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
地球上生物所携带的各种遗传信息的总和。基因的多样性是生命进化和物种分化的基础。
物种多样性
地球上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物种多样性是衡量一定地区生物资源丰富程度的一个客观指标。
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指的是生态系统的多样化程度,包括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组成、功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等。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生物多样性是生命的基础,它使地球上的每一个有生命的有机体都独一无二,使自然欣欣向荣。
生物多样性对地球的影响
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降解污染、稳定气候、保护水资源、形成和保护土壤。
生物多样性和食物
生物多样性和健康
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医药资源,有80%的药物来自于自然资源。
生物多样性和工业
生物资源提供了工业原材料,如纤维、石油、染料、橡胶、水、木材等。
生物多样性和文化
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娱乐活动,如观鸟、钓鱼、旅行等,丰富多彩的生物多样性也在方方面面激发着人类的创作灵感。
生物多样性丧失会造成哪些影响?
生物多样性资源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础,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会威胁到所有生物,包括人类的健康。如果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提供粮食、纤维、医药、淡水、作物授粉、过滤污染物、防止自然灾害等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都会面临威胁。
外来入侵物种
外来入侵物种是指由原产地通过自然或人为的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在当地的自然或人工生态系统中定居、自行繁殖和扩散,最终明显影响当地生态环境,损害当地生物多样性的物种。入侵的外来物种可能会破坏景观的自然性和完整性,推毁生态系统,危害动植物多样性,影响遗传多样性。
需要注意的是,外来物种并不一定能形成物种入侵。比如我们常吃的土豆、西红柿等,它们都是原产自南美的外来物种,但都不是入侵物种。
1994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决定,向联合国大会建议将12月29日(《公约》生效日)定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同年12月,第49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有关决定,以提高人们对生物多样性重要性的认识。由于12月29日与多国节日相冲突,2001年第56届联合国大会将日期改为5月22日。今年的主题为"BepartofthePlan",即“生物多样性,你我共参与”。
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能做什么
绿色出行,尽量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循环利用资源,如洗米水浇花,旧物改造等。
减少使用农药、化肥等,避免污染物进入土壤,污染环境。
减少使用一次性制品,如购物时自备帆布袋、就餐时自备餐具等。
不出售、购买、利用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
不食用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以及其他陆生野生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