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近年来,人类在医学细胞生物学取得的成就对现代医学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它为人们从细胞和分子水平认识人类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重要的技术手段。医学细胞生物学同时作为生理学、免疫学、组织胚胎学、药理学等重要基础理论课程的基础,医学细胞生物学又与临床医学的其他各个学科紧密相连,为医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医学课程奠定基础[1]。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是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的教学水平对于提高整体的医学教育水平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成为十分重要的任务。为此笔者根据我院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的教学实际情况,就在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自己的几点建议,以供探讨。

一、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将结合,正确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实验欲望

二、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此外,在实验过程中,如果有学生实验失败,很容易产生挫败感。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个“良机”,学生实验的失败是激发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重要时机。告诉学生,很多重要的发现都是通过一次次的实验失败得来的,爱迪生每失败一千次实验才能成功一次。接下来,根据实验记录,和学生一起寻找失败的原因,但这不是直接告诉学生实验失败的原因,而是通过一步步的进行引导,让学生自己找到实验失败的原因。在学生自己找出实验失败的原因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邀请专家讲座,拓展学生知识面

四、定期举办学术沙龙

五、改革考核评价机制,检验创新成果

参考文献:

[1]黄元河,潘乔丹,冯治,等.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1,33(2):231-232.

[2]何志颖,朱海英,陈元晓,等.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2(1):49-52.

[3]殷祥超.改革专业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2:31-33.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但是现在单一的教学方式往往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因此,改变学生的学习地位,配合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1.1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1.2变传统教学为多元化教学

现在一些高校的细胞生物学实验课教学方式仍为传统的板书讲解,这种教学方式早已不符合时代的发展。为使学生更直观生动的了解实验过程,将实验过程制作成录像,上课前通过多媒体播放教学示范录像。例如,对于原代培养细胞实验,前期的准备工作繁琐,耗时长,不可能每个同学都参与,这时通过播放教学示范录像,使学生深刻了解整个实验的来龙去脉。另外,在实验课上由“老师讲”变为“学生讲”。课前要求学生预习实验目的、原理及注意事项等,上课时随机挑选学生为大家讲解,其他同学对讲解的内容进行补充和纠正。在显微镜的使用实验课中,将学生分为2~3人的小组,小组中的每位同学分别操作显微镜,其他同学在旁观看,指出这位同学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加深学生对显微镜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的印象。

2考核方法的改革

随着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提高,细胞生物学实验课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比例也相应增加。实验课的考核不再只依靠实验报告,而在于对学生实验原理的掌握及实验操作能力的评价。通过课前提问形式,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并给予一定评分。在实验课结束时,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考核其对该次实验中关键技术的掌握,如显微镜、离心机、天平等仪器的正确使用及临时装片的制备,并叙述在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从而对学生的操作技能进行测试。另外,在批改实验报告时,主要依据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及总结程度给予评分,强化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

3结语

[关键词]细胞生物学;研究性教学;探索与实践

0引言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学科,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验性[1],同时也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前沿学科。综观2012、2013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不难看出,这些对生命科学有重大推动作用的杰出成就都是细胞生物学研究的领域。因此,深入探究细胞这个生命活动基本单位对于理解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探究生命科学领域的基本问题、解决医学领域的重大问题有重要的意义。但在传统的教学中,往往采用“灌输”式教学,使学生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这种接受型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抑制了学生的研究兴趣与创造性,与21世纪日益加剧的国际竞争对创新人才的强烈需求形成尖锐矛盾。因此,发展新的教学模式迫在眉睫。研究性教学模式要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以“自主、合作、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方式较好达到课程教学目标。本文从研究性教学模式的角度对细胞生物学理论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验教学的优化改革提出了几点思考。

1在理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研究性思维

1.1调整和优化教学内容

《细胞生物学》是高等院校生物学各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课,其内容迎合了不同层次学习者和研究者的需求。要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研究性思维,则不能拘泥于教材的内容及其编排,需要调整和优化教学内容,为学生形成研究性思维习惯做好铺垫。基于此,可以根据理论知识的难易程度、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接受新知的能力、《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学科发展现状等对课程内容做适当的删减、增添和整合,调整和优化教学内容。

1)删减。删减学生已经耳熟能详的内容。学生在长期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过程中已经习得的基础知识,应在课堂上避免赘述。例如,关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这一概念,其涵义学生从中学就已经有所了解,可引导学生从生命活动的不同方面举例来证明这一结论,并与最近的研究进展相联系,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并激发学习兴趣。

删减某些学科交叉内容。由于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基础学科,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等学科有着深刻的相互渗透与结合,很多理论知识在不同学科中重复出现,因此应做适当的删减,化重复理论为知识迁移。例如,学生已经在生物化学中对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有了系统的认识,在本课程可以着重从氧化磷酸化的分子结构基础及其细胞生物学定位来理解其作用机制,从而在细胞这一层次上对这个过程有全面理解并形成结构决定功能的生物学思想。

删减识记类课程内容。研究性学习的目的不仅在于知道是什么,而且在于明白为什么和怎么做,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识记类理论知识放至课前或课后,在课堂上注重方法习得不失为好的举措。例如,细胞是一个复杂的信号网络系统,细胞信号转导的途径和细胞对信号的整合与控制应是课堂上探讨的重点,而细胞通讯、信号分子、受体等基本概念应由学生自主习得。除此之外,关于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的内容可以移接至实验教学中。

2)增添。注入研究方法,渗透研究性思维。在《细胞生物学》中,对生命现象探究的内容虽有不少涉及,但很少展示具体的研究思路,因此要求教师要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素材,适时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科学研究方法。

适时插入科学家的故事。必要时,以科学家艰辛的探索事迹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教育,适时引入科学家的逸闻趣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整合。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一切生命的关键问题都要到细胞中去寻找”。为了系统而深刻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必须避免片段化教学,应对教学内容适当整合,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调整课程内容的顺序。细胞生物学的研究重点已不再限于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方面,而是明显转向细胞重大生命活动及其分子机制的探秘,因此建议将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等章节内容整合、将细胞重大生命活动及其分子机制等章节内容整合,掌握前者是揭示后者的基础。

1.2改变教学方法,改进评价体系

在研究性教学中强调,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要在研究中学习和成长,发展学习主动性和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师则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3]。在教学方法上,建议采用问题教学方式,在确定了研究课题的前提下,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质疑,并恰当引入科研成果。

1)建立激励机制,确定研究课题。采用研究性教学模式会增加学生的课前准备负担,对于每个学期要上近10门课程的学生来说,如何激励学生主动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的积极参与仅仅靠老师语言上的激励是不够的,必须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比如可在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中加入“课堂发言”这一项,并在最终成绩考核中占一定的比例,如可设定课堂发言∶实验成绩∶理论成绩=3∶3∶4,课堂发言由教师当场打分,整个学期成绩累计,取其平均值。

在确定课题及课堂讨论中要注意掌握研究课题的广度与深度。为达到既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又能训练其思维的目的,在确定研究课题时,应注意课题的广度,不能任意发散、偏离重点;同时,也要考虑到课题的深度,难度适中,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细胞信号转导》课题中,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细胞信号转导的主要途径、细胞对信号的整合和控制,教学活动应围绕这两方面展开,在掌握基本的几条途径的基础上,再进行归纳,绘制网络图,找出其交叉点,从而理解其整合性。同时可通过查阅文献进行知识的扩展,了解近年来这些基本的信号转导途径的新进展。

2在实验教学中锻炼学生的科研技能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技能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具体体现。通过一系列实验技能的学习和实践操作,学生将对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有更深刻更直观的理解,同时还可了解有关细胞生物学和细胞工程领域常用的研究手段和方法,为进一步深造和独立开展科研工作奠定基础。

2.1合理安排实验教学进程

实验课的进程应该与理论课的进程相辅相成,教学建立在科研基础上,科研促进教学的提高。

2.2改建实验课

2.3撰写实验报告和科研论文

实验报告具有情报交流、保留资料的作用,学生在撰写验证性实验的报告时要如实地把实验的全过程和实验结果记录下来,对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时要加入自己的理解,拓展科研思维,也可以写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误差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

对于设计性和综合性的实验,撰写科研论文是学生展示科研能力、提高科研水平的重要手段,是需具备的基本功之一。

3教学改革效果

参考文献

[1]翟中和,王喜忠,丁明孝.细胞生物学(第4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卢晓梅,杨艳燕,居超明.生物学研究性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生物学杂志,2005,(3):47-49.

一、调整实验教学内容

实验指导是实验课的依据和准则,为了适应实验课程改革的需要,我们教研室结合各专业特点编写了《细胞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实验指导》,旨在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实验实训能力和岗位综合素质。在实验项目的选择上,我们既保留了经典的实验内容,又结合了实际情况。例如,在细胞形态观察实验中,对于实验材料的选择上,传统使用的是洋葱的表皮,而大部分学生在初中实验课上已经做过洋葱的细胞临时装片,没有必要在大学课程上重复。因此,我们选取了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作为实验材料,学生可以就地取材,简单方便,又能够在显微镜下看到自己的口腔细胞形态,激发了学生的实验热情,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开放式实验教学

由于实验教学的学时有限,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和爱好,使学生在学习和探索中体会到无限的乐趣,我们安排了开放式实验教学。

通过实践证明,开放式实验教学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极大调动了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放实验室还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师在设计实验过程中为科研工作拓展了思维空间,提升了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

三、倡导终身学习

德国是职业教育的领航者。德国的职业教育十分注重对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德国倡导整体性教育,通过整体性教育使学生获得综合职业能力即专业能力、工作方法的能力、个人能力和社会能力,方便学生走出校园后还具备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能力,从而有助于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获得和学习型社会的建立。德国职业教育带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在日常教学中除了教授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外,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以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还能自主学习,自我提高,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完善实验考核办法

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

因此,结合实验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

一、参观实验室

细胞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课程一般是大一新生入学就开始学习,学生刚刚入校,对实验室情况不太了解。开课前我们分批次组织学生到实验室参观,让学生零距离接触到我们的实验室。通过教师的介绍,学生对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有了初步的认识,了解了实验室的主要功能。有些实验设备学生在中学阶段从未见过,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尤其是实验室配备的标本室,里面保存了各种动植物标本共计四百多件,形态丰富,种类繁多,其中扬子鳄的标本是实验室珍贵的活化石。学生观看后对标本室印象较为深刻,对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对生命有了新的感悟和体会,大部分学生表示说通过观察生物标本,更加热爱自然,珍爱生命。通过参观实验室这一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学习热情,产生了较浓厚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个良好的开端为接下来的实验教学顺利开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调整实验方案

时代在进步,为了跟上时展的步伐,实验方案的制定也要与时俱进。在制定过程中,我们保存经典的实验内容,结合实际情况改变个别实验项目,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举例来说,在显微镜观察实验中,我们把观察已经制作好的组织切片改成制作并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通过这样的调整,虽然多了一些实验操作,学生虽然需要自己动手完成标本的取材、固定、染色等步骤,但是实验兴趣反而增加了,每个同学都积极制作自己的口腔细胞标本片并在显微镜下仔细观察,看到自己的口腔细胞形态,学生十分兴奋,甚至拍下照片留作纪念。尤其对于高中文科起点的学生,以前几乎没有学过生物学,通过实验课程的体验,接触到了一个全新、生动的生命科学领域。这个情况带给我们的启发是学生有了实验的参与感、制作的成就感和结果的满足感后,更加能够激发起学习的兴趣。

三、理论联系实际

四、互相沟通,亦师亦友

五、开展开放式实验教学

摘要:工业微生物学作为生物工程专业重要的核心课程,教学方法的改进一直是热点问题。本文探讨PBL方法在教学上的应用,通过设定问题、课堂讨论、教师分析总结、实验方法设计、教师审核、实验操作等步骤,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适应专业学习的需要,适应现代生物技术迅速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生物工程;专业基础课;工业微生物学;PBL

当前,“二十一世纪是生命科学世纪”的观点已得到了全世界政界和科技界等有识之士的广泛认同。工业微生物学是生物工程专业的重要的核心课程,微生物教学如何适应专业学习的需要,适应现代生物技术发展的要求,探讨先进科学的教学方法,这是当今工业微生物理论与实验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PBL教学法与传统授课方式[1]

PBL(Problem-BasedLearning,PBL),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很多学科领域教学中发挥了突出作用。PBL教学法中教师为辅助,以问题为主轴架构学生的一切学习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PBL教学要求教师设定的问题必须是学生在其未来的专业领域可能遭遇的问题,引出问题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积极主动寻找问题的答案。PBL教学侧重小组合作和自主学习,通过社会交往发展学习工作能力和团结协作技巧。教师的作用是指导认知学习技巧,以学生为主导,由学生自身担负起学习的责任,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来完成教师设定的问题,彻底改变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的教育模式。

二、工业微生物学教学中PBL的应用

1.理论教学中的问题设定。PBL教学法设定问题难易程度要适宜,教师按照课前准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进行。

设疑1:在你的生活中,认为哪些是微生物?(讨论、放微生物图片、总结微生物形态特征,得出概念)通过微生物的用途、与人关系、微生物形态,掌握微生物概念、特点;通过科学发展历史认识工业微生物学的发展历史;通过微生物应用与危害认识微生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设疑2:什么细菌?结合细胞生物学学习(讨论、放微生物图片、总结细菌形态特征,得出概念)

设疑3:雨后土腥味、大气中最初的氧气哪里来的?(讨论、放微生物图片、总结特征,得出概念)

设疑4:什么真核微生物?(讨论、放微生物图片、总结特征,得出概念)

设疑5:酿酒、面包怎么制作的?(讨论、放微生物图片、总结特征、概念)结合生物化学学习

设疑6:微生物靠什么生活?(讨论,得出结果)

“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都强调了学与做的结合。工业微生物学既是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专业技术,可直接应用于生产实践。使用新的实验方法与技术,就如当初列文虎克(AntonyvanLeeuwenhoek)发现微生物一样,肯定学生在显微镜下找到的肉眼难以看清的世界,肯定学生学会的最基本的实验技巧,培育科研兴趣,当这兴趣发展到一定程度,进入教学,研究微生物的形态结构,进一步完善对实践的观察,通过这一个点的兴趣进入对这一学科领域的钻研,而不是为了应付考试机械地背诵理论。PBL教学法强化学生探索和发现的心理,克服“注入式”教学法的束缚,把激发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学习作为教学的重点,真正掌握打开知识大门的方法。

[1]李薇,王宜萍,彭宏艳.生物化学教学中PBL教学法的运用[J].才智创新教育,2016,(1):75.

[2]龚劲松,李恒,李会,等.面向制药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工业微生物学教学改革实践与应用[J].生物学杂志,2015,(3):100-103.

[3]胡先运,江家志,刘瑛.开展生物化学实验竞赛提高实验教学质量[J].基层医学论坛,2016,(4):534-535.

[4]雷云龙,张莹,张春冬,等.微课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3):414-415.

[5]李荷,刘彩虹.生物化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16,18(1):32-35.

[6]黎勇,齐泽民.微生物“能量代谢”微型课程(网络课程)的构思与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4,(41):221-222.

[7]谢永芳,何晓红,江怀仲.工业微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工业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8):9901-9902.

[8]徐晓宇.制药工程微生物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广州化工,2012,40(13):193-194.

关键词:医学生物学教学发展性评价实施策略

1.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内涵

发展性教学评价的真正意义在于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和改进教学。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促进师生交互互动和共同发展。[3]

1.1评价主体互动化。

1.2评价方式动态化。

1.3评价方法多样化。

评价方法依据评价内容的需要进行选择,依据学生的发展过程选取相应的评价工具和方法。

1.4评价标准多元化。

发展性评价以学生个人内部标准为主,适当参考外部标准。评价尊重个人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用多元化的标准、分层次的标准进行评价。[4]

2.医学生物学教学发展性评价的实施策略

2.1了解教学条件,制定相应的评价目标和评价内容。[5]

在开学初,根据学校的教学条件、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医学生物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制定评价目标。即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医学生物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因此评价内容包括:与医学密切联系的生物学知识,如细胞生物学,生殖与发育、遗传学等知识;应用生物学的理论和知识方法去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如显微镜的使用、玻片的制作、人类染色体疾病的核型分析和体征等基本技能。[6]―[7]

2.3收集资料信息,做出综合评价。

反映学生学习发展状况的资料数据是评价学生的客观事实依据,完整收集资料是保证作出评价结论的客观基础。学生评价的资料通常包括学生的实验操作、实验报告、课堂表现、作业等原始资料。在评价主体上,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可采用学生和小组进行个人评价和合作评价,再由老师根据自评和合作评价的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3.总结

[1]王忠海,郭建国,张凤云.医学生物学在高等医学教育中的作用[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1997,38,(2):52-53.

[2]褚艳红.论高校课程表现的评价标准和方法[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9,4,(4):15-17.

[3]胡振凯.发展性教学的评价机制与评价策略[J].上海教育科研,2008,10:65-66.

[4]耶清.发展性学生评价策略探析.文学界(理论版),2010,07:218-219.

[5]李志河.发展性学生评价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0,54,(4):54-57,66.

[6]梁素华,杨小林,刘云,王婉,母波.医学生物学教学改革与探索[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8,23,(1):100-102.

关键词:细胞工程;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随着动植物组织培养、细胞融合技术的不断完善,细胞核移植、动物克隆等方面的尝试,以及理论科学“细胞生物学”的诞生,最终推动了20世纪70年代形成细胞工程这门新兴学科。细胞工程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是以细胞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生命科学理论加以应用,在工程学原理与技术的基础上,对生物遗传性状进行改造利用,从而获取特定的细胞、组织产品或新型物种。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细胞工程,细胞工程的作用不可忽视,它涵盖了生物学的多个方面,例如:蛋白质工程、代谢工程、基因工程、动植物改良、生物制药以及组织工程等。从现在的学生学习状况来看,好多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对教师存在着严重的依赖心理,从知识的提出、组织到诠释,都离不开教师的监督和指导。作为本课程的教师,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状态,让学生从依赖者转变成本课程学习的主体,这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细胞工程》课程的特点及现状分析

《细胞工程》课程特点比较鲜明:(1)本课程专业性较强,内容涉及到多个方面,除了普通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等基本知识外,还需具备基因工程、酶工程以及部分生物工程设备等方面的部分知识,可见,本课程所涉猎的内容之多。(2)此行业的技术不断更新且速度十分快,但是教材的更新跟不上技术的更新,导致教材知识内容相对滞后。(3)本课程的内容实践性较强,很多部分需要进行具体的操作才能完成讲授,所以需要教师有一定的实验经验。(4)本课程还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操作能力,让学生认识到操作对本课程的重要性,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也要注意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细胞工程》课程的现状:本课程的计划课时相对较少,不能够充分地讲授本课程所需的知识和信息量,不利于教师课程的教授和学生本课程的学习。

二、教材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优化课程内容

近年来通过教学实践,借鉴国家级细胞工程精品课程的优点,提出“厚基础、分层次、重应用”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意识,着力为基层输出具有创新意识、操作能力的人才,这样的人才才能适应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的好处众所周知,它不仅能够让学生对知识有个感官的认识,提高其应用的能力,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大大增强教学效果。教师的教案引用案例,把案例撰写到教案中去,在讲解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加适应今后职业生涯中生产上的需求。细胞工程方面的案例实用性强,都是来自科技实践领域,让学生更好的认识此案例所包含的课程内容。例如“干细胞治疗2型糖尿病――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案例是总医院内分泌科母义明主任的课题组研究了间充质干细胞对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可行性。初期结果证明MSCs可以有效减少2型糖尿病人的胰岛素使用。同时,MSCs可以通过减轻2型糖尿病大鼠的胰岛素抵抗,促进beta细胞数量和功能的恢复,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水平。这个案例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价值,很好地训练了学生分析问题、应运知识的能力。

2.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增加课堂的有效性。作为本学科教师,我们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课堂的氛围,语言要生动活泼、通俗易懂,课堂争取做到风趣和谐。对于重点、难点,我们要巧妙地运用插图、实例来讲解,让学生一目了然。备课环节对于教学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要多准备些有启发意义的问题,并在课堂上做到有意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进行充分的讨论研究,这样有助于学生思考能力的提高,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在介绍无血清悬培养内容时,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血清对药物后期分离纯化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能否进行动物细胞的无血清培养?让学生查询无血清培养的未来趋势,在课堂上讲解这一问题,再由教师和其他学生归纳总结。这样既激励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又锻炼了逻辑思维和查阅文献等多种能力。

四、M行开放式和半开放式试验,加强实验技能培养

1.对实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在实验课上,我们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考能力,对每一次实验都要做好总结,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答,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形成成熟的科技思维。在学生操作实验过程中,我们要注意观察,对于不符合实验要求的操作及时指出,并告知学生正确的方法。实验报告是每次实验必不可少的资料,每个学生都要按要求进行撰写,不能偷工减料。

2.对实验室采取开放的措施,加强实验室的运用。实验室是本课程顺利开展的有力支柱,实验室开放后,学生可以不受实验学时的限制,对部分实验进行独立操作,或者自行设计实验,如有困难可以让教师进行指导帮助,这样就完成了初步的科技研究。这样一来,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有质的飞越。据统计,对实验室采取开放的措施,得到了各大高校的支持和运用,回馈的结果也令人满意,可见这种教学模式对于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五、结语

《细胞工程》课程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通过教学内容改革,不断更新和优化现有课程体系和内容,进行教学方法上的研究和完善,在提高教学质量上下功夫,以创新教育为目标,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将基础理论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建立起教学科研互相促进的创新机制。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我们还要引导学生树立探索未知领域的信心,让学生把握本学科的发展方向,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1]马瑞丽,等.生物工程专业动物细胞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3):6062-6063.

[2]安利国.细胞工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3]李志勇.细胞工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4]李国庆,等.案例教学法在细胞工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2(3):71-73.

[5]蒋盛岩,等.细胞工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36-37.

ExplorationontheTeachingReformofCellEngineeringCourse

GAODong-ni,SUNXiao-dan,ZHAODan

(CollegeofLifeScience,HeilongjiangUniversity,Harbin,Heilongjiang150080,China)

【关键词】细胞工程个性化教学

“个性化教学是指教师以个性化的教为手段,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并促进个体人格健康发展的教学活动。”[1]新的年代,学生的个性化越来越明显,因此,在新的时代必须接受个性化教学理念,并应用于实际中,从而使学生能够个性化的发展,充分发挥本身的优势。

《细胞工程》是许多高等院校生物工程专业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是按照一定的设计方案,通过在细胞、亚细胞或组织水平上进行实验操作,从而获得重构的细胞、组织、器官以及个体,以创造优良品种和产品的综合性学科。该课程内容具有交叉跨度大、实践性强、研究范围广、技术更新快等教学难点,因此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必须改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发挥各自的特长。

1.《细胞工程》传统教学模式

《细胞工程》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均为“机械式”、“填鸭式”教学,任课老师借助粉笔和黑板,采用枯燥无味的文字平铺直叙的授课方式。整个课程完全以教师占主导地位,学生机械式的被动接受,完全循规蹈矩,没有任何独特见解,很难真正理解课程内容,实践更是一筹莫展,考试也只能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敷衍了事。久而久之,学生更是养成不善思考,懒于创新的习惯。进入社会,很难学以致用,无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能满足飞速发展地生命科学产业化需求。

2.个性化教学模式

2.1个性化启发式教学

2.2互动式教学

所谓互动式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借助教学媒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增加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通过不同观点碰撞交融,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创造性,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①遵循“抛出主题――提出问题――思考讨论问题――寻找答案――归纳总结”的模式教学。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畅所欲言,阐述各种知识、想法和观点。讨论作答时,可采取分组的方式,先在小组成员之间交流,然后各小组总结讨论,最后由老师总结归纳给出最佳答案。②角色对换,学生讲课。为了更进一步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将课堂还给学生。可定期安排学生自己来讲课。③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录像、网络资源、CAI课件等现代化教学媒介调动课堂氛围。

2.3研究式教学

研究式教学是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自己进行知识构建,引导学生自己去认识和发现问题,激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通过自主的探究学习获得知识的一种教学模式。该种教学模式笔者主要应用于细胞工程实验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一般按照“确定研究课题――设计研究方案――自主探究问题――总结研究成果――交流学习体验”的流程。例如,课程实验“植物体细胞原生质体的制备和融合”,向学生提出实验任务和要求,由学生自己选择不同的植物材料,选择相应仪器设备,制订不同的实验步骤,处理和分析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和论文。在实践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了学生实验的积极性、挖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遇到的疑难问题也可以独立思考。与此同时还可以加大教学与科学研究的结合力度,鼓励学生直接参与到教师的科研课题中去。科研内容引领学科发展前沿,与时俱进,可以促进实验教学内容的更新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通过参加科研项目,培养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及自主学习和创新的意识,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增强了老师和学生的沟通交流,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

2.4调查式教学

课后或者采用新的教学方法结束后,给所有同学发放调查问卷,从学生兴趣的提高、知识理解程度、以及学生对不同教学方法的看法、以及学生的建议等各方面全面评估教学效果。得到反馈信息后,总结得失,积极改进积极改进教学方法。以最大限度的提高每一位同学的知识掌握水平为目标,按照调查-改进-再调查-再改进的模式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2.5多元化方式教学

多元化教学的优势是由单一性变为多元性,将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整合,出现多元素的教学活动,以达到满足大多数学生的教学效果[4]。

3.小结

通过以上几种个性化的教学手段,学生课堂回答问题的主动性、实践动手的积极性都有所提高,讨论课上更能自己查阅文献资料,独立思考,阐述自己独到的见解。学生对《细胞工程》课程的兴趣普遍增强,每年都有较多学生选择本课程做毕业论文,并且到科研企事业单位实习均受到一致好评。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才竞争愈演愈烈的今天,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培养出掌握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素质高、能力强的综合性创新型人才,是当前高等教育研究的重大课题。此外我们教学工作者还必须紧跟学科发展的步伐,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加强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的祖国栋梁之才。

[1]黄晓娜,王标.个性化教学实施的基本策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9(6):11-13.

【关键词】生物技术制药;教学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abstract:bio-pharmaceuticaltechnologyisanewapplicationalsubject,itrequiresstudentspossessessolidfoundationtomeetwiderequirementsandpayattentiontopractice.thispapersummarizedtheteachingimprovementandpracticeofbiotechnologicalpharmaceuticsinteachingcontentsandmethods.continuouslyrenovatingteachingcontentsandcombiningcorrelatedsubjects,developingelicitationteachingmethods,makingfulluseofmodernizationinformationtechnologyandteachingtools,developingcooperatingdiscussionteachingactivitiesweredisscussed.

keywords:biotechnologicalpharmaceutics;teachingpractice;teachingcontent;teachingmethod

1优化教学方法

教无定法,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一定是教师看教材、写教案,然后再讲解,这样做学生有照本宣科、自己看书也会懂的感觉。在生物技术制药的教学中,根据该门课具有应用性强、结合实际紧密的特点,因此,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应坚持以基础性、发展性知识为主,一般性知识为辅的教学原则,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完整知识结构的建立,也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2]。生物技术制药的内容多而散,学生经常反映“听懂容易,灵活应用较难,考试更难”。为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应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清晰的学习思路,把教科书上独立介绍的板块之间联系起来,增强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提高学习效率。如用图表的形式将生物技术制药每章的基本内容归纳总结,再用“流程图”的形式给同学介绍:内容简介(介绍一章的学习内容和要求)一剂型的定义、特点、分类、质量要求一制备的工艺流程一质量控制,学生通过比较可较容易地区分各种剂型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增强章节与章节之间的联想,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小组合作研讨性教学是近年来广受重视的教学方式,具有学生参与度高、启发性强、趣味性浓、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利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等优点,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开展了合作研讨性活动,收到良好的效果。如在讲授完动物细胞工程制药后,我们提出了“无血清培养基的研究进展”的研讨论题,学生分为小组分别准备,组织方案,每个小组分配一名代表表达自己的答案和思路。讨论时各个小组的代表各抒己见,相互评价,相互启发,气氛热烈,促进了研讨的深化,最后根据学生的研讨对论题进行总结和提炼,引导学生形成概括性的理解。在讨论过程中,要求学生对自己研讨问题的思考做成powerpoint演示文稿,使自己的表达更清楚、更有条理。另外,通过在讲台上讲述,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2重视现代化信息技术在生物技术制药中的应用

3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

实验教学是生物技术制药教学中举足轻重的环节。枯燥乏味的理论只有在实验课中才变得生动而具体[6]。应该说,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是生物技术制药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它们相互配合,相辅相成,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要引导学生重视实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参考文献】

[1]张胜权,罗欣,陈兵,等.生物技术专业分子生物学教学初探[j].安徽医药,2005,9(4):314.

[2]罗焕敏.我国药学教育的现状及应注意的问题[j].药学教育,2005,3:8.

[3]张颖,阎雷.高校专业课教学改革模式的探索和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6:35.

[4]张良珂.多媒体技术在药剂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4(10):1424.

[5]高红宁,殷奕.从《药剂学》教学反思多媒体技术[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2):2620.

[6]宋劲诗.药剂学实验教学的探讨[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2,3:353.

[7]郭锦明.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开设情况及调查分析[j].药学教育,2004,20(1):56.

THE END
1.朊病毒是怎样诞生的?人类感染之后,会变成丧尸吗?朊病毒是怎样诞生的?人类感染之后,会变成丧尸吗?老金回村啦 广东 1 打开网易新闻 体验效果更佳1958年沈醉到天安门观礼,望见毛主席身侧的女人感到恐慌,她是谁 洞鉴历史 打开APP 结婚七天妻子就查出怀孕,丈夫瞬间崩溃,便宜爹当的太冤枉 大明小木匠 384跟贴 打开APP 儿媳妇请一家人吃饭,没想到婆婆把亲戚都请来...https://m.163.com/v/video/VFGMEU4AH.html
2.广西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学微生物学试题(考试必看)81、多项选择题 风疹病毒的特点有 A.人是病毒惟一自然宿主 B.核酸是单负链RNA C.只有一个血清型 D.易发生垂直感染 E.一旦感染后,可获得永久免疫力 点击查看答案 82、多项选择题 志贺菌的志贺毒素具有以下哪些生物学毒性 A.肠毒素 B.心肌毒素 C.神经毒素 D.肝毒素 E.肾毒素 点击查看答案 83、多项选择...http://www.91exam.org/exam/87-1049/1049535.html
3....人的朊病毒现已发现四种.(1)朊病毒的遗传物质是什么?.(2)牛...朊病毒是由1997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生物化学家坦利?普鲁辛纳发现的,其本质是具有感染性的蛋白质,能引起羊“瘙痒症”和“疯牛病”(症状:丧失协调性,站立不稳,烦躁不安,奇痒难熬,直到瘫痪死亡),人的朊病毒现已发现四种.(1)朊病毒的遗传物质是什么? .(2)牛为什么会得“疯牛病”? .(3)朊病毒属于病毒中哪...https://m.1010jiajiao.com/czsw/shiti_id_799abf33bdc6ea32b863f57636fcd219
4.病毒的基本生物学性状20241115162059.ppt关于病毒的基本生物学性状1、解释病毒、干扰现象的概念2、叙述病毒大小、形态和结构3、说出病毒的增殖方式和变异情况4、知晓病毒的抵抗力5、了解病毒的分类学 习 目 标第2页,共26页,星期六,2024年,5月是一类非细胞型微生物主要特点体积非常微小,需在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构简单,无细胞结构,只含一种类型核酸(DNA或...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1115/5322141014012000.shtm
5.什么是朊病毒,名词解释定义是?朊病毒 参考答案: 朊病毒是一类能引起哺乳动物的亚急性海绵样脑病的病因子,是一种具有感染性的蛋白质因子。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题库练习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名词解释 包涵体 参考答案: 病毒侵入寄主后与寄主细胞蛋白形成的一种在光学显微镜...https://m.ppkao.com/mip/tiku/shiti/5906118.html
6.杀菌消毒1.特点:个体微小,一般<0.1mm。构造简单:有单细胞的,简单多细胞的,非细胞的。进化地位低。 2.分类:原核类:三菌,三体。 真核类:真菌,原生动物,显微藻类。 非细胞类:病毒,亚病毒 ( 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 3.五大共性:体积小,面积大;吸收多,转化快;生长旺,繁殖快;适应强,易变异;分布广,种类多。 http://vemmastarlipinglp9.lofter.com/post/2fda05_f37deb6
1.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大纲(1)釉质的光学显微镜下结构特点 (2)釉质的超微结构特点 (3)釉质的理化特性 2.牙本质 (1)牙本质的组织结构 (2)牙本质的反应性变化 (3)牙本质的理化特性 3.牙髓 牙髓的组织结构及生物学特性 4.牙骨质 (1)牙骨质的组织结构 (2)牙骨质的生物学特性 ...http://www.kq111.com/show_news.asp?wzid=50&wzlm=4
2.何谓朊病毒?试述朊病毒的化学本质结构特点及其研究意义。××省人民政府文件 [2005]×府发6号 ××省人民政府转发省劳动保障局等部门 《关于安宁市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情况报告》的决定 各市(区)人民政府、省各有关委办局、党委有关部门: 省人民政府拟同意劳动保障局等部门《关于安宁市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情况的报告》,现转发给你们,请你们认真讨论和贯彻...https://www.shuashuati.com/ti/03c7c192ec9f458d9a974d0ecd334c16.html
3.高一生物学基础知识点梳理(精选14篇)(5) RNA→DNA:少数病毒在其宿主细胞中的逆转录过程。中心法则是对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的概括, 是对DNA基本功能的概括, 也是对生物遗传物质和性状关系以及传递途径的概括。 要点二: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基因对性状控制有两种情况, 如图所示: 1.间接控制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zw7s979o.html
4.2023执业医师《医学微生物学》备考:病毒的基本性状在学习中,大家都没少背知识点吧?知识点就是“让别人看完能理解”或者“通过练习我能掌握”的内容。为了帮助大家更高效的学习,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2023执业医师《医学微生物学》备考:病毒的基本性状,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一节 病毒的大小和形态 一https://www.oh100.com/kaoshi/yishi/tiku/312307.html
5.2023年广州华商学院专升本微生物学考试大纲普通专升本第一节 病毒的基本性状、增殖 (一) 考核知识点 病毒定义,分类 (二) 考核要求 1.掌握:病毒体及其大小的概念;病毒体的主要化学组成,衣壳、核衣壳和壳粒的概 念;病毒的增殖方式 (自我复制),复制周期与主要步骤,缺陷病毒,顿挫感染的基本 概念;病毒灭活的概念;温度敏感突变株,基因重组和整合的概念。 https://www.educity.cn/zhuanjieben/5009555.html
6.高中生物教案(15篇)细菌病毒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除了? 依据遗传物质DNA病毒:噬菌体、HIV生物个体表现的生命活动归根结底是每个 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表现。RNA病毒:SARS病毒朊病毒:只有蛋白质类病毒:只有RNA 除了病毒,所有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实例4.(1)生活方式? https://www.unjs.com/jiaoan/shengwu/20221123154421_6002908.html
7.朊病毒检测试剂盒价格厂家朊病毒检测试剂盒产品特点:运用免疫学技术测定标本的方法,该方法快速、简单、准确、灵敏度高! 我司其他朊病毒检测试剂盒相关品牌产品: ML(30)-Elisa(Hu)-06041人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LTP)ELISA试剂盒品牌,性状:液体盒装,英文简称:CETP/LTP elisa kit,规格:48Wells/96Wells,用途:仅用于科研实验,不用于临床,英文...https://www.instrument.com.cn/reagent/P4220776.htm
8.2025考研大纲:首都医科大学2025年考研自命题科目616基础医学综合...1.熟悉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以及血流动力学的概念、微循环的结构及功能、组织液生成的原理、淋巴液的生成与回流、器官循环。 2.掌握心肌生物电、心肌特性与心脏的射血功能、动脉血压形成的原理及影响因素、中心静脉压的概念及影响回心血量的因素、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https://www.kaoyanying.com/dagang/166917.html
9.《疯牛病与朊病毒》课件20240204.pptx《疯牛病与朊病毒》PPT课件疯牛病概述朊病毒介绍疯牛病与朊病毒的关系疯牛病的防治与控制朊病毒的其他应用结论01疯牛病概述朊病毒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蛋白质颗粒,它可以在动物之间传播,并通过食物链传播给人类。疯牛病的潜伏期较长,通常在感染后数年至数十年才出现症状。疯牛病是一种由朊病毒引起的神经系统疾病,其...https://m.renrendoc.com/paper/310054858.html
10.《疯牛病与朊病毒》课件朊病毒引发的疾病具有潜伏期长、病程缓慢、病死率诱导正常PrP发生构象改变,形成异常的PrP,进而高等特点引发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03疯牛病与朊病毒的关系疯牛病中的朊病毒朊病毒是一种蛋白质,具有传染疯牛病是由朊病毒引起的,导致朊病毒在牛的脑组织中含量最高,性,可在牛、羊等动物之间传播牛脑组织发生病变,出现神经...https://www.yxfsz.com/view/1750607115574153218
11.微生物总结范文6篇(全文)干扰素是病毒等物质诱导细胞产生的一种糖蛋白,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功能。干扰素抗病毒机制:不能直接灭活病毒,而是通过诱导细胞合成多种抗病毒蛋白发挥效应。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特点:①广谱性②种属特异性③间接性④高活性。 正黏病毒=流感病毒 病毒体结构主要包括病毒核酸与蛋白组成的核衣壳和包膜。核衣壳由...https://www.99xueshu.com/w/file0esi6fzh.html
12.尼安德特人与朊病毒新发现或将揭开朊病毒基因的进化起源 2009-10-16 13:32 《PLoS ONE》杂志网络版的报告,多伦多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阮病毒基因的进化祖先,该研究或许能给科学家对朊蛋白的致病机制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朊病毒能导致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如克雅氏病(CJD),牛海绵状脑病(BSE) 慢性消耗病(CWD)等。研究人员Gerold Schmit...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2889717/
13.初二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3)没有细胞结构的微生物:如病毒、类病毒和朊病毒等。二、微生物的生活1、代谢类型 (1)腐生:有些细菌和真菌能够分解枯枝落叶、动物尸体和粪便等中的有机物,获得生活必需的物质和能量的营养方式。 作用:把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非生物环境,供绿色植物再利用,属于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对生态系统中...https://www.ruiwen.com/zhishidianzongjie/7119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