菌孢子(霉菌)、夏科雷登结晶、脂肪球、潜血、轮状病毒检测等。低倍镜和高倍镜均能对同一视野进行多层多焦距采集高清晰图像。更加便于判断消化道及通向肠道的器官有无炎症,梗阻,出血,寄生虫感染等。

沃文特FA180自动粪便处理分析系统的引入,显著提升了我科室在粪便寄生虫检测方面的效率与准确性,极大地增强了我们的检出能力。近日,我有幸与我们的工程师进行深入交流,期间,工程师向我展示了来自另一家医院的一个案例视频:该医院在短短一天内,借助先进的检测技术,成功发现了多例寄生虫感染病例。

结论

寄生虫感染的实际发生率远超我们的普遍认知,作为检验专业人员,深入了解肝吸虫病的潜在危害、传播途径显得尤为重要。同时,提供科学、有效的预防与治疗方案也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提升公众对肝吸虫病的认知水平和防范意识。沃文特自动粪便处理分析系统FA180成为了我们高效筛查寄生虫、提升检测准确性的有力工具。

THE END
1.三文鱼寄生虫感染是什么症状问答频道生的鱼片上有可能有寄生虫,但是一般来说目前的三文鱼大部分是人工饲养,一般经过检查的通常不存在有寄生...https://www.bohe.cn/ask/view/105279840.html
2.三文鱼寄生虫感染症状(三文鱼寄生虫)1、因为三文鱼对水质的要求很高,所以它体内有寄生虫的可能性比较小。尤其是海洋三文鱼,它的生长环境更...https://edu.iask.sina.com.cn/jy/3ow7ICIhy4X.html
3.生吃三文鱼当心寄生虫风险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确诊感染异尖线虫的患者都有症状,有些隐性感染者没有不舒服的表现。 有的市民听信偏方,通过“生吞泥鳅”等方式治病,每年因此感染的病人也不在少数。王红提醒,食用肉类经过严格的烹调处理才比较安全,直接生吃后被感染寄生虫的风险极大。https://jiankang.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FraNTNNyz2KyX53cfFmK161226
1.三文鱼寄生虫感染症状权威问答三文鱼寄生虫感染症状 病情描述: 三文鱼寄生虫感染症状 医生回答: 假如食用三文鱼感染了寄生虫,通常会有腹痛、腹泻的症状,过敏体质的人很容易引起过敏,出现风团、皮疹等症状。出现腹痛或腹泻的症状,通常是吃完之后几个小时内出现皮疹,或者是过敏症状,这是由于过敏引起的。https://www.cndzys.com/ylcore/wenda_detail/8_918882.html
2.三文鱼寄生虫感染是什么症状感染性疾财三文鱼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钙质和氨基酸,可增强孕妇抵抗力,对胎儿的正常发育很有好处。三文鱼刺身属于寒性...https://m.dazhong.com/ylcore/ask/8_816703.html
3.当我们谈论真假三文鱼,其实是在担心「寄生虫」最近,关于真假三文鱼、食生鱼片导致寄生虫病的相关新闻,让人们提高了对食源性寄生虫病的关注,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件好事。 近些年,生食、半生食海鲜及肉类食品受到人们的追捧,烧、烤、涮等烹饪方式的食品受到人们的喜爱。由于这些食品本身在生长过程中被寄生虫感染,或在加工、制作过程中被寄生虫污染,却因为烹饪温度...http://infect.dxy.cn/article/564707
4.吃了三文鱼和甜虾会不会感染寄生虫真实医生回答有关【寄生虫、感染】的全套资料,病因、症状、自诊、治疗,相似病例全都有。点此查看>> 患者 今天吃了三文鱼和甜虾都是生的,不知道会不会感染寄生虫,想问下医生明天吃肠虫清能预防吗?(女,29岁) 范广霞医生 我认为没有太大的必要 范广霞医生 即便口服肠虫清也需要过一段时间 ...https://www.chunyuyisheng.com/pc/qa/4CLZNHPL3RU_NS6dV__Ntw/
5.吃三文鱼感染寄生虫有什么症状1、腹泻或腹痛:如果三文鱼中含有少量的异尖线虫,进入人体后会被胃酸分解,不会引起不适症状。然而,如果食用过量导致体内寄生虫数量过多,可能会引发急性肠胃炎症状,例如腹痛和腹泻。 2、粪便中有活虫或虫卵:一些人在大量食用三文鱼后,可能会感染三文鱼中的寄生虫。在发病前,他们的粪便中可能会出现活虫或虫卵。 https://mip.3zhijk.com/doctor/mip/mip_article/c1beffb86c8fecc0c35fd9c8a0de9251.html
6.三文鱼有寄生虫吗三文鱼内可能存在寄生虫,三文鱼是深海鱼类所以无寄生虫的说法不正确。根据目前报道,三文鱼中容易出现的寄生虫称为异尖线虫,进入人体后可能导致患者腹痛、腹泻,但异尖线虫不易寄生于人体,因为人体内环境不适合其生活,可通过以下方法尽可能降低感染寄生虫的风险:1、食https://m.cnkang.com/video/article/63B1F5VVl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