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形势将会如何走在全球经济因地缘政治紧张、通货膨胀高企、供应链危机等因素而深陷衰退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也面临一些挑战和下行压力,但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始终是全球繁荣发展的正能量。
一些外媒近日在报道中还特别指出,中国近期持续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并出台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释放出“稳经济”“促增长”的强烈信号,进一步增强了市场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在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不断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经济发展既保持了量的合理增长,也实现了质的稳步提升。
数据显示,从2012年到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114万亿元,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18.5%,提高了7.2个百分点,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6300美元上升到超过1.2万美元。经济实力实现了历史性跃升。
此前受疫情冲击较大的行业正在逐步摆脱负面影响,行业运行企稳回升,向好发展。彭博社12月5日报道称,航空业、餐饮业等有望直接受益于防疫措施优化的行业是此轮上涨的主要动力。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此前援引摩根大通的报告说,中国的国际航班活动自6月以来已经翻了一番,并有望在今年冬季到明年春季期间同比增长106%。
目前、全国各地优化防控政策,中国经济的韧性非常强大,中国是全球制造业体系最全、效率最高的国家。此外,中国巨大的财富本身会带来很强的需求。疫情防控优化,加上金融政策宽松,会促使经济增速回到正常水平。其次,中国资产的估值较为便宜,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和港股。随着中国产业在全世界的竞争力逐步加强,中国企业将获得全球价值链的更多增加值,有利于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同样有利于中国股市的发展。”
在全球经济增长疲软的背景下,中国经济的韧性和中国市场的吸引力持续显现。路透社近日援引路孚特数据说,中国公司今年在境内外市场通过首次公开募股(IPO)筹集712亿美元,远高于美国公司的173亿美元和欧洲公司的164亿美元。
中国正在全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外媒普遍认为,中国绿色发展新动能利好全球,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投资和发展为世界树立了榜样,向世界展示了希望,注入了新的发展动能。
11月,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公布《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推出的16条金融举措旨在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新能源、新材料等新技术的发展,全球已经进入到了智能化、数字化和信息化时代,美欧的“再工业化”、德国工业4.0,都说明当前全球已经掀起新一轮的产业变革和科技革命。发展“四新经济”是未来我国在全球竞争中抢占制高点的重要战略举措,通过新科技突破、新产业兴起、新业态诞生、新模式应用,培育新市场主体,为经济增长带来新活力、新动力,这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当前阶段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