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2020年全民营养周”第一天,中国副食流通协会正式发布《儿童零食通用要求》团体标准。
该标准将于6月15日起实施。这是我国第一个专门关于零食的标准,也是关于儿童零食的首个标准。
儿童零食乱象频生
此外,商家自造概念、炒作噱头的现象也不少见。部分产品打着“儿童食品”的概念,但成分其实与普通食品成分无区别;部分产品号称“儿童专用”,但其宣称的适用人群与实际不符合;部分家长被“洗脑”,对儿童食品判断标准欠缺。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导致上述市场乱象的一个关键因素在于标准的缺失。与此同时,随着近年消费升级和消费者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大,行业急需根据中国儿童体质来制定儿童食品标准,实现儿童人群分阶段的零食解决方案。
据《儿童零食市场调查白皮书》指出,目前我国儿童零食市场产品质量良莠不齐,既有专为儿童研发的高端零食,也有高钠高脂肪的不健康零食,甚至是三无产品。在零食品类方面,多为糖果、饼干、膨化等大众零食,与成人零食没有明显区别,产品定义较为模糊。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对婴幼儿(0到3岁)食品监管的标准有《GB10765-2010婴儿配方食品》、《GB10767-2010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GB10769-2010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和《GB10770-2010婴幼儿罐装辅助食品》等,主要是针对婴幼儿配方奶粉、米粉和泥类辅食提出的,对于婴幼儿零食及一些其他类食品并没有涉及。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柳春红曾表示,一些产品为了迎合儿童口味,可能加入更多食品添加剂,如色素、调味料等。事实上,目前食品添加剂国家标准的制定是基于体重60公斤的成年人而参考设定的,并没有针对儿童的添加剂限量标准。若无法有效控制科学的食用剂量,对儿童健康发育会有不好影响。
填补国内标准空白
据介绍,该团标将儿童按照年龄分为两个阶段:3~6岁(60个月以内)为学龄前儿童;6~12岁为学龄儿童。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生长特征,确定不同的重点营养素需求。
同时,还针对儿童健康饮食,参考《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指南》,提出少添加糖、盐、油的规定,并要求规定盐、蔗糖、脂肪的限值。
“填补了国内标准空白。”中国副食流通协会会长何继红告诉记者,儿童零食团标的发布实施将对儿童零食市场的规范、认知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广东多地派发消费券如何用“券”制订“五·一”出游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