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乎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重要的民生问题。
超市里琳琅满目的食品来自不同的生产企业,怎么保证安全、合法呢?
大家不妨拿起手边的零食包装看看。
一大串的文字说明,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到一个字母和数字的组合?
对,没错,就是这个产品标准代号,GB/T23969,这个就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到底合不合格、生产/销售它的商家是否规范合法,都是根据这个标准判断的。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用“四个最严”要求来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分别是:
“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
其中,第一个就是“最严谨的标准”,食品安全标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什么是食品安全标准呢?
食品安全标准是以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为宗旨,是政府管理部门为保证食品安全、防止疾病的发生、对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影响食品安全的各种要素以及各关键环节所规定的统一的技术要求。
它既是食品生产经营者必须遵守的最低要求,也是食品监管人员行政执法的依据,更重要的是保证居民健康的标尺。
一个食品,从厂区选址建设到原料验收、生产加工、出厂检验,再到各项经营活动,都要遵循相应的食品安全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25条规定:“食品安全标准是强制执行的标准。除食品安全标准外,不得制定其他食品强制性标准”。
通常,我们讲食品安全标准划分为两大类:
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2.食品安全地方标准(DB)
《食品安全法》第27条规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制定、公布,国务院标准化行政部门提供国家标准编号”。简称“国标”,包括通用标准、产品标准、生产经营规范、检验方法与规程四大类。
对地方特色食品,没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可以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简称“地标”。
二、食品安全标准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26条规定:食品安全标准主要包括以下8个方面内容:
2.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
3.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的营养成分要求;
4.对与卫生、营养等食品安全要求有关的标签、标志、说明书的要求;
5.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的卫生要求;
6.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质量要求;
7.与食品安全有关的食品检验方法与规程;
8.其他需要制定为食品安全标准的内容。
截至2023年1月,我国共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1478项,包含2万多项食品安全指标,覆盖了我国居民日常消费的340余种食品类别、覆盖了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危害因素、覆盖了从生产到消费全链条、覆盖了从一般到特殊全人群。
参考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2】食品伙伴网“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及其发布公告汇总(截至2023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