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6岁的患者因腹泻、右下腹疼痛、低度发热两天,前来就诊,做了大便常规检查,发现肠滴虫、虫卵、潜血阳性。我们需要警惕寄生虫感染。可以采用药物治疗,住院七天患者病情好转,出院后随访。该病例提示我们寄生虫感染经过正规治疗后,大部分患者预后较好。
【基本信息】女、56岁
【疾病类型】寄生虫感染
【治疗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低渗性口服补液盐、蒙脱石散、洛哌丁胺、水杨酸铋、甲硝唑、替硝唑)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7天,一个月门诊随访
【治疗效果】腹痛得到缓解,腹泻明显改善、发热消失。
一、初次面诊
今天天气晴朗,我前来感染病科门诊坐诊,上午九点左右一位中年女性患者来找我就诊,她告诉我这两天来右下腹和脐周经常出现疼痛,伴有腹泻、腹胀,不想吃饭,还觉得四肢乏力。而且患者描述不明原因出现了低热,还会有恶心呕吐的情况。此时我怀疑患者可能是寄生虫感染。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要求患者进行大便常规检查,结果显示存在肠滴虫、虫卵、潜血阳性。再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我认为支持寄生虫感染的可能性大,遂收入我院进行进一步检查治疗。
(患者入院治疗前行大便常规检查)
二、治疗经过
根据患者的病情,我为患者制定了治疗方案。由于患者是感染肠滴虫引起的寄生虫感染,因此采用药物治疗,在止泻的同时进行杀虫。
首选使用低渗性口服补液盐对患者进行补液,防止患者出现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的情况。然后使用蒙脱石散去吸附肠道毒素和保护肠黏膜,再结合洛哌丁胺抑制患者肠蠕动,服用后,患者腹泻频度得到降低,但是腹泻的情况仍然存在,因此又加用水杨酸铋来抑制肠道分泌,从而减轻了患者的腹泻和恶心的症状。又使用甲硝唑进行杀虫,并且叮嘱患者在使用期间应减少钠盐摄入量,还告知患者服用过甲硝唑之后尿液可能呈深红色,以免患者恐慌。服用一天后,患者腹痛的症状得到控制,但是出现了头痛、头晕、肢体麻木的情况,怀疑是甲硝唑的不良反应,于是换用替硝唑继续治疗,服用三天后,患者腹痛的情况得到好转。
三、治疗效果
根据患者的病情,我们采用药物治疗以后,患者表示腹痛得到缓解,腹泻明显改善、发热消失。用药后我给患者复查了一个大便常规,结果清楚地显示了肠滴虫、虫卵、潜血均已经消失,使用过甲硝唑、次水杨酸铋之后,患者曾经觉得恶心呕吐的症状也得到了明显得到改善,此外我告知患者,在出院后要注意个人饮食和卫生,定期复查防止复发,患者也遵医嘱1个月后再次复查大便常规未见明显复发。
四、注意事项
寄生虫感染的预防和康复,以及减少复发都离不开良好的生活习惯,所以在生活中需要引起重视。
1.患者需要注意饮食,少食多餐,可以吃易消化、无刺激性的食物,禁食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加重肠胃负担。多吃优质蛋白和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食物。
2.患者应多了解疾病知识,正视疾病,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不良情绪的刺激,必要时可向心理医师咨询,或者与家人及时沟通。
3.患者腹泻严重时,尽量卧床休息,减少肠蠕动,注意腹部保暖。还要注意个人卫生,及时更换衣裤、床单、被套和清洗沐浴,保持床褥、衣服清洁。
五、个人感悟
1.寄生虫感染是指寄生虫侵入人体(宿主)能生存、繁殖,以及引起宿主组织细胞受损的病理状态。
2.如果与本文患者存在腹泻、腹痛、低热等相同临床表现,一定不要大意,也不要焦虑,有可能是寄生虫感染,应及时去正规医院进行检查,进行止泻和杀虫治疗。
3.我们作为医生,要做好科普,缓解患者的焦虑,人感染寄生虫后需要治疗,主要治疗手段是抗寄生虫药物治疗,同时可辅助进行一般治疗、对症治疗。及时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