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庆洪:关注汽车自主创新和食品安全监管中国政府采购新闻网

关于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建议

一、背景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件屡屡发生,如进口毒燕窝、上海“染色馒头”、湖北“毒生姜”、辽宁毒豆芽、重庆毒花椒、安徽阜阳奶粉、上海瘦肉精、河北红心鸭蛋、多宝鱼检出禁用兽药、三鹿奶粉“三聚氰胺”等,暴露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领域存在着体系不完整、内容不全面以及要素重复等问题。

随着金融风暴、社会和人口结构以及食品加工方式和消费模式的变化、食品供应源和污染源更多更复杂,食品安全越来越趋向于国际化。“运动型”政府治理模式、“矩阵型”社会管理模式、“马后炮”式执法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发展的需要了,同时,政府、企业、消费者三者相互博弈,使得食品安全监管工程更趋复杂,影响因素多,监管难度大,形势严峻,任重道远。

二、国际经验及中国现状

国际上代表食品安全先进水平的国家主要有美国、日本、欧盟、加拿大等,他们在食品安全方面制定了与本国国情相适应的监管制度,并严格依法实施监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模式。

目前,世界上食品安全监管主要有三种模式:以美国、日本为代表的多部门共同负责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以欧盟为代表的由一个独立部门进行统一管理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以加拿大为代表的由一个部门统一协调的综合性监管体制。

(二)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主要特征。

1.科学主导,风险管理。

2.法制健全,执法规范。

3.统一管理,全程监控。

职能整合、统一管理是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监管的一个显著特征。目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食品安全监管体制逐步趋向于统一管理、协调、高效运作的架构,不少国家纷纷将食品安全的监管集中到一个或几个部门,并加大部门间的协调力度,以提高食品安全监管的效率。全程监控是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原则,在产前,对食品生产加工的投入品,特别是农业生产的投入品,如农药、饲料添加剂、动物疫苗实施严格的控制;在产中,制定了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等生产规程指导食品的生产,从而将食品的有害物质降到最低;在产后,重视对消费者食品安全卫生知识的教育,增强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同时,建立先进的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有效监控。

4.分工明确,职责清晰。

发达国家的立法较为细致,操作性较强,执法主体分工明确,权责分明,且有一套协调配套的机制,各级职能部门按照法律规定和各自的职责范围行使管理权限,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相互协作。违法者不仅要承担对于受害者的民事赔偿责任,而且还要受到行政乃至刑事制裁。

5.标准严格,措施完备。

6.信息公开,公众参与。

(三)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

1.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的监管不足。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食品安全管理部门的职责划分更多地依赖政府调整。从实践情况来看,我国现行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监管环节太多,农业部门负责农产品生产环节,质监部门负责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工商部门负责食品流通环节,卫生部门负责餐饮业等消费环节,海关部门负责食品进出口环节,商务部门负责食品供应行业,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对食品安全的综合监管,造成政出多门,多头执法,监管职能交叉重叠,监管资源分散,部门之间相互制约、相互扯皮的情况时有发生,食品安全监管经常出现错位、越位、缺位的问题,难以形成合力,不能发挥高效、统一、权威的食品安全监管效能。同时,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执行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不统一,执行的食品质量安全标准不一致,一些地方食品安全执法不严、监管不力,容易造成地方保护、部门保护现象。另外,食品安全监管资源浪费严重,由于多头执法,各食品安全执法部门的人员、设备及监测检验设施不足,基础设施重复建设,执法设备重复购置等现象较为普遍。

2.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法律体系的缺陷。

我国食品安全法律相应滞后,据初步统计,1949年至今,我国部级以上机关颁布的有关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司法解释以及各类规范性文件多达840篇,虽然已形成了食品安全监管法律体系,但由于监督体制不顺,不同的部门强调各自依照的法律法规,部门行政法规之间难免相互冲突、相互制约,使法律法规的实施大打折扣。一些法律法规多年未予修改,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食品安全监管的形势,难以将分散的执法资源有机整合,对从农田到餐桌进行全程管理,从而出现监管上的盲区和误区。在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也存在着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食品安全标准政出多门、相互矛盾,总体技术水平偏低,与国际标准不接轨,检测手段落后等问题,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3.我国食品安全管理理念的差距。

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监管强调“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食品安全监控,形成政府、企业、科研机构、消费者共同参与的监管模式。监管环节包括生产、收获、加工、包装、运输、贮藏和销售等;监管对象包括化肥、农药、饲料、包装材料、运输工具、食品标签等。通过全程监管,对可能会给食品安全构成潜在危害的风险预先加以防范,避免重要环节的缺失,并以此为基础实行问题食品的追溯制度。我国传统的食品安全监管更多地倾向于事后,当发生食品安全事件,或先从国外媒体或科研机构传出食品安全问题时,再进行调查处置和专项整治,习惯于运动式、突击式检查。只有将监管的关口前移,树立基于科学、风险分析、全程管理的理念,才能在食品安全管理上占据主动地位,并在建立社会信用制度和加强对公众食品安全教育方面采取积极措施。

4.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对象的差别。

三、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建议

(一)加快食品安全立法。

应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加强国外食品安全法律标准的研究、消化,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建立既符合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原则,又适合我国国情的食品多层次法律体系,消除所谓的“绿色壁垒”要采用先进的环保技术和环保标准,加快与国际接轨,把“绿色壁垒”由现阶段的出口障碍变成促使加快发展绿色产业的强大动力。

(二)建立独立的权威规制机构,提高执法效率。

应改变现有的食品安全监管的管理体系部门分割、多头管理的不利局面,借鉴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如美国的FDA和欧盟的食品安全局等,通过合理划分职能,针对我国国情,建立农业管理部门与食品工业管理部门合一、对农业和食品工业实行一体化管理的机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可由卫生部管理,明确由卫生部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的责任,并对食品安全监管队伍进行相应整合,待时机成熟,将分散于各规制部门的职能、人员等转交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实现从多部门按环节规制模式向单一规制部门模式的变迁。

(三)完善食品安全技术体系建设。

1.全面推行食品质量安全认证。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在发达国家已经普遍实行,目前,除美国已立法强制实施食品GMP外,日本、加拿大、新加坡、德国、澳大利亚等地均采取劝导方式,辅导企业自动自发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在我国的实施是入世后市场监管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重要一步,现逐步推行的QS认证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实施或倡导的食品GMP认证有着高度的一致性,且具有明显的强制性。我国是全世界第2个强制实行食品质量安全认证的国家,一旦全面推行并完善管理后,可以达到世界发达国家的监管水平。

2.我国还应参照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如《国际食品法典》,建立符合国际原则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具体包括:制定适用于所有食品生产的GMP,涵盖各类食品加工的SSOP(卫生标准操作程序)及适合我国国情的GAP(良好农业规范),积极推广HACCP。

3.政府还应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为食品工业特别是高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创造适宜的环境,通过灵活运用税收、投资、政策性贷款、优惠利息率等政策手段,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资力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同时制定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产业政策,优化食品工业结构。

(四)建立社会监督机制,引导公众参与监管。

借鉴发达国家把食品安全的标准和规章除以文件的形式公开发行外,还要刊登在报纸、杂志和网络上,以解决当前食品安全信息不畅的问题,完善信息服务、引导生产和消费。

(五)增强企业的自律意识。

加强食品生产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增强企业的自律意识,降低监管成本,力求建立企业的信用记录制度、信用信息通报与共享制度,为企业的信用评级提供科学依据,增强信用评级工作的公平性、公正性。同时,建立诚信激励机制、信用预警机制及失信惩戒机制,对生产、加工、使用单位的食品质量安全卫生情况进行跟踪监测,逐步促成优胜劣汰的机制。

(六)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要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仅仅依靠行政执法部门利用法律手段进行监管是远远不够的,需要通过“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的齐抓共管才能够实现食品安全保障。

协会维护着食品行业的整体利益:对内为协会成员服务,帮助企业招商引资,开展技术信息咨询,维护会员合法权益,创造良好经营氛围,提供行业培训,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对外作为本行业的代言人,一方面向政府部门反馈食品企业提出的希望和建议,争取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促进行政执法部门由监督管理向服务角色的转变,另一方面将政府部门的方针政策、法律规范更好地贯彻落实到食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去,引导企业守法和诚信经营。

(七)加大对食品安全违法的惩处力度。

在西方发达国家,食品安全实行承诺制度已经比较普遍。生产、加工、销售及使用者能够按照有关法规的要求向消费者或者用户进行食品安全承诺,并且严格执行承诺的内容,如果无法达到承诺要求,生产、加工厂商有将产品召回的义务,销售商推行先行负责制。我国应该尽快建立食品生产中不合格食品的召回制度,加强对销售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禁止不合格食品进入市场销售,加大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一经发现违法行为,对涉及的销售、生产企业实行严惩,大大提高食品安全的违法成本,更有效确保食品安全。

(八)适当引入风险管理和预防措施。

发达国家大都具有完备的政府食品安全实验室和食品安全预警制度。在这方面可借鉴美国的做法,把科学风险分析作为食品安全政策制定的基础,食品安全风险管理由有资格的管理权威机构实施,其目的是使消费者得到高标准的保护;建立食品安全预警制度,及时公布食品安全信息,分析食品安全动向,引导消费、服务用户和消费者。

责任编辑: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THE END
1.食品安全监管下的食品行业风险分析与控制策略国研网数据库[摘要] 食品行业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对其进行风险管理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食品市场的全球化和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食品行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风险。因此,深入研究食品安全监管下的食品行业风险分析与控制策略,对于规范食品行业经营、保障消费者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字] 食品安全,监管,食品行业,风险...http://drc.hznet.com.cn/DRCNet.Mirror.Documents.Web/DocSummary.aspx?DocID=7589281&leafID=19963
2.合作共赢,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技术支撑能力建设中国食品核心提示:10月29日至31日,2024年度省级食品安全监管技术支撑机构座谈会暨食品安全监管技术交流会在广东省深圳市召开。 省级食品安全监管技术支撑机构座谈会暨食品安全监管技术交流会在深圳召开 10月29日至31日,2024年度省级食品安全监管技术支撑机构座谈会暨食品安全监管技术交流会在广东省深圳市召开。本次会议由市场监管...https://news.foodmate.net/2024/11/701648.html
3.在分散与统一之间——美国食品安全监管事权划分探析[摘要]美国食品安全事权划分,在形式上呈现分散特征,联邦层面有十多个机构参与食品监管事务,州、地方、部落、领地有3000多个独立的监管机构来保障本地食品安全,这种分散特征主要是由美国的宪政体制、权力结构的分散性和政策输出的不确定性造成的。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各监管机构之间通过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协调活动,彼此之间...http://amr.hunan.gov.cn/amr/ztx/spaqx/ssawx/sawxxjlx/202007/t20200709_12660793.html
4.山东省第三十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暨山东省第十五届...8.经济增长与食品安全——食品安全库兹涅茨曲线假说检验与政策启示 作者:张红凤(山东财经大学) 姜琪(山东财经大学) 吕杰(山东工商学院) 经济研究,2019年11月 9.价格竞争、战略性贸易政策调整与企业出口模式选择 作者:谢申祥(山东财经大学) 刘培德(山东财经大学) ...https://paper.dzwww.com/dzrb/content/20211214/Articel07002MT.htm
5.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法制不足与改善措施公众参与以信息透明为基础,要发挥食品安全监管中的社会力量,就必须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以保障公民的知情权。[7]由于市场交易中存在信息不对称,因此必须强制要求企业进行信息披露,建立企业信用标准体系,由公众和舆论等对企业进行公开评价,接受社会监督。“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政府部门的监管过程也要做到公开透明,不仅要...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837981.html
1.食品安全监管体系食品安全监管的最新进展和挑战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如何有效防范最新食品安全事件案例? 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性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食品的流通范围越来越广泛,随之而来的风险也日益增大。因此,对于食品安全监管系统来说,其作用至关重要。在这个环节中,政府和相关部门扮演着关键角色,他们需要通过建立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以及提高公众意识等措施...https://www.agmfoxbc.cn/chong-wu-shi-pin/710910.html
2.透明监管让消费者信心满满推动开放式监督系统发展食品安全现状与挑战 首先,我们需要客观地认识到目前中国食品安全面临的一系列挑战。从生产环节到销售环节,再到消费环节,每一个阶段都存在着潜在的问题。一方面,由于生产规模大、管理复杂,农产品质量控制难度较大;另一方面,市场竞争激烈,商贩为了追求利润,不惜采取各种手段降低成本,从而影响了产品质量。此外,由于监管体系相...https://www.nu445dn1f.cn/te-chan-xiao-chi/725033.html
3....共享食安治理新思路——第十一届全国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工作交流大会...主题研讨,其中,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宁夏回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厅、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协调处等代表省市场监管局发言,畅谈了食品安全监管过程中的经验和...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287144
4.食品安全监管跨部门协作博弈研究在食品安全监管中,存在多个横向平行的监管部门,我们以两部门为例。假定在一项食品安全监管任务中,监管部门甲和乙是横向协调合作博弈的两个参与方,总投入为I,甲、乙承担的投入占比分别为α和1-α,0≤α≤1。双方博弈有以下几种可能: (1)一方合作而另一方不合作:设相关系数为K(K>0),甲、乙单独履行任务职责时...https://www.cnis.ac.cn/wap/dh/bydt/kydt_1/202211/t20221128_54300.html
5.政府食品安全监管问题12篇(全文)在食品“从田间到餐桌”的不同环节分别由不同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负责。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众多, 法律对其职责分工又不明确, 极易出现多重部门重复执法, 也可能出现执法盲区, 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 多个部门就会相互推卸责任, 难以追究。 (二) 地方保护主义导致政府监管失灵 从利益博弈的角度看, 中央和地方利益分配...https://www.99xueshu.com/w/ikeykwv85kyu.html
6.食品安全形势及工作重点形势与政策一是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多发势头得到初步遏制,从总体上控制了系统性食品安全风险的发生。 二是监测抽检结果显示,各类食品中、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指标稳步提高,总体上饮食安全是有保障的。 三是一些大宗重点食品通过整治,质量安全水平有了较大幅度提升。 当前,在全力抓好食品安全监管各项工作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科普...https://www.360wenmi.com/f/filepva6r3r0.html
7.食品安全调查报告范文3、连续与相关部门乐观协作,巩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取得的成果,共同营造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的良好氛围,为构建平安和谐校内而努力。 食品安全调查报告范文2 20xx年机构改革完成,新组建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全新的精神面貌,全新的监管方式出现在公众面前。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事关广大人民群众饮食...https://www.unjs.com/baogao/7677109.html
8.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000字15篇(精)1、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各食品监管的行政部门在分工明确基础上,强化协调,成立松散型统一的机构消除存在的部门壁垒现象,杜绝食品安全管理存在政出多门的现象。 2、政府直接投资建设统一规范的食品安全的法定检测网络体系,提高检测技术水平,与国际接轨,与异地协调,改变目前检测机构、水平不到位的尴尬现象 ,切实把好食品安全...https://www.yjbys.com/duhougan/pingfandeshijie/4507044.html
9.把握“十四五”规划的政策红利,10个重点行业红利重点解读!我们认为随着食品安全监管环节不断细化,监管力度不断提升以及监管手法的多元化,各企业需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来不断规范生产、销售各环节,将食品安全管理落地实处。未来生产销售规范性不够的中小企业生存难度将持续加大,既要投入市场竞争,又要在食品安全环节投入,使得中小企业经营压力变大,同时消费者对产品品质和品牌的追求...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2696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