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经济蓝皮书:2023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01应稳定预期提振市场主体信心,着力扩大民间投资和居民消费
02预计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5.1%左右,呈现进一步复苏态势
2022年,新冠病毒持续变异,乌克兰危机激化升级,全球能源、粮食、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升,美联储急速加息导致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我国推出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着力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全年经济在第二季度谷底后呈现V型复苏态势,产业链供应链总体稳固,就业形势有所改善,物价较为稳定,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
展望未来,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依然维持在中高速水平;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绿色低碳、生物医药等产业迅速发展,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新经济增长动能不断增强;社会稳定,疫情防控措施不断完善;再加上较低的基数效应,蓝皮书预计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5.1%左右,呈现进一步复苏态势。
预计2023年物价总体保持温和上涨,CPI涨幅扩大,PPI涨幅收窄,CPI和PPI分别上涨2.8%和1.2%左右。
03“三强”成为中国经济恢复主要动力
蓝皮书指出,“三强”成为中国经济恢复主要动力。
一是基建投资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是本轮稳经济政策的主要着力点和领域,政策效果显著。在专项债快速投放以及后期出台的不少于60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盘活5000多亿元专项债地方结存限额等政策措施的支持下,基础设施投资回升幅度加大,1~9月,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1.2%,增速比上半年加快2个百分点,也已明显高于疫情前的增速。受此拉动,原材料行业和设备制造业等行业增速明显快于其他行业。
二是出口拉动强。1~9月,以美元计的出口金额增长13.8%,增速较上半年加快0.8个百分点。从出口对国民经济的整体拉动作用看,前三季度,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拉动GDP增长0.96个百分点,贡献率达到32%,比上年同期高12个百分点。从出口对重点行业的拉动作用看,前三季度,出口对电器机械、电子信息等行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率均超过30%,提升服装加工业增速近3个百分点,在服装加工业整体负增长的情况下外需贡献尤为突出。
三是新兴动力强。第三季度,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7%,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0.2%。重点高技术产品产量增长迅速,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移动通信基站设备产量增速分别高达112.5%、33.7%、16.8%。
04绿色、活力等新消费理念与时俱进,一批消费新增长点正在加快涌现
蓝皮书指出,一批消费新增长点正在加快涌现。
绿色、活力等新消费理念与时俱进,年轻群体和新一线消费者群体加快崛起,共同推动我国消费市场不断创新和细分,孕育出一批新的增长点。一是绿色健康消费理念逐步深入人心,持续催生一批健康消费增长热点。例如,2022年上半年一批有助于缓解“健康焦虑”、打造幸福生活仪式感的新品类消费实现快速增长,其中蛋白营养牛奶、无糖碳酸饮料、营养软糖的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54%、32%、31%。二是以年轻消费群体为主力军的“宅生活”消费也从“昙花一现”逐渐发展成为可持续的新消费增长点。例如,“陪伴经济”消费在经历连续两年较快增长后,2022年上半年猫粮销售额继续实现了同比22%的高速增长;一、二线城市“宅家”食品饮料消费与“外出”食品饮料消费比也从2016年的47%∶53%转变为当前的51%∶49%。三是新一线城市居民消费日益成为引领消费升级的新的主导力量。据测算,2022年上半年新一线城市居民消费增速达到17.1%,比一、二线城市2.7%的增速要高出14.4个百分点。
同时,我国高端消费平台日益成为倡导最新消费理念、展示消费创新活力、吸引全球消费资源的重要窗口和广阔舞台。2022年第二届消博会成功举办,吸引了61个国家和地区的1955家企业、2800多个消费精品品牌参展,其中举办新品发布及展示活动177场,新品数量达622件,总进场观众超28万人次,各类采购商和专业观众数量超4万人。消博会的成功举办带动当月海南离岛免税店销售额超50亿元,同比增长21%。另外,2022年服贸会上也展示了绿色低碳、元宇宙、人工智能等一批精彩纷呈的新消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