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鸣谢化妆品科普专家顾问团老师的指导和把关,化妆品科普专家顾问团成员如下(按姓名首字母排序):江南大学化妆品创新中心研究员陈凤凤、中美化妆品专业协会(CACPA)创始人/美国纽约化妆品和香水学院教授SueFeng博士、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皮肤科赖维教授、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顾问刘玮教授、中国药科大学博士生导师吴建新教授、江南大学化妆品创新中心主任杨成教授、江南大学化妆品创新中心赵炳天教授、北京工商大学赵华教授。
以下为《科学防晒100问答》全文(共17000字):
基础知识
01
什么是紫外线?
紫外线(UV)是电磁波谱中波长介于10纳米至400纳米之间的辐射,其波长比可见光短,但比X射线长。
紫外线根据波长的不同,可以分为三个主要类别:UVA、UVB和UVC,其中UVA比UVB丰富得多,占太阳紫外线辐射的95%,UVB占太阳紫外线辐射的5%。
02
UVA、UVB、UVC分别是什么?
UVA(长波紫外线),波长范围为320-400nm,具有较强的穿透力,能够穿透云层、玻璃窗以及大部分衣物和皮肤表层,直达皮肤真皮层。
UVB(中波紫外线),波长范围为280-320nm,穿透力中等,大部分被臭氧层吸收,只有少量能够到达地面。
UVC(短波紫外线),波长范围为200-280nm,穿透力最弱,它无法穿透大气层,几乎被臭氧层完全吸收,因此天然情况下不会到达地面。
03
UVA、UVB、UVC分别对人体有什么影响?
UVA是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紫外线类型,它能够破坏皮肤中的胶原蛋白和弹性纤维,导致皮肤老化、皱纹和黑色素沉着。长期暴露于UVA下,还可能增加皮肤癌的风险。
UVB是引起皮肤红肿、晒伤的主要原因。它能够刺激皮肤产生维生素D,但过量的UVB暴露会增加皮肤癌和晒斑的风险。
由于UVC几乎不会直接接触到人体,它在自然环境中对人体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04
紫外线对皮肤有哪些短期伤害?
紫外线(UV)对皮肤的短期影响主要表现为晒黑和晒伤。
晒黑:紫外线照射后会诱导皮肤色素沉着,通常称为晒黑反应。正常情况下,紫外线照射皮肤时,皮肤为了“自我保护”,基底层的黑色素细胞会生成大量的黑色素,形成“防护罩”,以吸收紫外线。当黑色素的生成速度大于黑色素的降解速度时,就容易导致色素沉着,该过程一般会持续数周或数月。
在紫外线引起的晒黑和红斑的作用光谱方面,两者几乎是相似的。但是,UVA在诱导晒黑方面更为有效,而UVB则在引起红斑方面更为显著。
05
紫外线对皮肤有哪些长期伤害?
长期影响:皮肤光老化与皮肤癌
光老化:皮肤光老化是一种由长期日光曝晒引发的皮肤提前衰老现象,其特征表现为皮肤的质地和外观发生显著变化。光老化的症状表现为皮肤粗糙、干燥、松弛、皮肤色素沉着暗淡、表皮萎缩、皮肤变硬、毛细血管扩张、弹性组织变性和光化性紫癜。
06
什么是光老化?
皮肤光老化除受年龄因素影响外,与日光照射亦有直接关系,由日光照射引起的皮肤老化称为光老化。
典型的临床表现为皱纹、皮肤松弛、毛细血管扩张、皮肤色素不均匀等。好发于面部、颈部、前胸、后背与两上肢伸侧,颈部可出现菱形皮肤。阳光照晒皮肤有终生累加作用,可出现皮肤干燥、粗糙,有明显的皱纹,皱纹面积很大,沟纹较深,缺乏皮脂,非常干燥,皮肤色素较重呈黑色,同时也可以发生日光性雀斑样痣。有些人还可能出现光老化性角化病之类的症状,严重的甚至会诱发皮肤癌。
防止光老化应从早年开始,皮肤的光老化与自然老化不同,如果采取合理的光防护措施,可阻断紫外线对皮肤的作用,达到预防皮肤光化性损伤的作用。
07
UVB在夏季尤为强烈,而UVA则随季节发生变化较小。
08
哪些场景紫外线反射较强?
在不考虑周围环境的情况下,阳光直射的中波紫外线UVB基础值为1左右,最强的是建筑物玻璃外墙,UVB值为1.7左右,若站在紫外线辐射最强的建筑物玻璃幕墙旁边,大约3分钟就可以晒出红斑。柏油路面和湖面约为0.09;汽车车窗旁约为0.08,普通水泥路面和草坪的紫外线反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09
阴天/冬天/室内为什么也需要防晒?
不论天气或季节如何,只要当紫外线指数>3,都应做好防晒。即使在阴天或多云的天气,紫外线仍然能穿透云层对皮肤造成伤害。紫外线中的UVA和UVB辐射全年都存在,尽管在秋冬季节紫外线的强度可能相对较低。紫外线是可以穿透玻璃的,特别对于坐在窗口位置办公的人,受到紫外线照射量也许并不亚于室外。
10
“软防晒”和“硬防晒”是什么?
硬防晒,包括打伞、带帽、衣物遮盖,佩戴太阳镜等方式遮挡阳光、阻隔紫外线。
软防晒主要是用防晒霜、防晒乳、防晒喷雾等防晒化妆品保护肌肤。
11
广谱防晒是什么?
最初防晒产品旨在防止UVB引起的晒伤,但对UVA的防护没那么重视,随着防晒产品市场发展以对紫外线防护方面研究不断深入,人们对UVA的防护重要性与必要性的认知正不断提高。
广谱防晒产品指的是,既能遮断UVA又能遮断UVB,两个区域的绝大部分的紫外线,以防护肌肤免受紫外线所引起的不良影响为目的的防晒化妆品。
在我国,根据《防晒化妆品防晒效果标识管理要求》,当防晒化妆品临界波长(CW)大于等于370nm时,可标识广谱防晒效果。
防晒帽/遮阳伞/防晒服选择
12
UPF是什么?
UPF是英文UltravioletProtectionFactor的简称,即紫外线防护系数。
UPF是指皮肤无防护时计算出的紫外线辐射平均效应与皮肤有织物防护时计算出的紫外线辐射平均效应的比值。比如UPF值为50,就说明有1/50的紫外线效应可以透过织物。UPF值越高,就说明纺织品的防紫外性能越好。
13
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的评定》标准中规定:①只有当样品的UPF值大于40,并且UVA的透过率小于5%时,才能称之为“防紫外线产品”,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这是衡量一种产品是不是“防紫外线产品”的指标。②防紫外线产品应该在标签上标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国家标准的编号、UPF值、40+或者50+(如果UPF的测定值大于40且小于等于50,并且UVA的透过率小于5%,标识为:UPF40+。如果UPF的测定值大于50,并且UVA的透过率小于5%,标识为:UPF50+)。
14
防晒帽的防晒原理?
遮阳帽主要通过两种方式阻挡紫外线:一是帽檐的遮挡作用,直接避免阳光直射到脸部和颈部;二是帽子的面料,通过吸收或反射紫外线来达到防晒效果。
其中,深色遮阳帽吸收光线的能力较强,因此能够更好地吸收紫外线,但深色帽子在吸收紫外线的同时,也会吸收热量,因此可能会让头部感到较热。浅色遮阳帽对光线的反射能力较强,能够反射大部分紫外线,从而达到防晒效果,但浅色帽子的防晒效果可能略逊于深色帽子。
但防晒帽只能起到局部防晒的作用,对于整个身体的防晒效果不佳。此外,在刮风等天气条件下,戴防晒帽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15
遮阳伞的防晒原理是什么?
遮阳伞防晒原理主要是减少它的透射部分,使紫外线尽量被反射掉或吸收掉。目前主要有两种方法:
一是使它反射或散射掉,其中又包括两种情况,一是镀金属膜,这属于镜反射、规则反射;还有一种珠光效果的面料,如某些伞面,能把紫外线向反射的方向散射开。
二是在织物纤维的内部掺入吸收紫外线的材料,或是在织物完成以后做后期整理,渗入一些吸收紫外线的材料,如纳米级的氧化锌或二氧化钛等。
遮阳伞涂层主要分为黑胶、银胶、无胶。防晒效果方面,黑胶>银胶>无胶。
16
什么样的伞防晒效果更好?
看面料和织物:织物一定要选择紧密的,这样挡光能力才强,才能有效的遮挡紫外线。
看颜色:颜色越深,抵抗能力越强。
看标识:也就是防晒指数。最主要的是UPF值,UPF值越高,表示对紫外线的防护能力就越高。
17
选择遮阳伞时要注意哪些指标?
买遮阳伞要注意伞骨架内侧的卷标上是否写明是抗UV(紫外线)的。
18
为什么要佩戴太阳镜?
眼球(晶状体)非常容易吸收紫外线,而且紫外线的伤害有两个突出的特点:
一是紫外线的损伤是会积累的,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是不可逆转的,即不可修复的。
二是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是无形的,不是立刻就能感觉得到,若平时不戴眼镜也不觉得特别难受,只是说明眼睛对可见光不是非常敏感,并不能避免紫外线的伤害。
19
太阳镜保护眼睛免受紫外线伤害的原理是什么?
金属粉末过滤装置能在光线射入时对其进行“选择”。
当某些波长的光线(这里指的是UVA、UVB,有时还有红外线)穿过镜片时,在镜片内侧即朝向眼睛的方向,它们就会相互抵消。形成光波的相互重叠并非偶然现象:一个波的波峰同其靠近的波的波谷合在一起,就导致相互抵消。
相消干涉现象取决于镜片的折射系数(即光线从空气中穿过不同物质时发生偏离的程度),还取决于镜片的厚度。一般来讲,镜片的厚度变化不大,而镜片的折射系数则根据化学成分的差异而不同。
20
是否太阳镜颜色越深阻挡紫外线的效果越好?
不是,镜片阻隔紫外线的功能是因其在制造过程中,经特殊工艺处理(加入UV粉),使镜片在光线穿透时能吸收400nm以下有害光线如紫外线,跟片色深浅没有关系。
21
选择太阳镜时应该注意哪些数值?
太阳镜要有下面几种标注才能防紫外线。
UV400:表示镜片对紫外线的隔离波长为400纳米,即其在波长400纳米以下的光谱透射比最大值不能大于2%。
防紫外线:表示镜片对紫外线的阻隔波长为380纳米。
100%UV吸收:表示镜片对紫外线具有100%的吸收功能,在紫外线区间的平均透射比不大于0.5%。
22
防晒服的防晒原理是什么?
屏蔽原理:增强面料对紫外线的反射和散射作用,例如在面料里层做屏蔽剂涂层整理,或者在面料的纤维中添加屏蔽剂。
吸收原理:增强面料对紫外线的吸收作用,将紫外线吸收后进行能量转化为热能释放或者无害低能辐射,例如在面料染色时选择对紫外线吸收较好的染料,或者对面料做抗紫外线吸收剂涂层整理。
23
面料对防晒性能有什么影响?
面料的厚度及孔隙率:厚度越厚、结构越紧密,相应孔隙率就越小,面料的防紫外线效果就会越好。但对于防晒衣面料来说,首先要保证既轻又薄这一特点,可以考虑密实、孔隙小的面料。
面料的颜色:颜色也是影响到面料防紫外线性能的重要因素,经过染色处理的面料,其含有部分染料分子,染料分子上的基团会增强对紫外线的吸收。纯度越高,吸收紫外线的能力越好,所以可以优先选择颜色相对较深的防晒衣。
24
建议从哪些维度选择舒适的防晒衣?
透气性:指气体透过面料的性能,其直接影响防晒衣的热湿舒适性。防晒衣用在夏季穿着,要求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才能快速散失热量,避免使人感到闷热。
透湿性:指气态的水分透过面料的性能,是评价防晒衣舒适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在炎烈夏日下,人体会产生一定的热量而出汗,要求防晒衣具有良好的透湿性,避免人们穿着时产生闷热感、粘腻感等。防晒衣的透气性和透湿性受密度、孔隙率、厚度以及后整理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25
防晒服选深色还是浅色?
颜色深的防晒衣反射紫外线的性能比颜色浅的防晒衣会好一些,所以在挑选防晒衣的时候,应该挑选颜色深的防晒衣。
26
如何选择防晒服面料?
锦纶、涤纶的面料市场中最为常用。优选面料柔软且有弹力的,其重量轻、手感柔软、清洁简单,穿戴轻松且舒服;优选面料纹路细实的,其透光少,防晒效果更佳;避免选购涂层法处理的防晒衣,其透气性差、不舒适,且洗涤后涂层易脱落,防晒能力降低。
27
如何选择防晒衣的款式?
防晒衣的款式多种多样,可选择高领立体剪裁,其更贴合、防护性更强,活动起来更方便;帽檐加宽的设计,也可使面部防晒效果更好。另外,为了提高防晒衣的透气排汗性,可选择腋下及背部有细孔设计的款式。
28
防晒服水洗后防晒效果是否会变差?
防晒衣通过在布料中添加紫外线吸收剂、抗紫外线剂,或者在织物表面添加防晒涂层,增强衣服抵抗紫外线的效果,就像在衣服表面涂了大量的防晒霜一样。
过度清洗防晒衣会导致衣服的防紫外线性能下降,一般情况下,防晒衣的清洗次数在30次以内时,防晒效果不会有太明显的降低,超过30次之后,就要看抗紫外线剂的耐水性和防晒衣的加工水平了。
29
防晒衣的使用寿命一般是几个月到一年左右,其中防晒成分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破坏,防晒效果肯定要比刚买的时候差。每年更换新的防晒衣,可以保证良好的防晒效果。
防晒指数
30
防晒指数有哪些?
SPF(SunProtectionFactor):日光防护指数,是测量防晒品对阳光中紫外线UVB的防御能力的检测指数,表示防晒品所能发挥的防晒效果的高低。
PA(ProtectionGradeofUVA):防晒黑指数,源于日本化妆品工业联合会发布的“UVA防止效果测定法标准”。
31
什么是SPF?SPF值是如何计算的?
防晒系数(SunProtectionFactor,SPF),SPF是防晒化妆品保护皮肤避免发生日晒红斑的一项性能指标。SPF从技术上被定义为产生最小红斑剂量所需的日晒水平除以在未受保护的皮肤上产生相同红斑所需的能量。
32
SPF值高说明什么呢?
SPF值是对UVB防护效果的评定,即SPF值越高,表示产品对UVB防护能力越强,从而更有效地预防晒伤晒红。
33
什么是PA等级?PA等级是如何评定的?
PA等级基于防晒化妆品的UVA防护因子(PFA)来评定,其中PFA值为使用防晒化妆品后皮肤的最小黑化剂量(MPPD)除以未使用防晒化妆品时皮肤的最小黑化剂量(MPPD)。
34
SPF越高就越好吗?
SPF30的防晒霜可以阻挡约96%的UVB辐射,而SPF50的阻挡率为98%,SPF值相差20阻隔UVB仅差2%。此外,选择合适的SPF值,并正确使用防晒霜,比单纯追求高SPF值更为重要。
35
SPF可以叠加吗?
防晒指数并不是简单相加就可以达到累计效果的,也就是说即使擦了两层SPF15的防晒产品,并不等于就有了SPF30的防晒值。
防晒化妆品类型
36
防晒化妆品有哪些类型?
37
什么是无机防晒?
行业内传统上常把二氧化钛和氧化锌看作是屏蔽紫外线的防晒剂,即通过反射和散射来减少紫外线到达皮肤,并简称物理防晒;事实上二氧化钛和氧化锌也主要以吸收紫外线光能并发生能量变化而发挥防晒效果,其本质仍然是化学反应,物理反射及散射作用微弱。国际上早已把“物理防晒剂”改称为“无机防晒剂”以避免概念混淆。
38
什么是化学防晒?
通过吸收紫外线并将其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热能)来消解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
39
无机防晒和化学防晒的优缺点分别是什么?
无机防晒优点是安全性高,稳定性强,即涂即防晒,无需等待,不会渗入皮肤,适合敏感肌肤。缺点是质地可能较厚重,易泛白,需要卸妆,涂抹后可能会有油光。
化学防晒优点是质地轻薄,肤感好,易于涂抹,一般可以用洗面奶卸除。缺点是可能引起皮肤刺激,需要定时补涂,出汗时可能容易脱妆。
40
无机防晒霜的主要成分有哪些?作用是什么?
无机防晒主要成分为二氧化钛、氧化锌。
二氧化钛:无机防晒剂的一种,通常为纳米级别,具有高稳定性、高透明性、高活性和高分散性,无毒性和无颜色效应。在防晒化妆品中,二氧化钛可以有效阻挡UVB和部分UVA,但国内儿童防晒化妆品不允许使用纳米级原料。
氧化锌:一种经典的无机防晒成分,温和不易致敏,安全性较佳。氧化锌可以用作UVB和UVA防晒剂,最高允许添加量为25%。
41
化学防晒霜的主要成分有哪些?作用是什么?
在中国的化妆品技术法规中,允许使用的化学性紫外线吸收剂有24种,常用的有水杨酸乙基己酯、奥利克林、胡莫柳酯、丁基甲氧基二苯甲酰基甲烷、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等。
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油溶性UVB防晒剂,吸收波长290nm-320nm,使用广泛,对皮肤刺激较低。
奥克立林:一种油溶性化学防晒剂,吸收紫外线中波段在250nm-360nm波段的紫外线和红外线,但在阳光下可能会释放氧自由基。
双-乙基己氧苯酚甲氧苯基三嗪:广谱防晒剂,防护波长在290nm-370nm之间,对UVA的防护力佳,稳定性强。
42
什么是生物防晒?
43
什么是摇摇乐剂型防晒?
44
什么是防水防晒?
防水防晒是指防晒产品涂抹在皮肤上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耐受水的冲洗而不脱落,适用于游泳、出汗等情景。
防晒化妆品选择
45
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是否就可以不涂防晒化妆品呢?
虽然打伞、戴帽子可遮住部分太阳光,但建筑、地面、草地、水、雪地都可不同程度地反射紫外线。一般草地反射的紫外线为1%,水面反射的紫外线为20%,雪地反射的紫外线为80%。因此仍然建议涂防晒化妆品综合防晒。
46
油性皮肤应该如何选择防晒化妆品?
油性皮肤的人群,尽量选择质地轻薄、透气的防晒化妆品,以免堵塞毛孔。若皮肤不敏感可选用化学防晒剂,一般会添加酒精作为肤感调节剂,减少油腻感。物化结合的防晒化妆品,不会过于厚重闷痘,又能减少对皮肤的刺激,油性肌肤人群可以使用。
47
干性皮肤应该如何选择防晒化妆品?
干性皮肤可选择具有补水保湿功效,以及滋润度较强的防晒化妆品。但干性皮肤的角质层偏薄,需尽量减少卸妆的次数,应避免使用防水性防晒化妆品,以免加大防晒霜清洁的难度。
48
敏感型皮肤应该如何选择防晒化妆品?
敏感型皮肤防晒化妆品的选择,需以成分安全无刺激为主,同时尽量选择轻透、易于涂抹的乳液制剂。
49
痘痘肌如何选择防晒化妆品?
选择防晒霜时,对于容易长痘的肌肤,务必确保其质地轻薄,避免油腻和黏腻感。这样的防晒霜不仅易于涂抹,还能减少因厚重感而引发的皮肤不适。
选择防晒化妆品时,应避免含有如肉豆蔻酸异丙酯、辛基棕榈酸酯、羟基苯甲酸甲酯等致痘成分。
50
如何看待防晒化妆品中二氧化钛?
行业内传统上常把二氧化钛看作是屏蔽紫外线的防晒剂,即通过反射和散射来减少紫外线到达皮肤;事实上二氧化钛也主要以吸收紫外线光能并发生能量变化而发挥防晒效果,其本质仍然是化学反应,物理反射及散射作用微弱。
此外,在使用含二氧化钛的防晒化妆品时还需要注意避免接触眼睛和口鼻,以防止二氧化钛进入到眼睛和鼻腔造成不适。
51
如何看待防晒产品中的酒精成分?
防晒化妆品中添加酒精是因为酒精可以帮助其他成分更好地溶解在一起,从而达到更好的吸收效果。此外,酒精还可以起到杀菌、消炎的作用,并有助于增加产品的质地和延展性。因此,在防晒化妆品中添加适量的酒精是相当普遍的。
52
为什么有的人使用防晒化妆品后过敏?
对防晒霜的化学成分过敏:化妆品接触性皮炎的最常见原因是产品中添加的防腐剂、香精和香料。除了防腐剂和香料外,防晒产品中常见的致敏成分还包括防晒剂,这可能导致光敏性皮炎。目前,中国的防晒化妆品属于特殊化妆品,对防晒产品中使用的防晒剂类型和最高浓度有严格要求。
个体特殊情况:可能有过敏体质,易发生过敏反应。有些人在使用防晒化妆品后可能会出现过敏等不良反应。
53
为什么有的人使用防晒霜会闷痘?
产品本身含有致痘成分:如果本身就容易长痘痘,选择的防晒化妆品含有致痘潜能的成分,比如一些植物油、化学防晒剂、合成油脂(异硬脂酸异丙酯、棕榈酸异丙酯)、高分子成膜剂、一些防腐剂、香精等。
防晒卸妆不充分:可能只进行了简单的清洁,还有部分防晒化妆品残留在皮肤,从而堵塞毛孔引起闷痘。
54
防晒化妆品为什么会熏眼睛?怎么避免?
涂抹时不小心将防晒化妆品涂到了眼睛周围:如果防晒化妆品直接涂抹在眼睛周围或者进入眼睛内部,可能会对眼睛产生刺激和不适。
挥发出来的酒精和香料等成分对眼睛产生刺激:许多品牌的防晒化妆品中都含有一些酒精和香料等成分,如果过量使用或者挥发过程中伴随着风吹到眼睛周围,会对眼睛造成刺激。
针对以上情况,建议在涂抹防晒化妆品之前,先洗手,控制好防晒化妆品的涂抹范围,尽量避免将防晒化妆品涂到眼睛周围或者入眼。也可以选择购买低敏感、无刺激的防晒化妆品。
如果已经出现疼痛或不适,建议及时用清水冲洗眼睛,并且停止使用防晒化妆品。如果症状持续存在或加重,应该及时就医。
55
孕妇防晒需要注意什么?
准妈妈应该选择含有无机成分的防晒霜,其主要成分一般是二氧化钛、氧化锌、纳米二氧化钛,对胎儿相对安全。
56
婴儿和儿童如何防晒?
6个月以下的婴儿皮肤娇嫩,透皮吸收强,不建议过多涂抹防晒产品,应多通过衣物遮盖来防晒。
6个月至2岁的幼儿既可选用衣物遮盖防晒,也可选用纯无机的防晒霜,尽量避免使用化学防晒剂。
6岁以后的儿童只要使用后皮肤没有刺激或不舒服的情况,化学、无机、无机和化学结合的防晒霜都可以选择。但最好避开有二苯酮-3成分的防晒霜,它可能引起皮肤的光毒反应。
57
如何选择一款适合海边使用的防晒化妆品?
海岛旅游时,选择防晒霜要考虑防晒指数、PA等级、防水性能、成分、质地及舒适度等。建议选SPF30或SPF50、PA+++或PA++++的防晒霜,并确保具有防水性能。根据个人肤质和需求选择合适质地和成分。
58
如何选择一款适合日常通勤办公的防晒化妆品?
上班族只是在上下班的路上接触阳光,因此防晒指数在15以下即可。
59
脸部和身体使用的防晒化妆品有哪些差异?
成分不同:通常身体防晒霜的成分比较单一,且不会涵盖到面部需要的多种抗氧化和保湿成分。而脸部防晒霜则往往会添加针对面部护理的成分。
适用面积:身体防晒霜的面积更大,适合在身体暴露部位使用。而脸部防晒霜更加精细,可以更好地提升美容效果。
60
如何判断一款产品是否为正规防晒化妆品?
61
如何确保防晒化妆品的安全性?
按照我国《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版),防晒化妆品的重要成分——防晒剂是准用组分,规范中列出了允许使用的27种防晒剂,包括25种化学防晒剂和2种无机防晒剂,而且对每一种防晒剂在化妆品使用中的最高允许浓度都有明确的规定,以保证防晒化妆品的安全性。我国法规还规定,防晒化妆品作为特殊用途化妆品,在上市前均需要通过国家认定机构的理化、微生物、毒理学、人体安全性和功效性检验,并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才能上市。
62
防晒产品中的“非纳米”是什么意思?
氧化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无机防晒剂,能够将紫外线反射掉。防晒霜中常用的氧化锌可分为纳米级和非纳米级两种。
纳米级氧化锌指的是氧化锌颗粒的直径在100纳米以下。与非纳米级氧化锌相比,纳米级氧化锌颗粒更小,防晒效果更好。
非纳米级氧化锌,颗粒的直径在100纳米以上。相对于纳米级氧化锌颗粒较大,不容易穿透皮肤,对人体的影响相对较小。因此,许多人认为非纳米级氧化锌更安全。
63
防晒化妆品中的“无油”是什么意思?
无油防晒霜的特点是不含油脂成分,可以防止因为脂质过高而导致的油脂粒堵塞毛孔。适合油性皮肤使用。无油防晒霜通常不会给皮肤留下油腻感。
64
防晒化妆品中的“抗污染”是什么意思?
指此防晒化妆品不仅具备阻挡紫外线的功能,还可以抵挡空气中的污染。
65
防晒化妆品中的“抗蓝光”是什么意思?
蓝光指的是可见光中波长在380-500nm的部分。一些防晒化妆品中添加了特定的成分,如氧化铁以及抗氧化成分,这些成分通过阻挡、反射或降低蓝光的透过率,从而提供蓝光防护。此外,一些防晒化妆品中的抗氧化成分有助于减少蓝光引起的活性氧和氧化应激,从而改善色素沉着和老化等问题。
66
怎么判断防晒化妆品是否防水?
具有防水效果的产品通常在标签上标识“防水防汗”、“适合游泳等户外活动”等。《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对防晒化妆品防水性能测定方法进行了详细规定。
67
防晒化妆品可能对环境有哪些影响?
传统防晒化妆品中常含有化学成分,这些成分在涂抹后会被皮肤吸收,并在游泳或沐浴时冲刷进入海洋。这些化学成分可能对海洋生物造成潜在的危害,如导致珊瑚白化、破坏海洋生态平衡等。
防晒化妆品使用
68
防晒化妆品开封后建议多久内用完?
防晒化妆品开启之后12个月内防晒效果是最好的。
69
过期的防晒化妆品还能继续用吗?
开封后的防晒化妆品如果是过期了,最好不要再使用。
防晒化妆品含有防晒剂,如丁基甲氧基二苯甲酰基甲烷这类化学防晒剂。过期的防晒化妆品中所含的防晒剂已经被空气大量氧化,防晒的效果也就大大减弱了,甚至已经完全消失,使用了也达不到防晒作用,使皮肤容易被晒伤。
70
如何判断防晒化妆品是否有效?
观察肤色变化:在使用防晒化妆品后,观察肤色的变化情况。如果肤色发红或晒黑,就是防晒化妆品没有起到保护作用的证明。
使用UV闪光灯:将防晒化妆品涂在手臂或者脸部,然后在黑暗的环境下使用UV闪光灯照射,观察是否会出现荧光效应。如果荧光效应很弱或者根本没有,说明防晒化妆品已经失去了保护作用。
71
防晒霜应该用在护肤流程的哪一步?
防晒霜的步骤应该是在给肌肤做好充足的护肤保湿之后,以及上底妆以前,因为需要对肌肤进行充足的保湿补水的工作,才能让肌肤在获得保护的同时,不会感到过度不舒适,在涂抹防晒霜以后,再进行底妆粉底的上妆工作。
72
使用了标记SPF的彩妆产品是否可以不再使用防晒霜呢?
73
防晒霜能替代妆前乳吗?
防晒霜也具有一定的保湿作用,可以为肌肤提供一定的滋润度,因此在不需要化妆时,可以使用防晒霜代替妆前乳,起到保湿和防晒的双重效果。但如果需要化妆,防晒霜最好在使用妆前乳后再涂抹,可以使妆容更加顺滑贴合肌肤,达到更好的呈现效果。
74
防晒霜是否可以替代隔离霜?
不建议。
功效作用不同:防晒主要作用是帮助皮肤有效对抗紫外线,预防黑色素的产生,防止肌肤被晒黑,还能有效的保护肌肤不被晒伤。隔离霜:主要作用是隔离外界对皮肤的伤害。比如:彩妆、脏空气、粉尘、部分紫外线、辐射等。
颜色质地不同:防晒霜一般没有润色效果,隔离霜具有润色、提亮的功效。
75
防晒霜的正确使用方式是怎么样的?
清洁皮肤:在使用防晒霜之前,应先确保皮肤干净无油脂,以便于防晒霜更好地吸收和发挥作用。
充足用量:使用足够的防晒霜来覆盖所有暴露在外的皮肤。一般来说,面部和颈部需要一枚硬币的量,而全身则需要大约一盎司(大约一个鸡蛋大小)的量。
均匀涂抹:确保防晒霜均匀涂抹在所有暴露的皮肤上,包括耳朵、脚背和手背等容易忽略的部位。
76
为什么有时候防晒化妆品会搓泥?如何避免?
77
涂防晒霜之后会“假白”,是怎么回事?
防晒霜假白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成分中的氧化锌和二氧化钛反射阳光,造成皮肤发白。
78
抹好防晒霜可以立刻上妆吗?
涂抹防晒霜之后不能马上上妆,需要等5-10分钟才能上妆。
首先,防晒霜产品中存在较多的水分,如果水分还没有挥发就直接上妆,容易导致彩妆出现花妆的现象。其次,防晒霜中的防晒剂绝大多数是油溶性的,需要用油性的原料来进行溶解和分散。而防晒霜配方中又有较多的水分,等到水分挥发之后,剩余的油份才能均匀地涂布覆盖面部的区域,而不至于留下空白的地方,这样才能起到比较好的防晒作用。
79
妆后怎么补防晒?
化完妆之后可以使用喷雾补防晒,以下是补防晒的步骤:
首先是利用湿纸巾,轻轻按压在脸上有汗和油脂的部位。
其次把防晒喷在纸巾、化妆棉、湿海绵上,之后轻轻按压在脸上,少量多次,不要一次喷太多,否则容易破坏妆容。
80
防晒霜涂抹完能马上出门吗?
可以,现在很多产品成膜迅速,即刻涂抹就可以有效。
81
防晒霜是否可以坚持一整天?
82
防晒霜如何补涂,用量是多少?
防晒霜需要定时补涂以维持其效果,尤其是在游泳或出汗后。建议每两小时重新涂抹一次,确保持续有效的紫外线防护。
83
具有防水性能的防晒霜是否还需要补涂呢,为什么?
即使是防水防晒霜,也会因为摩擦、汗水等原因逐渐减少,因此仍然需要定期补涂以保持有效防护。
84
防晒喷雾的原理是什么?
防晒喷雾的原理是通过喷雾方式将防晒成分均匀地喷洒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来反射和吸收紫外线,从而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
85
防晒喷雾有哪些类型?
市场上常见的防晒“喷雾”化妆品,一般可分为喷雾剂型和气雾剂型两类,不同之处在于是否含推进剂。喷雾剂型化妆品不含推进剂,主要依赖机械压力泵产生的压力差喷出喷雾,喷出的“雾”一般液滴(颗粒)较大。气雾剂型化妆品含有推进剂,主要依赖推进剂喷出时由液态变为气态产生的推动力喷出喷雾,喷出的“雾”一般液滴(颗粒)更小,这类产品包装多采用金属罐。
86
防晒喷雾一般含有哪些成分?
防晒喷雾中的防晒成分可以分为两类:无机防晒剂和化学性防晒剂。
无机防晒剂主要是通过反射和散射紫外线达到防晒的效果,如二氧化钛和氧化锌等。
化学性防晒剂则是通过吸收紫外线的能量而将其转化为热能来达到防晒的效果,如二-苯酮类。
87
如何正确使用防晒喷雾?
喷洒:先将喷雾瓶摇匀,然后以直线、圆形或交叉喷射的方式均匀喷洒在需要防晒的皮肤上。喷洒防晒喷雾时,要将喷雾瓶与皮肤保持适当的距离,并进行均匀的喷洒。一般来说,喷雾距离应该在15-20厘米之间,以保证喷雾的均匀性。喷洒时要注意避开鼻子、嘴部、眼睛,尽量避免吸入。避免在伤口、红肿或湿疹等皮肤有异常的部位使用防晒喷雾。
保存:防晒喷雾应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环境中,避免阳光直晒;使用时应远离火源、热源、静电、撞击等,避免将产品或使用完的空罐刺穿或投入火中。挡紫外线的功能,还可以抵挡空气中的污染。
88
儿童在选购和使用防晒喷雾时需要注意什么呢?
根据2023年8月31日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发布的《儿童化妆品技术指导原则》规定,“不建议儿童使用喷雾型防晒化妆品,如必须使用时,应当充分考虑吸入风险,在使用方法中标注‘请勿直接喷于面部’‘避免吸入’等类似警示用语”。
由于儿童各方面发育尚未完全,呼吸控制能力较弱,再加上儿童心智尚未健全,在使用防晒“喷雾”化妆品过程中更易出现不慎入鼻、入口、入眼等现象,引发健康风险;如必须使用时,家长可以将该产品喷于手掌后,再涂抹于儿童皮肤表面。
89
防晒喷雾是否可以带上飞机?
根据我国公安部与铁路局所发布的《禁止携带物品目录》,杀虫剂、摩丝、空气清新剂等自喷压力容器都是属于限量携带物品,不能超过120毫升。
卸防晒
90
防晒化妆品为什么需要卸?
防晒霜残留在肌肤上会加重皮肤的负担,堵塞毛孔。化学防晒剂如果不卸妆,容易渗入皮肤引发过敏等问题。
91
如何挑选适合卸防晒的卸妆产品?
防晒需不需要卸妆,是需要看防晒霜所成的膜有多强。
普通成分防晒化妆品,可以用洗面奶、沐浴露进行清洗。防水型等强力防晒,可配合使用卸妆水、卸妆油等卸妆产品进行清洁。
晒伤
92
什么是晒伤?如何判断晒伤程度深浅?
按照晒伤的症状,可以把晒伤定为四种程度。①最低可感知的红斑:可辨认出淡红色或是紫色皮肤。②鲜明红斑:皮肤呈现亮红色,无疼痛感。③疼痛烧伤:特征是有鲜明的红斑和中等至强烈的疼痛感。④红斑水疱:特征是有鲜明的红斑和强烈的疼痛感、并且可能伴随水泡和脱皮症状。
93
晒伤后的处理方式有哪些?
只是有点儿红:如果晒伤的皮肤只是有点儿红,一般会自行消退,可自己简单处理一下,用生理盐水或低温水沾湿纱布,敷在晒伤的皮肤上,每次敷20分钟左右。
中重度晒伤:①如果当时就有晒伤反应了,赶快离开太阳直射的地方,找到阴凉处后进行后续处理;②泡个凉水澡或淋浴(水流要小),让水保持微温,注意不要用冰水,一般进行10-20分钟;洗完让皮肤自然风干,或者用毛巾轻轻拍干,不要来回擦;还可以进行冷敷,用冷水弄湿毛巾,敷在晒伤处20-30分钟;③未来几天内多喝水;④如果皮肤感觉像针扎一样的痛,可以服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常说的「扑热息痛」)缓解;⑤部分护肤品等也有一定的减轻晒伤反应的效果;⑥选择宽松、棉质的衣服让皮肤透气。
重度晒伤:如果晒伤的皮肤出现大水疱、感觉特别疼、皮肤肿胀、有发烧寒颤的情况、感到恶心反胃、头痛、头晕,甚至意识模糊等,尽快到医院就诊。
94
晒后修复护肤品有哪些类型?
晒后1-2小时,用舒缓喷雾或者凉毛巾湿敷进行降温。
晒后4-6小时,选择喷雾或者敷医用面膜进行密集补水。
晒后1-2天,使用舒缓、保湿、补水产品保护好新生细胞。
晒后3天,抗氧化+抑制黑色素合成分泌,选择温和性的抑制黑色素分泌与合成的产品,别忘了日常的防晒。
晒后一周,使用温和洁面,减少洁面的频次。做好皮肤补水保湿,修复皮肤屏障。选用温和防晒霜,软防晒+硬防晒双管齐下保护肌肤避免受到紫外线二次伤害。
95
晒后修复用什么成分的护肤品比较好?
首先,应使用含有抗氧化剂的产品,如维生素C衍生物和维生素E,以预防自由基对皮肤的伤害。其次,应使用含有抗炎症成分的产品,如芦荟、蜂胶和茶树油,以减少晒后皮肤的炎症和瘙痒。最后,应使用滋润成分,如玻尿酸、角鲨烷和甘油,以恢复皮肤脂质屏障,使肌肤更加柔软和有弹性。同时,晒后修复还应注重避免太阳暴晒,坚持进行防晒,以最大程度地保护皮肤。
96
晒后恢复阶段是否可以继续使用防晒化妆品?
在晒伤后的3天内,一般不太建议使用防晒化妆品。此时皮肤是比较脆弱的,而一般的防晒化妆品多少对于皮肤有刺激反应,所以尽量地不要涂抹防晒化妆品。
在晒伤后的3天内,要尽量地避免晒太阳。如果实在没办法避免晒太阳,尽量地选择物理防晒,比如打伞或者选择防晒衣等。
97
晒伤的脸可以化妆吗?
晒伤的脸不可以继续化妆,以免造成皮肤损伤,或者引发过敏反应。如继续化妆,化妆品中的化学物质会直接透过表皮渗入皮下组织,加剧肿胀、疼痛等不适症状。尤其是一些刺激性化妆品,还可能会引发过敏反应,进而出现丘疹、瘙痒等症状。如处置不当,甚至可能会留下瘢痕,影响美观。
防晒生活化
98
什么是光敏性食物?
光敏性食物指那些吃了以后能使皮肤变得对紫外线敏感的物质。通常来说,光敏性食物经消化吸收后,其中所含的光敏性物质会随之进入皮肤,如果在这时照射强光,就会和日光发生反应,进而出现裸露部位皮肤的红肿、起疹,并伴有明显瘙痒、灼烧或刺痛感等症状。
光敏性食物:含叶绿素高的蔬菜和野菜(灰菜、苦菜)。常见光敏性食物有灰菜、紫云英、雪菜、莴苣、茴香、苋莱、荠菜、芹菜、萝卜叶、菠菜、荞麦、香菜、红花草、油菜、芥菜、无花果、柑橘、柠檬、芒果、菠萝等。除此之外,“光敏性海鲜”包括螺类、虾类、蟹类、蚌类等,同样含有光敏物质,也需留意。
99
哪些食物有助于防晒?
西瓜:不仅可以为机体补充水分,还可帮助进行晒后修复,多吃西瓜能够增强皮肤细胞免疫力。
胡萝卜:含有的大量的β胡萝卜素,它能够阻挡阳光中的紫外线。
绿茶:含有的茶多酚,具有抗氧化的作用。
100
什么是药物光敏反应?
有些药物服用后,在光照刺激下,可引起人体过敏,这类药物叫做光敏药物。
光敏反应有光毒性皮炎和光变态性皮炎。前者由光能激活光活性造成,症状为表面严重晒伤,反应的严重性取决于药物的量以及发生于皮肤的曝光部位;后者是光能对药物或代谢物作用而产生抗原剌激的延迟性超敏反应。
光毒性反应属于非免疫性反应。发生光毒反应的患者皮肤内存在光敏物质,同时受中、长波紫外线和2-3h的曝光,在皮肤受光照的部位呈日晒斑,有的发生皮炎症状,表现为水肿甚至水泡,有剌痛感及红斑,随后可有脱屑、色素沉着等症状,甚至在未受到照射的部位也出现反应。
光变态性反应发生于过敏体质的人,是指皮肤内吸收光能的药物被激活后成为半抗原,并与皮肤中的蛋白结合成全抗原,经表皮细胞传递给淋巴、单核、巨噬和粒细胞,从而引起过敏反应,病变发生于受光照的部位,表面症状与皮炎、湿疹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