朊毒体病疾病百科

1.Gerstmann-Straussler病(GSS)的临床特点

Gerstmann-Straussler-Scheinker(GSS)综合征是朊蛋白引起的家族性神经变性疾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变为小脑、大脑和基底核海绵状变性,显著的淀粉样斑块沉积,合并脊髓小脑束和皮质脊髓束变性。

发病年龄19~66岁,平均40岁,发病及进展缓慢。病初主要表现小脑性共济失调,最终合并痴呆、缓慢进展的痉挛性截瘫,脑干受累出现橄榄脑桥小脑变性症状。病程持续2~10年。EEG为弥散性慢波,无周期性改变。无特效治疗。

2.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fatalfamilialinsomnia,FFI)的临床特点

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fatalfamilialinsomnia,FFI)是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至1998年为止仅发现9个家系23例FFI病人。本病由Lugaresi(1986)首先报告。病变特点是丘脑变性。

二、诊断

依据朊毒体的共同特点做出诊断:

1.多为中年以上发病。

2.既有神经症状,如抽风、共济失调等,又有精神症状、记忆困难、智能低下、痴呆等。

3.进展迅速85%CJD在1年内发展为去皮质强直,GSS在2~3年内生活不能自理。

4.预后不良CJD多于1年内死亡,GSS多于发病5年后死亡,FFI平均13.3个月死亡。

5.病理改变主要是神经细胞凋亡,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和以灰质为主的海绵状变性,严重者可累及白质。但无任何炎症反应。

6.实验动物可以传递。

朊毒体病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非常规慢病毒致病因子被认为是一种淀粉样蛋白原纤维(SAF),构成此种原纤维特殊蛋白颗粒被称为朊病毒(PrP27-30)。这种慢病毒致病因子的性质既有病毒性传染发病特点,又有与常规病毒不同的理化特性和生物学特性。

理化特性表现为:

①具有高度抗各种消毒灭活能力;

②有抗高热80~l00℃灭菌能力;

③具有抗紫外线和其他各种射线作用能力;

④常规电镜看不到病毒,只有用特殊理化方法可发现原纤维和蛋白颗粒。

其生物学特性为:

①宿主间可传递的传染性,潜伏期可长达数年或数十年;

②病理为变性改变,可见淀粉样斑块和胶质增生,但无炎性反应,亦无包涵体可见;

③无复发缓解病程,持续进展直至死亡;

④不产生干扰素,不受干扰素影响,孵育过程中不受任何免疫抑制或免疫增强的影响。

现在已知此慢病毒致病因子:

①在高热132℃60min可灭活;

②亦可在10%次氯酸钠溶液内浸泡1h以上或1N氢氧化钠内浸泡30min,反复3次即可灭活。

二、发病机制

1982年Prusiner提出CJD系由一种特殊的,具有感染性质的蛋白质-朊蛋白(PrionProtein,PrP)所引起,从而否定了多年前Gajdusek所倡导的非寻常慢病毒感染学说。

PrPSC是怎样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又是怎样从正常的PrPc转变为异常的PrPSC,其详细途径和机制仍在研究中。不过,不同类型的CJD,其发生机制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医源性CJD为传递感染,即将被PrPSC污染的组织或器械,通过脑深部电极检查、颅脑手术、硬脑膜移植、以及反复接受从垂体提取的生长激素或性激素肌注等,经过长达数年至数十年的复制而发病。家族性CJD则为PrP基因突变,即自体PrPc自发的发生结构改变,从而产生大量PrPSC,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变性。而散发性CJD可能为体细胞突变的结果。

这种异常朊蛋白在体内沉积可受若干因素影响,而左右其发病及临床表现。曾有人提出PrPSC是通过“内源性神经毒”的作用,才使神经细胞大量凋亡和脱失。所谓“内源性神经毒”,包括兴奋性氨基酸、各种细胞因子、自由基和一氧化氮等。PrPSC可能刺激神经胶质细胞分泌诸多的细胞因子、一氧化氮和自由基。自由基增多反过来又可以破坏神经元的正常功能,而产生神经细胞凋亡。不过,在诸多的影响发病因素当中,起着主要、关键和直接作用的,莫过于基因的点突变和插入性突变。在散发性CJD中密码子129(ATG-GTG)。180(GTC-ATC),210(GAG-AAG),208(CGC-CAC)位点突变时,直接影响CJD的临床表现与经过。这些事实,可以通过PrP基因检测得到证实。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应用于朊蛋白感染疾病的诊断,无疑是一很大的贡献。以PrP抗血清为第一抗体,发现与证实PrP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存在与分布,并以此阳性结果区别于其他原因所引起的痴呆。早在1988年Kitamoto和Tateishi对30例CJD,11例GSS及51例非朊蛋白感染疾病所致的痴呆的脑组织切片,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CJD仅59.0%,GSS100.0%为阳性。其余各类变性疾病,如Alzheimer病、进行性核上麻痹、Huntington舞蹈病、脊小脑性共济失调、Pick病等均为阴性。但是原有的染色方法只能在病程长于13个月的CJD脑切片中获得阳性结果,事实是病程长于13个月的CJD,仅为该病的11%~61%,而病程较短的CJD仍为阴性。针对这一不足,近来有人成功地改进了染色前的操作过程,名为水解高压灭菌法(hydrolyticautoclaving)。这样,即使病程短于13个月的CJD也能较好地呈现阳性结果。

朊毒体病预防

1、预防重点应是严格处理朊蛋白感染疾病病人的脑组织、血和脑脊髓以及与病人组织体液接触或用过的手术器械、敷料及其废弃物,要采取严格消毒措施。

2、手术器械可在高压132℃60min或10%次氯酸钠溶液浸泡60min,共3次。或1N氢氧化钠溶液浸泡30min,共3次。敷料和尸检病理组织以焚烧处理为宜,取血注射器和针头宜用一次性制品,用后应作严格销毁焚烧处理为妥善。医护接触病人尤其取血、注射或手术要避免皮肤黏膜损伤或戴手套以免造成“自家接种”遭致传染的危险性。

朊毒体病鉴别诊断

一、鉴别

1、朊毒体的鉴别诊断比较困难,脑活检对临床确诊具有重要意义。

2、临床诊断CJD时,应与Alzheimer病、皮质下动脉硬化性白质脑病(Binswager病)、多梗死痴呆、多灶性白质脑病、进行性核上性麻痹、橄榄脑桥小脑萎缩、脑囊虫、肌阵挛性癫痫等相鉴别。

朊毒体病饮食保健

1、朊毒体病的食疗方:

饮食均衡,多吃水果蔬菜等高纤维食物,多吃鸡蛋、大豆等高蛋白质食品,注意饮食清淡,可进行适量的运动

THE END
1.人类会感染朊病毒吗人类可能通过接触或摄入含有朊蛋白的物质而感染朊病毒。朊蛋白是一种异常折叠的蛋白质,具有高度传染性,能诱导正常蛋白转化为致病性的朊蛋白。人类感染朊蛋白后,会发生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引发一种称为“海绵状脑病”的一类退行性疾病,如库鲁病、克-雅氏病等。虽然感https://wapyyk.39.net/bj/1e3f6/news/mnaf4zj3.html
2.环境微生物为美丽中国出力当今人类正面临着空前的健康安全威胁,不仅许多给人类造成巨大灾难的疾病在卷土重来,如肺结核、霍乱等,而且很多不明原因、尚无有效控制办法的疾病正不断出现,如艾滋病、疯牛病、埃博拉病毒病、非典型肺炎,禽流感等等,加上许多化学合成药物副作用问题的困扰,人们期待从各无穷无尽的微生物资源宝库中寻找和获得理想的药物,...http://www.ltx.zju.edu.cn/2014/0613/c31828a1413227/page.htm
3.以下不属于朊病毒致病特点的是()以下致病因子属于朊病毒的包括() A.库鲁病 B.克-雅氏病 C.羊瘙痒症 D.貂脑病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以下不属于湿邪致病特点的是() A.易伤阳气、阻遏气机 B.湿性重浊 C.湿性黏腻 D.易生风动血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以下不属于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的是()。 https://www.xilvlaw.com/souti/jineng/2ttzyc9p.html
1.疾病知识PR,疾病知识评估表2024最新版会的,“疯牛病”是由于感染朊病毒导致的。 疯牛病,学名为“牛海绵状脑病” ,1986年首先在英国发现,类似疾病也在人身上发现。病程较慢 ,潜伏期长,逐渐表现出行为异常,四肢震颤,搔痒,抽搐等神经症状,最后致死。尸检发现病灶在脑部,脑组织出现海绵状空泡等病理改变。 http://www.humansandhaikus.com/post/6614.html
2.Nature特刊刊登6篇关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综述,为您逐一解说值得注意的是,朊病毒是由编码错误折叠的蛋白质信息的自我繁殖组件组成,产生神经毒性和在体内进化及适应。虽然阿尔茨海默病和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涉及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在大脑中沉积是和朊病毒的类似点,新近研究提出了质疑——β-淀粉样蛋白可能会通过脑部手术等医疗过程传播。现在人们开始了解朊病毒类在治疗相关上的实用...https://www.obiosh.com/hykx/2235.html
3.为什么同类相食会引发朊病毒药品指导意见:同类相食是传播朊病毒的原因之一。朊病毒又称朊病毒,蛋白质感染因子,朊病毒或感染性蛋白质。是一种能感染动物的疏水性蛋白质,在宿主细胞中没有免疫力。与常规病毒一样,朊病毒具有可过滤性,传染性,致病性和宿主范围特异性。但比已知的最小常规病毒小得多,电镜下无法观察到病毒颗粒的结构,没有免疫作用。https://m.bohe.cn/iask/mip/bwc01ix9kr5szed.html
4.2008病人的永久居住地(城市和农村)、临床诊断以后是否持续对症治疗、最后的死亡地点(家里或医院)以及报销方式(公费医疗、城市医保、农村合作医疗和自费),都对朊病毒病病人的生存时间没有明显影响。 通过与国际上相关研究对比,我国朊病毒患者生存时间与西方国家报道的结果相似,但与日本不同,表现为起病急,生存时间短的特点...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84501-1015506388.htm
5.朊病毒病中Tau蛋白异构体分布和磷酸化特点的研究为了更好地探明tau蛋白不同异构体在朊病毒病致病机制中的作用,本项目拟围绕tau蛋白异构体在朊病毒病脑组织中的分布和磷酸化特点及朊病毒感染神经细胞内外分布差异两个科学问题,采用分子/细胞生物学与传统实验动物学相结合的技术手段、从脑组织实验和细胞实验两个层面,从朊病毒感染的不同时间节点,系统开展(1)朊病毒...https://www.medsci.cn/sci/nsfc_show.do?id=bf34391230af
6.各类安全与环保知识考试试题集教学安全与实践安全判断题2、[判断题] 发生病原微生物被盗、被抢、丢失、泄漏,承运单位、护送人、保藏机构和实验室的设立单位未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报告,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由实验室的设立单位或者承运单位、保藏机构的上级主管部门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https://blog.csdn.net/sinat_35907936/article/details/121859843
7.微生物的概念及其特点讲义(1)新病原微生物的发现:朊病毒,军团菌,幽门螺杆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疯牛病,埃博拉病毒,冠状病毒,禽流感H5N1(2)病原微生物致病性的认识内源性感染,细菌耐药性,分子水平上的致病机制的研究(3)微生物学诊断技术快速、准确、简易 ELISA,PCR(4)微生物的防治措施...https://www.exam8.com/wangxiao/shiting/w_jiangyi.asp?kejianID=23527
8.近年来科学家们在朊病毒研究领域取得的新进展!生物研究专区人类朊病毒病包括克雅氏病(CJD)和格斯特曼氏综合征(GSS),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PLoS Bi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报道了他们对人类朊病毒小鼠模型的研究成果,文章中,他们发现,与病毒相关的可传播的朊病毒蛋白装配的自发形成或许仅会在携带人类朊病毒蛋白的小鼠体内进行。 https://www.bioon.com/3g/id/6757504/
9.生物高三知识点总结25.病毒是DNA或RNA病毒,但是朊病毒没有DNA或RNA,其遗传物质只是蛋白质(“朊”意即是蛋白质)。 生物高三知识点总结 dna双螺旋结构特点 ①两条DNA互补链反向平行。 ②由脱氧核糖和磷酸间隔相连而成的亲水骨架在螺旋分子的外侧,而疏水的碱基对则在螺旋分子内部,碱基平面与螺旋轴垂直,螺旋旋转一周正好为10个碱基对,...https://www.ruiwen.com/zongjie/1247984.html
10.克雅氏病CJD美国会诊案例不幸的是,目前没有治疗选择。没有药物或其他治疗方法被证明对人类的朊病毒病有效。美国Ionis Pharmaceuticals 合作的反义疗法看起来非常有前途,但目前正在进行动物试验,尚未进入人体试验。 后记:随着现代技术发展,这种远程连线世界顶级医生共同联合诊治疑难杂症的实现,已经不是梦,这次视频连线的美国教授来自美国神经内科排名...https://www.medebound.com/index.php/guide/687
11.每日热点0411研究者Giovanna Mallucci教授说道,从本质上来讲,冷休克蛋白能促使大脑自我保护,在这种情况下就能抵御朊病毒病期间对大脑中神经细胞的损伤;而值得注意的是,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仅仅单一注射ASO或许就足以为这些小鼠提供长效的保护力,并预防不可避免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这种方法或许能为保护机体抵御诸如阿尔兹海默...https://sccdc.cn/Article/View?id=27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