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枝青老师讲中医药 杨枝青老师讲中医药讲课老师:空山拂云人(杨老师) 讲课日期:2020年5月15日未经分享人和大湾汇双方一致同意,严禁转载... 

上次第二讲之后和翟老师进行了交流,觉得有必要对原有的讲课纲目结构进行删减和修正。秉着执简驭繁的想法,在考虑中医主要理论讲述后,从传统中医药学的角度探讨,即理法方药一体化。首先需要对专业理论知识进行简化,然后把中医方药基础知识与上市公司主要药品的内涵分析进行结合,对一些典型的中医药上市公司的经典方药进行符合中医药学内涵的解析。而原有的第二部分,从现代认知学的角度探讨即中医病证认知与数据采集分析,由于专业性太强了,决定整体删除。

理法方药一体化的理念是我师爷陈苏生老先生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

1、法是指中医药学的方法论

祛邪疗法

中医认为害正者,就是“邪”。中医治疗的大法,不是安内就是攘外。所谓祛邪疗法,祛邪解毒,就是攘外的一种方法。邪的产生有外来的,也有体内产生的。中医围绕这个歼灭邪毒的思想,产生了以灭邪为中心任务的杀虫解毒疗法,和以祛邪为中心任务的汗、吐、下三法。

直接消灭邪毒,在西医书上就是病原疗法。中医因为对病原微生物了解有限,所以统称为“虫”,对于害人的物质统称为“毒”,故治疗方法就是“杀虫解毒”。

直接杀灭虫毒的中药虽然不多,但确实有,比如使君子驱蛔虫、雷丸治疗绦虫、硫磺治疥疮、石榴皮治蛲虫、百部灭虱。

因为直接杀灭虫毒的天然药物有限,就采取间接驱除虫毒的办法,就是把虫毒排出体外,间接驱邪,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汗吐下三法”。简单理解就是通过发汗、催吐、泻下把邪毒排出体外。

1.2本体疗法

由于中医对病原微生物的认知有限,因此在长期治疗中发展出一种本体疗法。当“祛邪疗法”办法不多时,治疗的方向就不再仅仅是钻研邪毒问题,转而钻研被邪毒侵害的人体反应,就是治疗的主要原则不是除去损害(攘外),而是保卫本体(安内),增强体力,调节偏盛,解除痛苦。我们都知道,人体对外界的损害是有“自然疗能”的,即自己能够医治自己的能力。“祛邪疗法”针对的是病,而所谓“本体疗法”,它的目的是针对人,是治人。

本体疗法的基本精神,就是拿人体作为医疗的对象,运用增加资能(强壮疗法),排除障碍(通利疗法),调节偏胜(平衡疗法),缓和痛苦(对症疗法)等不同手段,控制体力达到控制疾病发展的目标。

2、方指方剂组成

方剂是在运用中医理论辨证求因,决定了治法之后,选择合适的药物,按照中医方剂的组成原则,妥善配伍用量而成的中医处方。方剂是辩证论治中的重要一环。

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开始,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融合理法方药为一体,但核心仍然是方,所以被后世称为“方书之祖”。之后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王焘《外台秘要方》,宋代《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严用和《严氏济生方》,明代吴昆《医方考》,汪昂《医方集解》,清代《绛雪园古方选》等均为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历代方书代表作。

具体方剂按功效分类有:解表剂,泻下剂,和解剂,清热剂,祛暑剂,温里剂,表里双解剂,补益剂,安神剂,开窍剂,固涩剂,理气剂,理血剂,治风剂,治燥剂,祛湿剂,祛痰剂,消导化积剂,驱虫剂,涌吐剂,痈疡剂等。

实际上临床目前是按照专病专科分类更多一点。治疗的方法主要是八法,即汗吐下温清消补和,最早是清代程钟龄在《医学心悟》中提出的。

组方原则:君臣佐使。

剂型:传统中成药有丸散膏丹汤酒茶等剂型,现代中成药有糖浆,片剂,颗粒剂(冲剂)等新剂型。

3、药是指药物应用

中药学古代称为本草学。中药就是在中医药学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并能以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术语表述其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和康复保健等方面的物质。

古代本草学著作载药3000种以上,现在已经拓展至12800种。历代本草代表作如下: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汉代,原书已亡佚,现在多为后世辑复本,

载药365种;

《本草经集注》:南北朝梁代,公元500年左右,陶弘景注,载药730种;

《新修本草》:唐代,第一部官修本草药典;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宋代,唐慎微,载药1746种;

《本草纲目》:明代,李时珍,200万字,载药1892种,图1100幅;

《本草纲目拾遗》:清代,赵学敏撰,载药921种,其中新增716种;

现代最重要的著作是《中华本草》,南京中医药大学总编审,载药8980种,2800万字。

讲到中药需要提到一个概念即道地药材。它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区域内所产的药材,并且生产较为集中,具有一定的栽培技术和采收加工方法,质优效佳,为中医临床所公认。代表性的有川药、广药(南药)、云药、贵药、怀药(四大怀药)、浙药(浙八味)等等。

从功效的角度中药具体分类:解表药,清热药,泻下药,祛风湿药,芳香化湿药,利水渗湿药,温里药,理气药,消食药,驱虫药,止血药,活血祛瘀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安神药,平肝熄风药,开窍药,补虚药,收涩药,涌吐药,杀虫燥湿止痒药,拔毒消肿敛疮药等。

4、上市公司主要中成药方剂分析与核心药物串讲:

结合上市公司的主打产品,我目前搜索出来这些有市场代表性的中成药,并对其组方原则从中医方剂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再对其核心中药进行串讲,这样可以更好理解前面的理法方药的基础理论。

我自己选择了以下这些上市公司的主打中成药,欢迎群友们增加这个栏目表。

以往中医的方剂与药物均按主治功效分类,现在我们按照临床习惯,一般按专科专病分类为主,结合中医的功效主治分类,将上述中成药大概可分为心脑血管疾病药物,感冒咳嗽呼吸系统药物,补益类药物,清热解毒药物,胃肠道消化系统药物,妇科药,儿科药,外用药等几大类。

5、心脑血管疾病中成药与核心药物串讲

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中国中医科学院前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正是因为在研究丹参滴丸方面取得重大成绩,成为了著名中医学家。

复方丹参滴丸

药物组成:丹参、三七、冰片。

服用法:口服或舌下含服,每次10丸,每日3次,4周为1个疗程,或遵医嘱。

功用与主治: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主要治疗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症见胸闷、心前区刺痛,冠心病心绞痛等。

方剂内涵:复方丹参滴丸主要成分是丹参、三七、冰片。方中丹参为君药,味苦、性微寒,长于活血祛瘀、通经止痛;三七为臣药,活血祛瘀、通络止痛;冰片辛香走窜、芳香开窍、引药入心、通脉止痛,为本方之佐药。

复方丹参滴丸是中药滴丸剂,药典复方丹参片的改良剂型,该复方有效成分纯度高,分散均匀,溶出速度快,可直接经粘膜快速吸收入血,无肝脏首过效应,大大提高了生物利用度,克服了复方丹参片经口服时药效低,对胃粘膜刺激引发的胃部不适等弊病。(备注:本方源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临床经验方)

方中丹参含丹参素为主的水溶性酚酸类有效成分,脂溶性菲醌化合物丹参酮,这些具有对心肌缺血缺氧的保护作用;三七含人参皂苷、三七总皂苷,具有抗心绞痛、抗心律失常、对心肌缺血及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冰片含龙脑,具有消炎、镇痛作用。诸药合效能够扩张冠状动脉、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主要具有改善心血管功能、缓解心绞痛等作用,可用于治疗冠心病。

重点药物串讲:丹参

丹参:苦,微寒。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和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目前市面上多以陕西和甘肃为道地药材。但从本草考证看来,丹参主产区和道地产区出现较大变迁。丹参主要产地或道地产区先后有:河南、山东、陕西(或山西)、湖北、安徽、四川等地。

丹参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之功效。它是一味常用药,用于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症瘕积聚,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疮疡肿痛。古人有“一味丹参,共同四物”之说,就是强调丹参在养血活血方面特殊的功效,因为四物即四物汤,有地黄、芍药、当归、川芎组成,具有较好的养血活血的功效。

图1:丹参植株图2:丹参干燥根

5.2.1通心络胶囊:

药物组成:人参,水蛭,全蝎,赤芍,蝉蜕,土鳖虫,蜈蚣,檀香,降香,乳香(制),酸枣仁(炒),冰片。

功能主治:为理血剂,具有益气活血,通络止痛之功效。主治冠心病心绞痛属心气虚乏,血瘀络阻证,症见胸部憋闷,刺痛,绞痛,固定不移,心悸自汗,气短乏力,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细涩或结代。亦用于气虚血瘀络阻型中风病,症见半身不遂或偏身麻木,口舌歪斜,言语不利。

产品规格:每粒0.26克,胶囊剂。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4粒,一日3次。

方剂内涵:“久病入络”历史上首倡于清代叶天士,最早见于清代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其理论依据是“以经主气,络主血”;“初病湿热在经,久则瘀热入血”;“其初在经在气,其久在络在血。”此方承“久病入络”的思想,重用大量虫类药搜风剔络,以人参大补元气通气络推动血液畅行,再加三味香药,檀香,降香,乳香辛香通络,冰片开窍醒神通络,辅以酸枣仁宁心安神。方中以人参补益心气,使气旺以推动血液运行,是为君药。以水蛭活血化瘀,通经透络;以土鳖虫逐瘀通络;以全蝎、蜈蚣、蝉蜕等虫类药,取其善走之性,引诸药通经透络,且可解痉,是为臣药。以赤芍活血散血,行瘀止痛;以冰片芳香走散,使壅塞通利,则经络通畅,是为佐使药,诸药合用,相得益彰,共奏益气活血,通络止痛之效。

重点药物串讲:水蛭

水蛭俗称蚂蟥,是环节动物门,水蛭纲水蛭目水蛭科。水蛭亦称医蛭,俗称蚂蝗,分布于世界各地,共有300多种,我国有100多种。宽体金线蛭、茶色蛭及日本医蛭干燥的动物全体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认定为中药药材。《神农本草经》即有记载。咸、苦,平,有小毒。有破血通经,逐瘀消癥功效。用于血瘀经闭,癥瘕痞块,中风偏瘫,跌扑损伤。

水蛭是中医抗凝血、抗血栓的常用药物,临床疗效确切,水蛭的主要活性成分为大分子类化合物,如水蛭素、肝素、组胺、吻蛭素以及氨基酸等。水蛭素是目前鉴定出的最强的凝血酶特异性抑制剂。据文献报道,水蛭素是一种很容易变性的多肽类成分,只存在于水蛭的唾液腺中。蚂蟥叮人后一般疮口很难短期内愈合,就是这个原因。

5.2.2参松养心胶囊

(国家医保甲类品种<2019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药保护品种)

药物组成:人参、麦冬、山茱萸、丹参、酸枣仁(炒)、桑寄生、赤芍、土鳖虫、甘松、黄连、南五味子、龙骨。

功能主治: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清心安神。用于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属气阴两虚,心络瘀阻证,症见心悸不安,气短乏力,动则加剧,胸部闷痛,失眠多梦,盗汗,神倦懒言。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4粒,一日3次;每粒0.4g。

5.2.3芪苈强心胶囊

(国家医保甲类品种(2019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药保护品种)

药物组成:黄芪、人参、附子、丹参、葶苈子、泽泻、玉竹、桂枝、红花、香加皮、陈皮。

功能主治: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利水消肿。用于冠心病、高血压病所致轻、中度充血性心力衰竭证属阳气虚乏,络瘀水停者,症见心慌气短,动则加剧,夜间不能平卧,下肢浮肿,倦怠乏力,小便短少,口唇青紫,畏寒肢冷,咳吐稀白痰等。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每粒0.3g。

方剂内涵:方中以黄芪、人参、附子益气温阳为君药,葶苈子、泽泻、玉竹、陈皮利水消肿为臣,桂枝、红花、香加皮活血通络,延续其一贯的络病学说,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引起的络瘀水停效果很好。

5.3中新药业的速效救心丸

速效救心丸

药物组成:川芎、冰片。

功能主治:行气活血,祛瘀止痛,增加冠脉血流量,缓解心绞痛。用于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

用法用量:本品为棕黄色的滴丸;气凉,味微苦。每粒40mg。含服,一次4-6粒,一日3次;急性发作时,一次10-15粒。

方剂内涵:川芎行气活血止痛为君,冰片芳香开窍醒神为臣。对于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重点药物串讲:冰片

冰片,辛、苦,微寒。又名片脑、桔片、艾片、龙脑香、梅花冰片、羯布罗香、梅花脑、冰片脑、梅冰等,是由菊科艾纳香茎叶或樟科植物龙脑樟枝叶经水蒸汽蒸馏并重结晶而得。亦有用松节油经一系列化学方法工艺而得。

冰片清香宣散,具有开窍醒神,清热散毒,明目退翳的功效,主治热病高热神昏,中风痰厥惊痫,暑湿蒙蔽清窍,喉痹耳聋,口疮齿肿,疮痈疳痔,目赤肿痛,翳膜遮睛。

三种冰片的区别

1、合成龙脑(俗称合成冰片)

【性状】为无色半透明或白色半透明松脆状晶体,具挥发性,点燃发生浓

烟,并有带光火焰。

【主要成份及含量】(《中国药典》2010年版)

龙脑(C10H18O)不得少于55.0%

樟脑(C10H16O)不得高于0.5%

2、天然冰片之左旋龙脑(为以示区别药典上也称为“艾片”)

晶而得。

【性状】白色半明片状、块状或颗粒状结晶。具挥发性,点燃时有黑烟,

火焰呈黄色,无残迹遗留。

左旋龙脑(C10H18O)不得低于85%

左旋樟脑(C10H16O)不得过10%

异龙脑(C10H18O)不得过5%

3、天然冰片之右旋龙脑

【性状】白色结晶性粉末或片状结晶。具挥发性,点燃时有浓烟,火焰呈

黄色。

右旋龙脑(C10H18O)应不得低于96%

左旋樟脑(C10H16O)不得过3.0%

异龙脑(C10H18O)不得显斑点。

三种冰片功效有所区别。鉴于天然的龙脑药源紧缺且昂贵,部分医药企业用合成龙脑代替使用。但是中药界一致认为天然龙脑应该取代合成龙脑在医药中的应用,但关于天然龙脑相较于合成冰片的安全性和毒理学实验还没有确切的定论,因此深入研究天然龙脑与合成龙脑毒性差异,天然龙脑生殖发育毒性、诱变毒性、致癌力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华佗再造丸

药物组成:川芎、吴茱萸、冰片、马钱子粉等。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化痰通络,行气止痛。用于痰瘀阻络之中风恢复期和后遗症,症见半身不遂、拘挛麻木、口眼歪斜、言语不清。它可以改善促进脑出血以后血肿病灶的清除与修复,有利于改善临床偏瘫的情况,还可以改善心功能。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8克,一日2-3次;重症一次8-16克;或遵医嘱。本品为黑色的浓缩水蜜丸;气香,味苦。

方剂内涵:马钱子,苦温有大毒,通络止痛,消肿散结,为君药,主治四肢麻木,瘫痪,食欲不振,痞块,痈疮肿毒,咽喉肿痛,一般不入汤剂,1~3分(0.3-0.6克),配成丸散服用;川芎行气活血为臣药;吴茱萸辛热,可上行巅顶,冰片芳香开窍醒神,为佐使药。

现代药理:增加脑部血流量,抗凝血,抗血栓,改善血液流变性,抑制家兔血小板聚集,可以选择性增加颈总动脉、颈内动脉血流量。增加主动脉血流量,心脏指数,每搏博输出量和每搏博指数,提高心脏做功效率。促进脑出血后血肿病灶的清除与修复,有利于改善临床偏瘫症状。改善心功能。增加离体心脏冠状动脉的血流量。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整体动物的耗氧量。改善脑梗塞动物的神经行为障碍。缩小脑梗塞动物的脑梗塞范围。降低脑梗塞动物的血浆内皮素含量,提高血清SOD含量。

重点药物串讲:马钱子

马钱子,又名番木鳖,苦实,牛眼等,是双子叶植物纲、马钱科、马钱属乔木。是一种热带植物,产于中国台湾、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和云南南部等热带地区和印度、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等。中医学上以种子炮制后入药,性寒,味苦,有通络散结,消肿止痛之效。西医学上用种子提取物,作中枢神经兴奋剂。

化学成分:含有生物碱,主要为番木鳖碱(士的宁)及马钱子碱,并含有微量的番木鳖次碱,伪番木鳖碱,伪马钱子碱,奴伐新碱,士屈新碱以及脂肪油,蛋白质,绿原酸等。

功能主治:通络止痛,消肿散结,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腰椎间盘突出症,三叉神经痛,类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瘀血疼痛,风寒湿痹、全身关节拘急、麻木,癌肿等。

用法用量:内服,不入汤剂,炮制后入丸、散,日服0.3~0.6克(大剂量0.9克)。外用适量,研末撒,或浸水、醋磨、煎油涂敷,或熬膏摊贴。

安宫牛黄丸

安宫牛黄丸方剂源于清代温病学大家吴鞠通所著《温病条辨》。

药物组成:牛黄、郁金、黄芩、黄连、山栀子、雄黄、犀角、麝香、珍珠、朱砂、冰片。以金箔为衣。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镇惊开窍。用于热病,邪入心包,高热惊厥,神昏谵语;中风昏迷及脑炎、脑膜炎、中毒性脑病、脑出血、败血症见上述证候者,为急救用药。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每丸3g,一日1次;小儿三岁以内一次1/4丸,四岁至六岁一次1/2丸,一日1次;或遵医嘱。

方剂内涵:此方是治疗中风热闭的中医常用药。方中以牛黄清心解毒,豁痰开窍,犀角清心凉血解毒,麝香开窍,此三味为君药;辅以黄芩,黄连、山栀子助牛黄、犀角泻心包火而解热毒,雄黄助牛黄以豁痰解毒,再以郁金、冰片之芳香祛秽,通窍开闭,助牛黄麝香内透包络,以金箔、朱砂、珍珠等镇心安神,为佐使药。诸药合力共奏清热解毒,豁痰开窍之功效。

重点药物串讲:牛黄

牛黄:甘,凉。是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牛科动物牛(黄牛和水牛)胆囊的胆结石。在胆囊中产生的称“胆黄”或“蛋黄”,在胆管中产生的称“管黄”,在肝管中产生的称“肝黄”。牛黄完整者多呈卵形,质轻,表面金黄至黄褐色,细腻而有光泽。天然牛黄很珍贵,国际上的价格要高于黄金,大部分使用的是人工牛黄。

中医学认为牛黄气清香,味微苦而后甜,性凉。功可清心,豁痰,开窍,凉肝,息风,解毒。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迷,小儿惊风,惊痫抽搐,癫痫发狂,外用治咽喉肿痛、口疮痈肿。

用法与用量:0.15~0.35g,多入丸散用;外用适量,研末敷患处。

THE END
1.中医方剂歌诀趣味记忆1.解表剂 1.麻黄汤--干妈贵姓 (炙甘草 麻黄 桂枝 杏仁) 2.桂枝汤--大勺炒姜汁(大枣 芍药 甘草 生姜 桂枝) 3.九味羌活汤--皇帝尝百草,细心防穿胸枪.(黄芩 生地黄 苍术 白芷 甘草 细辛 防风 川芎 羌活) 4.香苏散--香苏皮草(香附子 紫苏叶 陈皮 甘草 )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508851721338973
2.驱虫中医学习中医药凡能驱除或抑杀某些寄生虫的药物,称为驱虫药。以驱虫药为主而组成的方剂,叫做驱虫方。 本类方药主要用于肠内寄生虫,如蛔虫、蛲虫、绦虫、钩虫等所致的疾患,肠道寄生虫病是儿童较为多见的疾病,临床上多见有腹痛腹胀,呕吐、涎沫、不思饮食,或善饥多食,嗜食异物,肛门,耳、鼻瘙痒,久则出现面色萎黄,形体消瘦,或...https://www.pharmnet.com.cn/tcm/zyxx/cyfj/quchong/
3.《方剂学歌诀白话解(传统中医培养手册)[精品]》最新章节《传统中医培养手册:方剂学歌诀白话解》以通行的普通高等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为依据,选取其中的重点方剂,以《汤头歌诀》及《方剂学》教材中的七言歌诀为蓝本,对方剂歌诀进行编辑整理、释义,进而对方剂制方原理、配伍思路、组方特色、应用要点等进行一一阐释,有助于加深读https://m.zhangyue.com/detail/11519201/
4.方剂学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方剂学是研究阐明方剂与治法的一门学科,起着沟通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的桥梁作用。是中医处方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也是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执业中医师资格证考试,执业中药师资格证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为人父母者,不懂中医则不慈,为人儿女者不懂中医则不孝,让我们学好方剂,更好让自己,让他人受益,走进方剂的海洋,感悟风度翩...https://next.xuetangx.com/course/sctcm52031004503/16907995
5.蛔虫病中医治疗诊断方法/中医治疗方药方剂中医类证鉴别 1.气腹痛:腹痛突发,疼痛剧烈,但检查无形质改变,无吐蛔、便蛔史,大便镜检无蛔虫卵。2.赤[扁]虫病:常伴腹泻,便中或挟有肉虫如姜片状,大便检查可找到姜片虫卵。 疗效评定标准 肠道蛔虫病疗效判定标准: 1.治愈:①经驱虫治疗,大便中有蛔虫排出,症状及体征消失。②驱虫后两周复查大便,虫卵阴性。https://www.med126.com/tcm/2009/20090113023947_78085.shtml
6.刘强带你学中医——方剂备要刘强带你学中医——方剂备要 天津中医刘强 方剂学各论——清热剂白虎汤【组成】石膏、知母、炙甘草、粳米。【主治】气分热盛证。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竹叶石膏汤【组成】竹叶、石膏、半夏、麦门冬、人参、炙甘草、粳米。【主治】伤寒、温病、暑病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证。身热多汗,心胸烦闷...https://www.meipian.cn/4mve8y2y
1.中医经典驱虫方剂有什么中医经典驱虫方剂通常有安蛔汤、乌梅丸、贯众散、胆蛔汤、苦楝根散等。1、安蛔汤:安蛔汤是由乌梅、细辛、干姜、大黄、槟榔等中药组成,具有温脏安蛔、理气止痛、排蛔驱蛔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胆道蛔虫病引起的腹痛、恶心呕吐、吐蛔等症状。2、乌梅丸:乌梅丸是由乌梅肉、花椒https://www.miaoshou.net/article/MPeNRn61xjYkOBYV.html
2.中医复习试题与答案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们会经常接触并使用试题,试题是参考者回顾所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参考资料。什么样的试题才是好试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医复习试题与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医复习试题与答案 1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的依据是 A、病程的变化 ...https://www.ruiwen.com/shiti/2555259.html
3.驱虫方整理——中西医结合《方剂学》方解:本方为治疗胆道蛔虫证的经验方。方中乌梅味酸能安蛔止痛,使君子、苦栋根皮,榧子肉均为驱蛔虫的要药,各药合用则驱虫力更大,槟榔杀虫消积,兼能行气通便,共成驱虫止痛的方剂。 临床应用: 1.本方治证以胆道蛔虫证为主,以腹中钻痛或绞痛,呕吐等为主症。 https://www.med66.com/html/2008/8/xu2858394056152880022793.html
4.中医治疗癌症方子(癌症中医方剂)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中医治疗癌症方子,以及癌症中医方剂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1,名中医蔡淦,治疗胃癌经验方:清热解毒、散结化瘀 2,用药方剂主治大全集 名中医蔡淦,治疗胃癌经验方:清热解毒、散结化瘀 本文供中医爱好者赏析,寻医问药,可找中医师辨证。 https://aizheng.yayataobao.com/4400.html
5.欢迎光临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2.掌握(一级方剂、下同):麻黄汤、桂枝汤、九味羌活汤、小青龙汤、银翘散、桑菊饮、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败毒散。 3.熟悉(二级方剂,下同):止嗽散、、参苏饮、香薷散。 4.了解(三级方剂,下同)柴葛解肌汤、升麻葛根汤、再造散、加减葳蕤汤。 【内容】 ...https://jxjyxb.bucm.edu.cn/ibucm/zhengwen/update/1_23d.htm
6.中医保健降教育内容6篇(全文)在教学改革中加大了教材改革力度, 选用教材时更重要的是看其是否具有体育的功能, 是否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既立足于现实又着眼于终身, 既注重当前的身体锻炼又要将实现与未来结合, 以适应中医院校培养人才目标的需要。为此我们在教材的选用上, 结合实际, 逐步加大了传统保健体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比例, 使之与...https://www.99xueshu.com/w/file09zjv49h.html
7.养生必看!精选养生医学视频医学百科本教程由成都中医药大学——邓中甲教授主讲,他是国家“二十一世纪中医四大基础课程”系列之《中医方剂学》教程的主编者,被列为精品课程,深受好 评。介绍了方剂学的基础知识,重点讲解了解表剂、泻下剂、和解剂、清热剂、祛暑剂、温里剂、补益剂、固涩剂、安神剂、开窍剂、理气剂、理血剂、治风剂、治 燥剂、...http://blog.a-hospital.com/p/383
8.中医四大基础视频全中医另外中医四大经典视频、其他各科的,都有。 如何批量更改文件后缀名称的视频操作 四大基础,视频共311个,一键批量更改后缀,高效快捷,请看下面视频。 ? 中医基础理论视频课程目录.txt (3 KB) 中医诊断学视频课程目录.txt (2.53 KB) 中药学视频课程目录.txt (4.97 KB) 方剂学视频课程目录.txt (4.48 KB) 汉唐流...https://3g.dxy.cn/bbs/topic/50837018
9.2024考研中医263首方剂总结.docx针对2024中医考研制作,含方歌、趣味方歌、功效、主治、方剂组成 2024考研中医263首方剂总结——含方歌、趣味方歌、功效、主治、方剂组成 目 录 TOC \o 1-3 \h \z \u 1、解表剂 10 1.辛温解表剂 10 方剂名称:麻黄汤 10 方剂名称:桂枝汤 10 方剂名称:小青龙汤 11 方剂名称:九味羌活汤 11 方剂名称:...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320/7105034121005054.shtm
10.中医药文化中医药常识镇潜、熄风药和方剂 凡具有镇静安神或平肝熄风作用的药物,统称为镇潜药;由这些药物为主所组成的方剂,统称为镇潜剂。镇潜法就是运用具有镇静潜降作用的方药治疗心神不宁或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等症的一种治法。 凡具有平肝潜阳、熄风止痉等作用的药物称熄风药;由这些药物为主所组成的方剂,称熄风剂。本类药物...http://www.gxyyzwy.com/zyywh/zycs/2c905cc3674f575f01674f60d95e2e95.shtml
11.医疗药品管理中医药大学中医类别OSCE方剂歌诀重点速记...(医疗药品 管理)中医药 大学中医类 别 OSCE方剂 歌诀重点速 记 方剂歌诀 基础部分 壹、解表剂 1.麻黄汤 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 麻黄汤中臣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 发汗解表宣肺气,伤寒表实无汗宜。 2. 桂枝汤 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 桂枝芍药等量伍,姜枣...https://doc.mbalib.com/view/7865f51edd7e592204716aa1cb63ece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