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学与工程论文精品(七篇)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食品科学与工程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2注重课堂互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满堂灌难以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近年来,随着社会对复合型人才需要越来越高,传统教学模式已难以适应人才培养需要,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课堂互动是在课堂教学情境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发生的具有促进性或抑制性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进而达到师生心理或行为的改变[3]。加强课堂互动,既可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又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在分析化学教学过程中通过采用课堂提问、现场解题、专题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师教学过程中,同时对一些性格内敛、自信心不足的同学进行语言鼓励并分析参与课堂互动的益处,让他们在分析化学课堂中也能积极参与互动并逐渐找到自信,学生参与互动积极性高,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好,同时学生的语言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能力也得到了全面提高。

3课堂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有机结合,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分析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学习理论知识主要是想把它运用于实践当中,所以分析化学课堂教学要与分析化学实验内容紧密联系。在课堂教学中要把实验原理潜移默化到理论教学中来,例如在讲授酸碱指示剂的时候,教师要向学生解答为什么用HCl溶液滴定NaOH溶液时一般采用甲基橙指示剂,而用NaOH溶液滴定HCl溶液时以酚酞为指示剂,减少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操作的疑惑。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可以结合实验中的问题,采用启发式、提示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通过课堂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并能达到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目的。

4优化考核方式,增强考核方法科学性

5结语

1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尽管从2011年开始,学院启动了食品科学与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项目,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过去两年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取得了积极的进步,但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需要还有一定的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源于以下几点。

1.2实训实习教学条件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有差距为了较好地培养食品科学与工程应用型人才,在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需要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这就需要实训场地、实习基地。目前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的实验室建设投入不足,加上学校所处的林芝地区食品加工企业较少,这些都直接导致了学生无法获得严格和广泛的食品科学与工程类训练和技能的应用[2]。

2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紧密结合的种养殖与加工结构,以最大程度服务于地区经济为目的,以创新教育与个性化教育为特色,对食品专业教学课程体系进行调整[3]。通过这次课程体系调整,力争使课程更贴近于学生,更符合食品工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2.2确立主干课程原来的教学计划中专业课程较多,没有明确的方向,也没有归纳出专业的核心内容,培养的学生在专业上没有明显的特色与优势[6]。针对这一问题,教学计划调整的核心就是确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质,经教研室全体教师的多次调研与探讨,确定了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理化分析、食品营养学、食品卫生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保藏原理、畜产品加工工艺学、果蔬加工工艺学、粮油加工工艺学、食品工厂设计和食品包装学13门课程为食品科学与工程高等教育的主干课程。

3教学方式改革和探索

3.1多媒体教学得到了广泛应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降低教学难度;有利于增加教学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与提高[7]。大学农牧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教研室从两年前仅有《食品生物化学》等极少数课程利用多媒体上课到目前80%以上的课程均由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得到了充分的显现,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3.2实行双线管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学院实行“学院行政-教研室-教师线”和“学院党总支-辅导员-班主任线”双线管理,第1条线主要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实现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第2条线配合学校“两课”教育,加强学生人文素养和健康心理培养,使学生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具有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和深厚的国家感情及民族感情。努力培养“靠得住、用得上、留得下”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两年来,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学院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外学术活动,到目前为止学院共有两队选手获自治区“成才杯”三等奖,1对选手获国家“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二等奖。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应用能力及创新意识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3.3综合型和设计型实验比例增大2012年至今,学院争取到了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1个,新到位实验室设备价值200余万元,实验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实验开设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在实验开设过程中减少了验证性实验,增加了综合型和设计型实验。如在畜产品加工学课程中就开设了畜产品加工综合实验、乳制品加工综合实验以及蛋制品加工综合实验。在食品工厂设计中开设了工厂设计实验、工厂制图实验。在食品营养学课程中开设了特殊人群食谱设计、个人食谱设计、不同阶段人群食谱设计、营养学调查等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

3.4毕业实习改革为了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食品科学与工程教研室采取了大学生创新实验与毕业论文相结合,近两年通过国家级、自治区级和校级大学生创新实验完成毕业论文的学生占毕业学生总数的50%左右。对于没有参加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的学生,教研室采取了关口前移,提前安排部署,在第7学期开始的时候便给学生指定了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便于学生提前开展毕业论文工作。避免第8学期毕业论文实验与毕业就业实习冲突。

4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

在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作用非常重要。“双师型”教师不但应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而且还应具备将两者融合于教学过程的能力[8]。为了切实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落实到各门课程和教学环节中去,克服运作逻辑上存在的脱节现象,必须培养和造就一支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懂教育、通实践的教师队伍[9]。在过去两年中,教研室充分利用自治区实训项目,积极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实践水平。到目前为止,已经有7名教师取得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国家注册审核员资格,11名教师深入到林芝地区乳品企业进行了实践实训,提高了专业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的业务水平。教研室老师基本上都成为了“懂教育、通实践”的双师型教师。

5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校外实习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是学生了解社会和企业、接触生产实践的桥梁[10]。实习基地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质量。由于大学农牧学院现有的校内实习基地已不能满足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实习的需要,学生实习更多地依赖校外实习基地。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对于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食品专业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两年来,学院先后与林芝地区贡布乳业有限公司、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分中心等多家单位达成了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建设的协议。特别是林芝地区贡布乳业有限公司已经成为学院学生校外实习和教师实践实训的重要基地。为学院食品专业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6结束语

一、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学时分配

二、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题目

项目一:食品加工单元操作的计算。根据不同食品生产工艺,进行分组,对不同食品加工单元操作典型设备进行设计计算。

项目二:牛奶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在灭菌后牛奶的冷却过程中,随着温度、压力参数变化以及冷却水温度变化,设计一台列管式换热器,完成相应生产任务。

三、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指导

四、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考核

关键词:实践教学;应用型人才;改革;探索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大高校越来越重视人才的培养,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是我国教育改革的目标[1]。2012年教育部明确提出:“人才培养要注重创新,要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重点,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2]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应用型专业,它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要求很高。而实践教学是让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可替代的环节,是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实践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的最主要途径和手段[3]。衡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环境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从2011年开设并招生的,实践教学改革还在逐步探索完善之中,本文分析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以本院为试点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促进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发展。

一、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传统教学理念约束。传统教学中,一直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观点,这种观点一直影响着实践教学的地位。教师不重视实践教学,学生同样也会忽视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认为只要理论考试过关就行。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个集理、农、工为一体的应用型专业,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如果实践教学不受到重视,会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同时也会影响[1]学生的实习和就业。

3.实践教学条件建设薄弱。由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践性很强,实践教学条件的建设就非常重要,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包括实验室的建设、校内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等。对于很多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不是学校的重点专业,学校对实践教学条件建设不会投入太多的经费和精力;有些高校实习实训基地严重不足,很多企业要求保密,不接受学生的实习,有些就算是同意学生去实习,也是流于形式,以参观为主,这就没有办法让学生受到全面的训练。

4.实践教学队伍水平不高。高校有些教师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自身就对实践教学不予重视,有些老师由于教学任务繁重和职称压力,无暇顾及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加之很多高校没有重视对实践教学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实践教学人员地位低、待遇低,这就影响到实践课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很多优秀的教师不愿意从事实践教学工作,导致实践教学队伍不稳定。

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2.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创新型实践教学队伍。毫无疑问,建立一支事业心强、技能水平高、结构合理的实践教学队伍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及时适应社会需求的重要保证。因此,高校在人才引进时,应尽可能地引进一些既要有较高理论知识又要有较强实践专业技能的综合性人才;另外,学校要努力提高实践教学人员的地位和待遇,增强实践教学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稳定实践教学队伍;学校还应对实践教学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让他们多去企业锻炼,并增加他们外出进修和学习的机会,提升实践教学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

3.加大实践教学经费的投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以实践教学为主体,实践教学经费的投入对实践教学成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新办专业,刚创办时经费投入不足,只能满足实践教学的基本需求,对于一些综合性实验还没办法开展。最近两年,学校加大了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投资力度,新建了一些专业实验室,并购买了大量仪器设备,如物性测试仪、荧光分光光度计、色差仪、紫外分光光度计等,不仅满足了实验教学需要,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开展自己科研项目,使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

4.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科技创新活动是高等院校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加强大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及科学研究能力。我院团委每年都会举办一次科技创新大赛,首先让学生填写项目申请书,要求学生自己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设计好实验过程,项目立项后,学生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实验过程,得到实验结果,并撰写成论文,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得到锻炼。

6.加强校企合作。地方高校的另一功能就是服务地方经济,因此,校企产学研合作尤为重要。通过校企合作,师生可以深入到工厂,参与企业的生产或科研项目,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增强了教师和学生的实践能力,也为企业或科研单位选拔适合的人才提供机会。在院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院在衡阳娃哈哈恒枫饮料有限公司、衡阳燕京啤酒有限公司、湖南大旺食品有限公司等单位建立了实习基地,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的见习和毕业实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另外,还与湖南天之衡酒业有限公司、湖南临武舜华鸭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老师可以和这些企业合作开展科研项目,培养双师型教师,学生也可以在企业做毕业论文,使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进一步提高。

三、总结

本文分析了普通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衡阳师范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提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方法与措施。实践表明,这一系列的措施和改革,符合学校转型发展的需求,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发展、满足地方区域经济社会需求及提高学生就业能力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孙丽,刘永臣,常绿.地方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143-145.

[2]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高教三十条).教高2012]4号[Z].2012.

1.1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总体思路

新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实践教学体系思路是“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动手能力强、富于创新精神的工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基础牢、有创新、重应用”为基本原则,以“实验技能与创新能力相结合,实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就业创业与工程实践相结合”为主要措施,构建一个较完整的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1.2多层次、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硬件条件

1.3多层次、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本中心现已经形成的多层次、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包括:食品基础层实验、综合设计层实验、应用创新层实验、研发创业层实践活动等4个层次(见图1),该实践教学体系体现了层次性、关联性、系统性、学生实践训练的循序渐进性。通过实践,培养出了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富于开拓创新意识和就业创业能力强的食品科学与工程的专业人才。

1.3.2综合设计层实验综合设计型实验是指学生利用多门课程或多个原理及概念,通过一种或多种实验方法实现教师给定的实验目的的实验项目。其中包括了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通过独立开设的以产品生产及检测为主要内容的课程实习、食品企业及检测机构的顶岗实习(专业实习),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重点培养学生综合设计实验的能力,并能够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部分生产实际问题。

1.3.3应用创新层实验由食品技能训练、SRTP研究项目(studentresearchtrainingprogram,SRTP)、新产品开发创意等构成。学生根据教师的科研项目,自主选择教师或科研团队,或学生自己组成科研兴趣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等实践教学环节,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和创新激情,充分挖掘和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同时,将学生的部分特色科研创新实验内容引入实验教学项目,增开一些代表学科先进研究水平和前瞻性的实验。在实际操作中,将实验内容丰富、连续性强、难度较大的实验,融合在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实验中。例如黑加仑果酒果醋的开发实验,不仅需要学生掌握多种微生物的培养技术,还要掌握果汁酶解以及果酒果醋的酿造工艺,这样将上一次的实验结果,作为下一次实验的材料,将实验内容变成前后关联的一个有机整体。

1.3.4研发创业层实践本层实验主要为大四学生设计,利用校企合作基地,通过深入食品工厂进行实践,全面了解食品单元操作、工艺流程、过程控制等现代化食品生产的过程。通过校企合作联盟以及产学研创业实践平台,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探索,主动创造,时刻紧跟市场和食品行业的变化与需求,将学生个体的创新创业潜能充分引发出来,为创业做好准备。

1.4多层次、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

1.4.1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通过制定实验中心管理规范、实验室开放制度、仪器设备材料管理制度、实验室安全环保制度、实验经费管理办法、仪器设备管理办法等各项规章制度,实现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

1.4.3实验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把科研引入实验教学,将科研中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和科学精神的部分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及时合理地转化为专业实验教学项目的内容。以黑龙江省科技攻关项目——黑龙江特色芸豆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为例。其中,芸豆方便休闲食品(风味芸豆沙、五香芸豆罐头、速溶芸豆粉)开发、活性组分(α-淀粉酶抑制剂、红色素)提取分离、芸豆蛋白粉及活性肽研究等项目,就是在开放实验室中成功转为学生的创新训练项目。

2新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效果

2.1提高了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水平

2.2提高了学生的科研水平和实践能力

在实施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的过程中,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在食品类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承担各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0余项;在中国各种食品类的专业竞赛中获得了多项奖励。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在全校一直保持前列,一次性就业率达到了95.3%。特别是对大学生科技成果突出的优秀人才,在研究生招生工作中采取免试录取或优先推荐就业等政策。毕业生在实验操作中所培养起来的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勤奋的工作态度、富于合作与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2.3服务社会的能力大幅度提高

3结束语

关键词:食品物性学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1.044

《食品物性学》是一门研究食品物理特性,并对其进行准确的分析和评价的学科。物性学通过对食品及其原料的流变特性、食品质构、食品的力学、光学、电学、热学等物性的研究,来达到指导食品的高品质和安全生产的目的[1]。《食品物性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不仅在整个专业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研究和应用更具有广泛性和必要性。

有效教学中的“有效”,主要是指教学应当让学生学到知识,并做到愿学、乐学、学得有趣、主动[5]。对于食品物性学的有效教学,应当让学生不仅学到食品物性特征的大部分学科基础知识,还要学到物性学在生产和管理中的实践应用,并且不是强迫学生学习,而是使学生主动学习。为了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点进行:

1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师对教学和学习活动内在规律的认识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教师对教学活动的看法、持有的基本的态度和观念,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有效教学的教学理念对教学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6]。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有效教学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食品物性学的教学理念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入手。《食品物性学》课程是食品科学专业学生必学的专业基础课,对食品科学专业学生物性分析能力和品质管控能力的培养是无可替代的,其教学效益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和实践。因此,食品物性学的教学理念应当实现由“教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为主”,着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才是真正体现有效教学的关键所在。要在教学过程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达到爱学乐学的有效教学效果。

2教学内容

3教学手段

由于《食品物性学》是一门新开设的课程,学生对课程的内容和定位都不甚明晰,学习兴趣不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更善于引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达到愿学乐学的目的。在教学中,应当采用多媒体技术,PPT的展示中应当以国内外最新研究技术、高新设备和产品的图片材料为主,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把枯燥的问题趣味化。通过图片和实例引出的问题,也更容易让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对基本的基础概念有更明晰的认识。如在食品质构分析的分散体系部分讲解,就可以从巧克力的质构分析入手,对巧克力的分散介质油脂以固态晶格的形式出现,对晶格的情况分别进行分析,从而达到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在食品热物性部分的讲授过程中,可以通过西瓜的图片引出对食品冷冻冷藏过程进行模拟,进而确定工艺条件的重要性问题。再通过问题的引出讲述食品的冷冻冷藏过程与其自身的导热系数、形状和表面积等因素有关,需要确定准确的导热系数、比热和密度值,为数值模拟提供必要的物性参数。这种图片引出所学内容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对物性学的学习兴趣,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4考试方式

在考试方式的改革中,我们采用了设计论文与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方式,不但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更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课程结束后的考察学习效果阶段,我们引入项目化的设计论文方式,让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的食品物性学方面的知识,来具体来解决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反映出学生真实的学习水平。让学生自由选择相应的问题如:如何利用物性学对冷冻面条进行品质改良?如何利用食品的光学特性进行无损检测?如何利用奶油蛋糕的蠕变曲线改进生产配方,等等。将这些食品物性学在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向学生展示出来,让学生任选其中感兴趣的项目进行分析和解决,从而写出符合要求的课程设计论文。采用这样的考察方式,不但能加强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结合地域特色灵活掌握所学理论知识,并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提高其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讲授《食品物性学》课程应顺应时代的发展,以学生为主体,教学内容重点突出,教学手法和考试方式多样,才能将创新思想融入食品物性学教学过程各个环节中,使《食品物性学》课程教学改革达到有效教学的最终目标。

[1]万茵,付桂明,胡晓波,涂宗财.《食品物性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J].江西食品工业,2010,(1):14-15.

[2]姜燕,张海悦.研究生《食品物性学》课程教学方法研究[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3,(9):86-88.

[3]张朝辉,高昕,付晓婷.《食品物性学》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2,(S1):58-59.

[4]袁美兰,赵利,苏伟,刘华.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开设《食品物性学》的现状和必要性[J].现代农业科技,2010,(23):36-38.

[5]钟启泉.“有效教学”研究的价值[J].教育研究,2007,(6):31-35.

[6]吴跃.科学发展视角的大学食品学科教学改革与创新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2):19.

作者简介:王英(1984-),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农产品贮藏及加工,新疆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药学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2

杨海燕,新疆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药学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2

[关键词]开放存取期刊质量学科差异动态变化

[分类号]G255.2

1引言

2材料与方法

2.1OA期刊的收集

2.2引文数据及期刊免费访问模式等数据的收集

2.3评价指标

平均影响因子是某学科领域和某一年度期刊的影响因子之和与某学科领域和某一年度期刊数的比值。平均影响因子越大,某学科领域和某一年度的期刊的学术影响力越大,学术质量也越高。

平均即年指数是某学科领域和某一年度期刊的即年指数之和与某学科领域和某一年度期刊数的比值。该指标反映某学科领域和某一年度期刊发文当年平均被引用的频率,可衡量某学科领域和某一年度期刊被引用的程度。

平均被引频次是某学科领域和某一年度期刊的被引频次之和与某学科领域和某一年度期刊数的比值。该指标可以测度某学科领域和某一年度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反映其在学术界的显示水平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

百分位数(Percentile)是2004年McVeighM.E.和JamesT.对ISI引文数据库收录OA期刊的影响因子和即年指数进行分析时提出的一种新的评价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指标。计算方法如下:百分位数=[1-期刊在对应类目的排名/该类目的期刊总数]*100。按照影响因子或者即年指数大小排序时排列在对应学科类目较前面的期刊,其百分位数就较大,其学术影响力也较大。第99位是一个学科类目中最高位的期刊,即该刊在该学科类目下的影响力最高。

3结果与分析

3.1OA期刊与非OA期刊质量的学科差异分析

为了从学科的角度对OA期刊的学术质量进行分析,本文参照《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四版)和马景娣对ISI引文数据库收录OA期刊分类方法,把SCIE中168个学科收录的OA期刊分为九个大类,分别是医学、生命科学、工程与技术、农业与食品科学、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地理与环境科学、物理与天文学、数学与统计、人文与社会科学。然后利用2005年的JCR中的数据,计算各学科收录的OA期刊数、百分比以及平均影响因子和平均即年指数,结果如表1所示:

从期刊数量及其比例来看:各学科OA期刊分布不均。医学类的OA期刊数量和比例都是最大的,数量为338种,占13.13%;其次是生命科学,数量为177种,占10.59%;OA期刊数量最少的是人文和社会科学,仅20种,OA期刊比例最小的是工程和技术,仅占2.89%。究其原因是:①SCIE收录各学科的期刊数量不等,医学以及生命科学的期刊最多,其他类的期刊则相对较少;②医学以及生命科学都是发展非常迅速的学科,OA运动蓬勃发展,该领域创办了大量的OA期刊,或者把传统出版模式转变为OA出版模式。

从OA期刊的平均影响因子和平均即年指数来看,医学、生命科学、数学与统计学三个学科OA期刊的平均影响因子和平均即年指数均显著高于非OA期刊,这表明,医学、生命科学、数学与统计学三个学科OA期刊的质量及学术影响力超过非OA期刊。而在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地理与环境科学、物理与天文学三个学科的OA期刊的平均影响因子和即年指数则明显低于非OA期刊,这说明这三个学科的OA期刊的质量及学术影响力次于非OA期刊。工程与技术、农业与食品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三个学科下的OA期刊与非OA期刊的影响因子和即年指数相差不大,表明这三个

学科的OA期刊和非OA期刊的质量相差不大。结果表明,OA期刊的质量和学术影响力存在学科差异。

3.2OA期刊质量学科差异的百分位数分析

为了进一步比较各学科OA期刊的质量,把各学科类目中收录的期刊按照影响因子和即年指数所得的排序结果转换成百分位数排序,然后计算各学科平均IF百分位数和平均ImInd百分位数,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中可以看出:

各学科平均IF百分位数从41.39到64.17(中位数是:58.46,总平均IF百分位数是61.72),平均ImInd百分位数从46.79到66.24(中位数为:62.71,总平均Imlnd百分位数是64.19)。因此,从总体而言,OA期刊的质量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是对具体学科而言,却存在较大差异。如医学、生命科学、数学与统计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的OA期刊的平均IF百分位数和ImInd百分位数均在第60位以上,物理与天文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三个学科的平均IF百分位数排列在第50位以下,工程与技术和农业与食品科学三个学科的OA期刊的IF百分位数都排列在第50位以上。

平均ImInd百分位数均大于平均IF百分位数,两者差值从1.31到7.46(中位数为2.24,平均值为3.57)。这充分证实了OA出版模式有助于提高期刊/论文的显示度和引文率,加快科学成果交流的速度。主要原因是OA期刊(主要是完全OA期刊)一出版或者待出版时就免费提供给读者,而传统期刊只有期刊出版以后读者才能利用,并且还有支付昂贵的订阅费。

3.3OA期刊质量的动态分析

为了研究OA期刊的学术质量的动态变化,本文采用平均IF、平均ImInd、平均年载文量、平均引文频次4个指标对OA期刊于非OA期刊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2001-2005年间OA期刊在平均IF、平均ImInd、平均年载文量、平均被引频次4个指标均明显优于非OA期刊,并且这4个指标值均逐年稳步增长。这表明OA期刊的质量和学术影响力逐年提高,并越来越多被科研人员所接受,已成为科研人员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工具。

为了进一步揭示OA期刊质量的动态变化,本文从医学、生命科学、工程与技术、农业与食品科学、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地理与环境科学、物理与天文学、数学与统计、人文与社会科学9个不同学科中各抽取一种影响因子最高的OA期刊,然后对它们的影响因子、即年指数进行动态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从表4中可以看出:在2001―2005年间9个不同学科类目下的9种OA期刊除GENEDEV外,其他8种期刊的影响因子和即年指数都呈现较稳定的增长态势。其中增长最快的是CA-CANCERJCLIN,影响因子从35.93增长到49.79,其影响影子在有些年份甚至超过了Nature、Science等著名期刊,即年指数也从10.11增长到21.30,COLDBULL和BIOINFORMATICS两种期刊的影响因子和即年指数均有较大的增长。但是也有部分期刊的影响因子处于下滑趋势,如GENEDEV2001年到2005年其影响因子从20.88下滑到15.61。从个案揭示了绝大多数OA期刊的质量和学术影响力日益增强。

4结语

医学、生命科学、数学与统计学三个学科OA期刊的平均影响因子和即年指数均显著高于非OA期刊;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地理与环境科学、物理与天文学三个学科OA期刊的平均影响因子和即年指数则明显低于非OA期刊;工程与技术、农业与食品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三个学科OA期刊与非OA期刊的影响因子和即年指数相差不大。因此,各学科OA期刊的分布不均,OA期刊的质量存在学科差异。

THE END
1.食品生产企业工厂选址和设计原则厂房厂区生产区核心提示:食品生产企业工厂选址和设计原则……(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食品工厂选址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符合国家和地方的长远规划和行政布局、国土开发整治规划、城镇发展规划。同时从全局出发,正确处理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远期与近期以及协作配套等各种关系,并因地制宜、节约用地、不占或少占耕地及...https://www.163.com/dy/article/I5JGIUE70514EAHV.html
2.食品工厂设计论文.docx食品工厂设计论文.docx,PAGE PAGE 1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课程设计题目:xxxx食品有限公司 年产6000吨马铃薯食品加工厂 姓名: xxx 学号:xxxxxxxxxx 班级: 单位: 指导者: 评阅者: 2017 年 5 月目录 总论………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0729/8010040113002037.shtm
3.求助:食品工厂毕业设计的设备选型问题论文投稿各位大神好!本人是大四学生 在做食品工厂设计。目前让我比较头疼的是设备选型,在百度或者网络上找不到...https://muchong.com/t-10158931-1-pid-1
1.有关食品安全问题论文3000字(精选10篇)有关食品安全问题论文3000字(精选10篇)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论文吧,论文是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有关食品安全问题论文30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食品安全问题论文 篇1 ...https://mip.ruiwen.com/zuowen/3000zi/593766.html
2.食品工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思路论文食品工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思路论文 【摘要】本文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工厂设计课程现阶段教学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针对这些不足,从课程体系、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评价方式等4个方面提出基于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下食品工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新思路。 【关键词】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食品工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https://www.unjs.com/lunwen/f/20190215090736_1889086.html
3.2020届毕业论文(设计)进展情况通报2020年食品化工学院共计应届毕业生173人(含1人入伍,延期毕业),截至2020年3月10号,学院毕业生任务书下达情况、开题报告提交及审核情况统计如下,请相关师生尽快按照学校规定的时间节点,完成相应任务。 一、学生选题情况: 二、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进展情况 http://shxy.hbuas.edu.cn/info/1019/2997.htm
4.新闻8点见丨记者卧底“论文工厂”揭秘代写乱象;网络暴力治理之路...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则认为,代写论文市场的存在,源于唯论文评价体系,重论文数量、重结果评价,轻质量评价与过程评价,某种程度催生了抄袭、造假、代写等学术不端行为。要遏制代写论文乱象,就必须进行一体化的治理,形成不同主体的合力,要追究参与论文代写双方的责任,由此让代写论文不再有野蛮生长的空间。阅读全文...https://www.bjnews.com.cn/detail/1716288666129980.html
5.食品职业生涯规划书范文(精选5篇)岁月流逝,流出一缕清泉,流出一阵芳香,你是否对未来感到迷茫呢?不如趁现在给自己好好做个职业规划吧。职业规划怎么写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自己将来的发展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食品职业生涯规划书范文(精选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食品职业生涯规划书1 https://www.yjbys.com/jiuyezhidao/zhiyeguihua/2982778.html
6.青岛破论文范文6篇(全文)青岛啤酒论文 第1篇 [论文关键词]目标冠军战略 [论文摘要]本文针对2006年下半年青岛啤酒发起的“我是冠军”的大型促销活动,从活动的目标、对象,活动的组织和宣传以及青岛啤酒的市场战略等方面,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并就青岛啤酒促销活动提出了一些个人的修改意见。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dotfap2v.html
7.东北林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怎么样?好不好?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军事训练、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计算机绘图实训、认知实习、金工实习C、食品工艺设计与实践、食品工厂设计课程设计、食品营养学实践、森林植物资源及其加工利用实习、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与实训、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四、特色优势特色一:具有工学学士、工学学术研究型硕士、食品加工与...https://m.gk100.com/daxueku/jieshao_401_174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