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路:合成尿素;生成谷氨酰胺;以铵盐的形式随尿排出。合成一些含氮化合物,如氨基酸、嘌呤、嘧啶。
去路:进行糖酵解或有氧氧化产生能量;合成糖原;合成脂肪及某些非必需氨基酸;通过磷酸戊糖途径转变为其他非糖物质。
浓度的调节作用:升高血糖的激素有: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生长激素。降低血糖的有:胰岛素。
2-1.为什么说肝脏是维持血糖浓度相对恒定的重要器官?
肝有较强的糖原合成与分解的能力。在血糖升高时,肝可以合成糖原储存,而在血糖降低时,肝糖原可以分解为葡萄糖补充血糖;肝是糖异生的主要器官,可将乳酸、甘油等物质异生成糖;肝可将果糖,半乳糖等转变为葡萄糖;肝中磷酸戊糖代谢旺盛,可以满足核苷酸合成的需要。因此,肝脏是维持血糖相对恒定的重要器官。(肝脏是糖原合成与分解以及糖异生的重要器官。)
3.简述生物氧化和体外氧化的异同点?
相同点:产物相同,最终总能量相同。
不同点:生物氧化反应条件温和,由酶催化;氢和碳的氧化并非同时进行,二氧化碳由有机酸脱羧产生,而氢的氧化经传递体多级传递到最后与氧结合生成水;能量逐步释放,有利于机体的捕获。
4.简述糖异生的生理意义?
在饥饿情况下维持血糖恒定;维持酸碱平衡;利用乳酸,防止酸中毒;补充或恢复肝糖原储备。
5.简述糖原合成和分解的生理意义?
储存能量:葡萄糖可以以糖原的形式储存;
调节血糖浓度:血糖浓度高时可以合成糖原,血糖浓度低时可以分解糖原补充血糖;利用乳酸:肝中可经糖异生途径利用糖无氧酵解产生的乳酸来合成糖原。
6.试述蛋白质等电点与溶液的PH和电泳行为的相互关系?
PI>PH,蛋白质净带正电荷,电泳时,蛋白质向负极移动;PI
7.简述糖酵解的生理意义?
在缺氧条件下迅速供能;某些组织即使在不缺氧情况时也由糖酵解提供全部或部分能量,如成熟的红细胞;肌肉收缩情况下迅速供能。
8.简述三羧酸循环的生理意义?
是三大营养物质彻底氧化的最终通路;是三大营养物质代谢联系的枢纽;为其他合成代谢提供小分子前提;为氧化磷酸化提供还原当量。
9.简述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
为核酸的生物合成提供核酸;提供NADPH作为供氢体参与各种代谢反应。
10.为什么说三羧酸循环是糖、脂、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的共同通路?
三羧酸循环是乙酰CoA最终氧化生成CO2和H2O的途径;糖代谢产生的碳骨架最后进入三羧酸循环;脂肪产生的甘油可通过有氧氧化可进入三羧酸循环氧化,脂肪酸经阝—氧化产生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氧化;蛋白质分解产生的氨基酸经脱氨后可进入三羧酸循环氧化,同时,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可作为氨基酸的碳骨架接受氨后合成必需氨基酸。所以,三羧酸循环是三大物质代谢的共同通路。
11.何为酮体?简述酮体生成及利用的生理意义?
酮体是乙酰乙酸、阝-羟丁酸和丙酮的总称。
生理意义:酮体是肝向肝外组织输出能量的重要形式;在饥饿或疾病情况下,为心、脑等重要器官提供必要的能源。
12.何为蛋白质的变性作用?本质是什么?引起蛋白质变性的因素有哪些?有何实际应用?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蛋白质特定的空间构象被破坏,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活性丧失。
本质:破坏非共价键和二硫键,不改变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引起蛋白质变性的因素主要有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紫外线、高温高压等,化学因素:强酸强碱、重金属等。(旋光值改变,粘度增加,结晶能力丧失)
应用:酒精消毒、紫外线灭菌、热凝法检查尿蛋白。
13.简述RNA的种类和生物学作用?
RNA有三种:mRNAtRNArRNA
生物学作用:mRNA是蛋白质合成的模板,tRNA是氨基酸的运载工具,rRNA与蛋白质组装成的核糖体是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场所。
14.简述tRNA的二级结构的基本特点?
tRNA的二级结构是典型的三叶草结构。
特点:氨基酸臂,3'端为—CCA—OH;二氢尿嘧啶环,环中有二氢尿嘧啶;反密码环,反密码环中的反密码子能够识别mRNA密码子;T屮C环,环中含胸苷,假尿苷,胞苷。
15.简述真核生物的mRNA的结构特点?
真核生物的mRNA由编码区和非编码区构成,其结构特点为:5'端有帽子结构,即7-甲基鸟嘌呤核苷三磷酸;3'端有多聚A尾结构;生物体内各种mRNA链长短差别很大。
16.简述三种可逆性抑制包括哪三种,及它们的特点?
可逆性抑制包括竞争性抑制、非竞争性抑制和反竞争性抑制。
竞争性抑制:抑制剂结构与底物相似,共同竞争酶的活性中心,增加底物浓度可减轻消除竞争性抑制作用。Vmax不变,Km增大。
非竞争性抑制:与酶活性中心外的必须基团相结合,酶与底物的结合和酶与抑制剂的结合互不影响,抑制剂的强弱只与抑制剂的浓度有关。Vmax减小,Km不变。
反竞争性抑制:抑制剂只与酶底物复合物结合,使酶底物复合物的量下降。Vmax减小,Km减小。
17.简述丙酮酸-葡萄糖的循环意义?
通过丙酮酸-葡萄糖循环,骨骼肌中的氨以无毒的丙氨酸形式运往肝,同时,肝又为骨骼肌提供了生成丙酮酸的葡萄糖。
18.简述谷氨酰胺在血液中转运氨的生理意义?
谷氨酰胺既是氨的解毒产物,又是氨的储存及运输形式;谷氨酰胺在脑中固定和转运氨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19.简述补救合成的生理意义?
可以节省从头合成的能量和氨基酸的消耗,并及时提供核苷酸供细胞生长所需;体内的某些器官,如脑、骨髓等由于缺乏从头合成嘌呤核苷酸的酶体系,只能进行嘌呤核苷酸的补救合成。
20.简述核苷酸抗代谢的生化机理?
某些药物是嘌呤、嘧啶、叶酸及某些氨基酸的类似物,可作为核苷酸的抗代谢物,通过竞争性抑制或“以假乱真”的方式干扰或阻断核苷酸的正常合成代谢,从而抑制核酸、蛋白质的合成,达到控制细胞增殖的目的。临床上把它们作为抗肿瘤药和免疫抑制剂。
21.简述ATP的生成方式并举例?
ATP主要的生成方式有底物水平磷酸化和氧化磷酸化。
底物水平磷酸化:ADP或其他核苷二磷酸的磷酸化作用与底物的脱氢作用直接偶联的反应过程。
氧化磷酸化:在呼吸链电子传递过程中偶联ADP磷酸化,生成ATP的过程。
22.简述糖代谢和脂代谢是通过哪些反应联系起来的?
糖酵解过程中产生的磷酸二羟丙酮可转变为磷酸甘油,可作为脂肪合成中甘油的原料;有氧氧化过程中产生的乙酰CoA是脂肪酸和酮体的合成原料;脂肪酸分解产生的乙酰CoA最终进入三羧酸循环氧化;酮体氧化产生的乙酰CoA最终进入三羧酸循环氧化;甘油经磷酸甘油激酶作用后,转变为磷酸二羟丙酮进入糖代谢。
23.什么是遗传密码?简述遗传密码的重要特点?
遗传密码通常是指核苷酸三联体决定氨基酸的对应关系。
方向性:组成密码子的各碱基在mRNA序列中的排列具有方向性;连续性:mRNA的密码子之间没有间隔核苷酸;简并性:几个密码子共同编码一个氨基酸的现象;摆动性:密码子的第三个碱基与反密码子的第一个碱基不严格的配对现象;通用性:所有生物共用同一套密码合成蛋白质的现象。
24.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包括什么物质?各起什么作用?
mRNA:合成蛋白质的模板;tRNA:转运氨基酸的工具;rRNA:与蛋白质组成的核糖体是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