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第6版第二册)
“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编著
杨月欣主编
开本889mm×1194mm1/16
印张28.5
字数965千字
版次2019年8月第6版2019年8月第1次印刷
书号ISBN978-7-5659-1978-7
定价186.00元
新版问答
1.新版为何叫「标准版」?它的「新」体现在哪里?
·本版定名为「标准版」,为强调其是食物基本数据,并以示与其他科普用途、实验室用途版本的区别。
·新版全面吸收发展与进步成果,努力反映新的观点和概念。在食物分类、成分命名、数据表达等方面与专业发展同步,并尽量与国际组织INFOODS的规范和标准相一致。
2.新版的编写形式是怎样的?具体包含和新增多少条目?
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使用说明、食物成分表及附录。第一册所列食物以植物性原料为主,共包含了1110余条食物的一般营养成分数据,修订了胡萝卜素、维生素A、碘、血糖生成指数数据,增加了250余条脂肪酸数据,增加了870余食物中胆碱等植物化学物数据,增加了800余食物中维生素和碘的数据等。
3.和之前的版本相比具体作了哪些修订?
·修订了食物的维生素A的表达方式。
·修正和统一了两本书数据和食物种类、编排方式、编码、食物成分的表达等内容。
·修订并增加了常见食物碘、维生素、植物化学物等9个特别成分表。
·增加了食物血糖生成指数数据和脂肪酸、食用油数据,大大扩充了植物性食物的营养成分数据源。
4.除以上这些特色,本书还有何特别之处?
为提高大家对食物的理解和应用的准确性,本书特别给出了较为详细的食物样品描述,书后附上带有编号的食物图片。
5.本书适合哪些读者参考呢?
前言
食物成分数据作为重要的公共卫生数据,与众多科学数据一样,具有学术、经济和社会的多重价值,成为知识创新、科技资源的重要内容。
本书是一本以专业人员包括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高等院校师生、临床营养学工作者以及在疾病预防控制战线工作的科技人员等为主要读者的参考书。本次修订力求吸收营养学、分析化学和食品科学的发展与进步成果,并努力反映新的观点和概念;力求在食物分类、成分命名、数据表达等方面与专业发展同步,并尽量与国际组织INFOODS的规范和标准相一致;力求方便读者,并使之在营养学研究、膳食调查、膳食与疾病关系研究、营养教育等有关工作中最大限度地应用。“食物成分”一词包含着无限的学术潜力,对人类营养学、食物营养学以及食品工业发展领域都蕴藏着无穷的共进魅力。在互动的知识增长中,她是人类营养学的基础和再现,是推动农作物更新、营养强化、新资源食品、保健食品以及整个食品工业不断进步的关键。我希望细心的读者还可以从本书中体会到营养学和食品科学的进步与浩瀚。
中国的“食物成分表”从1952年第一次问世,到今天本书的出版已经有六十余年的历程。这项工作一直在默默地延续和进步着。从吴宪、周启源、沈治平、王光亚到现在的编者,中国食物成分数据不断增加,凝聚了几代人的心血和努力。实际上,目前我们仍然有许多对食物的未知或无能为力,也许这正是需要我们为之奋斗一生的原因。希望不久的将来,您将会看到《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三个分册陆续从我们研究所走出来。
第6版使用说明Ⅰ
食物样品描述1
食物成分表
表一能量和食物一般营养成分49
8畜肉类及制品51
9禽肉类及制品71
10乳类及制品81
11蛋类及制品111
12鱼虾蟹贝类117
13婴幼儿食品143
19油脂类(动物)175
21其他179
表二食物氨基酸含量183
表三食物脂肪酸含量241
表四常见食物碘含量311
表五食物维生素含量325
表5-1常见食物叶酸含量328
表5-2部分食物胆碱、生物素、泛酸含量333
表5-3常见食物胆碱含量(USDA)338
表六常见食物嘌呤含量345
表七部分食用鱼贝类中DHA和EPA含量361
附录
附录1食物名称中英文对照表369
附录2食物名称中拉文对照表381
附录3酒精相对密度与质量分数、体积分数关系表(15℃)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