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在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观念发生转变,使得婴儿辅食类食品消费也逐渐提高,向着更高品质进发,而生产符合国家标准的婴幼儿食品是行业发展必须遵守的底线。
目前,已经有不少品牌明确推出“婴标”这一概念的产品,甚至把“婴标”二字印在包装明显位置,以凸显产品品质。虽然说国内大部分的辅食都能达到标准,但虚假宣传和未获得婴儿辅食生产许可证的产品宣称为婴儿辅食产品乱象却是频频出现。
01
科学育儿已经成为年轻父母的重要育儿观念,也推动着婴幼儿辅食逐渐走向更加注重营养成分、精细化的发展方向。行业精细化发展的前提是行业各项规章标准明确并健全。
根据我国现已经发布的食品生产执行标准,婴幼儿辅助食品涉及到的标准主要有《婴幼儿谷物辅助食品GB10769-2010》、《婴幼儿罐装辅助食品GB10770-2010》、《辅食营养补充品GB22570-2014》。
在2020年7月,监管部门又发布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征求意见稿)》。其中有专门针对婴幼儿辅助食品,包括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和婴幼儿罐装辅助食品中铅、汞、砷等重金属有明确的限量指标。而用于宝宝零食的标准,目前还没有,有且只有2020年6月实施的《儿童零食通用要求》,针对的3-12岁的儿童零食。
02
辅食已经成为新生代宝妈宝爸们抚育宝宝的重要选择,对于不少婴幼儿辅食的生产,选择、购买和食用,也需要标准来规范和约束。
相对于普通食品标准,“婴辅标准”是相对比较严格的,对食品的原料要求、感官要求、营养成分指标、污染物限量、微生物限量和食品添加剂、营养添加剂等都有严格的限定。
经查询资料发现,宝宝面条、宝宝米饼属于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如果不按婴标生产的话,则一般会按照谷物及其制品生产,两者在铅含量的限量相同,但是在镉、砷以及黄曲霉素的限量上要比谷物及其制品严格的多。
另一个常见的产品猪肝粉,目前有企业按照婴幼儿辅食营养补充品生产,也有企业按照调味品,但两者之间铅以及黄曲霉素婴辅标准要严格于黄曲霉素,而砷、汞、镉并没有严格完善的要求。
可见,婴标代表的是相对比较严格的营养指标和安全要求,并且营养素整体要高于非婴标产品。对于辅零食行业来说,严格执行标准规定对于规范市场有着重要的意义。
03
现如今,不少企业开始看重“婴标”问题,使得带有“婴标”的辅零食产品越来越多,成为行业内的一个小趋势。
以《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GB10769)为例,如芭米拉婴幼儿营养面条、婴幼儿高钙饼干以及婴幼儿米饼、婴幼儿泡芙等,均已全面升级为符合婴幼儿标准的产品;“爷爷的农场”婴幼儿稻鸭香米米饼产品类别是“其他婴幼儿谷物辅助食品”,标注了维生素B1以及微量元素钙的含量,包装醒目位置处标注“适合6月龄以上婴幼儿”。
以《辅食营养补充品》(GB22570)标准规定对黄曲霉毒素的限量值是小于等于0.5微克/千克。果仙多维品牌营养素撒剂以及“秋田满满”婴幼儿猪肝粉显示执行的标准为GB22570,这意味着其对真菌毒素的限量更为严格。
据悉,目前果仙多维品牌下“婴标”产品已经涵盖了溶豆、米饼、饼干、蝴蝶面、磨牙棒、营养素撒剂等;另一辅食品牌英氏孵化出的全新子品牌“英氏忆格”,也是一个严格按照国家婴幼儿辅助食品标准生产的产品。
当下,越来越多的辅食品牌明确提出“婴标”这一概念,旗下产品都尽量向婴标看齐,甚至把“婴标”二字印在包装明显位置,以凸显产品品质。
04
不难发现,婴幼儿、儿童食品只要按照国家规定的食品添加剂标准添加是安全的。但一些厂家在宣传时号称零添加就是明显误导消费者。
查询发现,11月17日,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1年第33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其中,“谷佳艾”和“奶奶的菜篮”2款特殊膳食食品(婴幼儿辅助食品)不合格。
南京萌煮科技有限公司销售的萌天天小朋友“营养粥米”配料中只有谷物,并没有营养强化剂和(或)其他辅料,却当做婴幼儿辅食销售,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市场监管局对其罚款10000元。
此外,有一些商家为了口感好吸引消费者购买,丝毫不顾及儿童健康安全,大肆添加盐与糖。以儿童酱油为例,儿童酱油对外宣称没有味精、没有添加剂,但里面的钠含量其实并不低。有消费者直言:购买宝宝酱油就是在交智商税。
对于把普通食品宣传为婴幼儿食品的现象,业内人士表示,企业涉嫌虚假宣传,消费者可依法维权。
05
根据《2021中国母婴消费市场趋势洞察》报告显示:90后年轻爸妈对辅食有着更加细化的需求,除了基础的面条、米粉、米糊等产品外,各种拌饭辅料、油类、肉类等辅食产品也备受新生代父母青睐。这些品类部分并没有相应的婴标标准。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于婴幼儿配方食品(婴幼儿奶粉等),婴幼儿辅助食品的监管力度目前相对要小,因此,很多企业玩起了擦边球的游戏。目前,市场上有些商家宣称自家产品是“符合国标”,实则是符合普通食品的国家标准,而不是婴幼儿辅助食品国家标准。
主笔观点:婴幼儿辅食标准是十分严格的,不论是对产品还是对生产企业,都有比较严格的标准。因为标准的建立就是让生产端有据可依,有标准可以遵循,让产品更适合婴幼儿,同时也让消费端可以放心购买。
当“婴标”成为趋势后也提高了辅食行业的准入门槛,倒逼着企业优化升级。在行业逐渐以婴标为前提升级产品的情况下,辅食行业有望迎来规范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