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简述材料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及其重要作用。(看书用自己的话说说)
答:1、材料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先导,与能源、信息并列为现代高科技的三大支柱。
2、16实际以来,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范围的产业革命,均离不开新材料的开发。
3、21世纪的经济仍然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社会对材料及其产品的需求增长也更加迅猛。
1-2.用自己的理解给出生态环境材料的定义。
答:1、生态环境材料是指那些具有满意的使用性能和可接受的经济性能,并在其制备、使用及废弃过程中对资源和能源消耗较少,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且再生利用率较高的一类材料。(注意:环境、使用、经济三个性能)
2、生态环境材料实质上是赋予传统结构材料、功能材料以特别优异的环境协调性的材料,或者那些直接具有净化和修复环境等功能的材料。
1-3.生态环境材料的特征是什么?
答:从材料本身性质来看,主要特征是:
1、无毒无害、减少污染,包括避免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等。
2、全寿命过程对资源和能源消耗少。
3、可再生循环利用,容易回收。
4、材料的高使用效率等。
按照有关的研究报道和生态环境材料的要求,其特征有:
1、节约能源;
2、节约资源;
3、可重复使用;
4、可循环再生;
5、结构可靠性;
6、化学稳定性;
7、生物安全性;
8、有毒、有害替代;
9、舒适性;10、环境清洁、治理功能。1-4.你认为那些材料属于生态环境材料?举例说明。(举例之后还要简要说明一下)
答:比如:生态水泥、环保建材、降解树脂
环境工程材料
天然资源环境材料
电磁波防护类材料
电子功能材料领域的毒害元素替代材料
1-5.画出传统材料和生态环境材料的材料—环境系统图并说明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2-1.材料是如何分类的?研究材料的四要素是什么?
答:根据材料的物理和化学属性分为: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
研究材料的四要素是:组成、结构、加工工艺及性能与用途。
2-2.在材料的合成与加工技术工艺过程中,如何赋予其环境协调功能
答:通过分析材料的环境影响特征,得出环境负荷流动结构,将传统的材料和产品设计方法与LCA方法相结合,从环境协调性的角度对材料和产品进行设计(即环境协调性设计),并结合LCA思想,从实际生产过程出发,提出切实可行的生产工艺的改进措施。对大量消耗的基础材料产业的生产等过程进行环境协调性改造,从根本上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和消除污染以实现零排放工程,是材料产业环境协调性发展的治本之道。(还要用自己的话
阐述一下)
2-3.化学元素在环境中的分布特征是什么?
答:1、普遍性
在自然界中,构成物质的元素有90多种,它们不仅广泛存在于宇宙中,而且均存在于地壳层中有矿物、岩石和土壤等构成的各种地质体中,从而体现出化学元素分布的普遍性。
2、富集性
化学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分布不仅相差很大,而且很不均衡。由于某些地质条件的作用促使有用的化学元素发生富集现象,即表现出富集性。
3、共生性
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具有富集性,但这种富集是一种多组元的共生富集,体现出了其分布的第三个特性,即共生性或复合性。
2-4.什么是材料流和材料流分析?
答:材料流:也可以称为物质流,从材料的全寿命周期分析,从资源开车开始,包括采矿、选矿、提炼或冶金制备、加工、储运销售、使用、维修再使用,直至废弃,每一个环节都会向环境排放废弃物。
材料流也可以说是材料背负的生态负荷或称生态包袱(EcologicalRucksack).
2-5.简述4倍因子和10倍因子理论含义?
答:(1)4倍西子理论提出的依据:为了既保持已有的高质量的生活,又努力消除贫富之间的差异,若能采取技术措施,将现在的资源和能源效率提高4倍,就有可能达到上述的目标。其宗旨是在社会经济和生产活动中,通过采取各种技术措施,将能源消耗、资源消耗降低一半,同时将生产效率提高一倍,即在同样能源消耗和资源消耗的水平上,得到了4倍的产出。
(2)10倍因子理论认为,为了保持现有的生态环境水平,我们必须通过提高资源效率来平衡和补偿对环境的破坏,必须继续减少全球的物质流量。据推测,人口按现在的水平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将增加10倍,因此必须将资源效率和能源效率提高10倍。
3-1.分别给出SETAC和ISO对LCA的定义。
ISO对LCA的定义:LCA是对一个产品系统的生命周期中输入、输出及其潜在环境影响的汇编和评价。这里的产品系统是通过物质和能量联系起来的,具有一种或多种特定功能的单元过程的集合。在LCA标准中,“产品”既可以指产品系统,也可以指服务系统。生命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