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开展动物诊疗专项整治,发现问题不少
●市民不习惯索要处方单,导致纠纷越来越多
动物医生在给一只宠物狗做检查。
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记者张文卉/文徐冰/图
无诊疗许可证,擅自行医,私人宠物医院的水平参差不齐;不规范病历册、处方笺,宠物“医疗事故”投诉难……为严厉打击动物诊疗机构、执业兽医的违法从业行为,规范动物诊疗市场秩序,8月5日~14日,南宁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在全市6个城区开展动物诊疗专项整治。
记者走访发现,不少宠物主人不习惯索要处方单,一旦出现纠纷后,给维权带来不便。
问题1
健康证不合标准
8月12日,在南宁市樱花路一家新开的宠物医院,执法人员发现该医院的医生未悬挂健康证,医院负责人从抽屉里翻出3张健康证,称“并不知道要悬挂”。执法人员发现,其中2张健康证是普通医院出具的,并不具备从事兽医行业的资质。
据介绍,根据《动物诊疗机构管理办法》,设立动物诊疗机构的条件之一,便是必须具备执业兽医和服务人员的健康证明材料。青秀区动物卫生监督所所长江湖清说,为防止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流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针对执业兽医的体检中,会针对专门项进行体检,因此,只有该机构出具的健康证才具有法律效力。
问题2
处方单五花八门
“为什么只有十几张处方单?其他的呢?”8月12日,在佛子岭路一家门庭若市的宠物医院,执法人员发现该医院出具的处方单较少,更多的是动物体检、注射疫苗的病历。而据附近市民介绍,每天带着宠物来这家医院的市民不少。
面对执法人员的质疑,该医院负责人称目前生意较清淡,并以“从电脑导出比较麻烦”为由,没有出示更多的处方单。
“这种现象不是个案,普遍体现了目前南宁市兽医的职业道德。”执法人员称,在此次执法行动的3个组中,发现的类似问题并不少。比如,有些处方单上没有写明诊断结果,有的是医生没有签名,有的是助理兽医擅自签名,有的则干脆不开处方单等。
据介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越来越多的市民养宠物,随之而来的是宠物“医疗事故”频发。但是,很多人并没有索要处方单的习惯,而宠物医院也没有规范处方,导致宠物“医疗事故”纠纷越来越多。
执法人员在动物诊所检查工作人员的健康证。
问题3
病死动物难无害化处理
宠物死后,尸体如何处理,困扰了很多家庭。饲养人在感情上难以割舍,不愿随意处置,但又不知道找什么样的专业机构协助。一家宠物医院的兽医说,一般情况下,10个宠物主人中,有七八人希望诊疗结构帮其处理动物尸体。
据了解,许多孤寡老人、贫困家庭成员也有自己的动物朋友。宠物活着的时候,饲养人要承担免疫、上户口的费用,宠物死后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即便是几百元,对他们来说也是负担。
江湖清说,由于很多市民不知如何处理动物尸体,导致私埋乱葬现象经常出现,而病死的宠物尸体一般都带有病菌,易导致人畜患病,污染环境和水源等。
提醒
执业兽医才能开处方
8月15日,在明秀路某宠物医院门口,市民李女士带着一条比熊犬准备回家。她的爱犬出现了奇怪的皮肤病,便带其前来就医。
兽医给李女士的爱犬开了3种不同的药,但具体是什么药,李女士说不出个所以然。“医生说没什么事,开点药服用就可以了,我也没仔细看是什么药,反正能治好狗狗就行了。”李女士道。
执法人员提醒,携带宠物去宠物医院看病时,要注意观察对方是否公示了有效的动物诊疗许可证及执业兽医资格证,只有执业兽医才具有开具处方的资格。另外,兽药的随意购买和使用,将给宠物以及畜牧产品带来不小的危害,甚至还会通过畜牧产品危害到人体。
动物诊疗也有“高压线”
根据《动物诊疗机构管理办法》,动物诊疗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或者再次出现同类违法行为的,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
(一)变更机构名称或者法定代表人未办理变更手续的;
(二)未在诊疗场所悬挂动物诊疗许可证或者公示从业人员基本情况的;
(三)不使用病历,或者应当开具处方未开具处方的;
(四)使用不规范的病历、处方笺的。
人药当兽药已成公开秘密
●南宁一宠物医院曾因“人药兽用”被罚万元●业内仍存争议,有人认为用药不宜“一刀切”
业内人士称,目前可供宠物使用的兽药品种较少。图为一种犬、猫专用药物。图片均为记者徐冰摄
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记者龚文颖张文卉
近日,记者在南宁市各大动物诊疗结构调查发现,“人药兽用”的情况已成行业内公开的秘密,有的宠物医院曾因给宠物使用人用抗生素被开罚单。不过,业内对于这一做法仍存争议。有行业内人士表示,宠物治病用药比较精细,可用药物少之又少,因此用药管理不能“一刀切”。
1
人药兽用难抓现行
在南宁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开展的专项整治行动中,“使用人用药、原料药、假劣兽药、禁止使用的药品及其他化合物”是督查重点之一。在检查中,暂未发现违规行为。然而,这并不能说明南宁的宠物医院在用药方面“守规矩”。
根据规定,禁止将人用药品用于动物,违法可处1~5万元罚款。记者了解到,由于人药兽用的现象比较隐蔽,很难抓现行,就算在执法过程中搜出人用药,医生也会辩称“这是我们自己服用的”。
执法人员称,2014年7月,南宁动物卫生监督部门对全市动物诊疗机构进行随机抽查,在高新区某动物医院内发现人用抗生素。该医院的执业兽医承认,药物用于宠物治疗。对此,辖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对其处以1万元的罚款,并要求整改。
在南宁一家大型宠物医院,负责人抱怨:“可以用的兽药太少了,基本上是以抗生素为主的感染性疾病药物。”以宠物犬为例,7年以上的狗狗通常会出现很多疾病,比如肿瘤、心脏功能衰竭等,而且动物的病情通常发展很快。该负责人表示:“类似肝脏之类的疾病,我们会建议宠物主人到外面自己买药用药。”记者追问:“什么药?”他答:“可以用人药代替的药品,但我们没有。”
2
妈咪爱金钱草成宠物常用药
近日,经业内人士介绍,记者走访了南宁一些宠物医院和宠物店。面对抱着生病宠物冲进医院的“狗爸狗妈”们,医生会不时开出环曲霉素、感冒通、氟派酸等药物。
“人药兽用相当普遍,一是宠物用药品太少,二是进口兽药价格太高。”在一家中型宠物医院工作的韦医生说,目前,国内宠物业虽然发展迅速,但宠物的绝对数量,却没大到兽药厂愿意投入高成本去研发相应的兽药,因此宠物的很多疾病都没有专用兽药医治。
韦医生拿出一种兽用的注射用头孢噻呋钠药粉给记者看,规格为0.1克/瓶,相当于100毫克。按照药品说明书上的用量,每1公斤体重只能用3~5毫克。如果用在体重仅2~5公斤的小型宠物犬身上,只能取用1/10~1/4瓶。“很多兽药剂量比较大,是给猪牛羊用的,不适合宠物。”韦医生解释,一是药品一次用不完,造成浪费;二是难以计量,造成用药不当。而人用药品品种较多,剂量适中,成为不少宠物医院的替代药品。
另一家宠物医院的负责人黄女士说,宠物皮肤病、螨虫跳蚤、肠道寄生虫等疾病的兽药比较齐全,价格一般在三五十元,治疗狗瘟、各类炎症的宠物用广谱抗菌药也有一些,价格也不算贵。“总的来说,外科用药品种多,内科用药品种少,进口药又太贵。”她透露,像宠物胃病、心血管疾病、子宫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既难以诊断,也难以医治,再加上南宁市能做内科手术的宠物医院并不多,使用人用药也是无奈之举。
“对于一些宠物常见病,我们有自己的用药心得。”从事宠物行业多年的谢女士说,如果宠物拉肚子,她会喂服婴儿用的妈咪爱;如果又吐又拉,则喂服藿香正气水;如果有轻微尿路感染或结石,一般喂金钱草颗粒;如果眼睛发炎发痒,则用氯霉素眼药水;如果患了皮肤病,就用肤阴洁泡浴。“这些药购买方便,我们也按照体重或婴儿药量喂服,没有出过问题”。
一只患病的兔子被主人带进宠物医院。
观点PK
“人药兽用”到底行不行?
观点1
用药管理不能“一刀切”
几年前,市民张先生养了一只宠物龟,此龟经历了烂甲、结石和肠道寄生虫等数种疾病。苦于南宁没有专门治疗龟病的宠物医生,张先生在上网查阅和兽医朋友的指导下,使用了双氧水和红霉素软膏治疗烂甲,用金钱草颗粒治疗结石,用肠虫清治疗寄生虫,最后龟痊愈。“宠物用药不该‘一刀切’。”张先生认为,完全禁止宠物医院使用人用药是不现实的,监管部门应考虑列出允许动物使用的人用药名单,或在人用药上标注“允许宠物用”等。
8月17日,一名业内人士表示,猪、羊、牛等畜禽为人们提供肉、蛋、奶等畜产品,对防治用药必须严格控制,不仅要禁止人药兽用,而且还要认真执行休药期。而宠物不是一般的动物,它们已经深入到我们的家庭,作为“家庭成员”,不可能食用。宠物用药后不管治愈与否,药物残留很少能影响人类。
据悉,随着家养宠物的发展,不断有宠物进入中老年期,一些肝脏类、代谢疾病随之而来,病情向多样化、复杂化发展。迫使宠物医院必须具备各种检查器械与各种病学的相应治疗药品,而兽药的发展远远跟不上宠物需求。而目前的兽药只能满足畜禽养殖,对于宠物用药,几乎少之又少。对此,这名业内人士建议:“对于人药宠物用,可否适当放开?”
观点2
可能引起人畜共患疫病
一业内人士称,人药没有进行针对动物的实验,包括剂量和安全性测试,如果采用人药兽用,剂量把握不准,则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另外,宠物体内积存的人药抗生素,会以原形或代谢物形式经由粪便排到环境中,对水体和土壤造成污染,因此引起水体和土壤中“耐药菌”的威胁,进而危害人体。
研究资料表明,人畜共患疫病不仅频繁发生,而且呈现上升的趋势。近年的非典、H7N9便是典型的人畜共患,危害极大。