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美与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不同,每个人的善恶美丑也不同。有的人天生善良,不管在什么场合他都会显现出他的善良本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他都会伸出援手,去帮助别人!
可有的人则不然,他自私会耍心机,时时刻刻都在算计别人。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他不伸援手,反而落井下石,置人于死地!
每到这个时候,他还会洋洋得意,觉得自己很有才能,没人比得过他!
我觉得人与人之间,应该去做前一种人,那样我们的社会会更加繁荣昌盛,人性会更加完美善良,文明礼貌人人都能做到!
不要做那后者,后者会让人失去人与人之间的信赖,让社会的败类频频出现!
[摘要]煤炭企业;纳税特征;纳税筹划;合理节税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财税法律和财税制度也逐步走向完善。在市场竞争和税收制度的双重制约下,税收决策是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煤炭企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煤炭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纳税筹划的概念
所谓纳税筹划,是指通过对涉税业务进行策划,制作一整套完整的纳税操作方案,从而达到节税的目的。纳税筹划有其固有的特征,主要表现在:纳税筹划的合法性、纳税筹划的政策导向性、纳税筹划的目的性、纳税筹划的专业性和纳税筹划的时效性等几方面。
二、煤炭企业纳税筹划的意义
一方面,煤炭企业的经济总量较大,纳税筹划的效果比较明显;另一方面。煤炭企业的业务复杂。纳税筹划的空间较大。但是,目前国内外针对煤炭企业纳税筹划展开的研究几乎没有。因此将纳税筹划与煤炭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从企业全局出发,降低企业总体的纳税成本,增加企业的税后利润,提高煤炭企业的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煤炭企业的纳税特征
对煤炭企业来说主要体现在增值税负担过重。煤炭是典型的资源开采型行业,税前抵扣项目少,导致实际税负过高。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一倍多。煤炭资源税征收标准的制定缺乏科学依据,造成各地区、各企业间税负不公平。企业所得税扣除范围争议多,对国有煤炭企业改制、资源枯竭、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没有优惠政策。
四、煤炭企业纳税筹划策略
1、选择组织形式的筹划
煤炭企业的经营一般都是跨地区经营,其在对外投资时,面临着建立子公司或设立分公司的选择。子公司与分公司是现代大公司企业经营组织的重要形式。一家企业在什么情况下安排它的某些附属单位作为子公司,而另一些附属单位又作为分公司?这就要从纳税筹划的角度来分析。因为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一切合法的有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措施均是企业考虑的重点,而选择有利于纳税优惠的组织形式,正是达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
2、选择注册地点的筹划。
我国对于在西部地区设立企业有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关于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1]202号),对设在西部地区国家鼓励类产业的内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在2001年至2010年期间,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3.利用税收优惠进行产业链条延伸的筹划。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部分资源综合利用及其他产品增值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1]198号)规定:对企业利用煤矸石、煤泥、油母页岩和风力生产的电力,实行按增值税应纳税额减半征收的政策。后又做出补充,《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部分资源综合利用及其他产品增值税政策的补充规定》(财税[2004]25号)规定:利用煤矸石、煤泥、石煤、油母页岩生产电力,煤矸石、煤泥、石煤、油母页岩用量(重量)占发电燃料的比重必须达到60%以上(含60%),才能享受财税[2001]198号文件和本通知第一条规定的增值税政策。
若煤炭企业在产业链延伸过程中投资新建一个以煤矿在建井、采煤和煤炭洗选过程中排出的废弃物煤矸石和煤泥为主要燃料的电厂。不仅可以消化矿区大量堆积的废弃物、改善生态环境,还可以享受国家对于增值税减半征收和两免三减半的税收优惠政策,为企业带来利润的同时,还可以为企业降低税负。
4、利用所得税的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筹划。
新《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企业购置并实际使用《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节能节水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和《安全生产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中规定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该专用设备的投资额的10%可以从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中抵免;当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5个纳税年度结转抵免。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的企业,应当实际购置并自身实际投入使用专用设备;企业购置上述专用设备在5年内转让、出租的,应当停止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并补缴已经抵免的企业所得税税款。国家出台的这项重大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对企业技术改造、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了巨大的政策支持,年投资几个亿的大型煤炭企业更应用足这一优惠政策。
5、资源税的筹划。
资源税是煤炭企业应纳的一个重要税种,现行资源税税法中有关煤的规定主要有:
(1)煤炭是资源税的应税项目,只对原煤征税,洗煤、选煤和其他煤炭制品不征税。
(2)原煤应税数量是外销或自用的数量。
(3)煤炭,对于连续加工前无法正确计算原煤移送使用量的。可按加工产品的综合回收率,将加工产品实际销量和自用量折算为原煤数量作为课税数量。由此可见,只有原煤才征收资源税,对于洗煤、选煤以及其他煤炭制品。要根据加工的综合回收率折算为原煤后计缴资源税。
参考文献
[1]孙汶.关于煤炭企业税负问题的探讨.山东煤炭科技.2002.73-74
关键词:筹建期间;财务管理;会计核算
近年,随着我国煤矿行业的兼并重组的发展,煤矿基本建设资金投入的不断加大,煤矿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工作日趋完善,但同时对煤矿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加强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值得探讨。
一、煤炭企业筹建期间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的现状
目前,煤炭企业筹建期间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存在很多问题:(1)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煤矿前期筹建一般人员配置较少,部门科室不健全,多数人员身兼数职,造成职责权限交叉,权利不明晰、责任划分不清晰。(2)会计科目设置、核算不规范,筹建期间费用归集不准确,开办费和长期待摊费用区别不清楚。(3)资金以拨代管,缺乏跟踪问效,资金监管、控制不到位。
二、加强和规范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的建议
1.建立并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对于促进企业正常组织资金活动,防范和控制资金风险,保证资金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煤矿企业筹建期间,建立并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应做到以下几点:
(1)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有效实施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企业应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章程,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和议事规则,明确职责权限,形成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有效制衡机制。
(2)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并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将权利与责任落实到单位及个人,明确职责分配,正确行使职权。
(3)全方位开展内部控制,全面渗透内部控制理念。树立内部控制员工为本的观念,使内部控制成为每一个员工的自觉行为,让每一个员工都成为内部控制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同时,从基础环节做起,全部纳入到内部控制的范围。
2.正确使用会计科目、合理归集筹建期间的费用支出
(1)会计科目的设置是基建财务的基础,一个合理的构架更利于项目的财务管理,工程技术部门负责工程施工,而财务部门则反映单项工程的资金价值,会计科目、单项工程辅助核算应按工程概算设置,一一对应,这样才能准确的核算单项工程成本,并且能够区别哪里是概算外工程,为工程竣工结算提供全面、准确的依据,避免超计划、超预算。
(2)开办费是指企业在筹建期发生的费用,包括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成本的汇兑损益和利息等支出。开办费不再通过长期待摊费用进行核算,而直接计入管理费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中对管理费用科目会计处理规定: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开办费,包括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借款费用,等在实际发生时,借记本科目(开办费),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发生的办公费、水电费、业务招待费、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诉讼费、技术转让费、研究费用、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研发支出”等科目。
3.加强筹建期间资金的筹措及管理
煤矿建设投资巨大,除了自有资金,大量的建设资金需从外部融资。资金的保障是项目建设的前提,选择何种的融资渠道、融资规模、投放的时机和金额,将直接影响工程成本及股东的投资回收率,因此,应加强资金的筹措及管理,保证资金合理高效利用。具体做法是:
(1)充分发挥财务部门管理职能,确保基建项目资金专款专用。加强对项目资金的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和考核;加强对资金活动的综合反应及反馈,把有限的资金用在项目建设的关键部位。
(3)建立资金管理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资金监督、控制措施。煤矿企业筹建期间资金支出涉及方方面面,如果管理不善,支出不合理,就会造成超概算建设、工程质量失控等现象,因此,煤矿企业筹建期间应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及资金监督控制措施,使资金支出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资金的安全,不但体现在存放环节,更体现日常会计核算的支付环节,不但对建设单位管理费制定指标,厉行节约,防止损失浪费,更要在支付工程价款时,认真执行财务内控制度,防止多付、重复付款或早付质保金等,付款时认真审核基建计划、工程或采购的合同,监理意见、工程管理部门意见,概算、决算,发票、收据、付款申请等,查帐后才能支付,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同时,注意项目建设各项程序和关键点,搞好财务监督和控制,发挥财务作用,降低工程成本,提高资金使用率,这也对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加强对工程施工各环节工艺和现场管理的学习。
关键词:高中美术抽象画教学
1.审美观念的转变
要了解和认识抽象美术,首先就应转变审美观念。因为作为现代艺术中的抽象画和西方的传统艺术相比较,其在观念上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主要表现在:l、艺术家从以前的表现客观现实世界走向主观精神;2、放弃了传统的统一的美的标准;3、传统的艺术十分注重艺术的认识和教育功能,而现代艺术强调艺术的审美功能;4、现代艺术的价值在于发现和创造,而不是继承传统的内容和技巧。抽象艺术是艺术家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在艺术表现手段、艺术语言等各个领域中探索和创造的结果。
2.抽象美术的特点
欣赏抽象美术作品时,除了要抛弃传统的艺术观念外,还要让学生注意把握其主要特点。
2.1形象的抽象性。
抽象美术作品是艺术家对生活中的视觉经验的某种感受予以抽象的心理的一种表现。它以纯粹的点、线、面、形、色等构成画面内容含蓄,形象抽象,给欣赏者的感受是一种朦胧的印象。所以学生在欣赏抽象艺术时不要以像与不像来评价,要尽量根据作品运用主观感受来调动自己的情绪,而不要刻意去辨认画家究竟画的是什么。
2.2画面有强烈的动感。
许多抽象的绘画,以强烈的笔触,奔放的色彩来刺激人的视觉,动感强烈。例如:康定斯基的作品,以点、线、形、色依情绪随意作画,挥洒自如,使人产生运动、奔放、热烈不安等情绪感受。如产生某种情绪,获得某种狂热、高亢等视觉感受就是看懂了这类绘画,也称为热抽象绘画。属于冷抽象的欧普艺术以形的有规律的变化产生出奇异的流动、变幻的感觉。这些动感很强的抽象艺术是传统的具象绘画无法比拟的。
2.3趋向音乐性。
抽象画家利用色彩与声音产生的联觉,将点、线、形、色构成无标题的音乐,直接作用于欣赏者,使观者在看抽象画时,在心理上引起某种难以言传的情绪。如蒙德里安的作品《红、蓝、黄构图》。画面用直线分割成不同的方形,再填上原色,并以黑直线将它们分开。画面显得和谐而有变化,如同一首音节长短起伏,但却有自己主旋律的歌。
2.4意蕴的含混性。
抽象绘画以点、线、面等符号元素组成不明确的物象,其含义也是不明确的,欣赏者从中获得的感受是千差万别的。它排除了具体的物象,其内涵不可能像具象绘画那样表现艺术家对所描绘的事物的认识、态度和评价,只是用抽象的手法表现艺术家的某种情感或追求不带任何主观色彩的“绝对抽象”。
3.教学方法设计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抽象美术作品的审美能力,加深对美术创作和美术作品的理解,在教学中,笔者采取了如下一些方法:
3.1图案肌理的制作方法。
高中学生理解能力强,再加上不需要写实绘画那样有严格的技艺,因而,可让他们动手制作抽象画。在制作中去体会抽象画所带来的乐趣。如:让学生在板面(如玻璃、塑料板、纸板)上,用水粉、油墨等颜料随意涂画,色彩要饱满,水色要淋漓,以此构成丰富而微妙、自然的肌理效果,然后根据画面效果命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要充分发挥色彩的丰富性、表现性,而不是具体事物的真实性。这种让学生动手创作的过程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抽象画的理解,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2对比欣赏法。
在欣赏国外现代的抽象画时,许多学生会说看不懂,如果把中国的草书拿出来与之对比欣赏,就会发现部分学生虽然不认识其中的字,却能欣赏它的形式意味。中国的草书,特别是狂草,由于其语义的可识性程度降低,欣赏者更注重它的节奏变化及虚实浓淡的笔墨效果。实质上,抽象美术作品中夸张的线条和刺激的色彩与变幻莫测的中国草书是一致的,都是一种平面的抽象艺术,能给观者在视觉上引起某种情绪感受。抽象美术欣赏教学时,教师把两者对比起来欣赏,能起到解惑的作用。
3.3打散组合法。
【关键词】松软突出煤层;瓦斯抽放;钻孔施工
煤炭一直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在我国,很多矿区的煤炭瓦斯含量很高,如两淮地区、重庆、贵州等地区,煤层中的高瓦斯给回采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在煤层回采前,通过在打钻孔对瓦斯进行抽放,降低煤层开采过程中的瓦斯含量,是高瓦斯矿井回采中一种重要的区域防突措施。在顺层钻孔施工中,如果突出煤层本身比较松软,由于受到地质因素、煤层力学性质、施工工艺、钻机具能力等因素的影响,钻孔深度往往达不到设计深度,进而影响抽放效果。甚至有的区域在回采时,瓦斯浓度还跟抽放之前差不多,,给回采带来极大的突出威胁。因此,如何提高钻孔施工深度和成孔率,保证抽放工作达到预期效果,是松软突出煤层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下面本文以某高瓦斯矿井的钻孔施工实践为例,探讨一下松软突出煤层瓦斯抽放中钻孔的施工技术。
1存在的问题
某煤矿煤层突出危险性严重,除了开采保护层外,瓦斯抽放是防突的另一个重要区域性防突措施。以前在采煤工作面顺层预抽钻孔的施工中,存在以下问题。
(1)由于该煤矿突出煤层软分层普遍发育且煤层瓦斯含量大,在钻孔施工中,经常会出现喷孔、塌孔等事故,且由于使用的钻机和钻杆的问题,经常产生卡钻、抱钻现象,如此一来,钻孔很难打到设计深度。而钻孔深度不够,则不能对煤层附近的瓦斯进行抽放,给回采工作留下巨大的隐患。以K1502工作面为例,该工作面长178m,抽放时从运输巷和回风巷同时打顺层钻孔,要将整个工作面的瓦斯抽放到安全范围以下,所有钻孔深度必须在80m以上。但目前施工的钻孔深度一般只有65m左右,难以满足要求。
(2)原来采用的钻机为ZYG-150型液压钻机,钻杆为580mm螺旋钻杆,该钻机动力头活动范围较大,加之钻杆自重较大,施工过程中钻杆会产生较大幅度的摆动。钻杆摆动厉害,会导致钻孔定向钻进能力差,容易跑偏。另外,本矿所采煤层为薄煤层,钻孔时经常会因为钻头进入煤层底板而终孔,一次成孔率较低。并且由于这些原因,钻进效率也很低,台机月进度只有4200m左右。
(3)钻孔布置于软分层中,钻孔施工结束后,孔口段易垮塌封闭,封孔难度大,封孔深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导致封堵不严,漏气现象时有发生,抽放瓦斯浓度低,效果不好。
2顺层钻孔施工及封孔改进方案
针对钻孔施工和封孔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改进方案要从钻机施工能力、排渣工艺、钻杆强度、巷道施工条件、布孔方式、封孔材料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2.1选用大功率钻机
分析认为,大部分抽放钻孔施工不到设计深度,主要原因是原来的钻机功率小(15kW)、输出转距小(额定输出转距650Nm),转速低,一旦钻孔出现垮孔,钻机负荷加大时,钻机旋转较慢,易导致排粉不畅通,造成卡钻、抱钻现象。所以,钻机的旋转转距、推进力和转速应大幅度增加。同时考虑到施工巷道断面较小,且搬运距离长、环节多,又要求钻机外形尺寸小、易搬运。鉴于这种情况,从更高的打钻能力和适合顺层钻孔施工的要求出发,采用了重庆煤科院生产的ZY-1250型液压钻机,其性能比ZYG-150型钻机优越得多。
2.2增大钻杆直径
提高钻杆强度,确保定向钻进。将542mm地质钻杆外绕580mm螺纹叶片的钻杆,改为550mm地质钻杆外绕585mm螺纹叶片的钻杆。这样,一方面提高了钻杆强度,减少钻孔施工过程的钻杆绕度,确保钻孔定向钻进;另一方面减小钻杆折断事故的发生。
3实施情况
3.1试验地点基本情况
K1502工作面所采煤层为5煤,该煤层厚度在0.5~2.1m,平均厚度为1.1m,中间发育有0.1~0.5m的软分层,煤层瓦斯含量高,平均为14.93m3/t.工作面沿倾斜方向布置,仰斜开采,运输巷倾斜长875m,回风巷倾斜长882m。
3.2钻孔施工情况
K1502工作面顺层抽放钻孔采用ZY-1250型钻机配套550mm地质钻杆外绕585mm螺纹叶片的钻杆施工,采用螺旋加压风排粉,并将钻孔布置在硬分层煤中。钻孔布置方式:工作面切割巷以北180m范围内孔间距为3.5m,其余段孔间距为5.5m,设计孔深85.0m,预抽孔孔径均为96mm。工作面累计施工顺层抽放钻孔372个,其中运输巷174个,回风巷198个,孔深在78.5~105.0m之间,平均孔深为85.0m。
4效果与分析
4.1提高了钻孔施工深度和成孔率
实施改进方案后,钻孔深度和成孔率都大幅提高,孔深平均值达到85米,最大深度为105米,而改进前孔深仅为65米。平均孔深增加20.0m,平均增加幅度达到28%,施工钻孔中大多数钻孔达到设计深度,一次成孔率为75%。有效地消除了工作面中部的预抽“空白带”。
4.2提高了钻进效率
4.3单孔抽放量得到大幅度提高
5结语
参考文献:
[1]程远平,俞启香.中国煤矿区域性瓦斯治理技术的发展[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7(4).
[2]徐彬,张军,刘宏进等.保护层上风巷穿层钻孔抽放被保护层卸压的试验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7(3).
关键词:丑艺术丑美发展
一、丑之为“丑”
丑有自然丑和艺术处理的丑之分,我们要探讨的丑是指的艺术行为里的丑。丑的定义不是单一的,并没有一个确实的定义,但肯定的是:丑与美相比较而存在。几乎没有一位美学家不把丑放在美面前,以美为前提来解释的。如奥古斯丁“美是绝对的而丑是相对的”;鲍母嘉通以“主体的感性认识的完善与不完善”界定美与丑;叔本华以“主体意志的客观化是否充分”界定美与丑;立普斯以“主体在对象中投射的感情是否有价值”界定美与丑;在苏格拉底那里,与功用目的相违背的便是丑;在休谟那里,不和谐的,引起人的不安和病感的便是丑的;等等,可以说有多少种美就有多少种丑。总之丑的本质与美一样是错综复杂的,可以说丑:“在一切方面都恰好和我们提出作为美的要素的那些品质相反。”
丑的本质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具有不同的内涵。丑在内容方面的特征是违反社会目的,与伦理学领域中的否定性道德价值“恶”相联系;背离客观规律是丑在形式方面的特征,与认识领域中的否定认识价值“误”相联系。从美学的角度来说,丑作为审美范畴,与美相对立,它是美的否定和反衬,是其悲、喜、崇高、滑稽等美感的组成因素。在美学范围之内丑可以定义为“指某种由于不协调、不匀称和不规则而引起非的令人厌恶的东西,也反映完美的缺失和不可能性。丑有别于畸形和不美”。丑的本质在于,对象以其形式状貌对主体实践效果的否定,唤起主体情感对对象存在的否定。艺术作品中的丑,可以形成审美价值。
二、“丑”的萌芽
中国文化早期的美丑观处在美丑善恶交混的混沌状态,是丑意识的萌芽。与西方相较,中国人更早领悟到美丑共存的辩证关系,先秦时就形成了对美和丑的独特认知。在儒道互补的文化格局中,形成了不尚思辨而重视社会伦理感情的哲学基调,与此相联系,中国美学重视的不是实体和对象,强调的是对立面之间的渗透与协调,而不是对立与冲突,因而中国美学的最高目标仍然是伦理性的善,对于美却不甚在乎,对于丑也就较能容忍,尤其是道家思想中,“得精神于陋形之里”、“齐美丑”等观点,决定了丑在中国文化中的独特命运。先秦典籍中多将丑作“醜”,许慎《说文解字》里解释为“醜,可恶也,从鬼,酉声。”从字义上说,丑与“鬼”相联系,这里透射出中国文化里的生命意识,丑是恶,它具有人生的负面价值。东汉王符《潜夫论·德化》中有“美考终而恶凶短折”,意思是长寿而终是美好的生命形态,而夭寿,凶死则是丑恶的人生了,这就把生命、生活和美丑观念联系在一起。
无论儒家还是道家的思想,都把形式的美丑与本质的善恶区分开来。从丑的内容来看,它既表现为形式与内容的不统一,又表现为对象的社会内涵对道德规范的违背。美丑没有绝对的界限,只有“无状之状,无物之象”遍布宇宙的道才是绝对的;美丑不过是道的体化而已,只要与道通即是大美。
儒家的美丑观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相比之下,道家“以真为美”的美丑观更合乎美学的认识规律。庄子“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呈示出道家“体道为美”的主张:道是万物的本原,世间事物的美丑只不过是由道演化体变而来的具体形态,因而物体外表的美丑差别没有根本性的意义,美丑是相对的,而道是兼容美丑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文化对丑的宽容态度。
在中国关于丑的概念最早是由庄子提出来的。庄子的《庄子·秋水》中北海若曰:“今尔出于崖溪,观于大海,乃知尔丑。”这里以大为美,以小为丑;在《齐物论》中就已经深刻地论述了美与丑的辩证关系:“厉与西施,恢诡谲怪,道通为一”,指出美丑的同一性;《知北游》中“臭腐化神奇,神奇化臭腐”则点明了美丑的转化。汉代刘安在《淮南子·说山训》中谈到:“求美则不得美,不求美则美矣;求丑则不得丑,不求丑则有丑矣。”从美和丑的对立与比较中认识美丑的存在,并表现出丑的独立性。可见中国古代对美与丑的态度具体表现为美丑互化,以丑衬美,化丑为美和以丑为美的观点。
三、“丑”的发展
明中叶以后,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市民阶层的壮大,浪漫主义美学思潮的兴起,美与
丑的冲突日趋尖锐,丑渐为人所重视。丑被有利地推进了人们的视野,袁宏道在评其弟的诗文时曾说:“其间有佳处,亦有疵处,……然予则极喜其疵处。”这种审美心理是合着寻求不和谐的丑的刺激的时代风尚的。郑板桥将丑引入了绘画美学,这个时期出现了一大批以丑以怪为趣味的画家。
“五四”以来,审美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艺术在相当程度上反映的是对特定社会政治目标的功利性追求。不和谐因素日益增加,丑的问题也更加突出。因此打破了古代美丑交混的状态,丑和美成为了对立面,鲁迅成为那时期的代表人物。
四、“丑”在现代艺术中的繁盛
在现代中国,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艺术的发展停止了脚步,直到经过80年代改革变化的十年,经济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政治上的理想主义期待逐渐被务实的物质消费生活取代,随着多元化的社会经济的发展,艺术形式的多元化时代也随之而来。艺术家们对艺术与社会、哲学、宗教等问题进行了重新的审视与思考。
从星星美展、85美术新潮到今天,中国现代美学受到了西方哲学家、心理学家、艺术家的猛烈冲击,呈现出复杂的局面。“当尼采以一种大胆的反叛精神高呼‘上帝死了’之后,我们的艺术家也同样以一种批判的态度举起了尼采的旗帜。正如舒群在《为北方艺术群体阐释》一文中说:“在这个‘世界’里,人类已有的一切传统已荡然无存,一个全新的、坚固、永恒、不枯的‘世界’将随之建成”。中国大地上呈现出了各种艺术潮流,国人的思想获得了空前的解放。正统与另类、伪正统与伪另类、高雅与低俗、装高雅与特低部俗、深刻与肤浅,故作深刻与实在肤浅……所有的美与丑、伪美与真丑,从没像今天这样如此理直气壮毫无顾虑地同台演出,面对面的叫板。
总之“丑”这一美学思想的发展经历了复杂的历程,至今还是有很多的争议关于丑的存在,但无疑它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课题。
[1]柏克.关于崇高与美的观念的根源的哲学探讨.古典文艺理论译丛.
[2]鲍姆加通.美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
[3]东汉王符.潜夫论.三秦出版社,1999.8.
[4]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关键词美学审丑审丑的意义
在谈及审丑这个问题之前,首先我们应知道什么是丑,丑是歪曲人的本质力量,违背人的目地、需要的畸形,片面,令人不快的事物特性。与美相对,美学范畴之一。其次,我们应该明确,审是人们对一切事物的美丑作出评判的一个过程。由此可见,审丑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活动的过程,是人们根据自身对某事物所作出的对一种事物的看法,因此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但它同时也受制于客观因素,尤其是人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会对人们的评判标准起到很大的影响。如果按照丑的定义而言,丑可以说是完全消极不可取的,但是丑与其余所有美学范畴如喜剧、悲剧、崇高、荒诞都有某种内在联系,并作为一种必然的因素参与其中,这就不得不引起我们对于审丑的重视,那审丑对现代人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一、可以让人直面现实促使人警醒
丑与假,恶有着内在联系,构成事物的否定价值,但丑的不一定虚假,也不一定凶恶。而且我认为,丑更能表现真实。美和丑是一对孪生子,当人意识到美的时候,丑也就必然诞生了。但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们总喜欢趋向美的事物,为了造就美就不得不掩盖丑的因素,这时虚假就产生了。
就如开头所说,丑与假有着内在的联系,可为了掩盖丑刻意去制造美而产生的虚假却更让人厌恶。在西方,现代艺术把目光投向丑,是因为他们感到置身其中的世界是丑的。我们知道,人们只有弄清楚丑、恶,才能防止丑、恶。隐蔽掩饰除了自欺欺人外,只能让丑、恶滋生繁育得更快。
现代艺术是要以真实的面容面对现代人自身的丑陋并引起人们的思考,由此,我们才会理解现代派何以那样热衷于追求和官能享受的描写,其用意在于警示现代人:人类何以造成并如何预防这些丑恶、荒诞事件的发生。当然,在审视西方现代艺术时,我们不能否认少数人缺乏美学精神的“献丑”,给人们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危害,忽视这点同样是错误的。
这样看来,丑作为一种美学关怀,最为重要的是面对社会生活的无意义,现实的非人性,面对平庸、病态、畸形的社会现实,他们不再乞求用虚幻的所谓美的东西来安慰自己,而是在丑之中展示真实的人生。
二、通过反向思维来拓展疆域
人类的艺术早就高度的成熟。原始社会古朴的的彩陶,夏商周时期庄严地青铜器,这些东西现代人可以仿制出来,但也只是技术上的仿制。大名鼎鼎的文艺复兴打着的也只是回到希腊的口号。可以这么说,追求美的艺术早就发展到极高的境界了,这时需要用丑来反抗和取代这种美。杜尚的艺术创作就是在反叛美,他把便器提名《泉》放进画廊,或给《蒙娜丽莎》的脸上添两撇胡子,这些非理性的艺术可以称作是“丑”的艺术。如果欣赏那些“丑”的作品在打动人心的同时还能引起了人们的反思,思索生命的意义,人生的价值。这时作品就有了更大的外延。
对于丑的研究也是审美领域的扩张。雨果在他的《克伦威尔》序中说过:“……万物中的一切并非都是合乎人情的美,她会发觉,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这里已经说明丑的独立身份了。如果一味地固守传统,新生的现代艺术无疑是叛逆的,必然会受到批判。就如波普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大地艺术等一系列艺术相继地产生,不断地被人批评,又不断地被人接受。可以说,今日的新潮必然成为明天的传统,而现在的传统又何尝不是过去的反叛?那些反艺术的行为,取消艺术的态度无一例外地是在艺术的名义下做的。换言之,他们想让艺术不再是艺术的时候,心里想着的却是要革新艺术,而不是当真放弃艺术。因此,丑对美否定的同时也就标示着美学领域的不断拓展。
当然,以上两点并不能说,我们已完全概括了现代艺术“审丑”的意义,但无疑地,它们可以证明丑并非全是毫无意义,毫无用处,完全消极的。现代艺术家创造了一种反向性的艺术,以荒谬古怪的艺术表现来歪曲那曾被歪曲的美和意义,以丑的意象去揭示人类的尴尬处境,从而将人从异化的现实中唤醒出来,从而把艺术导向最真实的存在。在自我痛苦和惶恐挣扎中,在失望和追求的煎熬中,现代艺术通过“丑”来震醒人们,从而获得更加深刻的有关于生命和人生的伟大价值。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
论文关键词:丑,奇,分类,原因,分析
通常美能带给我们一些感观上的享受:看到花儿、鸟儿,我们会觉得生意盎然,听到美妙的歌声,我们会感到心情舒畅。所以对于美我们会有一种自觉或者不自觉的追求,在文学作品中也一样,我们乐于看到大团圆的结局,坏人也应该长着一副奸酸的嘴脸。可是当我们看惯了美,就会觉得视觉疲劳,这时候就需要丑来中和一下,我们开始欣赏西方的悲剧,接受街头的奇装异服,文学作品中也开始充斥着丑的要素。而古代文学中也有着很多的“丑”的描写,可是文学作品中的丑不仅仅是因为视觉疲劳,须分类看待。
一、以丑衬美
就是说丑和美是同时客观的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而且人本来就有对于美和丑的鉴赏能力。
丑是作为美的对立面而存在的,但是两者又是相互依存的,有时候作者对于丑的描写只是突出美,是对美的一种向往,美丑作为一对矛盾体共存或许只是为了互证而已。
唐代刘禹锡曾经写过:“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句子,这里面的“沉舟”、“病树”都给人一种颓败之感,甚至是“病态”的,但是作者之所以描写它们是为了突出“千帆”、“万木春”这样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
所以说丑的存在是为了突出美,而描写丑则更是为了衬托美。
葛洪在《抱朴子》中说的“不睹琼琨之熠烁,则不觉瓦砾之可贱;不窥虎豹之或蔚,则不知犬羊之质漫。”“锐锋产乎钝石,明火炽乎暗木,贵珠出乎贱蚌,美玉出乎丑璞。”
他这里也指出了丑的存在是为了衬托美。
在京剧表演中,一般觉得主角或好人看上去清爽一些,而奸邪小人通常画白脸,像曹超、严嵩等都化白脸,紫脸大多是表现沉着果敢的人物,像常遇春的紫三块瓦脸。在京剧中脸谱的画法是很讲究的,就拿白脸来说:演员化妆时把白色涂满整张脸,然后用黑笔勾出眉、眼、鼻翼和肌肉的纹理,这样才能刻画出剧中人物的阴险狡诈的性格。而生、旦是称素面或洁面,净、丑称涂面,分红棉、白面和花面;生、旦的面部化妆俗称俊脸儿,净、丑的化妆称红脸儿、黑脸儿、白脸儿等,都衬托了主角干净的妆容,也是以丑衬美。
以丑衬美属于映衬中的反衬,目的在于突出美。在突出美的同时也把丑带入了我们的视野。
二、以丑为美
以丑为美比较复杂一些,分为三类:
(一)作家自觉的艺术追求
当丑进入了我们的视野后,人们发现丑相比美而言更容易揭示事物的本来面目。有些作者开始自觉的去描写丑。但是他们的目的并不在于丑本身,而是想要透过“丑”折射出生活得真实,这种经过了文人艺术加工的丑,已经具有了美学的意义,成为美学的一个基本范畴。这一类的作家代表首推韩愈。
韩愈是一个有雄才的人,很多人都很推崇他。比如白居易说韩愈“户大嫌甜酒,才高笑小诗”,但是韩愈的时文非常喜欢用僻字险韵,这就使得诗文读来非常聱牙诘屈。苏洵评价韩愈的文:“韩子之文,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鱼鼍蛟龙,万怪惶惑,而抑遏蔽掩,不使自露,而人望见其渊然之光,苍然之色,抑自畏避,不敢迫视。”这个评语非常中肯,而且也同样适用他的诗。
韩愈的诗如《雉带箭》:“原头火烧静兀兀,野雉畏鹰出复没。将军欲以巧伏人,盘马弯弓惜不发。地形渐窄观者多,雉惊弓满劲箭加。冲人决起百馀尺,红翎白镞随倾斜。将军仰笑军吏贺,五色离披马前堕。”虽然是一首短诗,但仍被他写的惊心动魄,跌宕起伏。
赵翼《瓯北诗话》中曾列出韩愈诗中僻涩难读的句子:“至如《南山》诗之‘突起莫问簉’,‘诋奸陷乾窦’,‘仰喜呀不仆’,‘堛塞生怐愗’,‘远枿壮复奏’;《和郑相樊员外》诗之禀生有巢力刚”,‘烹于力健倔’,‘烹斡力健屈’,‘龟判错衮黻’,‘呀豁疚掊掘’;《征蜀》诗之‘剟肤浃疮痍,败面碎剠〈吉刂〉’,岩钩踔狙猿,水漉杂鳣螖;投奅闹〈石宫〉{隆石},填隍亻威亻密傄’,‘爇堞熇歊熺,抉门呀拗门曷>’,‘硂梁排郁缩,闯窦揳窋窡’,《陆浑山火》之‘亡皿池波风肉陵屯’,‘电光︺磹赪目目爰>’此等词句,徒聱牙轖舌,而实无意义,未免英雄欺人耳。其实《石鼓歌》等杰作,何尝有一语奥涩,而磊落豪横,自然挫笼万有。”
韩愈这是有意为奇,在用词用韵方面都别出心裁。但他并不属于反对礼教,而是一种艺术上的自觉的追求。
(二)对传统思想的颠覆,张扬个性
标新立异
古代的封建统治对人们的思想相当束缚,有三纲五常,有伦理道德,但是无论是历史上的哪一阶段,总有一些人反其道而行之。
魏晋就是这样的一个阶段,《世说新语》中记载了很多魏晋士人的怪异的言行。如:“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裈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这个刘伶赤身非但不觉得羞耻,反而还怪别人跑到他的裤子中。
《世说新语》中还有这样一则:“诸阮皆能饮酒,仲容至宗人间共集,不复用常杯斟酌,以大瓮盛酒,围坐相向大酌。时有群猪来饮,直接去上,便共饮之。”
和猪一同饮酒,可能阮咸要算第一人了,魏晋的士人总显得豪放不羁,这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有联系。
但是凡事都有一个度,刻意的去追求奇特,追求丑不仅引得别人厌恶,更让人觉得有标榜之嫌。
(三)文人的一种游戏笔墨
有一部分文人并不是在艺术上有追求,也并不对这个社会不满,而是抱着一种游戏人生的态度,他们会描写丑只是想自娱或娱人。
王和卿和关汉卿都作过关于的作品:
“假胡伶,聘聪明。你本待洗腌臜,倒惹得不干净。精尻上匀排七道青,扇圈大膏药刚糊定,早难道外宣无病。”(王和卿《双调·拔不断·王大姐浴房内吃打》)
“十指如枯笋,和袖捧金樽。掐杀银笋字不真。揉痒天生钝,纵有相思泪痕,索把拳头搵。”(关汉卿《仙侣·醉扶归·秃指甲》)
这两首都是描写的,关汉卿对她不幸的遭遇饱含同情的,而并不完全是讽刺。而王和卿只是想博人一笑而已。
赵洽的《丑妇赋》
“畜眼已来丑数,则有此一人。幍飞蓬兮成鬓,涂嫩甚兮为唇。无兮利之伎量,有妒毒之精神。天生面上没媚,鼻头足津。闲则如能穷舌,馋则佯推有娠。耽眠嗜睡,爱釜憎薪。有笑兮如哭,有戏兮如嗔。眉间有千般碎皱,项底有百道粗筋。贮多年之垢污,停累月之重皲。严平未卜悬知恶,许负遥春早道贫。
或人忽然而叹曰:可羞可耻,难生难死。甚没精神,甚没举止。结束则前褰后跢,披掩则藏头出齿。以犊逨兮为行,以屈淬兮为跪。五色鬼之小妇,三家村之大姊。豪豪横横,或恐马而惊驴;咋咋邹邹,即喧邻兮聒里。仡脂磨逻之面,恶努降肛之嘴。尔乃只爱说非,何曾道是。闻人行兮撼战,见客过兮自捶。打女而高声怒气,何忍更涂香相貌,摆敷妆眉。只是丑上添丑,衰中道衰。告冤屈者胡粉,称苦痛者烟脂。唯学嫉中出行,当十恶里矜持。厌蛊家问法,符书上趁师。
人家有此怪疹,亦实枉食枉衣。须则糠火发遣,不得稽迟。勿客死外宁可生离。所有男女总收取,所有资籍任相随。好去好往,信往信依。各自皆得努力,苦兮乐兮,焉知。”
它通篇让我们觉得怪诞可笑。
(四)当时的社会风尚的影响
所谓“时世妆”就是当时比较流行的打扮,可是以我们现在的眼光看来,这种倒八字的眉形,乌黑色的嘴唇,想来就非常怪异,毫无美感可言,可当时这是流行,真是难以相信。据说还有一个妆容叫“血晕妆”,是长庆年间比较流行的,是把真的眉毛剃去,然后在眉下和眼上用红紫色涂画,看上去血肉模糊的,甚为恐怖。就像元稹说的:“近世妇女,衣服修广之度和匹配色泽,尤剧怪艳。”
从妇女妆容打扮的趋势就可以看出当时人的审美眼光,当时是一个崇尚怪异的时代,元和年间的出现的韩愈为代表的“险怪派”相信也并不是偶然的。
而汉代以瘦为美,盛唐以胖为美,被称为燕瘦环肥;春秋战国时期的楚灵王喜欢腰细的女子,有“楚王好细腰,百宫多饿死”的说法;古代对女子审美的要求还有以小脚为美,所谓“三寸金莲”这种奇怪的甚至是变态的审美历来数不甚数。
三、齐美丑
这种观点认为美和丑都是客观存在的,是平等的,不应该褒美贬丑,也不应该过于刻画丑而忽略了美。
持这种观点的人主要是受到佛道思想的影响。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强调的是美和善的统一,把美同教化相联系;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则强调真,他们所说的真就是道,就是自然。
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就是说人们知道了怎样是美,就有了丑;知道了什么是善就有了恶。老子认为美是相对于它的对立面丑而存在的,并且它们是互为条件,相互依存的,而且可以相互转化。
庄子发展了老子的这个思想。在庄子看来,只有道是最高的,而美和丑在本质上是没有差别的,都属于道。
庄子提出了“厉与西施”“道通为一”的观点。
“厉”通“疠”是指皮肤溃烂,而西施则是古代有名的美女。在道家看来,无论是丑陋之人或是美貌的人都是一样的。
庄子自己也创作了大批丑者形象,如《人间世》和《德充符》两篇中写了大批残缺、畸形,外貌丑陋的人,像支离疏、兀者王骀、兀者申徒嘉、兀者叔山无趾、哀骀它等。这些人有的是驼背,有的双腿是弯曲的,有的缺嘴唇、有的相貌奇丑。
道家的这个思想影响很大,使得人们对于美和丑的对立并不看得那么严重,那么绝对。其中较有成就的是叶燮。
叶燮认为“凡物之美者,盈天地间皆是也。”“凡物之义不孤行,必有其偶为对待。”如“陈熟、生新,二者对于义为对待。对待之义,自太极生两仪,无事无物不然:日月、寒暑、昼夜,以及人事之万有:生死、贵贱、贫富、高卑、上下、长举。”也就是说美丑是统一存在的。
美丑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以转化:“大约对待之两端,各有美丑,有恶,并非美恶偏于一者也。其间惟生死、贵贱、贫富、香臭,人皆美生而恶死,美香而恶臭,美富贵而恶贫贱。然逢比之尽忠,死何尝不美?江总之白首,生何尝不恶?幽兰得粪而肥,臭之成美;海木生香则萎,香反为恶。富贵有时而可恶,贫贱有时而见美。”
无论是自然物还是艺术作品,美丑并不是最重要的。
也有很多是受到佛教的影响。
佛教宣传众生平等。佛教教人们摒除外物的干扰,而且佛教教人们超出爱增的境界,所以一切在佛教看来都是空幻的。
佛教认为“色即是空,色复异空”。而色就是指世间的万事万物,当然也包括美丑。所以美和丑也是虚无的。
佛教虽然认为美和丑都是虚无的,但并不是否认美和丑的存在。佛教从“梵人合一”“物我同根”的思想出发,认为“美丑一旨”“善恶无二”。
僧肇《维摩经注》:“万物齐旨,是非同现。”“若能齐是非,一好丑者,虽复上同如来,不以为尊,不等六师,不以为卑。何则?天地一旨,万物一观,邪正虽殊,其性不二”
万物相同,美丑也相同,它们的本质是一样的。
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并日益流传,佛教的一些教义思想也对人们有着相当大的影响。
四、小结
综上所述,古代文学作品中出现的各种丑、奇的现象并不是偶然的,它是有着各自不同的原因的。有的是作家自身的艺术追求,而有的则受到外界的包括政治、社会风尚、乃至佛道思想的影响的。
1蒋南华、罗书勤、杨寒清.荀子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
2葛洪.抱朴子内外篇[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5.
3谢思炜.白居易诗集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6.
4王琳、邢培顺.苏洵苏辙集[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
5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
6霍松林胡主佑.瓯北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7柳士镇、刘开骅.世说新语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
8隋树森.全元散曲[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64.
9羽田亨.敦煌遗书[M].台湾:台北新文丰出版社,1985.
10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1谢思炜.白居易诗集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12翼勤.元稹集[M].北京:中华书局,2010.
13辛战军.老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
14叶燮.原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A.美的类型说
B.审美风格说
C.美的范畴说
D.美的价值形态说
E.人生境界说
3.2.审美类型包括(AB)
B.审美类型说
D.美的价值说
3.3.中国哲学之“道”,具有统摄性,其可以统摄下列哪些审美形态(CDE)
A.喜剧与悲剧
B.荒诞与丑
C.阳刚与阴柔
D.意与境
E.形与神
3.4.判断最基本审美形态的基本标准是(ABC)
A.广泛性
B.统摄性
C.历史性
D.生成性
E.贯通性
3.5.审美形态具有生成性的特征,指的是(AB)
A.审美形态的历史生成
B.审美形态的个体相对性生成
C.审美形态的贯通
D.审美形态的兼容
E.审美形态的二重性
3.6.中国审美文化具有世俗化的特征,其体现是(CD)
A.追求终极价值
B.具有形而上
C.将上帝神灵人格化与把人的祖先神灵化合而为一
D.与世俗享乐主义和现世思想结合
E.与哲学关系密切
3.7.中国古代文论对于悲剧心理与文学创作关系进行了很多的探讨,下列属于这种探讨的是(BCD)
A.净化说
B.发愤着书
C.不平则鸣
D.穷而后工
E.文以载道
3.8.西方的四大审美形态是(ABDE)
A.悲剧
B.崇高
C.喜剧
D.丑
E.荒诞
3.9.审美形态包含的六种基本类型是(CDE)
A.冲淡与平和
B.阳刚与阴柔
C.悲剧与喜剧
D.丑与荒诞
E.崇高与优美
3.10.司空图把诗歌的风格、意境概括为**四种基本类型,其中与优美相连的类型是(ABDE)
A.冲淡
B.纤浓
C.雄浑
D.清秀
E.委曲
3.11.博克认为,人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它们是(AB)
A.生殖欲和一般的社交愿望
B.安全的需求
C.对精神的追求
D.对自我发展的追求
E.对饮食的渴望
3.12.构成悲剧内涵的三个核心要素是(ABC)
A.冲突
B.抗争
C.毁灭
D.突转
E.净化
3.13.亚里士多德对悲剧理论的贡献是(AC)
A.首先对悲剧理论进行系统总结
B.将辩证法应用于悲剧
C.对悲剧给人的审美体验进行分析
D.提出了悲剧冲突的概念
E.用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悲剧
3.14.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关于这些观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
A.悲剧诞生与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有关
B.日神精神代表梦境状态
C.酒神精神代表迷醉状态
D.日神代表音乐艺术的振奋
E.酒神代表造型艺术的静态
3.15.下列关于喜剧的说法,正确的是(ABCD)
A.喜剧既是一种艺术类型,也是一种审美形态
B.喜剧以“笑”为载体
C.喜剧理论的核心是探讨笑及其成因
D.黑格尔认为“喜剧是压倒观念”
E.离尚的喜剧是远离悲剧的
3.16.喜剧的两种形式是(BC)
A.滑稽
B.幽默
C.讽刺
D.传奇
E.搞笑
3.17.巴赫金是对当代文学和美学都有深远影响的人,关于他的观点,下列正确的是(ABCDE)
A.提出狂欢化
B.认为生活分为日常生活和狂欢式的生活
C.日常生活显示了官方严肃的态度
D.狂欢式生活是一种自由解放审美体验
E.作为狂欢的喜剧,也就是人们对日常生活的另一种打破秩序、规范的自由体验
3.18.古希腊对美的研究很多,但对丑研究却不够。其原因是(AB)
A.古希腊民族高度崇尚美
B.希腊风气中美与善同一
C.官方禁止
D.古希腊不存在丑
E.古希腊民族厌恶丑
3.19.罗兰克兹对丑的研究的贡献是(ACD)
A.提出丑的美学
B.丑仅仅陪衬美
C.艺术可以“理想化”丑
D.顾及到艺术表现丑的效果即消除丑的不快之感
E.艺术可以美化丑
3.20.人变为“非人”的真实含义包括(ABC)
A.人不再是全面体现人本质的人
B.人失去了终极关怀的基础
C.自由只是观念的自由,并非现实人生的自由
D.人依然保留自己的本质
E.人在荒诞中获得现实的自由
3.21.崇高与丑的相似之处包括(ABC)
A.形式上的不和谐
B.效应上的痛感
C.都具有非理性的因素
幼儿教学的活动应当是丰富多彩的,在完成幼教教材规定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丰富幼儿的活动就成为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们看来,幼儿园教学活动的丰富离不开对民间艺术的开发和利用。尤其是基于幼儿生活实际、面向人类文化结晶的民间艺术,其中蕴藏着相当丰富的地理、人文知识,是儿童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
一、幼儿园教学活动中进行民间艺术教育的价值
一是提高儿童的认知能力。幼儿处在人生成长的第一个阶段,一般只具有对事物初步的感知能力,而身边的事物的刺激有时是单调的,这里幼儿园里的民间艺术教学就可以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事实证明,特别是民间艺术中的故事、童谣,能够刺激学生发挥想象力。例如讲民族英雄岳飞抗金的故事时,我们用适合幼儿的语言,将故事情节进行简化,让幼儿初步感知岳飞的精神力量,他们甚至有时能用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的角色来进行对应,以分辨一般意义上的好与坏。在此基础上,老师可以适当地渗透简单的家乡、祖国的观念,这样的观念有可能在幼儿的心中形成一株小苗,伴随着幼儿将来的成长而生根发芽。
二是提高幼儿的辨别能力。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辨别能力是思维发展的重要表现,除了常规教学活动中的教学行为之外,民间艺术的教学也可以发挥这样的作用。例如对美与丑的辨别,在民间艺术活动中,总有一些美与丑的对比,有的是客观存在的美与丑,有的是需要发现的美与丑。客观角度的美与丑,如手工作品中的作品与次品,可以让幼儿知道美与丑有哪些不同,怎样才能拥有一件美的作品等,从而让幼儿增强一种美与丑的辨别能力。当然,在这样的活动中,对美与丑的比较并不意味着对丑的作品的贬低,我们要让小朋友们意识到的是,有时丑是走向美时必须经历的阶段。再如一些民间音乐作品中,总有一些类似的需要比较辨别的内容,如儿歌《小兔子乖乖》中小兔与大灰狼的辨别等。
三是提高幼儿的创新能力。具有幼儿经验的老师们都知道,幼儿其实是最具创新精神的,因此基于幼儿已有的创新水平,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发掘与培养,也是民间艺术进入幼儿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比如我们受陶艺活动启发,让幼儿用橡皮泥模拟陶土,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去创作不同的形象。事实证明,这样的活动可以大大激发幼儿的创造能力。
二、幼儿园教学活动中进行民间艺术开发和利用的策略
在幼儿教学活动中,民间艺术的开发和利用策略,是认识到其价值之后进入我们研究视界的核心内容。根据我们的研究实践,我们认为有效的开放和利用策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选择民间艺术中性质相似的内容,进行主题教学。研究中我们发现,将民间艺术引入幼儿教学的有效策略有两种,一是在日常教学的基础上,进行有选择性的渗透;二是就某个主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教学。对于后者而言,行之有效的做法是寻找发掘民间艺术中形式不同、实质相同的内容,然后将其改造成幼儿容易看懂、容易吸收的教学内容,并在主题教学活动中具体实施。
例如,在民间艺术中,有时民间故事、童谣,民间的剪纸艺术常常能表现同一个主题故事。我们曾经在研究中尝试了“年”的主题教学,而在我们幼儿生活的世界里,恰恰又有关于年的民间故事——不少家长们都会向幼儿讲年是一种猛兽;有关于年的民间活动——拜年、放爆竹、送灶神等;有关于年的民间作品——剪刻纸、写贴门对子(即对联)等。这些内容幼儿非常感兴趣,我们在讲授的基础上,还进行了实际模拟,让老师跟幼儿一起模拟过年。在这样的活动中,幼儿获得了许多关于年的知识,丰富了他们的视野,积淀了他们的文化。
二是选取民间艺术中的精华内容,布置园班静态文化。将民间艺术以静态文化或者说凝固的文化形式,呈现在幼儿园的不同位置,可以收到非常好的效果。我们知道,幼儿有一个特点,就是对色彩鲜明、形象卡通的图、画等非常感兴趣。基于幼儿的这些兴趣,
转贴于
将民间艺术改造成幼儿喜欢的形式,在幼儿生活的教室、卧室、走廊等地方呈现出来,幼儿可以在耳濡目染中形成认知。例如,我们生活的地区有放风筝的传统,民间也常有风筝节、放风筝比赛等活动,让幼儿看看风筝的制作过程,让幼儿参与放风筝的过程,就成为我们民间艺术开发和利用的一个重点体验内容。
在我们的幼儿园,楼梯、走廊经常挂有我们老师和幼儿一起扎的风筝,我们还邀请家长来对幼儿进行风筝扎制过程的展示,我们也让家长参与我们园的班园文化建设,让他们献计献策,并请部分家长参与我们的文化布置,这种家园联合的方式让幼儿对园有了家的感受。除此之外,我们还进行过以蓝印花布为展示内容的文化布置,让人欣喜的是幼儿对这种看似简单,但图案却十分丰富的民间作品非常感兴趣,每次走到这些作品这边时总要摸一摸、看一看,潜移默化的作用特别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